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辞汇
作者: 心理空间 / 9742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L-I~6pka S,d

心理学空间t At3NhaQ

*oY9? I4~0161.原自恋,次自恋primarynarcissism, secondary narcissism

+{8@d*CA+{0心理学空间;M5zii.w7T6c

原自恋指儿童将他所有力比多投资在自己身上的一种早发性状态。次自恋指力比多从对象投资上撤回,回转至“自我”。

v)hbp8C,Y0

#mUV9WM!C4ex0这些词汇在精神分析文献、甚至在佛洛伊德自己的著作中,词义极为分歧,这使得无法为之给予一个比我们所提议的更为精确的单义定义。心理学空间` Ak$Rj

心理学空间3Do1f(H+Y4Y)mn&K'mP

1.比起原自恋,次自恋的说法引出的难题较少。佛洛伊德从《自恋导论》起,就用次自恋来指称一些状态,如精神分裂型自恋:“因此由对象投资的纳入所造成的自恋,我们将认为它是次级的,它建立在被许多影响所遮蔽的原自恋上”。对佛洛伊德而言,次自恋所指称的,不仅是退转的某些极端状态;它同时也是主体的一个恒常结构:a)就经济论的层次,对象投资并未解消自我投资,反之,这两种投资之间存在一种确实的能量平衡;b)就拓扑论的层次,自我理想代表一种从未被放弃的自恋形成(物)。心理学空间$L0y:i}P"l({2gr

$|`~+B.d!I'wSc02.原自恋的概念因论者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此处的问题在于定义一个假设性的儿童力比多阶段,而各种繁复的分歧则在于对此种状态的描述,其时序处境,以及,对某些论者而言,其存在本身。

#hh6{3{%`kq@0

"SP;s?#H%O-s0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原自恋一般而言指称最早的自恋,在选择外在对象以前将自己当作是爱恋对象的儿童自恋。此种状态对应于儿童相信其思维的全能。心理学空间 Kes+_l3^J

+n Z1j0G3J2B |+}0关于此种状态的确切构成时间,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就有不同说法。在1910到15年这段期间的著作中,该阶段被置于原始自体情欲与对象爱恋这两个阶段之间,它似乎与主体——一个自我——的最初统一的显现同一个时期。之后,随着第二拓扑论的推研,佛洛伊德将原自恋一词更确切地用来意指甚至早于自我构成之前生命的一种最初状态,而子宫内的生命则为其原型。自体情欲与自恋的区别因此被取消。就拓扑论的观点,很难看出在所谓这样的原自恋中被投资的究竟为何。心理学空间,lD [Q4Q%er`

心理学空间j#j4_)HTO1_

原自恋的这个最后词义,直到今天在精神分析思想中广为盛行,这导致争论之意涵与重要性的局限:不论人们接受或拒绝这个概念,他们始终用它来指称一个严格来说“无对象的”、或至少是“未分化的”状态,主体与外在世界之间并没有断裂。心理学空间n F-MM!oF%S

lQ+by9l+q0关于此种自恋的构思,可能会有两类的反对意见:心理学空间,w2d]$OTu

心理学空间T+pi:J#r+~d'e

——就术语的层次,这个词义忽视了在自恋一词的字源中所假设指称的一种自己的影像、一种镜像关系。此外,我们也觉得“原自恋”一词不适合用来指称一个被描述为无对象的阶段。心理学空间]'J,vbR:^7C;f

3Z;Jb4xS-^0——就事实的层面:此阶段的存在十分可议,某些论者认为,对象关系,一种“原对象爱恋”从一开始便出现在婴儿身上,以致于原自恋的概念——被理解为子宫外生命的最早无对象时期——被他们视为神话而拒绝使用。对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而言,不能用自恋阶段一词,因为对象关系从一开始便已竖立;只能说自恋“状态”,它被定义为某种力比多的回转至内在化对象上。

Rj1BX{x!yx*V0心理学空间1aCom]D r$s?

根据这些评论,我们觉得似乎可理解当初佛洛伊德重新采用艾利斯(Havelcok Ellis)在病理学中所提出的自恋概念时抱持的意图,他将之扩展,直到使之变成是从部分欲力的无序、自体情欲式的运作,到对象选择的此一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应以原自恋一词用来指称一早发时期,或奠基时刻,其特征为自我的最初轮廓与自我被力比多投资两者的同时显现;但这既不意味这最初自恋是人类的最初状态,也不表示,就经济论的观点而言,此种自爱之主导性排除所有的对象投资(见:自恋)。心理学空间*Kd2q/b J5d-n zu{

心理学空间o7dY)jam*EX

162.否定négation.心理学空间6n R?$@4|OOx\oP

心理学空间| xA-vM w m*t,t}Ty

见:否否。心理学空间b&ni+I?VN&B

心理学空间 g%XMDh

163.神经衰弱neurasthenia心理学空间hPcI"F!E+b^

心理学空间 lLv?@@KC!t T

美国籍医师乔治·比尔德(George Beard,1839-1883)所描述的疾病。此种疾病具有以“神经性”因素之身体疲劳为主的临床病情,并包括种类庞杂的症状。

W7K4W([/Z5D0心理学空间5^1Ccc+dgY(s

佛洛伊德是强调该症候群涵盖面太广并提议应部分拆除以利其他临床实体的先驱者之一。尽管如此,他仍将神经衰弱视为一种自主的神经症,并认为它具有以下特征:身体疲劳的印象、头痛、消化不良、便秘、脊椎感觉异常以及性行为贫化。佛洛伊德将神经衰弱与焦虑型神经症一并归类为现实型神经症,并认为其病因在于一种性无法有效解除力比多紧张的运作(自慰)。

~:yz*cT#CQ:b{V0心理学空间/{8oK zTbQ)c%S7E;M ~/y

Neurasthénie一词(字源意义指:神经虚弱)由乔治·比尔德所创。关于他以该词所指称的临床病情,请读者参阅这位作者的著作。心理学空间)Nn+dq T

心理学空间 ]c2__5s-w{

佛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特别关心神经衰弱的问题,这促使他界定并细分现实型神经症的架构(见该词)。但之后他仍持续认为神经衰弱此一神经症具有其特殊性。

/wEtt%GKv0

SI*H:`2GjR0164.中立 neutrality

V.z$S"\5|[$R0心理学空间R;z.~#SK rI#Re

界定分析师治疗态度之一特质。分析师应在以下各种情况下保持中立:面对宗教、道德、及社会价值时,亦即不应依任何理想来主导分析的进行,且避免给予任何建议;面对传会现象时的中立,即一般所谓“不要卷入病人的游戏”;最后,面对被分析者的言谈时,即不以任何理论偏见先验地偏重意义的某个片断或类型。

^A"K H&Wl E$M~ p0

!`7yB3q9S T1W7Y0由于精神分析技术从暗示方法(治疗者对其病患的刻意影响)中析离出来,因此便被导向中立的概念。此一演变的部分痕迹出现在《歇斯底里研究》中。应注意,在此书结尾处论及治疗者的行为时,佛洛伊德写道:“我们尽可能作为启蒙者(Aufklärer),当无知引起恐惧时;作为老师,作为一个更自由、更优越世界观之代表;作为听告解者,仿佛在告白后藉其持续的同情与关注来给予赦免”。

4U$y _{V]QE5{0

R.Ok(v!yDru#Zi5b0在《给从事精神分析治疗医师的建议》一文中,佛洛伊德提出关于中立的最明确看法。他在其中抨击“治疗傲慢”和“教育傲慢”;认为不该“赋予被分析者任务,如必须收集其记忆,思索其生命中的某一段时间等”。依外科医生的形象,分析师只应有一个目标:“……尽可能熟练地动手术”。心理学空间 |6y:t%Hfo*x

心理学空间T2XD h$q3`9?

在《有关精神分析技术进一步的建议Ⅰ:治疗之起始》中,佛洛伊德认为稳定传会的建立倚赖于分析的中立:“当人们一开始采取移感(Einfühlung)以外的立场(如道德化的立场),或表现得像是某一方的代表或委托人时,自然会失去这些最先的成果”。中立的概念再次强烈地表达在《精神分析治疗之路》中针对容格(Jung)学派而写的段落内:“我们断然拒绝将仰赖我们援手的病患当作是我们的个人财产,为他们决定他们的命运,将我们的理想强加在他们身上,并且以造物者的傲慢按着我们所满意的样式造他们”。心理学空间1ES PA7v\

心理学空间i|2W0EQr&Xi

值得注意,善意中立的说法——无疑地借自外交辞令,后来习惯被用来定义分析师的态度——并未出现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应当补充,中立的要求与治疗的关系密切:它构成一种技术性建议。它并不意味、或保证从事精神分析师行业者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客观性”。中立所形容的并非是分析师个人本身,而是其功能:任何提供诠释与支撑传会的人应当中立,亦即,不能以心理-社会的个体性介入;这明显是一个极限的要求。

9[Zqu&Mf4i!Q0心理学空间 O:r6`.H*wuDj

虽然分析师们未必遵从所有与中立相关的建议,但他们一般并未对其质疑。尽管如此,即便最传统的分析师都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儿童焦虑、精神病、某些倒错)认为某种绝对的中立是不可期,或是不可能。 心理学空间x](Ve:t9ubeaWe?C

3{$I`8`_0165.神经症neurosis心理学空间%wl{av ayB9V

OR}U%i0指一种精神病原的疾病,其症状为根源于主体童年历史之精神冲突的象征性表现,并且构成欲望与防御之间的妥协。心理学空间:SnuZ!J v \V

心理学空间q/x-p(E!U5c

神经症一词的范围有所改变;在今日,当神经症一词单独使用时,人们倾向保留它以表示可被归类为强迫[观念]型神经症、歇斯底里以及恐惧型神经症的一些临床形式。疾病分类因此区分神经症、精神病、倒错、身心症。而所谓“现实型神经症”、“创伤型神经症”、“性格型神经症”等疾病,在疾病分类上的定位则仍有争议。

u7Pz-c1d0NYLa0心理学空间5r qs Z? E] N

神经症一词应是由威廉·库伦(William Cullen,苏格兰医师)在1777年出版的医学论著《行医要略》中首度提出。这部论文的第二部分——标题为《神经症或神经疾病》——不仅论及心神疾病或“巅狂“(vésanies),亦论及消化不良、心悸、绞痛、疑病症及歇斯底里。

!nqm&L%S${2q8k2UW0心理学空间IOSbxhTf6A

19世纪时,如以下描述的一系列疾病一贯被归类为神经症:心理学空间B|)oA7mHzD

心理学空间6m:R~7w k0F%V&Nb

a)人们认定这些疾病具有一个确切的器官位置(这是“消化性神经症”、“心脏神经症”、“胃神经症”等词的由来);或者,在歇斯底里及疑病症的例子上,人们假设有一个器官位置(就歇斯底里而言,如:子宫、消化道);

8y^ Ca F"cQ0心理学空间LQe-qugMP!O

b)这些疾病是机能性疾病,亦即在相关器官上,“既无发炎,其结构亦无损伤”;

!~h"v-R T8^$n/_0心理学空间9` \-a|"z;rJ&n)y.Ux

c)它们被视为神经系统的疾病。

uh_/Dk u8X0

7H|r`%v@Mj0就词汇内涵而言,19世纪的神经症概念应较接近现代观念中的身心症疾病以及器官神经症的观念。但就疾病分类的范围而言,这个词汇在当时涵盖了今日分散在以下三个领域的疾病:神经症(如歇斯底里);身心症(神经衰弱、消化性疾病);神经学(癫痫、帕金森症)。

I6x b?-q_y0

:IR} zMZ$T!S0分析19 世纪末神经症观念的转变,需要广泛的历史考查,更何况此一演变因国家而异,因此无法在此——详述。为了有一个大致概念,我们只能说,大部分论者在当时似乎也都感受到,收录在神经症标签下的疾病具有南辕北辙的特征(α)。心理学空间i+G-c%FDqh+m5[;g

心理学空间%M'i G.][F ~

逐渐地,由此大杂绘中区分出一些可以合理假设神经系统确实受损的疾病(癫痫、帕金森症、舞蹈病)……。心理学空间M8V4l c*t+fa

心理学空间{z!j,s/Ms}I a K

另一方面,在心神疾病与神经症之间不断变易的分界上,神经症倾向兼并一些仍被某些学者们归类为“精神病”、“疯狂”或“妄想”的临床病情(强迫[观念]症与恐惧症)。心理学空间!s]9t@H@;gx#P

心理学空间y,SiF@t%T

皮耶·贾内(Pierre Janet)的立场,见证了上个世纪末此一演变在法国的结果;贾内主要区分两大类神经症:歇斯底里与精神衰弱(后者与佛洛伊德所谓的强迫[观念]型神经症大致重叠)。

o$xs Lz?7bA0心理学空间W:eW/g{

*:佛洛伊德在当时(1895-1900)的看法如何?他似乎在德语系精神医学界中找到临床观点上相对较确定的精神病与神经症之区分。如果我们对他措词上一些极罕见的犹疑略而不论,他以这两个名称所指称的疾病,直到今天都仍如此被归类。

kh ~e(T#|QS0心理学空间2D9hk}/@J2a {p3? G+^{

但佛洛伊德所关心的,主要并非在于界定神经症与精神病,而是在于凸显这一系列疾病的精神起源机制。因此他将分类的主轴置于现实型神经症——其病因是性的身体功能失常——以及精神神经症——其决定性因素为精神冲突——之间。后一群组,或“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群组,包括神经症(如歇斯底里)以及有时亦称为“防御型精神病”之精神病(如妄想、症)。心理学空间sN4lR$DpX

;[ } h8lB:DP0在同一面向上,佛洛伊德后续曾力倡自恋型精神神经症(或自恋型神经症)一词,以指称当时精神医学定义为精神病的疾病。但最后他仍采取一般的精神医学分类,自恋型神经症则保留用于仅指躁郁症。最后要提到,佛洛伊德很早便清楚地区分神经症与倒错的范畴。

![ N:{'K anp0

}D6mc`R M,lV(i)i.?0我们可以概要列出以下图表,以表示神经症的概念就范围而言在精神分析疾病分类中的演变:

[o1^)Jy JH t1W0
1915现实型神经症精神神经症
传会型自恋型
1924现实型神经症神经症自恋型神经症精神病
当代的分类身心症神经症精神病
躁郁症妄想症、神经分裂
心理学空间A5Y1{4MY8l%j

即使神经症群组之内的次分类可能因不同论者而异(例如,恐惧症可能被附属于歇斯底里或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疾病),但关于神经症症候群的临床界定,目前已有相当广泛的共识。当代临床上对于“边缘症”的认可,就某个意义而言,证实了神经症至少作为一个相当独立明确的范畴应被认可。我们可以说,精神分析思想与大多数精神医学学派所采用的临床界定大致一致。关于神经症观念“内涵”上的定义,理论上可从症状学层面——指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使神经症症状得以与精神病或倒错的症状区分——或结构层面来设想。心理学空间$U i.DO R)D[

F~R/hZ5Y0实际上,若不自限于仅作一种单纯的程度区分(如“重度”障碍与“轻度”障碍之别),大部分精神医学中所尝试的定义,均摆荡于上述两个层面之间。例如,我们可以引据最近出版的一本精神医学手册中的定义:神经症的临床形貌特征是:心理学空间6MU%wo2K5XF?

5p]+q4A ^+U0a)具有神经症症状。这是一些举止、感觉或观念上的障碍,它们显现出一种对抗焦虑的防御,且对此内部冲突而言,它们构成了一种妥协,藉由此种妥协,主体能够在神经症位态中获取一定利益(神经症的二级获利);心理学空间bP5rY4zr.|b

NiF6bfy0b)自我的神经症特征。自我无法从自身角色的认同中找到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以及足够的内部平衡。

P F,VA{5yr0心理学空间#n&_0KX2kk

*:若从概念内涵的角度尝试建立临床上析离出的神经症之特殊性,此项任务便倾向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混淆;因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建立,基本上即有如一种神经症冲突与其模式的理论。

's`r$hen:Tv r0心理学空间kg}0q{4[v

精神病、倒错与神经症等结构之间的区分很难说已经确立。这是为何我们对神经症的定义不可避免地有过于广泛的危险,因为此一定义,至少部分地,亦可被应用于倒错与精神病之上。心理学空间k8H/XT4g

IJM'idmC s[0(α)例如艾森非尔德(A. Axenfeld):“神经症整个类别的建立是基于一个负面构想;它的产生是在病理解剖学——其任务在于以器官衰变来解释疾病——遭遇到若干无法解释其原则的病变状态时”。心理学空间^Az/Gpu$TSC

gK8|6J V5[#E b0166.现实型神经症actualneurosis心理学空间+Oij?#ABE/a

?{;D sZ7m"SEB0佛洛伊德用以和精神神经症区分开的一种神经症类型:

eF2oi6C6_V @0心理学空间~V:cG$lm3rM

a)现实型神经症的起因不在于儿童期冲突,而在于当前。心理学空间7D%r1{RYTe

Q2T X8g Y:Q;Yl%I0b)其症状并非是一种象征性且多元决定的表达,而是直接由性满足的缺乏或不当所致。心理学空间3@$M!FpXN

J1RBo;K0L0佛洛伊德首先将焦虑型神经症及神经衰弱归类为现实型神经症,继而提议将疑病症也纳入其中。心理学空间*V2`:o{^WR&js

+Is[rV8DC0“现实型神经症”一语于1898年出现在佛洛伊德著作中,指称焦虑型神经症及神经衰弱。然而更早之前,佛洛伊德在神经症病因研究中已经提出,相对于其他神经症,这些疾病具有其特殊性的观念(如佛洛伊德与弗利斯[Fliess]的通信,以及1894-96年间出版的著作)。心理学空间wfG-a iN,j1R3c

L Au0@k Uk p01.现实型神经症主要在病因与致病上与精神神经症对立:虽然两种类型神经症的原因均为性因素,但现实型神经症是源于“现实的性生活失调”,而非“过去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所以现实(actuel)一词首先应被理解为时间上的“当下性”(actualité)。另一方面,现实型神经症的病因是身体的而非精神的:“其刺激来源(Erregungsquelle)、引发障碍的因素,均属于身体的范畴;而在歇斯底里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上,则是属于精神范畴”。在焦虑型神经症中,此一因素是性刺激缺乏卸载;在神经衰弱中则是性刺激的不当纾解(例如,自慰)。心理学空间.@N%BR#gDY.F

I"M?3uts}0最后,其症状形成机制是身体性(例如,刺激直接转变为焦虑)而非象征性。现实一词在此也表示,它欠缺某种中介出现于精神神经症之症状形成(移置、凝缩……等)。心理学空间U"d4x[(RZ?'_

2x.rs zQ0就治疗观点而言,上述看法导致以下结论:现实型神经症不属于精神分析的范围,因为其症状并不源自于一个可被厘清的意义。

~t+w/F~s;A.~0心理学空间5{q0SR:l

佛洛伊德从未放弃这些有关现实型神经症之特殊性的观点;他曾多次重提此一观点,同时指出应从化学领域上寻找其症状形成机制(性物质中了新陈代谢的产物之毒)。心理学空间,n3v5{.t9@3k I [4R Ei0oz

2]$vUt lk8l3|02. 精神神经症与现实型神经症之间并非只有全面对立的关系。佛洛伊德多次试图将神经哀弱与焦虑型神经症——对应于不同的传会型神经症。当他后来引进疑病症作为第三类现实型神经症时,他则将之对应于妄想型精神分裂(paraphrénie)或自恋型精神神经症(精神分裂及妄想症)。这些对应关系的根据不仅在于结构上的模拟,而且在于“……现实型神经症的症状经常是精神神经症症状的核心与前期”。认为精神神经症是由于某种挫折导致力此多郁积而引起的观念,也正凸显出此一现实元素。

D y J4mO$`C$l M0心理学空间P |C*j\G

*:在目前的疾病分类上,现实型神经症的概念有逐渐消失的倾向。因为无论现实因素具有何种催化价值,人们始终可在症状中发现更早期冲突的象征表现。虽然如此,现实的冲突、症状等观念仍保有其价值,且需要说明如下:

4}c o6f*M%p"T0

N*G6p7Q x#o01.在精神分析实践上,不得不区分源自儿童期但再度被现实化的冲突,以及主要由现实情境所决定的冲突:例如,一个急性现实冲突的存在,经常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障碍;心理学空间:zS-IU1BP!g

E*V']?(d$Q5O'}'K02.在所有的精神神经症中,除了那些可厘清其意义的症状之外,还有一系列重要性不一的症状,它们属于佛洛伊德在现实型神经症架构下描述的症状类型:莫名的疲劳、模糊的疼痛……等。由于防御冲突阻碍了无意识欲望的达成,因此可以设想此一未被满足的力比多可能是造成某些不明症状的原因;心理学空间4r:XD5uI:s

心理学空间4Vuzo*nz2R#G@

3.在同一方向上,人们会注意到,在佛洛伊德概念中,这些“现实”症状主要均属身体范畴,并且,现实型神经症此一旧观念可直接导向现代概念中的身心症疾病;心理学空间 H^"RT\!G

心理学空间f#\&Hl&{^

4.最后,虽然佛洛伊德在其理论中仅考虑到性欲力的不满足,但我们亦应顾及对侵略性的压抑在现实型神经症及身心症症状生成上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学空间0C*Z ZD PfAX-J

nMf }V iw3]?V;r0167.遗弃型神经症abandonmentneurosis

(tJil?7GHl5^0心理学空间:~ T&DI\Ps

 瑞士籍精神分析师查理•欧狄尔(Charles Odier)与杰尔曼•杰克士(Germaine Guex)等人引进的词汇。指称一种临床病情,其中对被遗弃的焦虑感和对安全的需求特别显著。这是一种具有前伊底帕斯期病因的神经症。它并不必然表示患者童年时曾遭到遗弃。带有这种神经症的主体称为遗弃焦虑患者。心理学空间T`:fBt+E b

vR\ `i%qEW0 杰尔曼•杰克士在其著作《论遗弃型神经症》中,认为有必要隔离出此类在传统疾病分类架构下无法被定位的神经症(α)。心理学空间cR&m.i%w[

心理学空间NU"q;{ s0cKQ*A/_

 遗弃型神经症患者之症状,表面看来并不具严谨的特殊性:焦虑、侵略性、受虐狂、无价值感。事实上,这些症状与精神分析通常揭显的冲突无关(特别是非关伊底帕斯冲突),而是属于一种根本的情感不安。心理学空间y7fum uv%hi+_ S

心理学空间/Usi ym

 对爱的无限需求——以多种形态呈现,因而经常无法辨认——意味着对失落之安全感的寻求。而此安全感的原型,则是儿童与母亲的一种原始融合。这种需求并不必然表示当真正遭到母亲遗弃——何内•史必兹(René Spitz)曾研究此种遗弃所造成的后果(见:院育症;依附型抑郁症)——而主要是由于母亲的情感态度被感觉成拒绝爱恋(例如,母亲的貌合神离)。最后,根据杰克士,另须论及一种精神-器质性体质因素(情感“贪婪”、无法承受挫折、自律神经失调)。心理学空间5ri6n"C Tq Y!X

心理学空间B2H0Zo1P3UN"Q

 杰克士认为,遗弃焦虑患者尚未迈入将对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伊底帕斯情结;遗弃型神经症应被视为属于一种通常只出现于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自我紊乱”。

,?e2H9O md ~fl0

4EX;to])Fe!Ow[0“遗弃焦虑患者”(abandonnique)一词有时被作为一个描述性词汇,甚至某些无论就疾病分类或病因观点均不接受杰克士概念——如上极端简述——的论者,亦予以采用。心理学空间x?8Z L%Yh9?L+_

~R4Cs4P,s.F0(α)杰克士私下向我们表示,最好称此为遗弃型症候群,而非遗弃型神经症。心理学空间$[2J:X1^1Ku5d-^iOH;z

心理学空间 Dd9s3x5H {!T:V%g(p

 168.焦虑型神经症 anxietyneurosis心理学空间0w-N:Jok

心理学空间$I XL*B\*Y.g

  佛洛伊德所隔离与区分的疾病类型:

X9W7H7Oou5kh0心理学空间A4z+N d|

 a)就症状学而言,此一疾病不同于神经衰弱,因其中有显著的焦虑(慢性焦虑等待、焦虑的发作或是和其对等的身体现象)。b)就病因而言,此一疾病不同于歇斯底里:焦虑型神经症属于现实型神经症,其特征为性刺激的累积直接转变为症状,而不经由精神的中介。

,kaH _5fh\ NV.df0

,L3o$KH!`I)cx0 佛洛伊德自1893年开始就关注到焦虑的起源以及它与性刺激、力比多之间关系的问题,正如他与弗利斯(Fliess)的通信所示。在其论文《论在神经衰弱中区分出“焦虑型神经症”为一特定症候群之根据》中,佛洛伊德系统地阐述此一问题。

\"vEu"~;k(^0

4_[K1`"D7D'D}J?2V0 就疾病分类观点而言,佛洛伊德从传统描述为神经衰弱的症候群中,隔离出一种以焦虑为主要核心症状的疾病。在“一般刺激性”基础上,焦虑可区分为不同形式:慢性焦虑或不安的等待——可能连结于任何足以承载它们的表象内容;纯粹的焦虑发作(例如:夜惊),伴随着不同的身体对等现象,或被这些身体现象取代(晕眩、呼吸困难、心脏异常、冒汗等);恐惧症状——其中焦虑情感连结于一表象,但人们无法辨认出此表象为一受抑制表象之象征替代物。

Z!d^'CP}-ol0心理学空间 M(l Hq$e^_

 佛洛伊德将焦虑型神经症归因于某些相当特定的病因。这些病因具有以下共同点:心理学空间-{"?`iA x6{ W

心理学空间5S j#^u&m%xS

 a)性紧张的累积;

2EryO.u(I6p0心理学空间xl,ht'h?V|%?

 b)身体的性刺激的“精神工作”缺乏或不足。唯有与已建立的性表象群产生连结,身体的性刺激才能转变为“精神力比多”(见:力比多)。若性刺激未被如此控制,它便以焦虑的形式直接衍生到身体层面(α)。

+O D)}|;@0

|C*W#S X!n0 佛洛伊德认为,造成此种精神工作不足的条件有以下几种:“……精神上性的发展不成熟,或对性压抑的企图(防御),或性的衰退,或精神的性与生理的性之间习惯性的疏离”。心理学空间:?q4f(E&rD&F&T

fn'Zx&In R9M0 佛洛伊德试图指出这些机制如何在他所列举的各种不同病因形式中作用:童贞焦虑、性禁欲焦虑以及性交中断所引起的焦虑等。心理学空间4m h X/{ ?J n!i.w

8yx-zA&X7TL0 佛洛伊德强调焦虑型神经症与歇斯底里在症状学、以及某种程度而言机制上的类似性:两者“……均产生一种转换……;然而在歇斯底里中,是精神刺激(Erregung)采取了完全属于身体的错误途径;在此[焦虑型神经症]则是身体的紧张无法进入精神中,以致停留在身体的途径上。这两者经常组合在一起”。心理学空间c@ m m1{

心理学空间1Xk.n"nz7aQ

 尽管,如同我们所看到的,佛洛伊德指出焦虑型神经症产生的条件有其精神方面的因素,并强调它与歇斯底里的关联以及两者组成“混合型神经症”的可能;但他仍然保持焦虑型神经症作为一种现实型神经症的特性。心理学空间.w.KA-o.K.Y

@ Y;]Y+]z0bzZ0 在今日,虽然精神分析师并非毫无保留地接受现实型神经症的观念,但焦虑型神经症的临床病情——人们经常忽略,是佛洛伊德从神经衰弱中区隔出这些临床病情——在临床上仍保有其疾病分类的价值:一种具有显著的大量焦虑却无明确特属对象的神经症,且其中现实因素的角色十分明显。

Ds ^I}H{&\5LL0

~/II.qF6M0 在此意义上,它与焦虑型歇斯底里或恐惧型神经症——在其中焦虑固着于一替代性对象——明显不同。心理学空间#t9esU`@[-G6\

心理学空间)[1iZ/@*n

(α)应注意,这些并非佛洛伊德对焦虑最早的看法。他自己指出,他对焦虑之现实的、身体的机制概念,限制了他最初纯粹心因性的歇斯底里理论。参阅:《歇斯底里研究)》中关于艾弥(Emmy)病例的附注:“在当时[即1889年],我倾向于假定歇斯底里的所有症状均具有精神起源。但今日[即1895年],我将这位生活在禁欲中的女人的焦虑倾向解释为属于神经症(焦虑型神经症)[神经症一词在此是就其最初意义而言,指神经系统运作的失常] ”。

\5Aug;` z.Q;[8_0心理学空间"a(|a:fRK

169.性格型神经症 characterneurosis

RY] m/M%H x,Y\0心理学空间pa/H?1W%g+xz

  一种神经症类型,其中防御冲突并未透过可明确隔离的症状形成转译出来,而是透过主体的性格特征、行为模式甚至整体人格的病态组织。心理学空间)G'R jVc,j#i

aH*yk)h!V tV} |0 虽然性格型神经症一词在当代精神分析中成为一个常用词汇,但并未因此获得明确的定义。

6T6o$aY"K~0心理学空间Pf7\#K-c3E;kCqP

 这个观念之所以仍无明确界定,无疑是因为它不仅造成疾病分类上的问题(能否区分一种性格型神经症?),同时也引超心理学的问题(心理学所谓的性格之起源、基础、功能为何? )以及技术上的问题(应赋予所谓“性格型”防御的分析何种地位? )。心理学空间y]$Tx"S7f

IS d-]k ^0 实际上,此一观念在受到不同启发的一些精神分析研究工作中已有先例:心理学空间!E:uZPC2`

cJ;o'dA0 1)对于某些性格特征或类型之生成,与主要是力比多演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w@%X[ev/A%sz0

bW)}s5G"Y:N0 2)赖希(W.Reich)的“性格盔甲”理论与技术概念,以及特别是在传统分析难以应付的病例中,促使那些无论言语化内容为何而始终不断重复的防御性态度浮现,并予以诠释之必要。

{oU!{R$G b!qd7RA0

d)G|;K#R-[,vm x A9S0*:倘若就“性格型神经症”一语本身必然涉及的严格疾病分类观点而言,各种可能的意义混淆与多元化的问题随即出现:心理学空间#].pAy V

心理学空间0Z.TGKu`S!y @

 1)该用语经常不甚严谨地被用于指称某些神经症病情。这些病情在初步诊查时并不属于症状,而只是会导致与周遭关系产生重复或经常性困难的一些行为模式。

&gKG"O7y)r8c k0

fyb*xt9X(j[M0 2)一种受精神分析启发的性格学,将不同类型的性格或对应于主要精神神经症疾病(如强迫[观念]型性格、恐惧型性格、妄想型性格等),或对应于力比多演化的不同时期(如口唇性格、肛门性格、尿道性格、自恋-阳具性格、生殖性格等;这些性格类型有时亦被重新分类为生殖性格/前生殖性格两大对立类别)。就此角度而言,性格型神经症一词可用于指称所有表面上不具症状、而是由性格类型显露出其病态组织的神经症。心理学空间.{oE!Y%b1}

心理学空间1i^&E Z}E j3N

 但更进一步,并借助结构的概念——这在当今日益普遍——人们倾向于跨越神经症有、无症状的对立,同时不再强调冲突之明显表现(症状、性格特征),而是强调欲望与防御的组织模式(α)。

5z0y(F:M6U9`0

Wy#Q;t9`A@I0 3)在说明性格的形成时,最常被引用的机制为升华与反应形成。反应形成“透过对人格断然彻底的改变来避免次抑制”。由于受到反应形成的主导,性格本身也可能显得犹如一种防御性形成,用以保护个体不仅抵御欲力的威胁,同时也抵御症状的出现。心理学空间:MSy%R6]%q

\0aWqC!J0 就描述观点而言,性格型防御与症状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已大致地整合入自我:对性格特征病态面貌的误识;合理化,普遍化,原本针对某种特定威胁的防御,成为一种行为图式。从这些机制中,我们亦可辨识出为数相当的强迫[观念]型结构之性格特征。在此意义上,性格型神经症首先涵指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一种非常频繁的形式,其中居优势者为反应形成的机制,而症状(强迫[观念]强制)则是隐蔽的或间歇的。

-I$V-V&f@Q&ciYhI3q0心理学空间 r-F8U1w-u8Y QP

 4)最后,对立于“神经症性格”的多形性,人们也试图以性格型神经症一词指称一种独特精神病理结构。如亨利·梭个(Henri Sauguet)便保留“……性格型神经症一词指称某些病例,其中由于自我被过度渗透,以致造成一种可能引起前精神病结构的组织”。

VB!\9q-or0

0s4D)wf F)evgP#?0 此种概念延续一系列试图将性格异常定位于神经症症状与精神病疾病之间的精神分析研究(如亚历山大[Alexander]、费伦奇[Ferenczi]、格鲁弗[Glover])。心理学空间D$Y;MN5W(t:U!_

心理学空间5z2y"Ud Ly RU

(α)在一种精神装置的结构性概念中,有必要十分明确地区分结构与性格的观念。据丹尼尔·拉嘉许(D.Lagache)所述,性格可被定义为不同系统之内和之间的关系投射到自我系统上。就此角度而言,人们致力于在某个以个人内在素因方式出现之性格特征中,揭露出某一审级的宰制(如,理想自我)。心理学空间t U4x%@5kC$A[

心理学空间7r f"^ Z*gnu

 170.失败型神经症(或症候群) failure-neurosis 

:Sv&MuDUEa|] |B0心理学空间E,J!H+F Q3g3}C$J

何内·拉佛哥(René Laforgue)引进的词汇。其词义非常广泛:指称一系列主体——从那些通常觉得自己是自身不幸的始作俑者,到无法承受获得那的确为自己强烈欲求之事物等的主体——的心理结构。心理学空间E.o{ G(jX#@ U}

/cKrl&E`:Z(j0 精神分析师论及失败型神经症时,所谓的失败,指的是神经症失衡的结果,而非引发神经症的条件(对真实失败的反应性障碍)。心理学空间GQ:yXe b

#R]+~w_0 失败型神经症的观念与何内·拉佛哥有密切关系;该作者曾提出许多有关超我功能、自我惩罚机制以及失败之精神病理的专门著作。他搜集散见于个体或社会群体(家庭、阶级、族群)之情感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失败症候群,并且从超我的作用中寻找这些症候群共同的原动力。

!r:};?,@&tcUw0心理学空间 |UKK-xN

 在精神分析中,失败型神经症一词的使用偏重于描述性而非疾病分类的意义。心理学空间!~ PWW"E Ec]cx

LGW Amx!|"D0 一般而言,失败是所有神经症均须付出的代价,因为症状包含了对主体可能性的限制,以及对其能量的部分冻结。只有当失败不是症状的附加产物(例如,保护措施使恐惧症患者走动的可能性降低),而是构成症状本身,并需要一个特殊解释时,我们才称为失败型神经症。

JF5n}7m0心理学空间}]6vK/t3Je3r.I

 在《得自精神分析工作之若干性格类型》一文中,佛洛伊德曾强调一类特殊的主体,他们“……在成功时却崩溃”。但与何内·拉佛哥的著作相比,该文以较为局限的观点来探讨因自我惩罚而造成失败的问题:

,XjOV9HDl0

)R(gS:~ z/~a[0 a)这些主体是在一个与其无意识欲望明显相关之确切点上,无法承受满足;

5O,q_my_9d0

#t6a:f{#a)|gM,Z z%d0 b)他们的病例凸显出以下悖谬:外在挫折并非致病因素,而是现实所提供之满足其欲望的可能性无法被容忍,并引起“内在挫折”主体自己拒绝自身的满足。

2t)|_2_`'M0

Dy~$GjAuK0 c)对佛洛伊德而言,此一机制既不构成神经症,甚至也不构成症候群,而是一种引发神经症的模式以及疾病的最初症状。心理学空间&}uI$\7P(d2G*t,c6y }9D7R

心理学空间6P%]%` ?u:xD)mw

 在《超越快感原则》一文中,佛洛伊德将某些类型的神经症失败联系于重复强制——特别是他所谓之宿命强制(见:宿命型神经症)。心理学空间{{KZdYO2A+s

IQ~'q.r0

.X7huy }0心理学空间6d Da"H7Gjy

171.宿命型神经症fateneurosis心理学空间hVeAIr1v9q

心理学空间g$J6w)PZx

  指一种存在形式,其特征为通常是不幸的同一连续事件周期性地复返,主体仿佛受到外在命运的支配般经受这些事件。然而根据精神分析,应该从无意识——特别是重复强制——寻找其原动力。

N~:SyB*`\L0

#fR:Q!E d7SzZ%^h0 在《超越快感原则》第三章文末,为举例说明重复,佛洛伊德提到某些人的例子,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仿佛被某种命运所纠缠,他们的经历像是‘着魔’一般”(如,伪善总无善报、被朋友出卖……等)。此外应注意,佛洛伊德称此为宿命强制(Schicksalzwang)而非宿命型神经症。但后面这个词汇仍然掩盖过前者。无疑地,这是由于精神分析扩展至所谓非症状神经症(性格型神经症、失败型神经症等)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该词仅具有描述价值而无疾病分类的价值。

A3|)U-[$sSD0心理学空间&G7qbIa4M

 宿命型神经症的观念可能很容易在一个非常广泛的意义下被理解,整个存在过程均“……已事先被主体所预决”。但广泛化的结果,可能使这个概念甚至失去其描述价值。它将涵盖主体行为中所有呈现出反复性、甚至经常性的事物。

3kI0| V!y!~5c0心理学空间:RDSs*I0OVg,L

 在不违背上述段落中佛洛伊德说法的同时,我们应可赋予宿命型神经症一词一个较确切的定义,特别是使它得以和性格型神经症区别开。实际上,佛洛伊德所举的例子显示,他论及“宿命强制”只是用于说明一些相对特定的经验:心理学空间5dd~?7S(|?C

MKKS;e/JN0 a)这些经验尽管具有不快的特征但仍被重复;

m7K2ko1_ T#z0

C6jt1Ei"RvO.e O0 b)这些经验根据一成不变的情节进展,并构成可能需要长时间发展的事件序列;心理学空间 jBLM:Ql kF

'F,i O+D K])l.N'i0 c)这些经验像外在厄运般出现,而且主体似乎理所当然地感到自己是此宿命的受害者(例如,一个女人历经三次婚姻,三位先生都在结婚后不久生病,由她看顾直到死亡)。

zw9J1Pk'dC)JJJ0心理学空间)V3d'p.[%U#Uc [

 在此,从一个可隔离出的事件循环中可以感受到重复的存在。简要地说,在宿命型神经症的例子上,主体察觉不到一个由外在重返的无意识欲望——这是佛洛伊德强调其“着魔”面貌的原因;而在性格型神经症中,则是防御机制与行为图式的强制重复显露并介入于对某种形式的严峻维持(性格特征)。

C%Y4Ui,scU3C0

;n5C| X&v eqNB1Z]0 172.传会型神经症transferenceneurosis

!`Ys H7j)U0

DZp[/z0  A)就疾病分类而言,指一种神经症类别(焦虑型歇斯底里、转换型歇斯底里、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佛洛伊德在精神神经症群组中将此类神经症和自恋型神经症区分开。相较于自恋型神经症,传会型的特征在于力比多始终被移置于真实或想象的对象之上,而未从对象上撤回到自我。这亦使精神分析治疗较易切入传会型神经症,因为它们已为治疗中定义B 之传会型神经症的构成预做准备。

{:U]iAdQ0心理学空间-w {kB.?0S8}

 B)在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中,指一种人造神经症,在其中传会征象倾向于自我组织。此种神经症围绕着与分析师的关系而构成;它是临床神经症的新版;其厘清将会导向发现儿童期神经症。心理学空间;B?-o2NG/W.nRZ

心理学空间\ Wq!YMO Q k8R

 A)就定义A而言,“传会型神经症”一词由容格(Jung)所引进,与“精神病”对立。在精神病当中,力比多会“内返”(introvertie)(容格)或投资于自我(亚伯拉罕[Abraham];佛洛伊德)。这减弱了病患将力比多传会到对象上的能力,以致他们很难被一种以传会作为原动力的治疗所切入。据此,作为精神分析治疗最早对象的神经症,便被定义为具有此种传会能力的障碍,而被称为传会型神经症。心理学空间7Q){(r*zn

心理学空间wT0^}#[ a D

 佛洛伊德所建立的分类(例如在《精神分析导论》中)可摘要如下:在精神神经症群组内,有传会型神经症与自恋型神经症的对立。另一方面,由于精神神经症症状是一种精神冲突的象征性表现,因此它们又对立于现实型神经症群组——其机制主要为身体性。心理学空间4E'N@~.yuP:G

*}.~7K!pQ\0 应注意,虽然精神神经症两类型间的区分仍然有效,但已不再能单纯地拿有无传会予以区分。实际上,今日人们认定,在精神神经症中,传会表面上的缺乏通常只是精神病患者所特有——可能是强烈的——传会模式之一样貌。

Bt#u-C(f#d~.w[jP1D0心理学空间Q8ro*F$n

 B)佛洛伊德在《回忆、重复与透工》中,关于病患在传会中重复其儿童期冲突的观念上,引进定义B的传会型神经症观念。“只要病患愿意遵守治疗存在的条件,我们经常能够赋予疾病的所有症状一个新的传会意义,并以一种病患能够被治疗工作所治愈的传会型神经症,取代他的普通神经症”。心理学空间 A1?*IdF+qV

心理学空间IpX5n4Z9t E LC

 根据这段文字,传会反应与严格意义的传会型神经症之间的差别,似乎可理解如下:在传会型神经症中,病患所有的病态行为均再度集中于他与分析师的关系上。我们可以说,传会型神经症一方面协调了原本涣散的传会反应(根据格鲁弗[Glover],此为“悬浮的传会”),另一方面也使病患所有的症状与病态行为,透过与分析情境产生关联而具有一个新的功能。对佛洛伊德而言,在治疗动力中,传会型神经症的建立是一正面因素:“这个新状态收纳了疾病的所有特征,但它也意味着一种我们无处不可介入的人造疾病”。心理学空间6K$U b#T"G)}@:L

%eE l_m ]0 就此面向而言,人们可认为以下程序是治疗的理想模型:临床神经症转变为传会型神经症,对后者的厘清导向发现儿童期神经症(α)。

'ygU"UeR:^0心理学空间(Io jJa?0yE

 然而应注意,当佛洛伊德日后强调重复强制的重要性时,他提出一个较不如此片面的神经症概念,同时强调任其发展可能招致的危险。“医生应尽可能地局限此传会型神经症的范围,尽量推向回忆,尽少让它陷入重复……。一般而言,医生无法使被分析者免除此一治疗阶段。他必须让被分析者重新体验其己遗忘生活的某一片断,但他应注意使病患保有某种程度的超然,使他能够辨识仿佛的现实原来只是己遗忘之过往的一个反影”。

AXaWCs ^!PY0

;\'s:bv5x5F;d"k-e#t_0(α)拉多(S. Rado)在1924年萨尔兹堡(Salzbourg)会议上关于治疗理论的报告中(《精神分析技术中之经济原则》曾描述前精神分析时期治疗技术(催眠与净化)中的“治疗性神经症”,并将它区分于精神分析治疗中出现的神经症。他并认为,只有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传会型神经症才能被分析和解消。

zO1qC-`?GZu5I BUF0

Ca!DacJ!d0173.家族型神经症familyneurosis心理学空间"[Z7?`lDr]

5T$J&[:vS {0  该词用于指称在一个特定家族内,个体的神经症会彼此互补并相互决定;同时也用于强调家族结构——主要是双亲配偶结构——可能对儿童产生的病原影响。

n{;o3d0j0Ie0

A GyM.Q s"c0 家族型神经症一词的使用者主要是继何内·拉佛哥(René Laforgue) 之后的法语系精神分析师。据其所述,家族型神经症并不构成一疾病分类实体。心理学空间O!Xx:Om

心理学空间^.{$?#L0xSbS9qr

 该词以近乎形象化的方式重新组合若干精神分析获得之成果:在主体构成上,对双亲之认同所具有的中心角色;作为神经症核心情结之伊底帕斯情结;在伊底帕斯情结形成中,双亲间的关系所具的重要性等。何内·拉佛哥特别强调依照某种神经症互补性组成的双亲配偶(如,施虐-受虐配偶)所具有的病原影响。心理学空间]Y E#hF ^ H9t(T+J

(_1EKRs Km,V5U+}0 但称之为家族型神经症较不在于强调周遭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家庭中每位成员在一无意识交互关系网络中(此即通常所谓之家庭“配置”)所扮演的角色。该词在对儿童的精神治疗上特别具有价值,因为儿童一出生便身处此种“配置”当中。就实践的角度而言,这点可能驱使治疗者不仅尝试直接介入影响儿童的周遭,甚至认为父母提出治疗儿童的要求与家族型神经症有关(儿童被视为双亲的“症状”)。心理学空间m,wk-u5K

心理学空间@&YCDF-G)I7VE)H

 根据何内·拉佛哥,家族型神经症的观念来自佛洛伊德超我的概念,如这概念所述:“儿童超我的形成并非以双亲为范本,而是以他们的超我为范本;儿童的超我承负了与双亲超我相同的内容,并且成为传统以及如此代代相传之价值判断的承载者”。

.j iZr,F%Q}0心理学空间^ xs2L(E])\

 在精神分析中,家族型神经症一词已不再被使用。虽然它具有强调一无意识场域中不同主体间互补功能的重要性,但不应导致忽略每个主体自身的幻想,而只偏重对真实情境——被认为是神经症的决定因素——的操纵。心理学空间"W&d9Cn,v$n9O/e%n

心理学空间7[.[a`3[%?7MH)@p2W

 174.混合型神经症mixedneurosis心理学空间6^_6b.`0YEo}

心理学空间"@ J$Tb4q

  指一种神经症形式;其特征为——根据佛洛伊德——分属不同病因的神经症症状之并存。

}q rK,u#gR{.{0

(xn-^,@1~)OT"o"[0 在佛洛伊德的作品中,混合型神经症一词主要出现于其早期著作,用来说明以下事实:精神神经症症状经常与现实型症状组合在一起;或是某精神神经症症状伴随有另一种精神神经症的症状。心理学空间c ]mXh`1n2c)l3}

$_.Uwk,BW0 该词并不仅限于涵指一复杂的临床病情。对佛洛伊德而言,在混合型神经症病例中呈现出的每个症状——至少在理想状况下——都可被归属于一特定机制:“只要有混合型神经症,就可指出有许多特定病因的掺混”。

y+l N/uI[-q0心理学空间D/@#w o:E(Fh*|

 神经症极少以纯粹状态出现,这是精神分析临床上广受认定的事实。例如,人们强调,所有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根源均有歇斯底里特征存在;而所有的精神神经症中,都有一个现实性核心(见:现实型神经症)。继佛洛伊德之后,所谓的边缘症——指称同时具有神经症与精神病组成物的疾病——亦证实精神病理结构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TOZ-y+]3pjz0心理学空间{h![ce h2V

 然而,不应因混合型神经症一词而回绝所有疾病分类学上的分类。相反地,它意指在某个复杂的临床病例中,人们将可判定某个部分是该归属于哪个结构、机制。心理学空间 {/w/_8ZSDZ7g'f

5p"[R5iqnrc0175.自恋型神经症narcissisticneurosis心理学空间8oq ~k)b;}n

5R5E(pF%qf^ km0  该词在今日精神医学及精神分析语用中已逐渐消失。但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它指称一种心神疾病,其特征为力比多撤回到自我;因此它对立于传会型神经症。就疾病分类观点而言,自恋型神经症群组涵盖所有功能性精神病(其症状并非身体损伤的效应)。心理学空间{h^(gf,e

心理学空间5@p"`a%k

 自恋型神经症一词源自佛洛伊德——特别是透过将精神分析概念应用于精神病——对自恋的发现。佛洛伊德最常藉用该词以便与传会型神经症对此一对立既属技术范畴——力比多传会的困难或不可能——亦属理论范畴——力比多撤回到自我。换言之,自恋关系在此种病理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佛洛伊德认为自恋型神经症等同于精神病——他亦称为妄想型精神分裂。

9|4x,lz,Y#S0

:f.ESEXZ0 之后,特别是在《神经症与精神病》一文中,佛洛伊德限定自恋型神经症一词仅用于忧郁症类型的疾病,如此不仅将它们和传会型神经症区分,亦和精神病区分。

YB6J F(Sbcm0心理学空间 W&g%vh2{,^W

 在今日,该词有逐渐从语用中消失的倾向。心理学空间Ced|2c J

心理学空间 h _i5C0V#xmx e

 176.强迫[观念]型神经症obsessional neurosis

ia!_!?"W"]/e0心理学空间{ Q7{ iG9A

  佛洛伊德提出的一种神经症类别,它构成精神分析临床治疗的主要架构之一。

*k8y-ja#o)Nw&M']s9k0

,h N%c;_rR0 在其最典型的形式上,精神冲突的表现是透过所谓的强制症状(强迫观念、强制执行非意愿的行为、对抗这些思维与倾向的争斗、驱魔祛邪的仪式行为等),以及透过主要具有心灵反刍、疑虑、严谨等特征,且会导致思维与行动禁制之思维模式。

?vu ? [+y0心理学空间-iE;yi-?d

 佛洛伊德曾先后就以下观点提出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病因病原特性:机制观点(情感移置于与原先冲突有一定距离的表象上、隔离、回溯性取消);欲力生命观点(矛盾双重性、固着于肛门阶段、退转);以及拓扑论观点(施虐/受虐关系被以自我和一异常严酷的超我间紧张关系的形式内在化)。由于对强迫[观念]型神经症内藏动力的发现,以及另一方面对肛门期特征与构成此特征之反应形成的描述,使得某些乍看下严格意义的症状并不明显的临床病情,可被归属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

p!V@9`0h,Izd0

7VY5]s*e/ps0 首先应强调,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今日已被普遍接受的一个疾病分类实体——是由佛洛伊德于1894-95年间所隔离出来:“我的工作必须从创新疾病分类开始。我认为有理由将强迫[观念]型神经症(Zwangsneurose)视为一种独立自主的疾病,与歇斯底里并列。尽管大多数论者均将强迫观念归类为构成心神退化的症候群,或是将它们与神经衰弱混淆”。佛洛伊德先是分析强迫观念(Zwangsvorstellungen)的心理机制,之后再将某些长久以来已受到描述(强制的感觉、观念、行为等),却被分别附属于各式各样疾病分类架构(马尼翁[Magnan]的“退化”,杜培[Duppré]“易感体质”,比尔德[Beard]的“神经衰弱”等)的症状,集合为一种精神神经症疾病。继佛洛伊德之后不久,贾内(Janet)也以精神衰弱(psychasthénie)一词描述一种近似于佛洛伊德称为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神经症,但贾内的描述围绕着一个不同的病因概念:对他而言,制约着此种强迫性搏斗本身最根本的因素,是一种亏损状态、心神综合的衰弱、一种精神的虚弱。而佛洛伊德则认为,疑虑与禁制是一种既动员又冻结主体能量的冲突所造成的结果。

(psC&~o[Y l0

yAB,hh.Ot0 日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的特殊性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愈来愈受到肯定。精神分析的发展导致强迫型结构较其症状更日渐受重视。但就术语的角度而言,也因此必须进一步探讨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一词的描述价值。心理学空间_*e H0Q/s a e

"x/U2H_a0 首先,它并非德文Zwangsneurose 准确的对应词。Zwang不仅指称思维或强迫观念(Zwangsvorstellungen)之强制,亦指称强制行为(Zwangshandlungen)与强制情感(Zwangsaffekte)(见:强制)(α)。另一方面,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一词将焦点导向一个症状——虽然此症状的确是最主要的——甚于结构。但经常人们论及强迫[观念]型结构、性格、病患时,却无典型的强迫观念。此外,在此意义下我们还可看到,当代术语的语用倾向保留以“强迫者”(obsédé)一词指称十分具有典型强迫观念的病患。心理学空间8G;lS!F6jf"h;DD/~

%pH2L{H8CZm0(α)佛洛伊德自己将Zwangsneurose 译为névrose des obsessions(1c)或névrosed'obsessions(1d)。

A:W3W{_#c,Nlcv#` I0心理学空间 |4mM L._1Yl

[译注]Zwangsvorstellung(强迫表象)此一术语由精神医学家卡夫特-艾宾(Krafft-Ebing)于1867年提出,用以表示obsession的概念(难以抗制的意念、强迫观念)。Zwang就字源而言具有“强迫”、“压制”的含意;而Vorstellung(表象)一字早先已被用来表示笛卡儿的idée(观念)。1927年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促进法文精神分析词汇统一语言学委员会”决议将该词译成idée obsédante。

?)?w }3UI0

:\W{U D-uw`]0 在专为翻译精神分析所编撰的《精神分析著作翻译语典》中,琼斯(Ernest Jones)等人提到虽然英文compulsion在字面上较贴近Zwang,但在某些状况下并不适合被引进较为专业的术语使用中(如Zwangshandlung , Zwangsvorstellung 等词)。依循相同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就Zwangsneurose一词而言,应回到长久以来已为精神医学所确立的obsessional neurosis,而非compulsion-neurosis这个看来被某些人视为是纯粹精神分析的词汇。心理学空间@8W!Zo8I$Tf]&r7Y

心理学空间~4@1@P9V*N| B#P

 专注于佛洛伊德,而非精神医学的传统,成为法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著作全集》编译者的考虑。根据拉普朗虚的解释,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Zwang 与obsession并非同义。例如,虽然如附注α所述,佛洛伊德的确曾提及‘névrose des obsessions',但他在同篇文章的德文摘要中却以Obsession,而非Zwangsidee 或Zwangsvorstellungen来重译法文obsession。佛洛伊德亦曾提及‘eine Zwangsneurose mit Obsessionen’(“带有强迫观念的强迫型神经症”)。同样地,史丹鹏(Martin Stanton)亦表示,佛洛伊德着作英译者史崔齐(James Strachey)将Zwangsvorstellung 译为obsessional idea 的作法,事实上将作为思维病症的强迫观念(obsessions),以及作为整体表象障碍的强迫型神经症(obsessional neurosis)两者相混淆。心理学空间:Tf5X1|:gh v/f J

心理学空间6z(gAAN(K3n

 就拉普朗虚等人的阅读,Zwang 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除了指原过程的运作与展现模式见于无意识及一般病状中,也用在其他不同的脉络下(如“重复强制”、“宿命强制”与“歇斯底里强制”等),故该字的使用并非仅限于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中。因此仅就翻译佛洛伊德著作这个特殊的观点,并且在不意图推翻névrose obsessionnel1e一词在疾病分类与临床使用之考虑下,拉普朗虚与翻译小组选择统一改用法文contrainte来译Zwang,以névrose de contrainte 来译Zwangsneurose(近年来Zwangsneurose一词在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界多译成compulsive 或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心理学空间5G6`k?`/b@?H

^,ioM+i tv,b0 由于《词汇》全书中Zwangsneurose 的法文译词为névrose obsessionnelle,我们仍用中文“强迫[观念]型神经症”一词表示,以忠于原文,并保留该词在佛洛伊德理论诠释与翻译的历史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心理学空间T#mo-ao/Kk

心理学空间u5M$O3]+r(| M{:k

 177.恐惧型神经症phobicneurosis心理学空间 Ydf0hA}

*{$_S9~!gxX5?T0 见:焦虑型歇斯底里。

/x0vlD/Q] W0

Fi Xg S0178.创伤型神经症traumaticneurosis心理学空间k#K-S%S`,l`&GUl

Wmo]H1yH M]G0  指一种神经症类型,其中症状的出现紧接于一情感冲击之后,此情感冲击通常与一种令主体感到生命受威胁的情境有关。创伤型神经症的征象为受到冲击时产生极度焦虑的危象,此种危象可能引起躁乱、木僵或心神错乱等状态。由其后期的演变(通常发生于一段不定的间隔之后),我们可以简要地区分以下二例:a)创伤的作用犹如启动元素,触发一个已存的神经症结构。心理学空间~ _ay F {*he

JNmH3e}&v1qF+iP0 b)创伤在症状内容本身中扮演决定性角色(如对创伤事件的反复思索、重复出现的恶梦、睡眠紊乱等),症状仿佛是想要“连结”并弭除反应掉创伤的一种重复的企图;像此种“固着于创伤”的现象,会伴随对主体行为大致普遍化的禁制。

-uB_ AW"x0心理学空间'U$xu'J?3uUF

 佛洛伊德以及精神分析师们所谓之创伤型神经症,通常是指定义b 的临床病情。心理学空间+\!`:G ?a)w:sY q

心理学空间9K4{L9PmHX'u:K

 创伤型神经症一词在精神分析之前便已存在(α),并且持续在精神医学中以各种不同方式被使用。这些用法的不同,在于创伤观念所具的歧义性,以及该歧义性所容许的理论选择之分歧。

4S%R A*Bk;zw0

Yu.VV'El}0 创伤最早是一种身体性的观念,指“……由一种伤害作用高于所接触组织或器官之抵抗力的机械因素在瞬间意外造成的损伤”;根据皮质表层是否破坏,创伤又可分为伤口及挫伤(或内伤)。心理学空间#xy!j7OR

/@-XJ7d X0 但在神经精神医学上,创伤用于两种非常不同的词义:心理学空间:[f9mpjG-ZmZi!J

心理学空间 p1|K6n(q

 1)将创伤的外科观念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此一特殊例子上。创伤的后果可能是从神经物质的明显损害一直到假设性的显微损害(例如“震荡”的观念);2)以隐喻的方式将创伤观念转移到精神层面,形容所有使个体精神组织突然受到破坏的事件。对精神医师而言,大部分导致创伤型神经症的情境(意外、战斗、爆炸等),在实践层面上均构成一个诊断的问题(神经是否受损? )。而在理论层面上则留有很大自由,使他们得以根据个人的理论选择来评估障碍的最终成因。某些论者甚至将创伤型神经症的临床病情归类于“脑颅创伤”架构下(见:精神创伤)。心理学空间a#{9I-g7\#\}kb7`

心理学空间/U4}b;b+? pJ-a

*:若局限于精神分析所考虑的创伤场域,则可就两个相当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伤型神经症一词:心理学空间B*B%O[R

a$]l {p(Bj0 I.参照佛洛伊德所谓引发神经症的“互补系列”,应考虑两种互为反比的因素:先天素因与创伤。我们于是可列出一系列不同等级的案例:包括因主体对所有刺激或某种特别刺激的低忍受度,以致任何轻微事件均可能成为发病因素,以及一个客观上异常剧烈的事件突然扰乱主体平衡的例子。心理学空间 ]Pp7o2|uK N~

*BPyL is C M0 对此我们说明如下:

,e,p7b0wz ri2U!?0

-iR~;fs)rw0 1)创伤的观念在此成为纯粹相对的观念;

^$i-t"I.^iI0心理学空间!R ~hD~"Y A

 2)创伤/先天素因的问题,倾向于与现实因素及已存冲突的各自角色的问题混淆(见:现实型神经症);心理学空间(^:X.Xf G6]

Q6B?$S*r&[j$N]0 3)在一些明显是由一重要创伤造成症状出现的病例上,精神分析师致力于从主体历史中寻找仅是被事件所催化之神经症冲突。应注意,以此种观点作为依据,创伤(战争、意外等)所引发的障碍经常都类属于古典传会型神经症上可见的障碍;

H4asv%hnw9Mx0心理学空间/O I.P5@ekNV;eU

 4)在此面向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外在事件正好实现主体受抑制的欲望、导演其无意识幻想的案例。在此类案例中,被引发的神经症均具有反复思考、重复的梦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它类属于创伤型神经症;心理学空间,HlW [:i

`)Y2KW1Xh Vk-K0 5)在同一思想路线上,人们甚至认为创伤事件的发生与一种特殊的神经症素因有关。某些主体在畏惧的同时,也仿佛无意识地找寻创伤情境。根据费倪雪(Fenichel),他们藉此重复一个儿童期创伤,以便予以弭除反应:

)n3vZ/JFuHr,d@0

m3[#X]&V9l$l}j0“……自我欲求重复,以便化解一种痛苦的紧张,但重复本身便是痛苦的……。病患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重复所力求之‘迟来的控制’从未达到……,因为每一次重复都带来一个新的创伤经验”。费倪雪认为,这些被称为“恋创伤癖”(traumatophiles)的主体,是“创伤型神经症与精神神经症组合”的典型例子。此外应注意,关于这点,引进“恋创伤癖”一词的亚伯拉罕(K.Abraham)也认为,童年的性创伤本身与一个己存的恋创伤癖素因有关。心理学空间-I/E A8v;`#c~

7Uum;VKi/W2RI0 Ⅱ.可见精神分析研究如何置疑创伤型神经症的观念:精神分析一方面强调创伤事件与主体忍受能力之相对性,另一方面,将创伤经验置于主体的历史与特殊组织中,由此质疑创伤事件的决定性功能。在这个角度上,创伤型神经症的观念将只不过是一种纯粹描述性的初步接近,禁不起对相关因素更深入的分析。

.vxP&F+M!m e0qg)R0心理学空间7x}/C:k l

 然而就疾病分类与病因的角度而言,难道不应给予此种神经症——其中,创伤基于其性质与强度,远较其他致病因素更为重要;且与精神神经症相比,其中运作的机制与症状学也相对地较为特定——保留一个特殊地位?心理学空间2MC7[8\ARcV

心理学空间5MwJ4o3M!kz

 这似乎正是佛洛伊德在《超越快感原则》一书中所揭橥的立场:“创伤型神经症的症状病情类似歇斯底里,因为它亦具有大量类似的运动性症状;但一般而言,它在以下几点均超出歇斯底里的范围:它具有剧烈升高的主观痛苦征兆——约似疑病症或忧郁症——以及心灵功能上广泛的一般性衰弱与紊乱特征”。当佛洛伊德论及创伤型神经症时, 他强调创伤兼具身体(生命体受至到“震荡”[Erschütterung]所引起的刺激的汇集)与精神(Schreck:惊吓)的特征。佛洛伊德认为此种惊吓——“……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陷入危险情境的状态” ——是创伤型神经症的决定性因素。心理学空间@*A:]*S,n'H0Bn j

心理学空间"A"bK~2A"aD

 对于突然涌入并且危及主体之整体性的刺激汇流,主体既无法透过一个适当卸除,亦无法透过一种精神工作予以回应。由于被其链接的功能所淹没,主体强制地重复创伤情境——特别是以梦的方式(β)——以便试图予以连结(见:重复强制;连结)。

S4h;O ~`)I u'vO0心理学空间a YiI&c7_'i

 然而,佛洛伊德也不忘指出,创伤型神经症与传会型神经症之间可能存有共通点。正如《精神分析纲要》中下列文字所示,他使创伤型神经症的特殊性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或许所谓的创伤型神经症(由一个过度剧烈的惊吓或身体的重度震荡,如火车对撞、遭土石掩埋等)是个例外;但它们与儿童期条件的关系截至目前仍未受到研究”。心理学空间,A+qbom)CY N

c[rq$N1k0(α)该词可能由欧本海姆(Oppenheime)所引进(根据《医学-外科学百科全书:精神医学篇》)。

5`'W0g!_DO0心理学空间` Q*P5C[]A,c&ZD

(ß )“创伤型神经症夜梦生活之特征为,它一再将病患带回意外当时的情境,而病患则带着新的惊吓从中醒来”。

PKG{;Nz|5a8C0心理学空间$SZ t4o4OJgv-m

 179.对象(客体) object心理学空间 O i4AR+M pQZ,U R

[7v6P'dx2tZ?0  精神分析以三个主要面向来思考对象的概念:心理学空间 a+E9v$Zr*T"in-x

3B"f$b:P&hz0 A)与欲力的关系:在于对象并且凭借对象,欲力试图达成其目的;亦即某种类型的满足。所涉及的可能是一个人或一个部分对象,也可能是一个真实或是幻想的对象。

VU7yf%Pt{9`x0

m ]!s)^%tF+v's0 B)与爱(或恨)的关系:此处的关系,是与整个人、或是与自我的审级,以及与本身被视为一整体的对象(人、实体、理想等等)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形容词为“对象性的”。心理学空间lb}'S+lL

心理学空间\!z/U QD\&B |

 C)从哲学与认识心理学的传统意义下,与知觉与认识主体的关系:它是任何以固定、不变特征去自呈之物。不论个体的欲望或意见为何,这些特征都理所当然地可藉主体的普遍性而辨认(对应的形容词为“客体的”)。心理学空间j:J!zHY.R"y

%t1j:agY c0 在精神分析著作中,对象一词或者单独出现,或者出现在像是对象选择、对象爱、对象的失去以及对象关系等可能会使非专业读者困惑的许多用法之中。对象在可模拟为该词在古典语言中所被赋予的意义(“我狂热、幽懑之对象,爱恋对象”等)下被理解。对象一词不应令人联想到“物”、以及无生命且可被操控的物体之概念,如同它通常对立于有生命存在与人的概念。

Ch E;f?0心理学空间)o:o pJ[ [6aL

 Ⅰ.对象一词在精神分析中的这些不同用法,来自于佛洛伊德对欲力的构思。从佛洛伊德一开始对欲力的概念进行分析时,他便将对象与目的区分开来:“我们引进两个词汇:我们所谓性对象,是指发出性吸引力之人,欲力所推动的行为为性目的”。佛洛伊德在其所有著作中始终保持此对立,尤其在他对欲力所作的最完整定义中又重新将之确定:“欲力的对象,是那在此或藉此欲力得以达到其目的之物”;同时对象被定义为视满足而定的手段:“它是欲力中最多变之物,原先并非与之连系在一起,而只因它具有使满足成为可能的能力,才被分派在前者之上”。对象的偶然性这个佛洛伊德主要且持续的论点,所意指的并非无论何种对象都可以满足欲力,而是(时常带有独特特征的)欲力对象乃是由每个人的历史——特别是儿童期的历史——所决定。对象在欲力中最不受体质所决定。心理学空间E Tv5R)J2cDEC

心理学空间4N w[Lr

 此种构思并非未引起争议。藉由参考费尔本(Fairbaim)所作的区分,这些问题的位置可被概述如下:力比多究竟是快感的追求(pleasure-seeking)、抑或是对象的追求(object-seeking)?对佛洛伊德而言,无疑地力比多——即使很早就承受某种对象的印记(见:满足的经验)——最初藉由对适合每个动情带的活动形态而言最短的路径,完全朝向满足:紧张的解除。尽管如此,目的与对象的性质与“命运”之间紧密相关这个被对象关系理论所强调的看法,对佛洛伊德的思想而言并不陌生(关于此点的讨论,见:对象关系)。心理学空间2I`Hze8|T

心理学空间%r+HH{,AYD

 此外,佛洛伊德对于欲力对象的构思,乃是立基于对性欲力的分析上,于《性学三论》一书中建构。然而对于其他欲力的对象,特别是在佛洛伊德第一二元论的架构下,自我保存欲力的对象,他的概念为何?就后者而言,对象(如食物)更明确地是为生命需求的坚持要求所殊化。

Ob#dBEzl6r \0

x ^MZl0 然而,性欲力与自我保存欲力间的区别,不应导致对其对象的地位作一种过于僵硬的对立:在一者中具有偶然的性质,在另一者中被严格决定,并被生物性地界定。况且佛洛伊德指出,性欲力藉由依附于自我保存欲力之上运作,这明显地表示后者为前者指出朝向对象之路。

RYFWj"][0

)H+u,~4R3H1tf0x$R0 藉助依附这个观念,人们得以厘清与欲力对象有关的复杂问题。若以口唇阶段为例,用自我保存欲力的语言表达,对象是提供营养者;以口唇欲力的语言而言,它是体内化之物,带有体内化所包含的整个幻想向度。对口唇幻想的分析指出,体内化此种活动可针对食物对象之外所有其他对象,这因此定义了“口唇型对象关系”。心理学空间mo-e9X!I,X3}gN

B"B}$R|0 Ⅱ.对象的概念在精神分析中并不只藉由与欲力的关系而被暸解——若后者的运作真的可在纯粹的状态下被掌握的话。它同时也指任何对主体而言作为吸引的对象、爱恋对象者,最通常是指一个人。唯有分析研究方能发现,远远超过自我与其爱恋对象的此一总体关系,欲力在其多形,其变异,以及其幻想相关物中的作用本身。在佛洛伊德最早分析性与欲力的观念时,欲力对象与爱恋对象彼此如何衔接的问题尚未明显出现,并且不可能存在;实际上,第一版的《性学三论》以存在于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的运作与后青春期性的运作两者间的主要对立为其轴心。前者被定义成基本上是自体情欲的,在佛洛伊德这个思想阶段,所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它与异于身体本身的(即便是幻想的)某一对象间之关联这个问题上。欲力在儿童那里被定义为部分的,相较下更是由其满足模式(就地的快感、器官快感),而非根据其所针对之对象类型而定。一直要到青春期,一种对象选择——其“预兆”与“雏形”可在童年中被发现——才介入,这使性生活不但得以统一,也同时决定性地朝向他人。心理学空间}O |gU ~

心理学空间$tQ%C$c.U@(T%i

 我们知道,在1905到1924年间,儿童期自体情欲与青春期对象选择间的对立逐渐减弱。一系列力比多的前生殖阶段被描述,这意味一种完全独特的“对象关系”模式。自体情欲此一观念所可能导致的歧义(自体情欲可能会被理解成意味主体起初忽视所有外在对象,不管它是真实或幻想的)亦消散不见。部分欲力其作用定义了自体情欲——之所以被称为部分的原因,乃是因为其满足不仅与某特定动情带,并且与被精神分析理论称作部分对象之物有关。佛洛伊德在《论欲力移位,特别是在肛门情欲中》强调,介于这些对象之间建立若干象征等式,这些交换使欲力生命经过一系列变形。部分对象问题的效应,拆解了相对未分化之性对象的概念在佛洛伊德思想初期可能具有的概括性。事实上,我们的确会被导向将真正的欲力对象与爱恋对象两者拆分开。前者根本上被定义为可以为相关欲力获得满足。这对象可以是一个人,然而这并非是必要条件,因为满足显然可由身体的一部分所提供。由于对象取决于满足,强调的重点便因此在对象的偶然性上。至于对爱恋对象的关系,它与恨一样,诉诸另一对词组:“……爱与恨的关连不适用于欲力对其对象的关系上,而应专门用于整个自我对对象的关系上”。关于此点必须注意的是,就术语的观点而言,虽然佛洛伊德强调对部分对象的关系,但他仍将对象选择的说法,专门用来指人对其爱恋对象的关系——这些爱恋对象本身本质上是整个人。

{9N0DeO*C~0心理学空间X+q-P?'n-[

 由部分对象——欲力对象,以及主要地,前生殖对象——与整体对象——爱恋对象,以及主要地,生殖对象——之间的对立,人们或许因此会从心性发展的发生论角度得到下列推论:藉由将其部分欲力逐渐整合进生殖组织中(生殖组织逐渐增强考虑对象性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及其本身的独立性),主体由部分对象过渡到整体对象。爱恋对象不再只是欲力的相关物,注定要被消耗。心理学空间*G\&c;GBk E

心理学空间8Z d"Y2w"B]g

 尽管欲力对象与爱恋对象的区分,不论其影响是如何地无可置疑,然而并不必然包含上述的构思。一方面,部分对象也可被视为是性欲力不可被化约、无法被超越的一极。另一方面,分析探讨也指出,整体对象远非某种最终成果展现,它从未缺少自恋蕴涵,在其组成原则里,所介入更多的是各种不同部分对象一种沉淀化为以自我为模型的形式(α),远甚于这些部分对象的精巧综合。

-H9}1O3^IWV0心理学空间r jZ+~g'b"s'Ue

 介于依附型对象选择——在其中,性自我取消以便利于自我保存的功能——与自恋型对象选择——复制自我;介于“哺育的母亲,保护的父亲”与“人们是,曾经是,或是欲成为之人”,像《自恋导论》一类的作品使爱恋对象的确切地位很难被确定。心理学空间 nL+GC"i8xY'K

%PI2Q;D}0 Ⅲ.最后,精神分析理论也参考传统哲学意义下——亦即,与知觉与认识主体的概念相连——的客体概念。当然,这必然会产生介于以如此方式构思的客体,和性对象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若人们构想欲力对象的演化,且特别是,若此演化导致一个生殖爱恋对象的构成——其定义为具丰富性、自主性与整体特征——则人们必然认为此对象与知觉客体的逐渐形构有关:“对象性”(objectalité)与客体性(objectivité)并非无关。有鉴于此,许多论者致力于调和精神分析关于对象关系演化的构思,与认识发生心理学的与件,或甚至拟定出“精神分析的认识理论”梗概(关于佛洛伊德所提出的若干指示,见:快感,自我/现实-自我,现实的测试)。心理学空间1f.DQe(MJf

心理学空间6j'I0AZ3I5g @X

(α)在自恋中,自我本身被定义为爱恋对象;它甚至可被视为爱恋对象的原型,特别如自恋型选择所示。然而在佛洛伊德提出该理论的同一篇文章中,他也引进了自我力比多/对象力比多这个依然是经典的区分;在此一表述中,对象是在外在对象这个限定的意义下被理解。 心理学空间:L!He7{a

心理学空间8M(Z&k4abL

LcKh9i%r0心理学空间%M#JNWDY.s_IF/k

180.部分对象 part-object

;DGp wLa*N$O0

2[ b^"yX)t[*C)Y0  部分欲力所针对的对象类型,这并不意味一整个人会被视为爱恋对象。主要是真实或幻想的身体部分(乳房、粪便、阴茎),及其象征对等物。甚至一个人可认同,或被认同为,一个部分对象。心理学空间7Y7| f0f(k2e

*vY0N2A8|"U]6m0 提出部分对象一词的是克莱茵学派的精神分析师,他们在精神分析对象关系理论中赋予它极重要的角色。心理学空间O'P?(h1],ho ?

,S]x$zf%Q5a0 然而欲力对象不必然是整个人的此种看法,早已明显出现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毫无疑问,当佛洛伊德讨论到对象选择与对象爱恋时,一般藉此所指的是一整个人;而当他研究部分欲力所针对的对象时,那就是一个部分对象(乳房、食物、粪便等等)。况且,特别是在《论欲力移位,特别是在肛门情欲中》,佛洛伊德揭显建立在各种部分对象间的等式与关系(婴儿=阴茎=粪便=金钱=礼物)。他也指出女人如何从对阴茎的欲望过渡到对男人的欲望,然而也可能“暂时从男人退转到阴茎作为其欲望对象(Wunchobjekt)”。最后,在症状学的层面上,恋物癖证实性欲力可能固着于一部分对象之上:我们知道,佛洛伊德将恋物定义为母亲阴茎之替代物。心理学空间 w)eA3wp]

心理学空间6x(y/f)I8x*T

 至于将一整个人向一部分对象认同——特别是阳具——这个已变成经典的看法,佛洛伊德不时曾提到(见:阳具)。

jj/g"T)X^;R5hZa0

`P0m)B/B)@0 由于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之故,对象关系的演化中部分/整体的对立被特别强调。根据此论者本质上发生论的角度,对象之演化,以及构成不同心性阶段特征的力比多目的之演变两者间存在某种对应性。对象的部分爱恋构成“对象爱恋的发展”阶段之一。心理学空间:KCk~!iC

7a;uO XW8k5yT f0 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的著作依循亚伯拉罕所开启的路径。部分对象的概念,是她对儿童幻想世界重建之核心。于此处我们并不打算概述此理论,仅指出下列对立偶(幻想辩证建立于其间):好对象/坏对象;内摄/投射;部分/整体(见这些词汇,另外:妄想型位态与抑郁型位态)。心理学空间3X9K8AepV,s"z

} iH`0Z0 然而必须注意,对亚伯拉罕而言,对象关系的演化不能只在由部分进展到整体这个意义下理解;他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来构想。例如,在部分爱恋阶段本身之前存在一种具有将对象整个体内化的关系。

r|l.O NV0心理学空间;H;dBC)hZ&J

 部分对象(尽管该词本身似乎并未出现在亚伯拉罕的著作中)明显是体内化过程的筹码。

Us `^~+E!XzG0

%qf]s'~0 由于梅兰尼•克莱茵之故,部分对象此一用语中的对象一词取得精神分析赋予它的所有价值:尽管只是部分的,对象(乳房或其他身体部分)被幻想地赋予了近似于人的种种特质(例如,迫害的、令人心安的、慈爱的)。

p/gJbtB0心理学空间%]o RnOxw9T

 最后必须注意,对克莱茵学派而言,对部分对象的关系不仅只形容心性演化的一个阶段(妄想型位态);与整体对象的关系一旦建立后,它持续担负重大作用。贾克•拉岗(JacquesLacan)也强调此点。然而,由于拉岗之故,部分对象所特有的发生论层面被置于次要地位。他力图在一种欲望拓扑论中赋予部分对象一个优先地位。

J{ P y!{oSm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odern Conflict Theory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从地形说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