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7485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u(`\4[-Z(? mw&E6Pg7E0心理学空间dY4@M${

z o?B*Ea(r0221.掌握欲力instinctto master (或formastery)心理学空间.v'np'e8\ cC#O"PU

心理学空间 \_"i%pjD4HQ

佛洛伊德曾使用几次但并未精确界定其用法的词汇。佛洛伊德用它来理解一种非性的欲力:它只次级地与性整合在一起,其目的在于用强力来宰制对象。心理学空间nRSo5n g{3g

X,`k%i}0O0Bemächtigungstrieb一词颇难翻译(α)。一般所采用的pulsion de maîtrise(主宰欲力)或instinct de possession (占有本能)等词似乎并不全然适当。Maîtrise令人想到被操控的支配,而possession 令人想到存藏所有物的概念,然而sich bemächtigen 意指使用强力去取夺或支配。我们认为似乎用pulsiond'emprise(掌握欲力)(ß)一词较能照顾到这细致差异。心理学空间o R6n_*F)`

4m'\)v6qO/o7@0对佛洛伊德而言,这欲力究竟为何?术语的研究可概要性地得出下列两种词义:心理学空间wv'L.Hb

xtV8]t4{w01.在《超越快感原则》之前的文章中,Bemächtigungstrieb 被描述为只会次级地与性整合在一起的一种非性的欲力;它一开始即指向外在对象,并且构成出现在儿童原初残酷性的唯一成分。心理学空间-g$ugcW7e|Clv]

心理学空间GB D*x@

佛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首次提出此种欲力:儿童残酷性的起源与掌握欲力有关:最初并非以他人的苦痛为目的,而只是单纯地不顾虑之(在怜悯与施虐狂之前的阶段);它后来独立于性之外,“……但是或许由于靠近它们的起源点的一种吻合,在一个较早的阶段它会与[性]整合在一起”。

K `*n.h4~ d2Z9G0

mGR{vA [0在《论强迫型神经症素因》中,讨论与在肛门-施虐阶段中占优势的主动性/被动,性对立偶关系有关的掌握欲力:被动性由肛门情欲所维持,而“……主动性由普通的掌握欲力所供给,当我们发现它为性功能服务时则将之称作施虐狂”。

g5`&SC'W-VY'^R0

j"F%e%Ve,Or#]e0在《性学三论》1915年版中再次提及肛门-施虐阶段中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问题时,佛洛伊德将肌肉组织视为是掌握欲力的支持。心理学空间'xX?!]vqEk

7H6suWGm*i0最后,在《欲力及其命运》——佛洛伊德清楚地发展了他关于施虐-受虐狂的第一命题——“施虐狂”的首要目的被定义为将对象贬低,以及将它以暴力宰制( Uberwältigung )。造成苦痛并非是初始的目的;产生痛苦的目的以及与性的整合,出现于反转成受虐狂的情况中:动情意义下的施虐狂是二次反转的效应,即受虐狂的反转到对象之上。

w2S\7i,e*|%Q:z [0心理学空间N f2\ t[w.t W

2.随着《超越快感原则》以及死亡欲力概念的提出,一种特定掌握欲力相关的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施虐狂的生成,被描述成原先以主体自己的毁灭为目的的死亡欲力偏转至对象上:“难道在此不应假设,施虐狂事实上是一种在自恋力比多的影响之下被从自我推开的死亡欲力,以致于它只出现在对象中?它后来为性功能而服务”。心理学空间 E!R'J1L~D

心理学空间E9` \^5hY

至于受虐狂与施虐狂的目的——从此之后被视为死亡欲力的不同变貌——所强调的不再是掌握,而是破坏。

%G*V8b)N`&aVJlP0

fk1aX;ZLS&l+F@6z%~(q0这应在对象上确保的掌握后来变成什么?它不再附属于一种特定欲力;它成为当死亡欲力开始为性欲力“服务”时所可能呈现的一种形式:“在力比多口唇组织阶段,爱恋掌握(Liebesbemächtigung)仍与对象的毁灭重合在一起,施虐欲力随后分离;最后,在生殖至上的阶段,为了繁殖的目的,它担负起控制性对象,以便执行性行为的需求”。

kK'm4H;n S.L0

J_$cC)g&h]4A0*:此外应当注意的是,除了Bemächtigung 一词外,我们经常发现具有相近涵义的Bewältigung 一词。我们建议将后面这个字译为“主宰”( maîtrise),它最常被佛洛伊德用来表示对刺激(其起源或许是欲力的,或许来自于外)的主宰与连结(见:连结)(r )。然而此种术语的区分并不绝对严格,特别是——从分析理论的观点而言——在对象上确保的掌握以及刺激的控制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共通点。因此,在《超越快感原则》中,为了要解释在儿童游戏以及创伤性神经症患者中的重复,佛洛伊德得以在众多假设之外另提一个假设:根据这个假设,“此倾向可被归属于一种掌控欲力”。于此处,对象的掌握(它以象征的形式完全为主体所支配)和创伤性记忆与投资在其上的能量间的连结同时出现。心理学空间3_;~&Sid`E4M/kE

B`DwiP!JEv4nL0*:亨爵克(Ives Hendrick)是少数几个曾试图运用佛洛伊德对Bemächtigungstrieb所提出的数个说明的论者之一。他在一系列的文章中,企图在一个从学习( learning )的研究所做发的自我发生心理学的架构之下,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其论点可以简要性地概述如下:心理学空间] P|9z.]:u

心理学空间t3ybT7D5t

1)存在一种instinct to master(主宰本能),主宰环境的需求,精神分析师为了便利追寻快感的机制而将之忽略。所涉及的是“一种去做与学习如何去做的天生欲力”;

`Mg&z2f e,xi0

b \Fc1i%?5a02)这欲力最初是非性的;在与施虐狂的联合中,它可后续地被力比多化;心理学空间$pi]6A~"i

心理学空间Mj9j#Y.n5j)s

3)它具有一种特定的快感,成功地执行某种功能的快感:“……初始快感的寻求,来自于有效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来执行得以让个体控制或改变其环境的这些整合良好的自我功能”;心理学空间s \"j9I8\6_YWr

N7O|z}%e04)为什么要用主宰本能一词,而不将自我视为一种组织体——致力获得不同形式、但不是本能满足的快感?这是因为,一方面亨爵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可以解释是何种力量使自我运作的概念”,并且“根据本能来定义自我”;另一方面,依据他的说法,问题在于“一种本能,它被以精神分析方式定义成迫使特定行动模式(patterns)产生之紧张的生物性来源”。

M2]w7yq@&R0

2MY Ev$r]3Ju*e0此种构思与我们试图从佛洛伊德的文章中得出掌握欲力的意义之间,并非没有关联;然而问题在于一个次级的主宰:对动作本身逐渐适应的控制。

}?;Bo\1QLf0

c5~Q.X1{ | ]5wZu0此外,佛洛伊德并非不曾触及自己身体的控制、宰制自己的初始倾向这种想法。他曾提到“……儿童为了希望成为其肢体的主人(Herr werden)所作的努力”来作为此想法的根据。心理学空间]"{[\N!Gj7g1f

7~ h1V KiI3W0(α)在法译中,甚至很难将此概念隔离出来,因为同样的词汇被以不同的方式翻译。心理学空间n*jhe R}

7{-T%})H ?e0(β)已被格林贝杰(B. Grunberger)所采用的翻译。心理学空间 }rc}8E+Bq*SY(@F

;s8e8CnZ/y}^B1V7P0(γ)关于Bewältigung 这种用法,请参阅佛洛伊德的某些文章。另外我们也发现bändigen(驯服), Triebbeherrschung (欲力宰制)等词。心理学空间#f#pc%hLLC/@+Gc

0V${;e7xo!y0222.部分欲力component(或partial)instinct

N W4x v,`0

J Y,xPa~~0一般以该词表示精神分析对性的分析所达到的最终成分。每个此种成分均由一个来源(例如,口唇欲力、肛门欲力)与一个目的(例如,观看欲力、掌握欲力)所特定。心理学空间A't3F#eOk!h+~

x/jOQ&R)n0“部分”一词不仅表示这些欲力是属于一般性欲力这个种类下的各个类别;更重要的是,它尤其应该在发生论与结构性的意义下被理解:这些部分欲力最初彼此独立运作,而且倾向于在不同力比多组织中整合起来。

7w$W hfI/K+N0

$Qf/kN.iv&I e6[$}0佛洛伊德一向对于所有要将本能或欲力建立成一目录的理论采取批评,这些理论假设我们能辨认出多少类型的活动就会有同样多的欲力,例如,以“群居本能”来说明社群生活。他个人仅区分出两大类欲力:性欲力与自我保存欲力,以及第二理论中的生命欲力与死亡欲力。

sF6N v?D'^fG*y,H0

!?#uP yTX(xI6E0然而,从《性学三论》的第一版开始,他便提出了部分欲力的观念。指引他对性活动做出此种区分的,在于想要厘清那些他努力要将之联系在器质来源、并且由特定目的所定义的组成要素。

2d0kS T.w z0心理学空间8v @6B Q7bu'LX

性欲力整体可被解析成一些部分欲力:大部分可轻易地联系在一定的动情带(α),其他的则宁可由其目的所定义(如掌握欲力),尽管它们可被指定到某个身体来源上(在上述的例子中,肌肉组织)。

mnt&]ys(j` B8L0心理学空间,{.z3b;uP6@2y.k5S

部分欲力的运作可在儿童片断的性活动(“多形倒错”),以及在成人性行为的预备快感与倒错中观察到。

Qy ?hn5Q)s0

&~ E8o6w)G#cj(J5z0部分欲力的概念与整体、组织的概念有关。对某个性组织的分析揭显了整合为一体的欲力。这两者间的对立也具有发生论上的意义,佛洛伊德的理论假设欲力首先是在一个无序的状态下运作,后来才组织起来(β)。心理学空间t@%f?*L*E)f

心理学空间0H%qWlJ

在《性生学三论》的第一版中,佛洛伊德承认直到青春期时,性的组织才出现,这导致所有儿童性活动由部分欲力无组织的运作所界定。心理学空间$T7Gw}v

心理学空间BsH qt9m%D)b/I

儿童前生殖组织的概念使得部分欲力自由作用的阶段之时间更往后退,自体情欲阶段:“……在其中,每个部分欲力各自为己地在自己身体上找寻其快感满足(Lustbefriedigung)”(见:自体情欲)。心理学空间 z w)q \;H^)b1`CXO

心理学空间K{L8y H,?

(α)“你难道不明白,这些欲力的多元性与器官的多元性有关——后者全为动情器官”,1918年10月9 日佛洛伊德写给奥斯卡·费斯特(Oskar Pfister)的信。心理学空间!aKST n.S%A7L

}-e2D8k d?,@6Z8cA3k0(ß)参照例如在《“精神分析”与“力比多理论”》一文中佛洛伊德的这段文字:“性欲力——其在心灵生活中的动力表现可被称做力比多——由许多部分欲力所组成,并可再度分解为部分欲力,它是逐渐地才结合为特定的组织……。个别的部分欲力一开始彼此独立地力求满足,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它们愈来愈统合、集中起来。作为第一个被认识的(前生殖)组织阶段是口唇阶段”。心理学空间X!n N&Z+BI3mAM

r.U:Z,Pe h)c:_4M0223.自我保存欲力instinctsof selfpreservation心理学空间B B;\ PV4F

心理学空间1mS*CHn-K1p)r

佛洛伊德使用的词汇,指称和个体生命保存而言必要的身体机能相联系之所有需求。饥饿为其原型。

7PAW v4P m*e }&g0心理学空间1g#M#x;I'j

在其第一欲力理论的架构下,佛洛伊德将自我保存欲力对立于性欲力。心理学空间I"o.XK+s-}W1b/gLx

A7V1q CGw0虽然自我保存欲力一词直到1910年才出现于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将性欲力与其他类型的欲力相对立的看法在此之前就早已存在。事实上它隐含在佛洛伊德《性学三论》所谈论关于性在其他身体机能的依附中(见:依附);例如,在口唇的层次,性快感在营养摄取的活动中找到其支持:“动情带的满足最初与食物需要的满足结合在一起”;在同一脉络下,佛洛伊德也谈到“食物欲力”(Nahrungstrieb)。

h ^%v:_p{~0心理学空间 U3b5th LOf[,s

在1910年,佛洛伊德提出将会在其第一欲力理论中保持中心地位的对立:“……具有特别意义的是用于性、性快感之获得的欲力,以及其他以个体自我保存为目的的欲力——自我欲力——两者之间不可否认的对立。所有在我们心灵中作用的器质欲力可被分类为,依照诗人的用语,‘饥饿’或‘爱’”。此二元对立包含两个面向,它们在这个阶段的文章中被佛洛伊德共同凸显:性欲力对自我保存欲力的依附,以及它们的对立在精神冲突中所扮演的决定性角色。像视觉的歇斯底里障碍这样的例子便阐明此一双重面向:同一个器官——眼睛——作为两类欲力活动运作的支持;若它们之间产生冲突,它也变成为症状的场所。心理学空间V|,Y,O{N,a ^7~

心理学空间&K W#l X8fH

关于触及依附的问题,读者可参阅我们对该词的评注。至于两大类欲力在防御冲突中变成相互对立的方式,最明确的段落之一见于《精神事件二原则论纲》中。自我欲力由于只能经由真实对象方能获得满足很快地执行了由快感原则到现实原则之间的过渡,以致成为现实的执行者、并因此对立于那些能够以幻想的方式满足、并且相当长期保持在快感原则单独宰制下的性欲力:“神经症之精神素因中的一重要部分,是由于促使性欲力去考量现实的教育之延迟所致”。

K"]&}Uq:W;u5b,{W0心理学空间y0ZK YEI+H't

此种构思凝聚在佛洛伊德有时会提及的一种观念:性欲力与自我保存欲力间的冲突,提供了了解传会型神经症的关键(关于此点请参见我们对自我欲力的评注)。

CT| l)P3Et0心理学空间S8R0g;U B&WX

*:佛洛伊德从未致力于对不同种类的自我保存欲力做整体性的阐述;当他提到它们时,经常是以集体的方式,或是藉饥饿此一优先模型。尽管如此,他似乎承认多种自我保存欲力的存在,就如同存在着一样多的主要器质机能(营养摄取、排便、排尿、肌肉活动、视觉等)。

/MNFj d4B5e9K$g-lS0

2OX?e%ns-}"{:~0佛洛伊德将性欲力对立于自我保存欲力的做法,或许会让人质问以同一词汇Trieb (欲力)来指称两者的合法性。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当佛洛伊德讨论与一般欲力有关的问题时,他多少明确所指的是性欲力,例如,将目的可变性与对象的偶然性这些特征归属于欲力。反之,对自我保存“欲力”而言,进入的途径早已预先形成,提供满足的对象一开始就已决定;借用马克思·舍勒(MaxScheler)的话来说,婴儿的饥饿涉及一种“食物价值特征”的直觉。

-\4H1^c:U[gq0心理学空间ZK!E1L5Zq7R&z~

如同佛洛伊德有关依附型对象选择的构思所指,自我保存欲力为性指示出对象的途径。毫无疑问地,正是这个差别导致佛洛伊德多次使用需求(Bedürfnis)一词来指称自我欲力。就这个观点而言,我们只能强调,只因在日后逐渐顺从现实原则前,自我保存功能与性欲力首先均屈从于唯一的快感原则之故,便希望从发生论的角度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严格平行对应的这种做法,是人工造作非自然的。事实上,前者更应一开始被置于现实原则这边,而后者在快感原则那边。佛洛伊德之后相继对欲力理论所做的修正,迫使他以不同方式来定位自我保存的功能。我们首先注意到,在这些重新分类的企图中,之前重叠的自我欲力与自我保存欲力的概念遭受变形之后不再完全相同。关于自我欲力,亦即为自我审级服务之欲力能量的性质,读者可参阅我们对自我欲力、自我力比多/对象力比多,以及自我等条目的评注。关于自我保存的功能,我们可以说:

1BN@ SB@$x0

g L-e(K;AF2_+BEI V01.随着自恋(1915年)的提出,自我保存欲力依然与性欲力相互对立,尽管后者如今根据其指向外在对象(对象力比多)或自我(自我力比多)被再细分。心理学空间g"R7IQ9]

s5H7dq/qJX(I+n/o~02.当佛洛伊德在1915到1920年间“表面上与容格(Jung)的观点接近”,并试图采取一种欲力一元论时,自我保存欲力倾向被视为是自爱或自我力比多的特例。心理学空间X{H:L%cwa

?J hr+m:hh*]nM8i03.1920年之后,死亡欲力与生命欲力这个新的二元论被提出。首先,佛洛伊德对于自我保存欲力的情境还犹豫不决,他一开始将之归类在死亡欲力,因为它们只构成表示以下事实的迂回:“生命体只愿以其方式死”,但是他随即更正此种看法,将个体保存视为是生命欲力之一特例。心理学空间1_ Rw:JAd

心理学空间7T!OWC}"o!f

此后他将一直维持最后这个看法:“……自我保存欲力与种系保存欲力的对立,正如另一个自我爱恋与对象爱恋之间的对立,均处于爱罗斯之内”。心理学空间;tt%i8M-CO

$y1vEk0q'SJ0224.死亡欲力deathinstincts心理学空间 h(xo J@5K

nRf9i#Z3i$EB7_ v0在佛洛伊德最后欲力理论的架构下,用来指称与生命欲力对立的一个根本范畴的欲力;这些欲力具有将紧张彻底减低的倾向,换言之,将生物带到无生命状态。心理学空间 WBo4V4`-c @4n

心理学空间C3mSr7E%d(x$qox

死亡欲力首先导向内在,并倾向自我毁灭,之后将会以侵略或被坏欲力的形式导向外在。心理学空间I%AC![;@ U2_ o

心理学空间nwK4N0eL}u

死亡欲力概念在《超越快感原则》中被佛洛伊德提出,直到他著作末期都持续地一再被他肯定,但无法像佛洛伊德所遗留下的大部分的概念贡献一样被门生与后继者所接受;它仍是最受争议的观念之一。为了理解它的意义,我们认为,仅仅参照佛洛伊德关于它所提出的命题、或是仅仅在临床中找出那些似乎最能证实这纯玄想假设的表现,是不够的;另外还必须将之与佛洛伊德的思想演变联系起来,并且揭示出,在一个较为广泛修正的架构下(20年代的转换点),这个概念的提出所要响应的到底是何种的结构必要性。唯有如此评估,才能在佛洛伊德的明确陈述甚至他要彻底创新的感觉之外,重新发现这观念所见证的坚持要求;事实上这坚持要求早已以其他的形式在先前的模型中找到其位置。心理学空间+H"Xz C~

m(k7e8Y,G:J#@c,W0*:我们首先概述佛洛伊德有关死亡欲力的命题。它代表所有生物回转到无生命状态此一根本倾向。就这点而言,“若我们假设生物继无生物之后出现并由它产生,那么死亡欲力符合了下列的说法……欲力趋向回转到一个先前的状态”。就这个角度而言,“所有生物必因内在因素而死”。在多细胞生物中,“力比多……遇到在其中主宰的死亡或破坏欲力,后者将这细胞生物分解,将每一个个别的基本生命体转变为无生命的稳定状态……。[力比多]肩负着将具有破坏性的欲力变成无害的任务,为了达成此任务,很快地藉助一个特别的器质系统——肌肉组织,将大部分的欲力转向外界,指向外在世界中的对象。它因此被称为破坏欲力、掌握欲力、权力意志。这欲力中的一部分直接为性功能所利用,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即严格意义的施虐狂。另一部分并未伴随此一向外的移动,而是停留在生命体内,并借助上述伴随的性刺激(sexuellen Miterregung),在此被力比多地连结……在其中我们认出,原初的动情受虐狂”。

$T.q pA t T(R0心理学空间%Lsbd$\ u ?7mK

在个体的力比多发展中,佛洛伊德曾经能够描述生命欲力与死亡欲力的联合作用,既以施虐也用受虐的形式出现。心理学空间8R1]/SG[

心理学空间3Bm@3XQxP

死亡欲力参与一个新二元论,在其中它们与生命欲力(或爱罗斯)对立,后者此后将归属佛洛伊德先前区分出的欲力整体(见:生命欲力,性欲力,自我保存欲力,自我欲力)。在佛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死亡欲力因此以一种从未在先前分类中(例如,施虐狂与受虐狂均被以具有完全正面企图之欲力的复杂作用所解释)出现过的全新欲力显现;然而佛洛伊德同时也将之前见最其代表性的欲力,因为欲力的重复性质在其中卓越表达。

B f%y)b!w-s0

7o3@0ls)F-M0m0*:致使佛洛伊德假设死亡欲力存在的最明显动机为何?

.M0~*u"y4n6aU0心理学空间$f6?+N8Z"|;^/u

1)在各式各样的范畴下,对重复现象的考虑(见:重复强制),使得这些现象很难被化约为对力比多满足的寻求,或一种欲控制不快经验的单纯企图;佛洛伊德在其中看到了“恶魔”的印记,一种不可被压抑、独立于快感原则、并且可能与之对立的力量。基于这个观念,佛洛伊德被导向欲力所具有的退转特征的概念,这概念,系统地推论下去,使他将死亡欲力视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欲力。心理学空间6E3|{6Ii2\ TJv6o

gDo;lB ZX8s"Jx"p02)矛盾双重性、侵略性、施虐狂与受虐狂等观念在精神分析经验中所占有的重要性,如同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与忧郁的临床中所厘清的例子。

m^0\ gW)E[4M-M0

|z({ mh4b ~-qn03)一开始对佛洛伊德而言,恨似乎不可能从后设心理学的观点由性欲力中推断出。他从不曾支持以下的命题:“在爱中的所有危险与具敌意之物,应该被归因于其自身存在的原始两极性”。在《欲力及其命运》中,施虐狂与恨被认为与自我欲力有关:“仇恨关系的真正原型并非来自于性生活,而是源自于自我为其保存与维持所作的斗争”;佛洛伊德在恨中看到一种“比爱更古老的”对象关系。当自恋被提出后,他倾向解消两种欲力(性欲力与自我欲力)间的区分,代之以力比多的不同形态,可以想见对他而言,恨似乎很难被化约进欲力一元论的架构中。早在1915年起便被提出的原受虐狂的问题就如同一个指标般,指出那即将来临之新的巨大欲力二元论中的一极。心理学空间Xvh?\8bB.D

心理学空间H?ur8L

如我们所知,二元论的坚持要求在佛洛伊德思想中是根本的;它显现在理论的许多结构面向中,转译成例如,对立偶的概念。当涉及欲力时,它变得异常迫切,因为这些欲力提供了精神冲突中最后相互对峙的力量。心理学空间Q}:BI$t {KG(K

心理学空间l\gH:?

*:佛洛伊德让死亡欲力的概念扮演何种角色?我们首先注意到,一开始他自己强调它首先建立于纯玄想的考量上,后来它似乎逐渐强制于他:“我一开始只不过试验性地使用这些在此处所详述的概念,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对我的支配力极大,以至于我无法再以不同的方法思考”。似乎特别是因为这个观念的理论价值,以及它与某种有关欲力的构思配合之故,使得佛洛伊德亟欲支持死亡欲力此一命题,尽管它在精神分析界中碰到了许多“抗拒”,尽管要在具体经验中找到其根据极为困难。实际上,如同佛洛伊德时常强调,这些事实指出,即便在将他人或自己毁灭的倾向最为鲜明的情况下,即使毁灭的狂热最为盲目时,力比多的满足——不论是导向于对象的性满足或是自恋的爽乐——始终都会出现在那里。“所涉及几乎从未是纯粹的欲力动势,而是没有例外地两种欲力以不同混合比例熔和”。正是就这个意义下,佛洛伊德几次提到死亡欲力,“当它不带有情欲的色彩时,便几乎无法被知觉”。

A(j&R ?"Z5I7m&m)R8i0

$E;{4o!o)I;d g4~h0这也表现在佛洛伊德所感受到的不能在神经症理论或冲突模式中利用新欲力二元论的困难中:“我们一再体认到,那些我们可追踪到的欲力动势的揭露,当为爱罗斯的衍生物。若非《超越快感原则》中所作之考量,最后以及施虐狂对爱罗斯的贡献,我们很难坚持二元论的基本看法”。在例如《禁制、症状与焦虑》这本重新考量神经症冲突的整个问题及其不同形态的书中,佛洛伊德只用极少篇幅专门讨论两大类欲力的对立的做法着实令人惊讶,他并未让这对立扮演任何积极的角色。当佛洛伊德明确地提出有关他才刚区分出的人格审级(“它”、自我、超我),与两类欲力之间关系的问题时,我们注意到审级间的冲突与欲力间的二元对立不可能重叠;虽然他的确曾竭尽心力地想要确定这两种欲力在每个审级的构成中所占有的部分,然而反之当描述冲突的不同形态时,我们看不到生命欲力与死亡欲力间假想对立的运作:“不可能将任何一种基本欲力限制在一精神领域中。它们应该到处都会被发现”。经常新欲力理论与新拓扑论间的断裂更可被察觉:冲突变成审级间的一种冲突,在其中“它”最后代表了所有与自我对立之欲力坚持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下,佛洛伊德可说,就经验的层面而言,自我欲力与对象欲力间的区别仍具价值;只是“纯理论玄想才令人假想,在明显欲力——自我欲力与对象欲力——的背后,两种基本欲力的存在[爱罗斯与破坏欲力]”。在此处很清楚地,即便在欲力的层面上,被佛洛伊德重新采用的是一个在《超越快感原则》之前出现的冲突模式(见:自我力比多/对象力比多),他只不过假设,我们所见到的实际上彼此冲突之两种呈现力量(“自我欲力”、“对象欲力”)中的任一者本身就已包括了生命与死亡欲力的混合。心理学空间2o*NFF&d.s-T(k1po

心理学空间 Gea7S4M+j

最后,我们惊讶地发现,新的欲力理论极少明显地改变有关防御冲突与欲力阶段演变的描述。

s+^+s"[NCQ7R0

}6l T8a3K%P.G0虽然佛洛伊德直到其最后著作依然确定并坚持死亡欲力的观念,但它并非作为神经症理论必要的假设。一方面,因为它被佛洛伊德视为是极根本的纯玄想坚持要求之产物;另一方面,对他而言,这假设似乎不可避免地由一些非常确切且不可化约的事实之坚持所提示,在他眼中,这些事实于临床与治疗中愈来愈重要:“如果人们掌握到由许多人所固有的受虐狂表现,负面治疗反应,以及神经症患者的罪恶感所组成的整个图像的话,便不会再坚持心灵事件只被快感趋向所控制的信念。这些现象是一种力量在心灵生活中之存在不可被误认的迹象,我们根据其目的将此力量称作侵略或破坏欲力,它衍生自有生物之原初死亡欲力”。

s-Um2YM'G0[0心理学空间6[Y9T/whH({R

当死亡欲力趋向与生命欲力分离时——例如在忧郁症患者的例子中,其超我如同是“死亡欲力之纯粹培养”——死亡欲力的作用甚至可在其纯粹状态下被隐约发现。

/lb2Bi\ \%r a0

6j%r Nx6D.e.T"b0*:佛洛伊德自己指出,他的假设“……基本上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必须承认它不可能不面对理论异议”。这的确是许多分析师采取的路线,他们一方面主张死亡欲力的观念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主张不应以此观念来诠释佛洛伊德所引用的临床事实。这些批判可依不同层次极概要地归类如下:心理学空间(a:EU;@4yR)W)Ha9_L

6T"HU _D01)就后设心理学的观点,拒绝将紧张减低视为是特定欲力群的特权;心理学空间8C0pc-lW?^'j

心理学空间'?C-TL_1B@1b

2)企图描述侵略性的生成:或是将之视为是一开始与所有欲力有关的成分,就欲力表现为主体强加于对象上的一种活动而论;或是甚至将它视为一种继对象导致的挫折所产生的后续反应;

)X#B AN&bf{0

$na%l:s ^-J:u,k03)承认侵略欲力的重要性与自主性,但并未将它们归于自我侵略的倾向;拒绝实体化生命欲力/自我毁灭欲力此一存在于所有生物中之对立偶。虽然欲力的矛盾双重性的确可被确定从一开始便存在,然而爱恨的对立,如同它最初显现于口唇体内化中,只有在对一外在对象的关系中才能被理解。反之,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学派尽一切力量希望重新确立死亡欲力与生命欲力的二元对立,甚至让死亡欲力自人类存在的起源起就扮演主要角色,不仅由于它们朝向外在对象,并且在生命体中运作,引发对被解体与消灭的焦虑。然而人们会问,克莱茵式的摩尼二元论( manichéisme )是否采纳佛洛伊德赋予其二元论的全部涵义。实际上,虽然梅兰尼•克莱茵所提出的两类欲力的确就其目的而言相互对立,但其运作原则并无根本差异。心理学空间h K/['VN#Tv

心理学空间Ox3h)T!E^7PK0A I-zW

*:佛洛伊德的后继者在整合死亡欲力的观念时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令人不禁要问,佛洛伊德在最后理论中用Trieb (欲力)一词所企图指射的究竟为何。事实上,很难用欲力这个相同的名称来同时表示,例如佛洛伊德所描述并指出的在人类性运作细节内作用之物( 《性学三论》),以及下述的“神话人物”:这些神话人物并非在可被临床观察到的冲突的层次上,是在超越人类个体的争斗中——因为后者以遮掩的形式出现在(甚至是最原始的)所有生物中——相互对峙:“……那些想要将生命转为死亡的欲力力量,可能一开始就在其中作用,然而其效应可能被生命保存力量所掩盖,以至于要找到其直接证据将会非常困难”。

.i-G\1P5gH L(s!}v Jf0心理学空间R m{.W"Gs

两种基本欲力间的对立,可模拟为同化与非同化这两大生命过程;若推到极致,它甚至可被归结成“……统治无生命界的对立偶:吸力与斥力”。此外,佛洛伊德以许多不同方式强调死亡欲力这个根本、甚或是普遍的面向。这点特别在他对如恩培多克勒(Empédocle)与叔本华(Schopenhauer)等人哲学概念的引述中得到证明。

;s5{m ? l t'^ `3Z0

rZ dslG0某些佛洛伊德的法译者的确感到最后的“欲力”理论所处层面与先前的理论不同,这可由以下事实看出:尽管另一方面他们已选择将佛洛伊德Trieb 一词译为pulsion,他们却偏好使用instinct de vie ( 生命本能)、instinct de mort(死亡本能)等词。然而此一术语十分可议,因为本能一词较被专门用来表示(在佛洛伊德自己的著作中也是如此)预先形成、固定的、可以被观察、分析,且特属生命范畴的此类行为。

+yV4B7l p)E8u(M0心理学空间*C)B&oeY]

事实上,佛洛伊德明确以死亡欲力一词所意图厘清的,是欲力观念最根本的部分:复返到一个先前状态中,以及,最终复返至无生命的绝对休止。超越个别类型之欲力,将是他在此所指的所有欲力之原则。心理学空间%W4`n+xxLI3x

xpz6Ua_?:o0关于此点,试着了解相较于他许久前所提出之“精神事件二原则”尤其是快感原则,佛洛伊德确定死亡欲力的相对位置时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应有所帮助。如此在《超越快感原则》中,一如这著作的标题本身所指出,死亡欲力此一假设立基于那些被认为让所谓的原则(快感原则)挫败的事实,然而佛洛伊德同时却能作出结论,肯定地说:“快感原则似乎就是为死亡欲力效劳”。心理学空间DW6F0fI%Cg'L

w2J _L J2a0不过他也察觉到此种矛盾,这促使他随后从快感原则区分出涅槃原则;后者,作为一种将紧张减低归零的经济原则,“……将彻底为死亡欲力服务”。至于快感原则,它的定义因此变得较具质而非经济论的性质,它“代表力比多的坚持要求”。

L7YER3\0心理学空间8N l8JQ-`.Y*q!d"~{i

人们或许会问,“表达死亡欲力倾向”的涅槃原则之提出,是否构成一个彻底的更新。我们将可轻易地指出,在整个佛洛伊德的著作中持续出现的对于快感原则的阐述,事实上混淆了两种倾向:一个倾向在于将刺激彻底卸载,另一个倾向在于保持一恒常水平(内环境稳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其第一阶段的后设心理学建构中(《科学心理学大纲》),藉由提及惯性原则并指出如何将之修正为一种将“紧张水平保持恒常”之倾向,佛洛伊德就已将这两种倾向区分开来。心理学空间a4Gbs E`7b{

心理学空间8D*hd,J%iXo N

此外,这两个倾向持续被区分,由于它们对应于两类能量(自由的与连结的),以及两种精神运作模式(原过程与次过程)。从这个角度,死亡欲力的论点可被视为,对佛洛伊德始终认为是无意识——就其展现之不可毁灭性与解真实性而言——之本质本身的再确认。这个对无意识欲望中最根本部分的再确认,与佛洛伊德赋予性的最后功能的一种转变有关。在爱罗斯的名称之下,性不再被定义为具干扰性、特别令人不安的力量,而是凝聚的原则:“[爱罗斯]的目标是建立愈来愈大的统一体,也即是在于保存,此即连结。反之,另一“破坏欲力”的目标则是打破这些关联,因此是在于破坏事物”(见:生命欲力)。

%]"d9?p&l&f C6nUO)I6]0心理学空间 }1h'^ Dk#fc

*:然而,纵使我们可在死亡欲力的观念中,察觉到佛洛伊德思想中根本且恒常的一种坚持要求之新变貌,也应强调它也带来一个新概念:这概念将(例如显现在施虐-受虐狂中的)破坏倾向视为一种不可被化约的与件,精神运作最根本原则的特殊表现,最终,由于作为“欲力的本质”,这破坏倾向将所有不论是侵略或性的欲望与死亡欲望不可分地连结在一起。心理学空间9u*^ yoO

心理学空间u)CHi*Ul[WT

225.生命欲力lifeinstincts

KoxM~8[^2U6~0

l*R+a!XbD1]e0在佛洛伊德最后理论中,用来与死亡欲力对立的一大类欲力。生命欲力具有持续构成更大统一体,并将之保存的倾向。亦被称作“爱罗斯”的生命欲力,不仅包括严格意义下的性欲力,亦包括自我保存欲力。心理学空间Wh2sEw%B

/@h\g(E+[-Y7Ea0佛洛伊德在《超越快感原则》中提出了直到其著作的最后阶段依旧坚持的死亡欲力与生命欲力间的巨大对立。前者倾向于破坏生命统一体,将紧张彻底平整化,并且回复到假设为绝对休止的无生命状态中。后者不仅倾向于保存现有的生命统一体,并且倾向藉此构成更具包容性的统一体。如此,甚至在细胞的层面上,也存在着一种“寻求将有生质的各部分聚合及集中在一起”的倾向。此种倾向出现在个别的生命体中,由于后者力图维持其统一与存在(自我保存欲力,自恋力比多)。性在其明显的形式之下本身被定义成结合原则(交配中个体的结合,授精时配子的结合)。心理学空间 n K,t.? ~T(~

j%\3G$uF0生命欲力与死亡欲力间的对立,让我们更加认识佛洛伊德所谓的生命欲力:作为两大原则,两者彼此对立;这两原则可能早已在物质世界中运作(吸力/斥力),并且特别是作为生命现象的基础(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 tH j_3p w0

e&A'^ [ M3U0此新的欲力二元论并非未引申出一些难题:

(u2tEh4aV5[O0心理学空间&}d rT `e \

1)死亡欲力概念的提出,与佛洛伊德对所有欲力中最根本的部分——亦即,回复到一个先前状态——的反思有关。从佛洛伊德所明显选择的演化论角度而言,此一退转倾向之目的,只能在于恢复那些较未分化、较未有组织的形式——那些甚至不再包括有能量程度差异的形式。假使此倾向显著地表现在死亡欲力中,反之生命欲力则由一种相反的运动所定义:亦即,较分化、较组织化之形式的建立与维持,生命体与其环境间能量水平差异的恒常、甚至增大。佛洛伊德承认,他无法在生命欲力的例子中证明它们基于何种理由能够遵守他定义为所有欲力的普遍公式:其保存的,或更适切地说,退转的特性。“至于爱罗斯(或爱欲力),我们无法使用此一[公式]。因为这将假设有生质曾经是一统一体,后来被撕裂,如今力求重新统合”。佛洛伊德因此被迫引用柏拉图的《飨宴篇》(Le banquet)中亚里斯多芬(Aristophane)的神话,根据这个神话,性交企图恢复存于两性分离之前一种原本雌雄同体之存在的失落统一体。心理学空间 m D"q8voU`:KzA

2|{`$mJ]I#y02)同样的对立与难题,也见于与两大欲力群相对应之精神运作原则层面上:对应于死亡欲力的涅槃原则被清楚界定;然而被假设代表生命欲力之坚持要求的快感原则(以及它的修正形式,现实原则)很难以其经济论的词义来理解,而被佛洛伊德以“质”的字眼来重新阐述(见:快感原则;恒常原则)。心理学空间*V9{.AkN1XOD

心理学空间\Q1E.}gB5x0r:F

佛洛伊德的最后阐述(《精神分析纲要》)指出,生命欲力的潜藏原则是连结原则。“[爱罗斯]的目标是建立愈来愈大的统一体,也即是在于保存,此即连结。反之,另一[破坏欲力]的目标则是打破这些关联,因此是在于破坏事物”。

m dbS.|K"T0心理学空间&J)fn4I;l6U2m

可见,同样在经济论的层面之上,生命欲力并不符合作为降低紧张倾向的此种欲力能量模型。在某些段落中,佛洛伊德甚至将爱罗斯对立于欲力所具有的一般保存特质。

L0P J1{G(s Xl0心理学空间$_jos5|'CKl']4r

3)最后,虽然佛洛伊德声称在生命欲力中辨认出先前被他称为性欲力之物,人们会问,这同化难道不是与性在佛洛伊德二元论结构中位置的改变有关。在佛洛伊德所提出的那些巨大对立偶中——自由能量/连结能量;原过程/次过程;快感原则/现实原则;以及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的惯性原则/恒常原则——性至此仍对应于前面的词汇,以一种根本具有干扰力量的形式出现。随着新欲力二元论的提出,死亡欲力变成这个“原初的”、“恶魔般的”、欲力所特有的力量,反之性吊诡地转变到连结这边。心理学空间_O+d^-G'Fb8XN1J7G

心理学空间p8II(W4wZ"f S~

226.自我欲力egoinstincts心理学空间(nbMv'N6qe

v?!V v\0在(佛洛伊德于1910至1915年间所提出的)第一欲力理论的架构下,自我欲力指称一个特定类型的欲力,其能量在防御冲突中被自我所使用。它们被类同于自我保存欲力,并与性欲力对立。心理学空间MN#s }*d C-M'r

M2V&APt9H0Ck0在佛洛伊德的第一欲力理论中,性欲力与自我保存欲力彼此对立,后者又被称为自我欲力。心理学空间+z y2b4a5Q{^0[u%~)NM

心理学空间:}`H bp

我们知道,精神冲突一开始就被佛洛伊德描述为性与一个抑制、防御性的审级——自我——间的对立。然而此时自我并未被赋予一个特定的欲力支持。心理学空间 yg:D6z\ K0\

$I"e0u!|b d.m0另一方面,自《性学三论》起,佛洛伊德确实将性欲力对立于被他称做“需求”( 或“攸关生命的功能”)之物,指出前者如何藉由对后者的依附而产生;之后,特别是在自体情欲中,与后者分离。经由“第一欲力理论”的提出,佛洛伊德试图将这两种对立重叠在一起:在防御冲突中,介于自我与性欲力间临床上的对立;在人类性的起源中,介于自我保存功能与性欲力间的发生论对立。

gj}B*KnK1J%l0心理学空间0Oa@3v;W!Wf,`;j

直到1910年,在《关于心因性视觉障碍的精神分析观点》中,佛洛伊德才一方面将整个非性的“重大需求”重组在“自我保存欲力”的名称之下;另一方面,在“自我欲力”的名称下,指称它们为精神冲突中的参与者,而这冲突的两极最终也同样应被以力的字眼来定义:“对我们的诠释企图而言,具有特别意义的是用于性、性快感之获得的欲力,以及其他以个体自我保存为目的的欲力——自我欲力——两者之间不可否认的对立。所有在我们心灵中作用的器质欲力可被分类为,依照诗人的用语,‘饥饿’或‘爱心’”。

9n(S|Q&e!Sx7y.Y l0心理学空间L1PA B]

*:佛洛伊德所提出的自我保存欲力与自我欲力之间的同义性意指为何?为何特定一群的欲力可被视为是自我所天生具有?

HtY7G's"Pt^0

*t;ug]/t01.在一个生物学层面上,佛洛伊德找到了其对立的支持论证,此对立介于具有个体保存(Selbsterhaltung)倾向的欲力,以及最后变成为物种的目标(Arterhaltung)而服务的欲力: “个体的确是过着一种双重存在,一方面作为其自身目的,一方面如同链子中的一节,违反其意志、或至少是不由自主地为之服务。……性欲力与自我欲力间的区别只不过反映了个体此一双重功能”。就这个角度而言,“自我欲力”意味“自己保存的欲力”作为审级的自我成为个体保存转归其上的精神代理。心理学空间e9X5G2b0z9{`w5M

心理学空间i`v*TV e

2.在精神装置运作的架构下,佛洛伊德指出自我保存欲力,藉由与性欲力的对立,是如何特别适合依据现实原则运作。甚且,他用自我欲力的特质本身来定义“现实-自我”: “……现实-自我只会去趋向有益者,避开有害者”。心理学空间PJ,hf*y'~2a

心理学空间'?9U(qf+p.d

3.最后,我们将会觉察下列事实:从自我欲力概念的提出开始,佛洛伊德便指出此种欲力(以一种对称的方式和性欲力相互冲突)也联系在一特定表象群上,这个群组“……我们概括地称为‘自我’依照不同的例子,自我有不同的组成”。心理学空间)f K_h3b&afc

"FfuF?+@0如果我们赋予最后这个指示其完整意义,我们会认为自我欲力投资以“表象群”方式出现的“自我”,它们针对自我。由此可见,(自我的欲力[pulsiondu moi] 中)的(du)这个联系词意义之暧昧性:一方面,自我的欲力被视为是一些源自生命体的倾向(或者说,从自我而来[du moi],一旦自我是那负责确定生命体保存的精神审级),针对于相较下特定的外在对象(如食物)。然而,另一方面,这些自我的欲力如同系在其对象般地挂系于自我之上。心理学空间+{cRbj`C.h$| \5b

心理学空间 V.Qm RP(s A

*:当佛洛伊德在1910到1915年间引证性欲力与自我欲力的对立时,他很少不宣称这是一种假设,因“对于纯粹传会型神经症(歇斯底里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分析之故而被迫提出”。对此我们可以指出,在佛洛伊德对冲突的诠释中,自我保存欲力几乎从未被视为是引发抑制的力量:心理学空间+Z8q]J;c2Z

y e*lR&t6X-ptg01.在1910年之前所发表的临床研究中,自我在冲突中的位置时常被标示出,但是它与就生物个体的存活而言必要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未被指出(见:自我)。随后,在自我保存欲力明确地在理论中被假定为自我欲力之后,它就很少以抑制能量的形式被提及:在1914至1915年间所撰写的《一儿童神经症病史摘录》中,他在“自恋生殖器力比多”中寻找引发抑制的力量。

%[@ B C B&c0心理学空间yphgP1Re9\tUH

2.在1914至1915年间的后设心理学作品(《无意识》《抑制》《欲力及其命运》中,在三种传会型神经症主要类型中出现的抑制,被归类为表象的投资、撤回投资与逆投资此种纯粹力比多作用:“在此我们应以‘力比多’代替‘投资’,因为,我们知道,讨论的是性欲力之命运”。

!YxT5KX E0

6E0Z(o#FZ%v03.在提出自我欲力观念的文章中——这是少数佛洛伊德试图让它担当作为冲突参与者的文章之一——我们有种感觉,“自我保存”功能(就此处而言为视觉)是防御冲突的筹码与场所,而较不是其动力项之一。心理学空间*m([9H6Zbc7U

]`n*Qs"B04.当佛洛伊德想要为提出欲力二元论作辩护时,他并非将之视为一个“必要假设”,而只是一种远远超越于精神分析与件之外的“辅助性建构”。这些与件,事实上只强调了“性坚持要求与自我坚持要求间的冲突”这种看法。而欲力二元论最终乃是建立在“生物学”考量之上:“我愿明白承认,分离的自我欲力与性欲力此一假设……此外只有一小部分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主要是由生物学所支撑”。心理学空间:]+H waw

[2p![.^'x)]8Jn%]&w0*:对佛洛伊德而言,自恋概念的提出并未立即使性欲力与自我欲力间的对立变得过时,但是引进了一个补充区别:性欲力能够将其能量置于外在对象(对象力比多)或自我(自我力比多或自恋力比多)之上。自我欲力的能量不是力比多,而是“旨趣”。我们知道,这个新的重组企图厘清上述与自我的欲力(pulsions du moi)一词相关的暧昧性。自我的欲力来自于自我,并且与独立的对象有关(如食物);然而自我也可能成为性欲力的对象(自我力比多)。心理学空间Z W y{c`z3KoEC

心理学空间/d S{8G F{ M`

尽管如此,在佛洛伊德的思想中,自我力比多/对象力比多间的对立,很快便使自我欲力/性欲力的对立失去其重要性。心理学空间;j\8_)F1{0c

心理学空间"dJ |7_UZ+o4B!R

事实上,自我保存对佛洛伊德而言似乎可以被归结为对自己的爱,换言之,被归结为自我力比多。事后在书写其欲力理论的历史时,佛洛伊德将他藉以提出自恋力比多观念的这个转折,诠释为一种对欲力能量一元论的趋近:“精神分析研究的缓慢过程似乎跟随着容格(Jung)对于一种原力比多的纯玄想之脚步,特别是由于对象力比多成为自恋此一转变必然伴随着某种去性化……”。

_%MR\q$O)P0

b|`)O"w,^2R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佛洛伊德只有在他已肯定一个基本新二元论——亦即,生命欲力与死亡欲力——之后,才发现这个“一元论”阶段。心理学空间$b3_7Cw'| mXP]

6` uO v\0*:在提出这二元论后,自我欲力一词便从佛洛伊德的术语中消失;但之前佛洛伊德并非没有企图在《超越快感原则》中将他迄今称作自我欲力之物定位于此新架构中。此种企图朝向两个相互矛盾的方向:

xRJ7F&Jo4XMI0

)?$l } Wyu I01.由于生命欲力被类同为性欲力,佛洛伊德因此尝试去对称重叠自我欲力与死亡欲力。当他将欲力基本上倾向于恢复无生命状态这个纯玄思的命题推到极致时,他将自我保存欲力视为那些“力图确保生命体朝向自己死亡之路的部分欲力”。这些欲力与直接回复到无生命状态的倾向间的区别只在于“生命体只愿以其方式死亡;这些生之守护者生前原本本身也是死亡之侍从”。心理学空间;]'kP&J#HM

}sm$\Zu02.藉由重新采取自我保存欲力就其本质而言是力比多的这个命题,佛洛伊德在同一文章中最后也修正了此些看法。

3V.@]tW1O0心理学空间 Yu'Dg/aS {:`

最后,在其第二精神装置理论的架构下,佛洛伊德不再将某种质类型的欲力重叠于某一审级(如他曾试图将自我保存欲力与自我欲力两者类同)。如果欲力起源自“它”,仍然在每个审级中都可发现其运作。有关自我究竟更特别使用哪种欲力能量的问题依旧存在(见:自我),但佛洛伊德并没有说是自我欲力。

!@bsrBg*Lr-T0

X x)o1dp0227.性欲力sexualinstinct

cj:?A.BV0心理学空间p%rs&rO z

内在推力,精神分析认为其作用的范围比一般所谓的性活动更为广泛。区别欲力与本能的某些特征完美无缺地自呈于此:其对象并非被生物性地事先决定,其满足形态(目的)可变,并且更特别地连结于特定身体区位(动情带)的运作上,不过也可能会伴随着其所依附的极其多样的活动。性刺激的身体源头的多样性,意味性欲力并非一开始便是统一的,而是性欲力首先破裂化成部分欲力,其满足是局部性的(器官快感)。心理学空间M8hP(R+QJ

QZh#v s/a&qI}0精神分析指出,人类的性欲力紧密地连结于将之殊化的表豪或幻想的作用之上。唯有在复杂且随机偶发演化结束之后,性欲力方能在生殖性至上之下组织起来,并如此重新找回本能的表面固着性与目的性。

O0f6ud"k6A*j&bM0心理学空间nw9i)Z){i2LWL

就经济论的观点而言,佛洛伊德假设一种独特的能量存在于性欲力之变迁中:力比多。

.\Z%}2B_)^R0心理学空间K5k1E1d2w5~

就动力论的观点而言,佛洛伊德将性欲力视为是必然出现于精神冲突中的一极:它是无意识抑制的特选对象。心理学空间Q{l8@5HJ8uR hv

心理学空间-Or1a6i!W1XOF

我们的定义凸显出精神分析为一种“性本能”的看法所带来的扰动,同时对其广延与内涵而言。这扰动同时触及性与欲力的观念。甚至可以认为,这个对于性的“通俗的”、“生物学的”构思的批判——这使佛洛伊德得以在极为多样、通常与性行为差异极远的现象中,发现力比多这个同一种“能量”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本能与欲力之根本区辨所作的厘清,这两者相互重叠。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佛洛伊德从人类性研究上所推研出的欲力构思,只有在性欲力的例子中方能被完全验证(见:欲力,本能,依附,自我保存欲力)。心理学空间0K&`R,TN,t(o$L(P

0CHB_-n`^+]0佛洛伊德在其著作中始终主张,抑制作用乃选择性地施加于性欲力之上;他因此让性欲力在精神冲突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但同时对其特殊地位之最终基础究竟为何的问题悬而未决。“就理论而言,任何欲力坚持要求都可能导致同样的抑制及其后果,这个假设并无异议;然而我们的观察却总是指出,就我们所能判断的范围而言,这些扮演致病角色的刺激(Erregungen)来自于性生活的部分欲力”(见:诱惑,伊底帕斯情结,后遗性)。心理学空间!`^4nZWVq

心理学空间&{u;jy2F"v0k{$R

在第一欲力理论中被佛洛伊德拿来对立于自我保存欲力的性欲力,在最后的二元论中被类同成生命欲力或爱罗斯。在第一二元论中,性欲力只屈从于快感原则的力量,很难被“教化”,依循原过程的法则运作,不断地由内威胁精神装置的平衡;而在生命欲力的名称下,它却变成一种趋向“连结”、趋向于生命统一体的构成与维持的力量;而且,反之,正是它的敌对,死亡欲力,依循完全卸载的原则运作。心理学空间(z6H7]q b"d

+mU,OX@1{ u'P0除非将佛洛伊德于1920年之后所完成的整个概念的修正纳入考量,否则无法适切理解此一改变(见:死亡欲力,自我,连结)。

3YxS9uT u'^%J1P0

B A elC.U+j-SP-Vb0228.情感定量quotaof affect

\7punK A{0

u@6b$GY,L [0被假设作为主观体验的情感之基质的量的因素。用于指称情感的各种改变中——移置、表象的脱离、质的转变——保持不变的部分。

yE2X6dPF0

j_Zx(@%aP2ln?F5m_0“情感定量”一词是佛洛伊德藉以提出经济论假设的词汇之一。同一数量基质亦以其他词汇表示,如“投资能量”、“欲力力量”、欲力“推力”或——仅就性欲力而言——“力比多”。情感定量一词最常被佛洛伊德用于讨论关于情感之命运以及其相对于表象之独立性的问题:“在精神功能上应区分某些事物(情感定量、刺激和[Erregungssumme]),它们具有量的所有属性——即使我们无法予以衡量——这些事物可能增加、减少、移置、卸载,并且散布于表象的记忆痕迹之上,约莫如身体表面的电荷”。心理学空间wy+g/x#@K z6?

9t)mz6?*A _o0正如琼斯(Jones)所指出,“一种可分离且独立的情感的概念,与以往概念中的‘情感调’(teinte affective)非常不同”(α)。情感定量并非描述性概念,而是后设心理学概念:“当欲力脱离表象,并且在可被感觉为情感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合乎其量的表达时,那么情感定量便即相当于欲力”。然而佛洛伊德著作中有时对情感与情感定量二词有较为宽松的用法,拭除了其间的对立——简言之,即质与量的对立。

V d'Pb[_1k0心理学空间PIzDeF

(α)然而应注意,在一篇以法文书写的论文中:《歇斯底里麻痹与器质性运动麻痹比较研究之探讨》,佛洛伊德将Affektbetrag译为valeur affective (情感价值)。心理学空间7MB!e EnM$H,a

心理学空间5k8G s Jn3z3K

229.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心理学空间Hl$F?f~

tA'a/UO(C0指一种程序,主体藉此试图对真正动机未被觉察的态度、行为、想法、与感觉等,提出一种在逻辑上一致、或是在道德上可被接受的解释。特别提到的有症状、防御强制、或是反应形成的合理化。合理化也在妄想中作用,导致了多少显著系统化的结果。心理学空间t:?/m#}J o5Zc.u

KBPd,r(\&n"y+L!J0该词由厄尼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之合理化》一文中,引进一般精神分析的语用。心理学空间[,djYf:r

|`#Q }:`s8u8FJ{0合理化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程序,涵盖由妄想到正常思维之间的整个场域。由于所有举止皆可被合理解释,有时要决定这解释是否有不足之处颇为不易。特别是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在以下两端点间存在着不同的中间阶段:在某些情况下,可轻易地向病人指出其所提出的动机中矫作的性质,因而促使他不会自适于这个动机;在另外的情况下,虽然合理的动机极有根据(分析师认识那些可被,比如说,“援引现实”所掩饰的抗拒),然而有时将它们“置入括号内”可能有助于发现那些附加的满足或无意识防御。

*iWKy)B0心理学空间dZ N!{ PQ8_

第一类情况中的例子,有神经症或倒错症状的合理化(例如,以男人智力与美学上的优越性来解释男同性恋的行为),以及防御强制的合理化(例如,以卫生的顾虑来解释进食仪式行为)。心理学空间X4\vi,wEz

心理学空间+~O aa/m3B

在那些性格特质十分紧密地整合进自我的行为举止之例子,较难让主体觉察到合理化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学空间)E,`$r2oq;W2[6I

心理学空间*\(EkU7W o3]v

尽管其明显的防御功能,合理化通常不被归类为一种防御机制。由于它并不直接反对欲力的满足,而反倒是次级地掩饰防御冲突的各种不同成分。就像防御、分析中的抗拒、以及反应形成皆可被合理化。合理化可以在已确立的意识型态、公共道德、宗教、以及政治信念等等中找到坚实的根据;在此,超我的作用增强了自我的防御。

%{#mI K%Ajp0

g7@ R+g#X.o2MK*@0合理化可被模拟为次加工,后者将梦的影像从属于一个有条理的剧情中。心理学空间 I/|a9j@

心理学空间f%]-U3}+E\/H!P @

根据佛洛伊德,正是在这个被限定的意义上,合理化应该被用来解释妄想。佛洛伊德事实上否认合理化具有任何创造妄想基题的功能,因此反对,例如,将自大狂视为是迫害妄想的合理化此种传统构思(“我应该是一个大人物,所以才值得被这么强大的人物迫害”)。

x6i$D,b n I7k*C0心理学空间&Y0V0~d$F"@8Cy

理智化虽然是一个与合理化相近的词汇,然而两者间当有所区分。

'zX @n OK+j}0

Zg2@w(iveU0230.负面治疗反应negativetherapeutic reaction

7nHK1sxH }jO e'N0心理学空间 \"?P n2`Fa z7H

在某些精神分析治疗中所遭遇的现象当中,特别难以克服的一种抗拒痊愈的类型。每当分析的进展可望带来改善时,病情反倒恶化,如同某些主体宁愿苦痛而不愿痊愈。佛洛伊德认为,这种现象与某些受虐结构中内存罪恶感有关。

cd L mGw0心理学空间x&h }~t/f$E

佛洛伊德对于负面治疗反应最透彻的描述与分析,见于《自我与“它”》。在某些主体, “每一次的部分解决,原本应导致症状的好转或暂时中止(在其他人身上的确如此),反而带来其苦痛的短暂增强,在治疗期间它们非但未好转,反倒恶化”。心理学空间!|%x"pQxj4~L$Jye e

0R*Dq"K_0许久以前——如在《回忆,重复与透工》中——佛洛伊德便注意到“治疗中病情恶化”的问题。症状的扩散可用被抑制物的复返(对神经症所采取的一种较宽容态度促进了后者的产生),或是用病人向分析师证明治疗的危险之欲望来解释。心理学空间'Lh7X;Y_N

%MYv&tz0在《一儿童神经症病史摘录》中,佛洛伊德再次提到“负面反应”:“在每次重大的解决后,‘狼人’便暂时尝试以恶化已经解决的症状来否认此效果”;不过一直要到《自我与“它”》一书中佛洛伊德才提出一个较特定的理论。负面治疗反应应当与那些可被用来了解它的其他模式的抗拒区分开来:力比多的黏着性(即主体特别难放弃其固着)、负面传会、证明自己比分析师更优越的欲望、某些严重病例中之“自恋的难接近性”,甚至由病获利对佛洛伊德而言,这是一种倒转反应,病人宁愿在分析的每个阶段中继续苦痛而不愿痊愈。佛洛伊德认为这是极难被阐明的无意识罪恶感之表现:“……这罪恶感对病患而言是暗哑的,它并未告诉他他有罪,他不自觉有罪,只是感到病痛”。心理学空间N.PS0Ym{0L

心理学空间]:C VZ)A7~q f

佛洛伊德在《受虐狂之经济论问题》中再次回到这个问题上:关于负面治疗反应,若我们可说有某种由病获利,这是因为受虐者在苦痛中找到满足,且不计代价地试图保持“一定程度的苦痛”。

"EI$B `]b/Kc0

rxG@3Ga0负面的治疗反应是否可被视为一种超我抗拒的效应?这似乎是佛洛伊德的看法,至少在罪恶感或许可被视为是:“借来的,亦即,当它是与曾经是情欲投资对象的某个人的认同之结果时”。当他在《禁制,症状与焦虑》中提到超我抗拒时,所影射的是负面治疗反应。心理学空间*j3?CT+D4V"RY

心理学空间+gZ#{1Vd

尽管如此,佛洛伊德一开始就为那些未必能被化约成超我与次受虐狂之物留下一空间。此种看法最清楚地表现在《有尽与无尽之分析》一文中:负面治疗反应直接联系于死亡欲力(见该词)。死亡欲力的效应不能在自我与超我的冲突中被完全定位(罪恶感、惩罚的需求);问题只在于“……一部分可说在精神上被超我连结,因此变得可被辨识;同一股力的其他定量可能以自由或连结的形式,在无法被确定的某处运作”。若有时负面治疗反应无法被克服,或被适切地诠释,这是因为其最终动机可能为死亡欲力的根本性质。心理学空间_SCFP Y"g

心理学空间~7Fr _ PI:b5y

可见“负面治疗反应”的用语,至少就佛洛伊德的意图而言,指的是一种十分特定的临床现象,于其中对痊愈的抗拒显然无法以寻常的概念解释。其吊诡——不能被化约为不管多复杂之快感原则的作用——是促使佛洛伊德提出某种原受虐狂假设的动机之一(见:受虐狂)。心理学空间0_!b$I M#]]o*AYW7f

;[ Jl2G;e0尽管如此,精神分析师们并未如此严格限制“负面治疗反应”的意义,还是经常以一种较为描述性的方式来使用此一说法,指称在治疗中对改变所产生的任何特别顽强形式的抗拒。心理学空间L{4xWm;e#C

心理学空间F!h@c7k-{(d.N:dTa

231.象征性实现symbolicrealization心理学空间8z$@5U]h,mLF"[

心理学空间Qb}A-FT l

赛徐海耶(M.-A.Sèchehaye)以此用语来指她对精神分裂症的分析式精神治疗方法:藉由试图象征性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并藉此使之接近现实,此方法在于修复病人在生命最初几年中所遭受的挫折。心理学空间6t'd!CF(aE4?-x9W

!M/W N:U2ays6j#E0象征性实现的方法与赛徐海耶夫人有关,她在对一个年轻女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式精神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此种方法(α)。读者可以在《精神分裂患者精神治疗入门》中找到关于荷内(Renée)病例——这是作者理论的基础——情节之叙述,并在《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日记》中找到病人自己的报告。

Bl'sw!M*m+c^,e0心理学空间^9El6ow/s i(v

在“象征性实现”此一用语中,“实现”意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根本需求应当确实在治疗中被满足的看法,“象征性”所指的是这些需求必须藉由其所被表达的相同模式满足——换言之,“魔法-象征性的”模式,于其中提供满足的对象(如母亲的乳房)与其象征(在荷内病例中的苹果)结合成一体。

sb+n4uE0

t'PHx X0此技术可被定义为一种形式的母职疗法,精神治疗师扮演一个“好母亲”的角色,能够理解满足受挫的口唇需求。“决非要求精神分裂症患者努力适应一种对他而言无法克服的冲突情境,此种方法试图调整与修正‘严酷的’的现实,以一个新的、较为‘柔顺’、且较可忍受的现实取而代之”。心理学空间4l"|*r SOK%ND T:_(k

心理学空间0hCI*c*V`

根据此论者的看法,基本需求的象征性实现必须和主体在其最深的退转层面上接应;它们依循着下列次序执行:此种次序倾向于复制某些阶段的发生系列,使精神分裂的自我能够被重新建构,并使与现实有关的征服成为可能。

?/yTAJ!{C0心理学空间[D;AN8Ncn

(α)赛徐海耶首次对其方法的阐述,见于《象征性实现:应用在一精神分裂症病例中之新精神治疗方法》;《瑞士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评论》,第12期,附刊。

0hyx}Ph Nt"j)Q0

(r+U z0b.`yH.J*V0232.精神现实psychicalreality

s-n2N1XegGm p0心理学空间7t b g3w~

该词经常被佛洛伊德用以指称主体精神中呈现有可比拟于物质现实之一致性、抗拒性的部分;基本上,在此所涉及为无意识欲望以及其相关幻想。

!S^5Jko0

R%q0g'q'nq0Uf7o%[0当佛洛伊德论及精神现实时,并非仅指被认为具有专属现实范畴且可受科学研究之心理场域,而且,对主体而言,亦指其精神中具有现实价值的部分。心理学空间ORZ;e~"N[P6s

心理学空间n5g.lP FlTM

在精神分析史上,精神现实观念的提出,与诱惑理论及儿童期真实创伤之致病角色的放弃或至少局限化有相互关系。纵使缺乏真实事件的根据,幻想对主体而言,仍具有同于佛洛伊德一开始认为属于“回忆”之致病价值:“幻想具有一种精神现实,相对于物质现实……;在神经症的世界中,具决定性的是精神现实”。

jpPxCO/C0心理学空间R{DOC1kN)u

关于幻想与提供其基础之事件间的关系,确实存在着一个理论性问题(见:幻想),但佛洛伊德指出,“……在童年事件中,无论幻想或现实占有绝大部分,直到今日我们仍无法证实其结果有任何差异”。同样地,精神分析治疗的起始,乃是基于神经症症状至少是建立于一种精神现实之上的前提。在此意义上,神经症患者“……就某种方式而言,必然有理”。佛洛伊德曾多次强调以下观念:表面上最莫名的情感——如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的罪恶感——全然合理,因为它们乃基于精神现实。心理学空间3_,QJlTa(n

心理学空间(C:hHfQ(fA(W

一般而言,神经症以及——特别是——精神病的特征,在于精神现实在主体生活中占有优势。

O:F.PF;G]Q*] D0心理学空间@*t5p X`+n

精神现实的观念与佛洛伊德关于无意识过程的假设有关:无意识过程不仅毫不考虑外在现实,并以一种精神现实取而代之。就其最严谨的意义而言,“精神现实”一词是指无意识欲望与其相关幻想。在有关梦的分析问题上,佛洛伊德自问应否认为无意识欲望具有现实性? “当然,必须否认任何过渡与中介性思想具有现实性。但面对还原到其之最终、最真实的表现时,人们不得不说精神现实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形式,不应与物质现实混淆”(α)。心理学空间#SM*QH/[-H6^

心理学空间r)h\S&GC;czz

(α)关于“精神现实”概念的历史问题与议题,请读者参阅拉普朗虚(Laplanche)与彭大历斯(Pontalis)《原初幻想:起源的幻想,幻想的起源》。心理学空间 K+a~]5V*s

心理学空间I%W9LC{,]

233.抑制Repression心理学空间-uE bq8K4T:`+k2e

2B*fk,uM0A)就严格意义而言,指主体藉以试图将连结于某一欲力的表象(思维、影像、记忆)驱入或维持在无意识中的作业。当欲力的满足——本身可能取得快感——可能对其他坚持要求造成不快感时,便会产生抑制。

#nW9P9L j2_&wV0Z0

1VM}a E%W5Y0抑制在歇斯底里中特别显著,但在其他心神疾病及正常心理状态中亦扮演重要角色。由于抑制可能是使无意识——作为与精神其他部分区隔之领域——构成之因,因此可被视为一种普遍的精神过程。心理学空间 ve`NJH

心理学空间j)aF#Y9g*q%@g

B)就概略意义而言,佛洛伊德有时将抑制一词用于类近“防御”的意义。一方面因定义A 的抑制作业亦出现于许多复杂的防御过程中,至少犹如其中之一阶段(以部分表示全部);另一方面因为佛洛伊德以抑制理论模型作为其他防御作业的原型。心理学空间Z*yCL f.V WUR

心理学空间b+Q6^)o,COmLBO

若参照佛洛伊德1926年有关他自己对抑制与防御二词用法的评断,则定义A 与定义B 的区分似乎可以成立:“我现在认为,重拾防御此一旧概念必然有所帮助,但应限定它必须泛指自我在其可能演变为神经症的冲突中,运用的所有技术。抑制一词则仍用于指称这些防御方法中之一特定方法,我们的研究方向使我们在早期对它认识较深”。

$P zVS,E A G5Y^QH:p0心理学空间"Ghoz3K1m^0}cX

事实上,有关抑制与防御关系之问题,佛洛伊德观点的演变并非全如他在上述引文所述。关于此一演变,我们可提出以下几点:

b;?;}5lP SX{0

H_%m.Yz01.在《梦的解析》之前的著作中,抑制与防御二词的使用频率相当。只有在极少数例子上,佛洛伊德才单纯地将它们作为对等词使用。若根据佛洛伊德后期的说法,认为他当时所认识的唯一防御模式是抑制——歇斯底里特有之防御模式——则是错误的。这是将种等同于类。实际上,一方面,佛洛伊德在此时期以一些截然不同的防御模式区别各种精神神经症,但他并末将抑制纳入这些防御模式内。同样地,在论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的论文中(1894,1896),歇斯底里的防御机制被认为是情感的转换,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防御机制是情感的移位或移置,而在精神病方面,佛洛伊德则考虑如投射或表象与情感之同时弃绝(verwerfen)此类机制。另一方面,抑制一词被用于指称与意识断绝之表象的境遇,它们构成一分离精神群的核心。此一过程不仅存在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亦存在于歇斯底里中。

)B|H)r'C0

"Q"Qb^`U$e0纵使防御与抑制两个概念均超出一特定精神病理疾病的架构,我们仍可看出,此非就同一意义而言:防御一开始即为一统称性概念,指称“……与精神机制最基础之条件(恒常法则)相关”的一般倾向。它可能具有正常或病态形式。在其病态形式上,它特别表现于情感与表象各有不同命运的复杂“机制”中。若说抑制亦遍见于各种疾病,而非歇斯底里专属的特殊防御机制,这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精神神经症均包含一分离的无意识(见该词),而此无意识正是由抑制所建立。

8D)~/xx/dS7K;p0心理学空间(GA"J;L#N3y

2.1900年之后,佛洛伊德不再常使用防御一词,但该词远非如其所言般消失(“抑制” ,可以这么说我开始以该词取代“防御”),且仍保有同一统称性意义。佛洛伊德论及“防御机制”、“防御战斗”等。心理学空间@L9p(C2K

f)B/_!`WG0抑制一词则从未失去其特殊性而单纯地与概括性概念混淆——后者涵指所有用于操控精神冲突之防御技术。特别是例如,佛洛伊德处理“次防御”问题时(对抗症状本身之防御)从未将之称为次“抑制”。基本上,在1915年专论抑制的文章中,抑制观念保有上述提出的词义:“其本质仅在于拒斥并使之远离意识”。在此意义上,抑制有时被佛洛伊德认为犹如一种特殊“防御机制”,或更确切地说,可作为防御之一“欲力命运”。它在歇斯底里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则被置入一更为复杂的防御过程。因此,我们不应如英译《标准版》(StandardEdition )编者,因抑制在许多神经症中均受到描述,便推论“抑制”此后等同于“防御”。抑制出现于每一种疾病中犹如防御作业之一阶段,此乃就其相当明确的意义而言,指抑制入无意识。心理学空间K7sT?J

心理学空间{/R-B'`;d7k.?

无论如何,对佛洛伊德而言,此抑制机制——对其不同阶段他均详加研究——构成其他防御作业的原型。如此,在薛柏(Schreber)病例上,虽然他尝试厘清精神病之特定机制,但他所参照的却是抑制的三个阶段,并藉此机会解释抑制理论。毫无疑问,在此类论著中最易使人混淆抑制与防御——不仅是术语的混淆,且会导致根本的困难(见:投射)。

ne&U+kQ#r ?0

]hkMGd ]03.最后应注意以下事实,在将抑制归入防御机制类别之后,佛洛伊德评论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著作时写道:“我从未怀疑抑制不是自我为了其意向所能使用的唯一过程。然而抑制是非常特别的事物,相较于其他机制彼此间的关系,它与这些机制的差别较为显著”。

"}B7I`/[Y-Q^0

J;l nx2?[~0*:“抑制理论乃精神分析建筑之基石”。抑制一词在赫尔巴特(Herbart)的著作中己曾出现,某些论者并进一步推测,经由梅纳特(Meynert),佛洛伊德知悉赫尔巴特的心理学。但在佛洛伊德早期对歇斯底里的治疗中,抑制便如临床事实般出现。在治疗中,他观察到病患无法支配某些记忆,然而它们一旦被唤回,却仍保有其所有鲜活性:“此涉及病人想要忘记,因而蓄意抑制、禁制、压迫于意识思维之外”。心理学空间P9c2g#ZJ+[l

P q:veFd3L0可见就其起源观之,抑制的观念一开始便与无意识观念相关(被抑制物一词长久以来均被佛洛伊德视为无意识的同义词,直到厘清自我之无意识防御的观念为止)。至于“蓄意地”一词,佛洛伊德自此时(1895年)开始即非毫无保留地使用:意识的分裂仅由蓄意行为所引起。实际上,被抑制内容逸离主体的掌握,像“分离的精神群”般受到某些专属法则所支配(原过程)。被抑制表象本身构成最早的“结晶核心”,不需意识意向的介入,即可吸引其他无法被忍受的表象。就此而言,抑制作业本身便具有原过程的特征。同样地,正因此它才殊化为病态防御,相对于例如逃避之类的正常防御。最后,抑制一开始便被描述为一种涉及逆投资之维持的动力作业,可能被试图重返意识与运动机能之无意识欲望的力量所挫败(见:被抑制物的复返;妥协形成)。心理学空间 N7Ujl B

*^0SU o!BT W,l)O8n0在1911-15年间,佛洛伊德致力于透过区分其不同阶段,赋予抑制过程一依次衔接理论。关于此点应注意,事实上,这并非佛洛伊德对抑制过程最早的理论推研。实际上,我们认为应将其诱惑理论视为他说明抑制之最早系统性尝试。正因这理论尝试,并未将它对机制的描述和所针对的特选对象——性——隔离开来,所以更值得重视。

;R$[&w^y}Wbat R0

+r#W5?d x)Z y0在《抑制》一文中,佛洛伊德区分广义的抑制(包括三阶段)与狭义的抑制(它只是前者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原初抑制”,它并不针对欲力本身,而是针对其符号、“代表”,它们无法进入意识,且欲力仍固着于其上。如此而形成一最早的无意识核心,其作用则犹如对于要被抑制元素的吸引极。心理学空间d'G1L u-|z4fn? X

心理学空间;o_+x2s;v@

严格意义的抑制(eigentliche Verdrängung)或“后遗抑制”(Nachdrängen),因而是一种双重过程,它将一来自高等审级的排斥力(Abstossung)并入此吸引力。

zIwe ](_6p0心理学空间8m|9`(E*L1?f

最后,第三阶段为以症状、梦、失误行为等形式出现之“被抑制物的复返”。

.HGED9g$a E M Thv0

(L^?0}8NI+SNxb t#l0抑制针对何物?必需强调的是,它既非针对欲力(由于后者属器质性,因此没有意识/无意识此种变化),亦非针对情感(情感可能受到许多与抑制有关的转变,但不能成为严格意义的无意识)(见:压抑)。唯有欲力的“表象-代表”(意念、影像等)才会受到抑制。这些表象性元素之所以被连结于原被抑制物,或因它们来自原被抑制物,或因它们与原被抑制物有偶然的连接。抑制根据它们变形的程度、与无意识核心的远离或其情感价值,赋予每个表象性元素一“完全个别”的不同命运。

8i_K)~xX#j0

| q8SyB4R!^0*:抑制作业可就后设心理学三范畴来考量:心理学空间:^E:Y1b/|4N`]*d:ZD

(WAY,k@*Y*^0a)就拓扑论观点,虽然在第一精神装置理论中,抑制被描述为维持于意识之外,但佛洛伊德并未因此将抑制审级视同于意识。是检禁提供了抑制之模式。在第二拓扑论中,抑制被认为是自我(部分为无意识)之一防御作业;心理学空间t(gX,A*FS,}7yPx

心理学空间gqHz'} T9u M

b)就经济论观点,抑制假设着对欲力代表的撤回投资、再投资及逆投资的复杂运作;心理学空间;U1Q}|u.E+X*T _

心理学空间0G'U,Tq.}i!ReJ{*qV

c)就动力论观点,首要问题在于抑制的动机:在定义上其满足会产生快感的欲力,如何会引起像抑制作业所引发的那种不快感? (关于此点,见:防御)。

v-o4L:a0s"U0心理学空间_:^k$} u t6OQ4j(T7T

234.原初抑制primalrepression心理学空间I7uy u3sw

心理学空间 F-dOj b'`&W)su

佛洛伊德描述为抑制作业之第一阶段的假设过程。其效应为一定数量无意识表象或“原初抑制物”的形成。如此构成的无意识核心,随后藉由其对于应被抑制内容的吸引,会合来自高等审级的排斥力,与严格意义的抑制共同合作。心理学空间%K(I8he gY$v8z

,QxzbK%z0在法文翻译中,refoulement prinmaire(原抑制)、refoulement primitif(原始抑制)、refoulement primodial (初发抑制)等词经常被用于翻译德文Urverdrängung。而我们偏向以originaire(原初)一词翻译德文字首Ur。关于此点应注意,此字首亦出现于其他佛洛伊德词汇中,如Urphantasie (原初幻想), Urszene( 原初场景)等。心理学空间_koQh F

心理学空间"R y3X7tf4LhU0}

尽管原初抑制的观念艰涩不明,它仍是佛洛伊德抑制理论之一主要部分,且自薛柏(Schreber)病例研究之后始终存在于佛洛伊德著作中。原初抑制假设首先是基于其效应而提出:根据佛洛伊德,表象无法被抑制,除非它在受到来自高等审级之作用的同时,亦受到已是无意识的内容所吸引。但,循环论证地,必须先说明本身未曾受过其他形成吸引之无意识形成的存在:此即“原初抑制”的角色。它也因此与严格意义的抑制或后遗抑制(Nachdrängen)有别。关于原初抑制的性质,佛洛伊德于1926 年时仍表示所知极为有限。然而似乎可从佛洛伊德的假设中整理出以下几点(α):

i$X~Y5}K p0

w9?;~pqO]01.原初抑制与固着之间有密切关联。在薛柏病例研究中,抑制第一阶段已被描述犹如固着。虽然在该文中固着被视若“发展的禁制”,但在他处,该词则具有较不属狭义发生学的意义,它不仅指称对某一力比多阶段的固着,亦指称欲力对某一表象的固着以及此表象在无意识中的“铭记”(Niederschrift):“我们因此可合理假设一原初抑制:即抑制的第一期;它在于使欲力之精神代表(表象-代表)被拒绝纳入意识。与此同时则产生一固着;相关代表自此不变地留存下来,且欲力持续连结于其上”。

MvAp}+O*h0心理学空间hf NrDo0^+bzq

2.虽然原初抑制为最早的无意识形成之起源,但却无法以来自无意识的投资解释其机制;它亦不具有前意识,意识系统之撤回投资,而是仅有逆投资。“它[逆投资]代表原初抑制之持续耗费,但同时亦确保其持续性。逆投资是原初抑制的唯一机制;而严格意义的抑制(后遗抑制)还添加意识投资的撤回”。心理学空间xdV5n'o!M4jOEp:Z3K

3csX]~q9O5[4{03.此逆投资的性质仍然不明。对佛洛伊德而言,它不太可能来自晚于原初抑制才形成的超我。因此,可能需从极强烈的原始经验中寻找其来源。“量的因素,如刺激(Erregung)的过度强烈与刺激防护(Reizschutz)的穿透破坏,极可能是原初抑制的最早起因”。心理学空间0bvt ou7J&P

ay+t+N0U2{x9B0(α)拉普朗虚(J.Laplanche)与勒克莱尔(S.Leclaire)在(无意识)(L'inconscient)一文中曾尝试诠释原初抑制的观念。心理学空间7R5voJxk

心理学空间Zd'f:A:t:Fy)k

235.基本规则fundamentalrule

)u `;P3?/fW4s0

?5`8|%|6t'sqY0构成分析情境结构的规则:被分析者被邀约说出任何他所想到与感到的事物,对任何出现在他心中之物不做任何选择与省略;即使对他而言,似乎说出这些事物会造成不悦,或是看起来荒谬、乏趣、或者无关。心理学空间"}"n j I HH,Us#?

de5fk;@p0基本规则将自由联想的方法确定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原则。佛洛伊德时常回顾引导他由催眠、随后的暗示一直到此规则被建立的道路。他曾试图“迫使他未受催眠的病人告知联想,以便藉由这些材料找出朝向那些被遗忘或防御之物的道路。后来他注意到如此的迫使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丰富的突发意念(Einfälle)几乎没有例外地出现在病人那儿,然而藉由病人对自己所提出的某些反对,它们被挡在告知与意识本身之外。我们因此可以期待……在某个起点上病人所突然想到的一切(alles,was dem Patienten einfiele)也一定与它有内在关联:由此产生一种技术去教导病人放弃他所有批判的态度,利用如此被显露的突发意念(Einfälle)材料来揭显那些被寻找的关联”。心理学空间U'A~.p&o2_?R)H$Y

心理学空间(A*AG+`}'{Z%`

值得注意的是,就这段文字,佛洛伊德使用了Einfall 这个字(就字面的意义而言,落在心中之物,来到心中之物,在没有更好的字的情况下于此处被译为idée[突发意念]),它应该与联想区分开来。联想事实上指涉那些一条链中的成分:不论是逻辑论述链,或是所谓自由但也多少被决定的联想链。Einfall表示在分析场次过程中出现在主体心中的所有念头,即使支撑它们的联想链并不明显,即使它们在主观上呈现出未与脉络连结。心理学空间^Te0K!Q;l+Ye\Xrl u

?@{I$m Q0基本规则的效应并不在于促使原过程如是自由地运转,因此使无意识联想链得以被立即企及;它事实上只促进某一类沟通的产生,在其中,藉由新连接的显现,或论述中重大的遗漏,无意识决定论变得较为容易掌握。

*A3E[&u1xD0

5H%gf$~-F2S,G0逐渐地自由联想对佛洛伊德而言才显得是基本的。因此在《论精神分析》中,佛洛伊德辨识出三种接近无意识的路径,并且似乎将它们放在同一个水平上:屈从于主要规则(Hauptregel)之主体念头的加工,梦的诠释,以及对失误行为的诠释。于此处这规则似乎被构想为意图藉由在不同材料中提供一个具意义的材料,以促进无意识产物的绽放。

e#f*L [7q;i;V"?LX0心理学空间?*oFk'H$D9I

*:基本规则产生了一些后果:心理学空间:OCkv{K:[G&T

心理学空间Cu3Y v3|lD

1.被邀约采用此种规则并随后屈从其下的主体,全身投入于诉说所有的事情,并且只是诉说;他的情条(émois)、身体印象、念头、记忆被疏导入语言。因此这规则所隐含的相关结果,是使主体某一部分的行为以行动化的方式出现;

ZGFXj2@$N0

)GNcT];Y02.此规则的遵守凸显了联想衍生的方式以及它们交错的“结点”;

Q;Dc j9AbP4ll0心理学空间&g7U U&e5? BAh0s$A

3.如同人们时常指出,即使在主体运用此规则时所遭遇到的困难中,它还是具有启发性意义:对于此种规则以及藉由此种规则的有意识保留与无意识抗拒,换言之,这规则的使用本身(例如,某些被分析者系统性地诉诸讲述荒唐故事的手段,或是他们利用这规则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指出严格地应用这个规则是不可能或荒谬的)(α)。心理学空间1cBljZ7z6A

心理学空间lhVl#T

藉由延伸这些评注,我们强调这规则不仅仅只是一种探究的技术,它事实上结构了整个分析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下它可被称为是基本的,虽然它只不过是众多构成一个情境的决定性条件——特别是分析师的中立——之一。依循贾克·拉岗,我们仅仅强调,基本规则促成了将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的相互主体关系,建立为一种语言关系(rapport de langage)。这个全说(tout dire)的规则,不应只被视为是许多接近无意识的方法之一,一种最终可以被省去的方法(催眠、麻醉分析等等)。它的目的在于,让对他者所提出的要求的这个向度出现在被分析者的论述之中。与分析师的不动(non-agir)相结合,它使被分析者能够在某些阶段上以对他而言具有语言价值的不同模式,明确提出他的要求(见:退转)。

t XNC {zlv l{K;@0

:x0kr5@.x0(α)明显地,精神分析的规则不在于邀约被分析者系统性地说一些不连贯的话,而在于不将连贯性当作是选择的判准。

W(q0iiyi0心理学空间$ms[XQ p

236.退转 Regression

'v S+_kE} _;F0心理学空间 I`a a z

在具有行程或发展方向的精神过程中,退转被用来指称由一个业已抵达的点反向复返到一个位于之前的点上。心理学空间(qm+lIq1q#Eg _ T

8r:W ds0k'ao D0由拓扑论的意义来理解,对佛洛伊德来说,退转沿着一系列精神系统运作;在正常状态下,刺激于其间做既定方向行进。心理学空间f2y.HG\pJ

+L[3MKV n{s }0就其时间的意义而言,退转假设一种发生系列的存在,并表示主体复返至其业已经过的发展阶段中(力比多阶段、对象关系、认同等)。

;W:^H&Adj@6]0

p*h Lq$S\0就形式的意义而言,退转指称过渡到——就复杂性、结构化与分化的观点而言——较低层次的表达与行为模式中。

G&g__Cf0心理学空间pRQ!K4t Lk2a

退转是精神分析与当代心理学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时常被理解为复返到思维、对象关系与行为结构化之发展的先前形式。心理学空间E~RXl3w.P

~ ^Z4Vm)n9q0佛洛伊德一开始并非从纯粹发生论的角度上来描述退转。另外,从术语的观点而言,人们将会注意到,退转表示向后行进、复返,这可就逻辑、空间或是时间的意义来理解。

x-w~I Sl"L0心理学空间7sI,]-YA

在《梦的解析》中,佛洛伊德为了要说明梦的一个根本特征而引进退转的观念:梦思维主要以感觉影像的形式呈现,这些影像以几近引发幻觉的方式强加在主体上。对此特征的解释,需要一种将精神装置理解为由若干定向系列的系统所形成的拓扑论的构思。在清醒状态下,这些系统被刺激以一种前行的方向(从知觉到运动机能)所游走;在睡眠状态下,那些被拒绝在运动机能之外的思维退转到系统:知觉(Ia)。因此特别是在拓扑论的意义下,佛洛伊德引进退转的概念(α)。

cF b(?;QAn `K0心理学空间#k;Ks|E|

随着佛洛伊德相继对个体之心性发展所提出的贡献,退转刚开始并不明确的时间意义愈来愈重要。

N:c \#a-P0

#l*b2QS;d(Rv0退转一词虽然并未见于《性学三论》中,但是我们已经发现一些迹象涉及到力比多退转向满足之斜侧路径与先前对象之可能性。应注意,那些明确处理退转问题的段落是1915年才添加进去的。况且,佛洛伊德自己也指出,他后来才发现力比多退转到一个先前组织模式的看法。实际上,一直要到在一定次序中前后相继的儿童心性发展阶段逐渐被发现(1910-12年之间),时间退转的观念才可完全被厘清。例如,在《论强迫型神经症素因》中,佛洛伊德将下列两个情况相互对立:“……含有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素因的性组织一旦建立后就永远再也不能完全被克服”;“……[性组织]首先被较高的发展阶段所代替,而后透过由此开始的退转被再度恢复活动”。

\r/{Q2Y0心理学空间"}1JN Y"i/\.tj[7E

佛洛伊德因此被引向将退转的概念加以区分,如1914年增补进《梦的解析》中的下列文字所证实:“我们因此区分三种退转:a)拓扑论的,就[精神装置]图式的意义而言;b)时间的,就所涉及的是重回较老的精神形成这点而言;c)形式的,当原始表达与显象的方法代替了惯用的方法时。然而这三类退转基本上是一体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均会合在一起,因为时间的古老同时也是形式的原始,并且,在精神拓扑中也更接近知觉终端”。

gmgC2D9hES0心理学空间|2fiQBj|Vv c

拓扑退转在梦中最为明显,在那里贯彻到底。拓扑退转也出现在其他、病态过程中,于其中它较不具全面性(幻觉),或者甚至出现在正常的过程中,于其中它不会进展得太远(记忆)。心理学空间4L?B;g0lM

ww Vn]D[Rz0佛洛伊德较不常使用形式退转的概念,尽管许多现象——于其中次过程复返到原过程——可被归类在这个名称之下(从依据思想同一的运作过渡到依据知觉同一的运作)。被佛洛伊德称作形式退转的过程,可以被模拟为被“完型心理学”与杰克森式(John Hughlings Jackson)的神经生理学称为(一种行为,意识等的)去结构化的过程。此处所预设的次序,并非是个体实际经历的一系列阶段的次序,而是一些功能或结构之位阶的次序。心理学空间e$b.vM4N(K`E

心理学空间;} H!M0A'o7l6_-[I

在时间退转的架构下,佛洛伊德根据不同发生路线,区分出关于对象的退转、关于力比多阶段的退转、以及自我演化中的退转。心理学空间5x)[w q*WEz%P x[

:Q~k1c-Id1B m md0所有这些区分并不只在响应分类的考虑。实际上,在某些正常或病态的结构中,不同类型的退转间有所差距;例如,佛洛伊德指出:“在歇斯底里中的确存在一种回到原乱伦性对象上的力比多退转,并且非常规律地出现,然而并没有朝向性组织的一个先前阶段的退转”。

ig7m@ \%K%Rcd3|0心理学空间 y:V-H%c+f zh

*:佛洛伊德时常强调,不论个体或人类全体的儿童过往始终居留于我们之中:“……原始状态总能被重新建立;原始的心灵就最完全的意义而言是不灭的”。在极为多样的领域中也遇见这种退回到过去的看法:精神病理、梦、文明史、生物学等等。过往重新浮现于现在中,也再次被重复强制的概念所凸显。除此之外,此种看法在佛洛伊德的语言中不仅只以Regression一字来表现,另外还有其他相近的字,如Rückbildung (逆转形成), Rückwendung(后转), Rückgreifen (重拾)等。

-L'N}U:M/Y"S"Y;|.Zp0

[.ezsH0退转的概念比较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一如佛洛伊德自己指出。引用它明显地并不足以让人了解主体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复返到过往。某些惊人的精神病理状态促使人们以写实的方式来理解退转:人们常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变回婴儿,紧张症患者复返到胎儿状态中。明显地并不是在同一个意义下强迫[观念]症患者可被说是退转到肛门阶段。只有在考虑到行为整体这个更为限制性的意义下,我们方能论及传会中的退转。心理学空间cy0\}0EW9Dp

?8s[9q&n2m4^.G0应注意,虽然佛洛伊德的区分无法引向建立一种严谨理论方式的退转观念,但至少具有阻止将退转理解成一总体现象的好处。朝这个方向,我们也会察觉到下列事实:退转的观念事实上与固着的观念合成一对,而且后者不该被化约成某种行为样态的模式。若固着被理解为一种“铭记”(见:固着,表象-代表),退转则可被诠释成被“铭记”之物的恢复运作。当特别是在治疗中提到“口唇退转”时,就这个角度而言,它应该被理解成主体在其言谈与态度中重新发现佛洛伊德所谓的“口唇欲力动势的语言”。心理学空间rC~:Ke&I"EK

心理学空间 Xm R f3v b

(α)布洛伊尔(Breuer)从《歇斯底里研究》开始的著作、以及佛洛伊德由《科学心理学大纲》起的著作中所见到的知觉装置在幻觉与梦中的一种“退行的”刺激的这个看法,似乎在十九世纪探讨幻觉问题之论者著作中极为普遍。心理学空间6wF y7E?;]

5Q/H)MF2^3h~H1@@m0237.无意识的衍生物derivativeof the unconscious

e+|-X-t3I'K^0心理学空间"]P"zUt*X$g+j&oZ

佛洛伊德经常在其无意识动力论概念架构中使用的词汇;无意识倾向促使一些与其关联大致疏远的产物重现于意识与行动。这些由被抑制物衍生而出的事物,本身亦成为新的防御措施之对象。

;z.e5}d&X6{r*DY8y0

Ft6d5T_`3bJ?`T0此一用语主要见于1915年的后设心理学论著中。它并不特别指称某一无意识产物,而是包括症状、分析场次中的联想、幻想等。心理学空间&_GOMr

心理学空间Zfao5k!| M

“被抑制代表的衍生物”或“被抑制物的衍生物”一词,与抑制二阶段论有关。在第一阶段被抑制者(原初抑制)倾向以衍生物的形式重新涌现于意识中,并因此受到二次抑制(后遗抑制)。

%W`U4X:C M)D0

gl0GT FsA0衍生物一词凸显无意识之一主要特征:始终保持活动,对意识施予压力。取自植物学之法文rejeton一词,藉由以下意象强调出上述观念:人们曾试图予以消灭,之后却再度萌发之物。

erAI$~T}0心理学空间@*GjCm+c$b9Lt

238.对象关系object-relationship或object-relation

!g{-X3}Y'b5K0

LcbN5qWL E{0当代精神分析中相当常用的词汇,指主体与其世界之间的关系模式;此关系是某种人格组织、对于对象多少具幻想性的领悟、以及某种特殊类型的防御等所造成之复杂且整体的结果。

z0ff.B%| E0

f)|5B)[5q?2\/Sq0人们可说某特定主体的对象关系,也可以在涉及演化时刻(如口唇型对象关系)或精神病理(如忧郁型对象关系)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类型的对象关系的说法。

)iY)XP%V{3S$@ b.M0

B g+cJCvk0对象关系一词偶见于佛洛伊德笔下;如果说佛洛伊德将之忽视,像一般人所谓的,这种讲法是不正确的,但可肯定地冒言,它并非其概念装置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I9U4s'yM8Y"V#|Txk

心理学空间/ftL7T ik r/b

尽管如此,从30年代以降,对象关系的观念在精神分析文献中的重要性心理学空间6S_5F!c*h U J

心理学空间4]"Z.Om `F3J

渐增,以致今天对许多论者而言,它构成一个主要理论参考点。如丹尼尔·拉嘉许(DanielLagache)时常强调,此一演变属于一种并非是精神分析所特有的观念运动,它促使人们不再以孤立状态,而是以与周围的人物互动来考量生命体。巴林(M. Balint)主张下列的看法:在精神分析中存在一种分歧,介于一种建立在沟通和人际关系上的技术,以及一种依然保持,依照瑞克曼(Rickmim)的用语,one-body psychology (单一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巴林自1935年起就要求应当更关注对象关系的发展,对他而言,所有精神分析词汇与概念除了“对象”与“对象关系”之外——所涉及的是单独个人。同样地,史必兹(R. Spitz)也指出,除了《性学三论》中的一段涉及母亲与儿童间相互关系的文字之外,佛洛伊德只从主体的观点(投资,对象选择)探讨力比多对象。心理学空间'_Z ^i Wv%l#I)GTY

P6j$X*qt(TxGwb0对象关系概念的推展,同时导致了在临床、技术以及发生论领域中角度的改变。我们在此无法总结此一演变,即使是摘要地。我们将局限于一方面对术语的评注,另一方面将提出一些指示,以便大体上定义对象关系观念(与佛洛伊德相较下)目前的用法。

.cL+{3z,a7u4b0

*?V+Qtgw.h#L'A0Ⅰ.“对象关系”的用语可能会误导不熟悉精神分析著作的读者。对象一词应在其于精神分析中所具有的特定意义下——如“对象选择”、“对象爱恋”等说法中——被理解。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被欲力针对,便可被认定为对象;这并不带有任何贬抑的意思,也不特别意味此人便因此不再具有主体的特质。心理学空间;b*q.hh;rsB'N ec q

心理学空间&F't8Zr!v

关系是在较强的意义下被理解:事实上这是一种相互关系,换句话说,不仅是主体构成其对象的方式,还包括对象形塑其活动的方式。在像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的构思中,此观念的意义被增强:被投射、被内摄的对象,对主体完全地施加一种(迫害的、令人心安的等)作用(见:“好”对象,“坏”对象)。心理学空间"cFBw5O0zo'G3l#A

!OO\M{,_.Xd_0的(relation d'objet中的介系词de)一字(于此处,人们可能期待的是对[à l'-]这个介系词)正标示出此种相互关系。事实上,当论及对对象的关系(relation à l' objet ou aux objets)时,这意味着对象先存于它们和主体之关系,以及,对称地,主体早已构成。

Ia5A S.IJVG:cU5\0

8pcm%Q3V/_0Ⅱ.与当代对象关系理论对照下,如何定位佛洛伊德的理论?

`!O*vk I|)o)k1Bv0

n6Xq%Ia!R0我们知道,为了分析欲力的概念,佛洛伊德区别出欲力的来源、对象与目的。来源是作为性刺激部位的身体带或装置;在佛洛伊德眼中,其重要性由下列事实所证实:力比多演化的不同阶段被主导动情带的名称来表示。至于目的与对象,在佛洛伊德所有著作中都一直保持两者间的区别。因此他在《性学三论》的不同篇章中,探讨了关于目的的偏向(如施虐狂)以及关于对象的偏向(如同性恋)。同样地,在《欲力及其命运》中,我们也发现与目的变更有关之欲力转变,以及主要涉及对象的欲力转变两者间的差异。心理学空间*i ~:?&n;m4{-i7a

心理学空间3I|OUg(I,M9K1R

此种区分明显地立基于下列看法:欲力目的由相关部分欲力的类型所决定,且最终由身体来源所决定。例如,体内化是口唇欲力所特有的活动模式;虽然它也可能会被移置到嘴之外的其他装置上,被逆转至其对立面(吞食/被吞食),被升华等,但是其可塑性依然是相对的。至于对象,佛洛伊德时常强调其所谓的偶然性,这个蕴含下列两个全然互补观点的词汇:

[0Q N6o]#gn0心理学空间F&daM*iN+~

a)对象除了作为一种获致满足的手段外,并没有其他条件强加于上。在这个意义下,它是相对可互换的。例如,在口唇阶段中,所有对象将根据其被体内化的能力倾向来考量;心理学空间+EO$CBR,ka y

心理学空间r3rAF8P4{^R6o

b)对象在主体历史中可能会被殊化,以致于唯有某一特定对象或具有其特选性质的替代物方能获致满足;在这个意义下,对象的特征卓越独特。

3I(m|'PD8xME0心理学空间 f/h\!u [

我们因此理解,佛洛伊德得以一并断言对象是“欲力中最多变之物”,而且,“对象的寻获事实上是一种重获”。

(h1{0]M T$h,Pl9R,I0

5a Zl9w r0来源、对象与目的间的这个区分被佛洛伊德当为参考架构,在他考虑欲力生命时便失去其表面的刻板性。心理学空间LzZ5F&?6\ LVP4I

心理学空间;hIez1Y`+T VZ0d6j

一旦在某阶段中某个身体装置(嘴)的运作决定了一种与对象的关系模式(体内化),也即是认可此运作之一原型角色:主体的所有其他活动,不论是否为身体的,都因此充满口唇的意义。同样的,介于对象与目的间存有多种关系。欲力目的之变更似乎被一种对象于其中作用的辩证所决定;特别是在施虐-受虐狂与偷窥癖-暴露狂的例子中:“回转到自身[对象的改变]与由主动性回转到被动性[目的的改变]两者同时发生或重叠”。升华提供了对象与目的间此种相互关系的另一个例子。心理学空间x@-_ wvx"r"Wrt U

心理学空间 TS~~Pff3qDv

最后,佛洛伊德整体性地思考性格类型与对对象的关系,并且在其临床著作中,描述了同样的难题如何也可能出现在同一个体表面上十分不同的活动中。心理学空间sp:H6zz$j X ]L

心理学空间ij xy,k$o

Ⅲ. 或许可问,后佛洛伊德的对象关系构思究竟有何新意。要回答这个问题颇为不易,因为各论者对此观念的构思极为分歧,若想从中导出一个共同意见将颇为牵强。我们仅限于提出下列评注:心理学空间IhH fW JwS

cX zd*y#d]01)对象关系的当代用法,虽然严格地说并不意味对佛洛伊德欲力理论的修正,然而已变动其平衡。心理学空间o&q-{3uf0v[k#fe

6l ck$q#j&}!I-H#`Oh0来源,作为器质基质,明显地被置于一次要地位;它所具有、早已被佛洛伊德辨认的单纯原型的价值则被强化。目的因此似乎比较不像是某特定动情带的性满足:与关系的观念相较下,目的的观念甚至消褪。例如,在“口唇型对象关系”中成为旨趣中心的是体内化的各种变貌,以及它在主体对世界的所有关系中重返作为意义与主导幻想的方式。至于对象的地位,似乎许多当代的分析师既不接受对象就所追寻的满足而言的极端多变性,也不接受对象被铭记在主体本身历史中的独特性:他们比较倾向抱持每种对象模式对应于某种典型对象的这种构思(口唇型、肛门型对象等)。

_(_GBo~R0

"^NdzI~$D7y02)这种对典型的追寻推展更远。在某种对象关系的形态中,所考虑的实际上不仅只是欲力生命,并且还包括相对应的防御机制、发展的程度与自我结构等,因为它们对此关系而言均为特殊(α)。因此对象关系的观念同时表现为人格演化的一个涵盖性的(“全体论的”)及典型性的观念。

HHC~)vc[$F0心理学空间c0]"@~G"A5X

就此点而言应注意,阶段一词倾向消褪,而由对象关系所取代。此种重心的改变使人们可以构想,在某一主体中,多种对象关系结合在一起或相互更替。反之,引用多种阶段的并存就有语辞矛盾。心理学空间U.su a|*Dyi/FFi%c

心理学空间B7w,j?(QdY k[

3)由于对象关系的概念就定义而言强调的是主体的关系生活,它因此可能导致某些论者将与周围人物的真实关系视为是主要决定因素。这是所有精神分析师均将拒绝的一种偏差,对他们而言,对象关系的研究主要应该在幻想的层次上,而当然幻想可能会改变对于真实的领悟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

i"Y8?iyUzC j0心理学空间u~%a1\VK*EF

(α)佛洛伊德当然也认识到了力比多阶段以外的其他演化路线;然而他并未真正处理其对应的问题,或更正确地说,他不排除它们之间差距的可能性。

/YIqS2v9F7r7E+e0

:bW7fFG1v0239.(欲力)逆转至其对立面reversal into the opposite心理学空间|!T8t}1s2h!A'rW:Ml8c

V2[som0欲力的目的由主动性过渡到被动性而转变成其对立面的过程。

0x:_ \t7@ j0心理学空间%}[ Cl#S6n!F.^

于《欲力及其命运》中,佛洛伊德考量“欲力之命运”时,除了抑制与升华之外,也将逆转至其对立面以及回转到自身包含在内。他立即指出,这两个过程——前者涉及目的,后者涉及对象——事实上密切相连,如在两个主要的例子(施虐狂/受虐狂,窥视狂/暴露狂)中所出现的一样,无法将它们分别描述。心理学空间]-EUi/@hFlL

`UD)H zY {b0由施虐狂回转到受虐狂同时意味由主动性过渡到被动性,以及施加苦痛与遭受苦痛两者间角色的倒转。这个过程或许会在一个中间阶段中终止,于其中虽然存在着一种回转到自身(对象的改变),但是目的并未变为被动的,而只不过是变成反身的(使自己痛苦)。在其完备形式中——于其中到被动性的过渡被实现——受虐狂意味“一个外人作为对象而被追求;这个人,由于所发生的欲力目的之转变,必须采取主体的角色”。唯有援引幻想性配置,于其中,他者想象性地变成欲力活动所归诸的主体,方能构想此种转变。心理学空间/C:T_ |N2Bb4w

心理学空间j&pPJj

这两个过程明显地可反向运作:由被动性转变成主动性,由自身回转到他人:“……欲力从一个对象回转到自我上与从自我回转到一个对象上,两者之间原则上并没有不同”。

1r0|E0J$]N+V |R([~0

3a){ n_P]]C0我们可问,力比多从一个外在对象回转到自我之上(自恋或自我力比多)是否也可被称作为“回转到自身”。值得注意的是,佛洛伊德在这种情况下偏好使用像“力比多撤回到自我上、或撤回进自我中”这类说法。

(a5s*nv1]0

Lgz/] j} ]2A0除了活动的模式与“形式”的由主动性到被动性的逆转之外,佛洛伊德也考量“内容”的逆转或“物质性”逆转:由爱到恨的逆转。然而于此处论及回转对他而言似乎只在纯粹描述的层面上才有效;因为爱与恨事实上不能被理解为同一欲力的不同命运。不论是第一或第二欲力理论,佛洛伊德认为两者的起源不同。心理学空间U"y$Z ?W [ n

Gi"]i4UC:as9\gX0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将逆转至其对立面以及回转到自身列入防御机制中,并质疑难道不应将它们视为最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