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作者: 克恩伯格 / 11801次阅读 时间: 2016年6月09日
来源: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 标签: 克恩伯格 客体关系 内射 认同 身份认同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Z*o"wD m!k5^0克恩伯格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e is;X3h S!F3p0心理学空间#Y9p5S)@r0j+\M#v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心理学空间z~Q.S'`1yY3t5U

心理学空间D"tMZ*d*T

当今大多数精神治疗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人在个体精神建构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导致了“客体”和“客体表征(或客体表象)”概念的形成。格林伯格和米切尔宣称,客体问题已经成为各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主要关注的焦点。他们认为,客体就是他人在个体的心理世界被内化、被表征的产物。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都一致认为,客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指带有爱、恨及渴望等情感的人性对象(humanobject)。心理学空间pk r u CX7\/c9u

心理学空间Bbu&vTG

克恩伯格理论中的“客体”是指个体内部关于一个人的心理意象(mental image),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意象。克恩伯格并没有对心理意象和心理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进行严格的区别,他明确指出:自体意象(self- image)、自体成分( self component)以及自体表象(self-representations)可以交互使用,但他有时又将表象和意象当作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当他将表象和意象当作不同的概念使用时,他好像还是接受了桑德勒(Sandler) 对这两个概念所作的区别性描述。桑德勒认为,表象是以一个结构或图式的形式持续存在,是由许多意象构成的。桑德勒以儿童关于母亲的表象和意象形成为例来说明两者的关系:儿童体验到许多母亲的意象,喂养的母亲、说话的母亲、坐在身边的母亲、准备食物的母亲,等等,在这些母亲的意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母亲的表象。在桑德勒看来,表象是概括性的、整体性的,而意象是具体的。

HGeU%H5e0

2h`0Z K @K iC x0在克恩伯格的术语中“人际关系”是指过去或现在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客体关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人际相互作用进行内化的派生物。克恩伯格强调内部心理的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建立是早期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产物。客体关系包括客体意象(客体表象)和自体意象以及联结它们两者的情感。客体意象是在自我中形成的,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早期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自体意象也是在自我中形成的,也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过去的各种自体概念的产物。因此,人际关系描述了个体之间的各种作用和经验5 客体关系描述的是自我内部的成分。克恩伯格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客体关系理论进行了界定。从广义来讲,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部心理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重点研究人际关系的内化及其对自我和超我的正常及病理发展的作用,还包括心理内部的客体关系与外部的人际客体关系的相互影响。从狭义来讲,客体关系理论则是在精神分析范围内研究心理结构是如何以内在客体为基础而形成的过程。克恩伯格详尽闸述了婴儿从出生开始如何将外部的人际关系转化为内在心理结构的机制。

W G/@mv~0心理学空间*@io9Z*V3J

二、自体一客体发展的机制

'g Y-LsCY_ x m0

2c.j8[L(Z5h0克恩伯格将心理装置中的客体关系内化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内射认同身份认同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认同系统,内化的最终结果就导致心理结构的形成。

K?O^2b y0

-d7@l(} iirA0(一)内射

2G wpf|2m*p;A0

&b'|-B-TKH9_0内射是建构人格结构(自我、伊底和超我)的最早阶段。内射是以某种方式将客体以及客体的某些特性吸收到内部,同时将这个客体体验为他人的过程。内射是投射的相反过程。在投射过程中,某个人不被期待的方面被外化出去(就像在偏执狂中所表现的那样)。尽管内射被儿童体验为一种安慰机制,但是内射仍然被当作客体而不是自体的一部分。婴儿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感知和记忆过程,将自己与环境中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吸收进入内部并形成最早的内射单位。在这些最早的内射单位中,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还没有彼此分化,是原始融合的。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这些自体和客体意象单位会逐渐分化,并集结成为明晰的结构。克恩伯格并没有对内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做出明确的阐释,我们只能推测内射大概与原始的记忆过程相类似。

/H+[9\6QQf0UaC0

e$]W^wZ#|0克恩伯格十分强调婴儿在与环境中的人(主要是母亲)相互作用中所体验的情感性质对内射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充满关爱的母子互动和喂食中,儿童产生一种愉悦口腔吸吮经验,那么就会有一种力比多(力比多总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依附着于儿童的自体意象和母亲的客体意象,从而使婴儿得到本能的满足。由自体-母亲-好的感觉组成的整体单位被内射为好的内部客体。如果婴儿在互动中体验到挫折或攻击,则该内射(自体-母亲-坏的感觉)就会被摄入为坏的内部客体。在克恩伯格理论中,内部客体包含着三个成分,即客体意象、自体意象以及联结两者的情感倾向,它们与客体关系单位是同义词。心理学空间CHF.nv:a*aaW/k5g

心理学空间%EsGf"E!x5\-z/pGm

内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的强度和性质会影响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的融合以及之后人格结构的组织。经内射而形成的负荷着正性情感的内部客体与负荷着负性情感的内部客体是被分隔开来或被分裂的,因为它们是分别发生的,也因为自我太不成熟以至于无力将这两种情感性质相反的内部客体整合为一体。将性质不相同的情感经验分裂开有助于降低焦虑的强度。之后,发展中的自我出于防御自的而更积极主动地使用分裂机制。心理学空间{)Y t \i"T+P,x

I!l4[#Ip9gg0内射在自我何时形成及如何形成上扮演着重要作用。克恩伯格相信,某些自我功能,如感知和记忆从一出生就存在。由于儿童能感知和记忆,儿童也就能内射客体关系,这种客体关系是作为早期心理结构的自我的前身。这些自体意象、客体意象以及俏情感负荷(affective charge)构成了客体关系单位。带有敌意感受的内射被防御性地彼此分裂,而带有正性情感色彩(力比多性质)的内射则聚集而成原始的自我核心。好的内部客体是对未分化的自体意象以及客体意象的正性内射而形成。相似的、带正性情感负荷的单元或“好客体”经过融合、分解和再融合,最终巩固而成“多重自我”(multiple egos);然后,这些单元再整合成发展着的自我。随着自我的巩固和整合,它就会有另外的功能,特别是防御功能。

[H Mw0P7B0

8R3AQ,p(`v A)]&Q(XV0克恩伯格关于心理结构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以伊底受压抑来解释自我的形成和分化的,而克恩伯格则相信自我是从人际关系的内化过程中建立并组织起来的。克恩伯格将最初的感知和记忆能力看成是自我的前身,但他并不认为个体一出生就有自我的存在。而克莱茵和费尔贝恩则认为个体一出生就有自我的存在。心理学空间4M h6H9vk_.N

$K1V!E fQB2C'L0(二)认同

+_ }R,[[swb;[z|4^0

GJl0_fA o0认同属于内化过程中的第二层次机制,也是比内射更高的内化形式。这个过程是接近1岁时开始并持续到两岁期间。认同就是内化社会角色的过程,只有当儿童在感知和认知上成熟到足以能识别在与他人进行相互作用中的角色的各个方面时才出现。角色是指由客体或参与相互作用的双方所表现出来并被社会承认的功能。

t6Lu$VWvL0

IQEz N7k0认同发生的前提是假设存在一个实际的客体关系,在此客体关系中,个体能够体验到自己本身作为一个主体正在与另一个人进行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所体验的情感,具有力比多或攻击性质,并起着联络自体与客体的作用。这个机制解释了在对外部某个重要人物进行内化的过程中,如何导致了自体改变。儿童的自体体验就是父母一方的某些方商,而这些方面正是儿童与之认同的方面。

`3]ks z*h$\8T-V^T0

!n\ wv @L0(三〕身份认同心理学空间6X.i$Z9I |M5N{

心理学空间P^rW!CoLMF"\

身份认同是内化过程中第三层次,也是越高层次。身份认同是指具有整合功能的自我对认同和内射起着组织作用。在这个阶段起组织作用的自我导致自我结构的巩固,这样,儿童就有一种向体连续感,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通过内射和认同组织而成的自体意象。在这个阶段,内化的客体关系也会被组织成表象的世界,它在内部表征着外在世界。这个包括潜意识和意识幻想的内部客体意象世界与人们的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相符。它是一种近似性,带着较早期客体意象的强烈色彩。原始客体意象仍在潜意识中被压抑且很难被后来经验所修正,而大部分的客体意象则整合成较高层次的自我与超我结构,诸如自我理想和自我的自主功能。

;y%}i;UW)Y~)RQ\0

X:}0m4HC[0s.c@y0身份形成是指早期原始认同逐渐被选择性的认同所取代,在此认同中,只有那些与个体的同一性形成和谐一致的客体关系才会被内化。这些部分认同其实就是那些以合乎现实的方式被人们欣羡和赞赏的方面。心理学空间g8\U1j)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克恩伯格 客体关系 内射 认同 身份认同
«克恩伯格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克恩伯格:自体与自我的诞生»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