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
作者: 《人民卫生出版》 / 20631次阅读 时间: 2020年2月04日
来源: 人卫电子书 标签: 心理自助 心理疏导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5ro:_3Mmti"z0

第二章 疑似患者的心理自助与疏导

X%JP&b1\x-VVuSP0

.L7v;S|k-v7]'M0

f4vR5B@'BJ0心理学空间X5nk _[

E&jqX/B Bi9YP8m0

J[$_t0qO[1Wt1rb0疑似患者是指出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非常相似的临床表现的患者,例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畏寒、气促等,但尚未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人群。

Kaa?jTg5{0

4~5Bh9Tuc F{0疑似患者在等待确诊的日子里,一方面是身体不适,另一方面是巨大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甚至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恐惧、失眠、噩梦、悲伤绝望、敏感多疑,甚至烦躁易怒、攻击性很强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中,疑似患者在承受身体痛苦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未知恐惧。

4A"lOf n8T"H;N0

LF'T3O&L|fq0

o+LpU&dz$@ B?0

*And3f"Z5A1v_ x&M0

%n Y#vvDln9}0心理学空间u2F)R)K4O;N5B_:V

心理学空间HvB&i\"F%b/~.X1r

.o7?c%Nd4?J2q0

R-`[%ZgDu*Y#[0

fXS1T1d:T[2A){0

TI8Y9_e0心理学空间7m9} oSyE

第一节 疑似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空间{/my?k8N0K

bq3|{6A7i `9_0心理学空间gf~DYv7iq&c

心理学空间!MjHb.x7U

\J5xB@p9?&kD/S0M0
45岁的W女士10天前曾到疫区出差2天,近2天开始出现乏力、咳嗽,体温38℃。W女士变得焦虑恐惧,担心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断地刷手机、刷微博,在网上搜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医学信息,尝试自我诊断,结果越查越害怕,越看越担心,即便关掉电脑躺在床上也难以自拔地继续用手机浏览相关文章。隔天早上,她开始犹豫去不去医院,一方面害怕医生会将自己隔离,也担心如果自己得的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去了医院反而会被传染。此外,又担心如果自己得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万一传染给家人怎么办?感觉自己是在作孽。犹豫再三,W女士独自来到医院,医院了解了W女士的情况后将其留院观察隔离。在等待确诊的留院观察期间,W女士夜不能寐,“我究竟是不是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念头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多次不断地找医生询问何时有化验结果;不断地回忆去疫区出差的点点滴滴,焦虑恐惧,坐卧难安,隔几分钟就拿出手机来看一看,甚至想不如死了一了百了。一阵一阵地感到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加剧。

W9M+r? D0

2\DQ YB`q N0

[fPyq:A~4S0疑似患者,虽然尚未被确诊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但心理和生理上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最为明显:

B x khDj0心理学空间[5M#GlH.F Py

gX+V-E9f%L5l;Z!M0心理学空间C!|K!O6U ZG J

一、不确定感

pA R:e6ct0心理学空间V#r7G$B'm l

与确诊患者相比,不确定感是疑似患者的最大心理特征。尽管确诊患者、患者家属、医护工作者等都会有这种感觉,比如:能不能康复、会不会有后遗症、疫情会如何演变等,但疑似患者因为有自身是否已被感染这个悬念,所以不确定感几乎是最强烈的,而强烈的不确定感会让患者感到巨大的焦虑和恐惧——对生命安全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等。

1Jo&Bi)`;BL)`S m0

:z5?w'bg OD${7P0人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健康状况摇摆于正常与危险之间,需要急切地寻求某种确定性的答案,从而出现强迫性的搜索行为,患者常常会寻找和渴求任何看似确定的信息,又不断地怀疑信息的正确性,从而导致焦虑感增强。

Z fP([P.{Vs2r Y0

?Xk,T_0不确定感会让所有的感受都被蒙上焦虑的色彩,让人变得敏感多疑、犹豫。

+Bt,K4T%hboR0

J.FZ;Cl0心理学空间Z!n)W4?4b

4R!t s"pi i#b0zKw0二、恐惧与灾难化认知心理学空间A)c ZWz-~1M

心理学空间H~+~-SL A

面对健康的危险和生命的不确定,我们的生存本能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害怕,甚至愤怒。一方面我们需要去接纳我们的焦虑恐惧和愤怒,这些情绪是我们在面对压力/危险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有利于我们个体的生存和创造。另一方面,焦虑、恐惧会被我们很多不由自主地闯入性灾难化想法加剧和放大,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很多时候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淹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的信息激流中,刷着微博,看着朋友圈,隔几分钟就拿出手机来看一看,越看越担心,越看越害怕,特别是社交媒体上带有情绪的、个人化的消息,使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和无力感,甚至对他人或社会感到愤怒。

$P,Q3c6k pD"X.}*l+O \0心理学空间9mNel(s/}o

@PD/}vqnV^7P1f0心理学空间 x'j?I;K @5Z4x

心理学空间D;} Ea:p0r,jP a

心理学空间,a+kWMtW;s)C$N;p

三、恐惧与躯体反应心理学空间7dQ u+h"UJ

/hE!D P~)|+s!k0尤其当我们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灾难化想法就变得更加真实,对死亡感到恐惧,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后悔———“我被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了,我会不会死?我的家人怎么办?他们也被我传染了,我自作孽不可活”等,焦虑恐惧情绪将会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可能促使我们的原有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新的症状:心慌、胸闷气短、便秘、尿频等。此时,我们的焦虑恐惧会被无限放大,从而陷入焦虑恐惧的恶性循环中。

3X$O#ho5k!bxM#@;F0

~y(}+_ x3H0

pe$p.P3Z8Q5d U fo0

x]v,S1r9MH0

c'j$v2p%Z;h0心理学空间,P1d1f6? v

Vf)e0sEv4[9{ ]S0

Q*Q8n/e w\Y1d9_G0心理学空间7G n8g4JtkNn,D

A0CX&JT/_} Es0第二节 疑似患者的常见心理或精神问题心理学空间T%P@ o EX

心理学空间,| PP3x F;[1y

疑似患者面临在被告知病情时,往往会经历艰难的心理应对过程,在确诊前会出现焦虑、恐惧、烦躁、愤怒、悲伤绝望、攻击、被动攻击、麻木等心理行为反应,这是我们在面对危险或压力时的正常心理反应过程。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型下,基于不同的人格特点、应对方式及心理防御机制、社会支持资源的利用、情绪状态、认知特点,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出现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严重者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或精神问题。下面就此进行介绍,以帮助疑似患者及时察觉自身精神心理状态,提示自己及时调适心态,或及时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帮助。心理学空间 { b'e:pVQ&~!gb

心理学空间.nZ4tlz&C{X p3E

心理学空间"A#^'wJF m"F

bb7e].P-|0jw;M a)i D0一、急性应激反应心理学空间V%PXl};r/KM

心理学空间(S v VYE~8x{

应激是指个体针对意识到的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身心整体性调适反应,虽然尚未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疑似相对来讲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对于一些个体同样称得上是一种应激。人类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经历类似的应激反应,但程度有可能不同。

{2C s$J6g!L0

$z9n4VX'}/w+F^0a+n01.轻度应激反应    表现为轻度的情绪、认知和躯体症状,例如:紧张、焦虑、食欲差、腹泻、尿频、出汗、坐立不安、失眠等,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疑似患者仍可作出理智的就医和应对措施、配合治疗。

h9b_a%y4H&g0心理学空间_3i%p k#\D7_|+o

2.中度应激反应    可持续数小时,并明显影响人的躯体、情感和认知功能。离开险情现场一周内症状会消失。可观察到的症状有:生家人的气、在家易激惹、情绪紧张、缺乏工作动力等。此时患者需要积极地调节心态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心理学空间;qVl9lw&KY%M ~ dQ

心理学空间)TZQ6X0SJ~4P

3.重度应激反应    严重影响工作和个人职责的完成,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病性症状,此时需尽早进行精神科的治疗,以免病情迁延。心理学空间Y,L6e9t0_P4} w

s Lg-nU$d+jL\q}0心理学空间`cR NN9q.n!x#E

心理学空间-D7nqp gZb!o&i&N

二、焦虑、强迫、疑病状态

E(Z.F T"}?.b%T*G,t0心理学空间'b~"U;~ N0X

在疑似病情的影响下,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恐惧等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s~ }8l1X*`0心理学空间9Qm4q"cO9q}S

1.急性焦虑发作    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表现为严重的窒息感、濒死感和精神失控感。疑似患者可能出现突发的紧张、胸闷、心慌、濒死感等表现,此症状往往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几分钟到半小时。心理学空间/X H;K-G5S8[m

K4`B,QN{m3S)g02.慢性焦虑    以慢性持续的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显著紧张不安和担心,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疑似患者可能会担心各种事情和糟糕的结果,比如:可能会设想自己患病后的各种糟糕结果,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心理学空间R T;}h^9[

8]-f0[Xp/W_1v"Z03.强迫症状    疑似患者因担心患病或影响他人,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强迫症状,如怕脏、反复思考、反复清洗等。心理学空间HtN0AsI5R@2j%X

心理学空间8eo&AevmK[q

4.疑病症状    在疑似患者中可能有一部分经检验结果为阴性,但患者仍担心或相信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反复就医检查,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且医生给予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其顾虑。心理学空间 pVICGNZ

Xs$K&QiQ0上述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寻求精神心理科干预。

5ub ^+zw.bQ A6l+v0心理学空间"Z!K?0~`7J)J W:dQ

K&Z(n6Q:Az9q0心理学空间@3M:Rfa \3A+?

rkV/E+_ U'n)Z0心理学空间T5xYW8Lj?:eu%D

三、各类严重精神病性症状

iIIf P!`-W:p\\S0

)P _"z9U.|R1p0当受到严重精神打击时,部分疑似患者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精神症状,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重度抑郁、幻觉妄想状态等,此时他们有可能出现绝望自伤念头、冲动攻击行为等,往往失去自我调节和自我照顾的能力,需要身边的照料者及医务人员及时识别,并寻求精神科专业治疗,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I W$T2Bb9D^tS0心理学空间'P-G9w`e{7Y SC9}

心理学空间$w2O6Kos6U

心理学空间 R%i4I-nS|

0X E;uUcr X0

'u!L u8ll3^L.i K0

(U%`PV!PY6Y0

arf X f O0

M}1COfrci0

0gq[O;f0第三节  疑似患者的心理自助与疏导心理学空间d1W1nl~t y

0WDt+r2vCr/O1|0在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疑似患者人群在承受身体不适的同时,也因为对疾病的不确定,对健康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反应,那么如何来应对这些压力,让自己能更智慧地恢复身体健康?心理学空间0b0N6EA%Q3nP.x I5_

心理学空间2l x"eF]

1.正常作息,保证饮食和睡眠,若有潜在接触史,积极就诊,自我隔离。心理学空间?)P&Vf\D/~*M

Qtlw Jr%@/lQ-Z02.觉察自己的内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的爆炸信息激流,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焦虑感和无力感。对于疑似患者人群,更需要的是放下手机,适当地与网络保持距离,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以下的自我对话进行内心的自我觉察和探索:

q"Y%j3T%F3N4D0

%XU5bK4v0此时此刻,我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很担心?我很害怕?我很愤怒?还是我很难过?心理学空间T$M!z w:b$A

~+J8~ u9Gdb%_,Q5[:M0我很担心,那我是在担心什么?我很害怕,我在害怕什么?

5Bqg1@vC0

NWsY\u0如果用一幅画代表我现在的情绪会是什么?如果用一首歌曲又会是什么?心理学空间 vM4}![oK

KC'S O,ce)}'B-l0心理学空间dNT:A6Op K ~$`'T

心理学空间FO-N qf Y t

3.自我情绪调节,放松减压    当我们开始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时,我们会发现在不断刷手机、坐立不安、烦躁易怒的背后可能是我们对病毒的恐惧,对自身健康的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对他人、对社会的愤怒,面对我们的焦虑恐惧和愤怒,我们可以做什么?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去接纳我们的焦虑恐惧和愤怒,这些情绪是我们在面对压力/危险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有利于我们个体的生存和创造。如果焦虑、恐惧超过一定水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可能需要进行情绪调节,以下是有助情绪调节的小技巧:

#FExz|4J"ru0心理学空间;x7?IkKY0DA

(1)觉察情绪及想法,建立友善的自我对话。我们的焦虑恐惧,很多时候和我们的灾难化想法有关,面对疫情时,我们的生存本能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出现很多闯入性的担忧和联想:“我被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了,我会不会死?我的家人怎么办?他们也被我传染了,我自作孽不可活”等。这个时候也许我们需要去问一问自己:“我的想法符合现实吗?”“如果不符合,那符合现实的想法是什么?支持和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除了我现在想到的可能,还有其他的可能/解释吗?”“如果我的想法符合现实,那这些想法对我有什么影响?是帮助我解决目前的困难还是让我变得更加害怕,让我束手无策,坐卧难安?如果我的朋友处于和我现在一样的处境,我会和他说什么?”心理学空间3K&us)eS+]t0z

心理学空间;WO]6{-d};P

人的想法和信念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强的暗示作用,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健康。

F${v/dk{0心理学空间0z Nc{#p/tH

(2)着陆技术。如果你发现自己极度担心或焦虑,或许你可以观察你所处的环境,有什么颜色的物体?或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将注意力带回到当下,聚焦此时此刻。或许你也可以想一个你深爱的或者深爱你的人的面容,也可以哼唱你喜欢的童年歌曲,或者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心理学空间_,J,~5k8U?jT

R O*t!@3p!i9R p0(3)呼吸放松。每天早晚各花3分钟的时间尝试让自己慢下来,进行腹式呼吸,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用鼻子深而短地吸气,用嘴巴非常缓慢地呼气,一边呼吸一边和自己说“随着我的每一次呼吸,我的身体很放松”。心理学空间/d]]!O{j[_I7O)u

心理学空间 }'K4`']*W[}

(4)身体减压。通过改变身体的姿势来给自己的身体进行减压放松,例如:做手指操、颈部操或八段锦、瑜伽或泡个热水澡等。心理学空间$\&e4c2SV!D

5D3@EX[7?!R/?lT0心理学空间x1~-[ h*{j$fiy,O

心理学空间2N%N~1? h

4.享受安静的独处时光,丰富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疑似患者被隔离可使患者暂时远离喧嚣的人群,享受短时的独处与离别,也许可以看看想看的书和娱乐节目、听听喜欢的音乐,或者做手工、织毛衣、绘画、搭积木等。心理学空间xmDI0xk8f4mCM

1`;@3u Vc#ZY05.建立人际连接    虽然我们被居家隔离或留院观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要“被隔离”。我们可以用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方式加强与亲友的交流。尽可能找谈得来的人交流,找能谈私人话题的人交流。与人交流即是释放,是最有效的舒缓情绪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维持情感联系的方式。

:G*p.y-n0[~"L0

Ktf4la7cv M06.寻求专业指导    当你通过自我调节而无法缓解负性情绪,内心充满恐惧和焦虑,并影响睡眠和饮食时,建议你寻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的帮助。

t)Z^)UJ Q+hLb$^5l0

'eQ)G/](^*Z!_ |'C0心理学空间*|l_g&Zdcl3K

心理学空间$f0w!?5z7z1J

(王刚 李占江 姜长青 罗佳 唐利荣 邵啸 宋红燕)

6Z2U l,D!S0心理学空间2u YYj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心理自助 心理疏导
«压力管理的ISR模型 灾难心理学
《灾难心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