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神秀与惠能那两首偈的描述心理学涵义
2020-12-24 08:36略论神秀与惠能那两首偈的描述心理学涵义 孙泽先 据《坛经(惠昕本)》记载,禅宗五祖弘忍(602~675)在东山寺时,为了遴选接班人,曾将全部弟子召集起来,布置了一道作业,要他们每人写一首偈,表述自己的禅修心得。完成作业的只有神秀(606~706)与惠能(638~713)。 &n1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好爸爸”完全修炼方案 | 温尼科特-早出晚归,满身风雨,为孩子打开新世界
2020-12-01 16:22温尼科特 父亲该做什么? 许多母亲来找我讨论这个问题:「父亲该做什么?」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在正常的情况下,父亲能不能认识小宝宝,全看母亲怎么做。 父亲难以参与育婴工作的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宝宝醒的时候,他多半都不在家。 就算父亲在家,母亲也2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咨询中的非言语互动特点
2020-11-27 23:48在互动中,咨询师应该沉默多久,实际上每个来访者都会发出非言语信号,每个来访者都有一个关于何时“该你说话了”的标识性特征。匹配性在另一个方面体现为,轮到彼此时,不会产生太多突兀的断裂, 因为每一方都已经给对方留下了入场空间,以及邀请姿态。双方必需能在意图的传递上达成可分享和识别的连续性 。 而一2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感恩节,感谢来访者
2020-11-27 00:04Happy Happy 一大早不记得今天是感恩节,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忙碌,只是一会手机里跳出一条消息,我的一位来访者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感谢老师这段时间的帮助和关心。 看到这条微信,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几个月前。当他在极度艰难的时候走进咨询室,他觉得没有人能帮助自己,1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贯穿一生的依恋 | 从母亲的怀抱到情人的怀抱
2020-11-25 16:55Susan Goldberg 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依恋 对于Bowlby,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依恋涉及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婴儿对分离的反应 。 婴儿的分离和团聚行为 只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览, 一个隐含的期望模式的表现, 指对自我,他人,以及继续发展的世界的期望, 这个期望模式将持2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依恋:关系的舞蹈 | 安全感萌发的源头
2020-11-25 16:43Susan Goldberg 依恋:关系的舞蹈 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伤害。 在我们的作为保护者的作用里,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往往是提供食物,保暖,和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疾病和危险。 但是, 如果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安全会怎么样呢? 对于一个孩子,一个真正的危险意2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谁让小猴子更依恋 | 铁丝母猴VS绒布母猴 | 哈洛和他的实验
2020-11-25 16:29Harry F. Harlow 1905—1981 英国比较心理学家,早期研究灵长类动物的问题解决和辩别反应学习,其后用学习定势的训练方法比较灵长类和其它动物的智力水平。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2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新年超级特惠 |依恋理论与临床应用专项课程 | 从依恋、心智化到主体间性
2020-11-09 16:58依恋理论与临床应用 专项培训课程 --- 从 依恋 、 心智化 到 主体间性 该用 这门 超值 的 5天 专项面授 课程 来 迎接注定 “不平凡”的2021年 了! 识别二维码 即刻报名 原价:4850元 12月13日 前 交费 超级早鸟价 : 3200元 国内最2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书籍翻译丨(01)《偏执过程(the paranoid process )》了解和治疗偏执型人格
2020-11-07 11:38按照《精神分析诊断 》一书作者南希威廉姆斯的说法,关于偏执最全面的书当属《偏执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容易愤怒、容易情绪激动,激动了可能大声吼叫,也会不太信任他人的人,可能就是神经症性的偏执人格。还有很多社交恐惧的人群,也是偏执的原因所致。 这些人其实很常见,而且我2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咨询技术丨共情的误区:“共情”与“同情”的区别《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2020-10-17 10:281. 很多咨询师会认为自己在很努力的共情来访者,但其实做得并是共情, # 有时候他们做的是热情 ,有时候他们做的是同情。 共情和同情的差别。 “同情是两个人经验的一致性,一个人的感受和另一个人的感受相似。 而共情式倾听则是基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情感经验的代368 次阅读|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