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CCNY)的心理学家Eric A Fertuck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脑神经机制。
当普通人被他人快速拒绝时,前额叶会变得更加活跃。大脑内侧前额叶的反应就好像环境中有什么“错误”一样。并可能会因此激活试图恢复和保持密切的社会联系,以维持关系、生存和成长。
共情他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以了解他们的行为时,大脑的这个区域也会被激活。
同样,当人类试图根据情绪不稳定,对社会排斥的痛苦反应升高——即被拒绝会带了更多的痛苦。研究发现,他们在被拒绝时,额叶前皮层不会出现活动。
而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往往对人际关系中的拒绝特别敏感,与对照组相比,BPD组的整体功能评估得分较低。右每个圆圈代表BPD组中的一个受试者。实心黑线代表平均GAF评分和认可的BPD症状的平均数量;绿色实线表示对照组的平均GAF得分。
Fertuck, E. A., Stanley, B., Kleshchova, O., Mann, J. J., Hirsch, J., Ochsner, K., Pilkonis, P., Erbe, J., & Grinband, J. (2023). Rejection Distress Suppresses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8(6), 651–659. https://doi.org/10.1016/j.bpsc.2022.11.006
在遭受拒接后, BPD组的前内侧前额叶皮层对排斥的反应事件减少,但对照组受试者没有减少。
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Fertuck说,“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BPD患者对排斥/拒绝更敏感、也更苦恼。了解为什么患有这种虚弱和高风险障碍的人会因拒绝而经历情感痛苦,将有助于我们开发更多针对性BPD的治疗方法。”
Fertuck指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虽然之前在该领域的发现喜忧参半,但“我们所做的是提高我们对「拒绝看法」的特异性和正确率,这是一个极大的改进。”
临床意义
心理咨询临床中发现,由于BPD患者遭受了长期的慢性创伤或重大急性创伤事件,导致他们的精神状态一直处在危险的应激状态之中。
我们在应激回路短接了能够共情的前额叶皮层,以至于不愿/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和心理表征,心理理论功能受损、无法共情,丧失了心理化的能力。患者觉得自己被孤立、不被理解和共情,感到无助和孤独,并且害怕再次被抛弃。
因此在治疗中期,小编和BPD患者的大量互动会再现一些与患者早年创伤类似的情景。
例如患者会不断地突破咨询设置——送礼物、要求与咨询师发展非咨询关系,将咨询关系推到破裂和维持的边缘。咨询师体会到一种既联结、又分裂的反移情感受。
有意思的是,有些高功能的患者虽然一直在表达这些愿望,但其身体语言是防御型的。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得到咨询师口头的接纳,而不是拒绝。
当患者听到咨询师表示,在特定条件下的现实关系也是可以时,患者说自己感到被接纳,状况出现好转。
也就是说,这些患者需要的,更多的是心理意义上的接纳。这对于咨询师而言,就需要重新评估来访的「拒绝看法」,并且需要在互动中诠释来访者这些行为的心理意义。
结语
这项研究仍在继续,研究人员在持续的调查中试图了解社会排斥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作用,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社交焦虑。
神经科学和精神病理学(SNAP)实验室的负责人。该实验室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相关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研究、实验性精神病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的临床理解领域推进了一项合作研究计划。
Fertuck是科林·鲍威尔学校社会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