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
作者: 王国芳 / 10357次阅读 时间: 2016年2月18日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 2007年9月 标签: 精神分析 克莱因 客体关系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HX'j)C(R H8P!a

克莱因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
王国芳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088)

;f!eQ:i-ssa0

4V^}5ud1ICi4PA0摘 要:精神分析学家大多关注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并力图通过对这种早期客体关系的探讨,分析婴儿心理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精神分析学家们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关注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要的学术影响。除了对于精神分析的革命性意义,以及对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领域的巨大的冲击之外,克莱因及其客体关系理论还在儿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艺批评等诸多学科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响。

X:P7^W)S'@9r[x#W0

3Ke"Rt W,Q'f#C1YQ0关键词:克莱因;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

FCGmE&d4d A5Y+[0心理学空间;@3y*eW5|Q"~5wb

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的发展,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客体关系理论日益受到重视,以客体关系理论为指导的客体关系治疗也备受青睐,这方面的译著和论著日益增多。客体关系理论正以其独特的观点影响并重塑着当代许多的临床思想,在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对于国内的学习者而言,其关注的焦点是该理论的技术层面,如解释反移情、游戏治疗、绘画疗法等,而对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过程及其创建者的卓越贡献却了解不多。客体关系治疗以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如果学习者只重视技术而忽视理论,必将影响对技术的理解和使用。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 Melanie Klein, 1882-1960)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1】,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为了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客体关系理论,澄清“客体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将以狭义的克莱因学派为核心,梳理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和发展历程,阐明克莱因在客体关系理论创建中的杰出贡献,探讨这一学派对现代精神分析学意义及其广泛影响。

fq4k(Z~,z U0心理学空间v4V.Dt"c l h%K

一、广义与狭义的客体关系学派

Vl|8a3^.uJ:s1R ~0

H Yp,d Yu P9{0(一) 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心理学空间$\&?{7K@2tv1ahP

心理学空间&EUxB] D

精神分析理论中对“客体”( object 也可译为“对象” )的理解,前后是有差异的。在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客体”是指力必多驱力的目标,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艺术品——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2】4。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客体”则指人类,指人、人的部分或人的象征,它与人们所熟悉的作为“物”的意义上的对象是不同的。用克恩伯格(O. Kernberg) 的话说,即“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这一术语更为恰当地应该是指‘人类客体’,因为它反映的是此术语的传统用法. . . 即与他人的关系。”【2】3-4这些关系可以是内在的或外在的,幻想的或真实的,但它们基本上是集中在与其他人的互动上。

l.u1[h?fS c0

)q}4b9S(o7j'S0因此,客体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1。客体关系理论是指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重视关系轻视驱力的精神分析观点。以此为出发点,许多西方学者倾向于将美国的自我心理学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英国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学派,美国科赫特(H. Kohut)的自体心理学、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学说统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以对应于传统的本能驱力理论【 4】viix,或者采取三分的方式:驱力结构模式、客体关系模式和自身关系模式【5】 。两种划分方式都倾向于将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视为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关系模式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视其为一种过渡形式。

sEf"?qT#_0心理学空间"w#[2Jj1|(FE

上述二分或三分模式的划分,是对精神分析运动系统研究的结果,其意义在于:它可以发现各种对立中的统一,探索不同的精神分析传统相互融合的特点,从而为精神分析思想提供一个概念化、综合化的图景。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概括化的研究往往忽略或抹杀不同思想中的分歧和差异,以及每一种思想的独特性。所以,将上述精神分析学的分支视为关系模式尚可接受,但如果将其笼统地称为客体关系理论【3】3-38则不可取,因为这将混淆客体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利于深刻理解客体关系理论的真谛,也不利于客体关系治疗技术的学习和使用。

] xX6Q%dd]}0

9qLw;Y9{yf/\|0(二) 广义与狭义的客体关系学派心理学空间%C$|lB1p

心理学空间?0@yWlvH

客体关系学派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客体关系学派是指以克莱因、费尔贝恩(W.R. D. Fairbairn)、冈吹普( H. Guntrip)、温尼克特( D. W. Winnicott) 等为代表的一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他们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和本能驱力,转而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客体关系理论。这是狭义的客体关系学派,又称英国客体关系学派,其中以克莱因及其拥护者(又称克莱因学派)为核心。这一理论派别重视客体及客体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忽视或抛弃本能驱力的作用,强调关系寻求的动力性,重视前俄底浦斯情结期的心理发展对之后心理特点的影响。

&SF6K2}@{Mr$y0心理学空间#y q^;m?n}]

广义的客体关系学派是指受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在英国本土之外遵循客体关系研究范式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它除了英国的客体关系学派之外,还包括以克恩伯格、米切尔( S. A. Mitchell)为代表的美国学派,以及继承克莱因思想的后克莱因学派,如贝恩(W. Bion)、罗森费尔德(H. Rosenfeld)等。我们不主张将自我心理学中的玛勒、雅克布森和斯皮茨等人以及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归为广义的客体关系学派,并非否认这些理论对关系的研究,而是为了避免抹杀其理论本身的本质特征和独特性。

p1GtuC B h#u0

E nq#v h9vI0自我心理学被视为精神分析学的正统,他们在继承弗洛伊德的驱力和人格结构模式的基础上,重视自我的独立性和适应性。自我心理学家从自我与外部客体的关系出发,尤其是从现实中亲子关系的角度去探索儿童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自我心理学重视的是自我,而不是客体及其关系。玛勒、雅克布森、斯皮茨三人是自我心理学中从关系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杰出代表,但她们的观点并没有跳出精神分析的驱力模式,正如克莱尔对雅克布森的评价:雅克布森建立了一个连接内驱力和客体理论的包容性的整合模式,但这一模式仍然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令人满意的内驱力、结构模式【3】158。心理学空间 y3mq/V Lb/Kj7\x

心理学空间&[!t W;KO$I

美国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重视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成熟的影响。他所强调的“人际关系”,是广大社会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即使是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带有真实性和外在性的。这与以克莱因为代表的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观点是有区别的。克莱因所强调的客体关系主要是在潜意识幻想背景上的操作,既包括与内部客体的关系也包括与外部客体的关系。西方学者之所以将沙利文纳入广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的范畴,其原因在于他理论观点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传统的力比多和攻击性的驱力模式转而强调儿童与其抚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父母的人格在塑造婴儿的自我和客体表征方面的重要意义。

x h a}8p#Nk0

J@t*xb6R#F)p1A3k0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由科赫特发展起来的自体心理学或自体客体理论,有两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一是对于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继承与修正,二是融合了美国的自我心理学、社会文化学派和克恩伯格的客体关系观点。这一理论所研究的重点不是介于伊底和超我之间的自我( ego) ,而是相对于客体的自体( self) ,是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对于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科赫特认为,自体客体( selfobject)是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的另一个人。科赫特所提出的自体客体关系主要从意向性和理想性两条发展线出发,强调外在世界中类似于自体的客体被内化从而影响自我发展的过程。或许正因为强调关系经验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其理论也被归属于客体关系理论之列。但科赫特是在研究自体的前提下来研究客体关系的,其理论核心是自体的发展与变化,这从他的几部著作的名称上也可以显示出来,如《自体的分析》 (1971)、《自体的重建》 (1977);研究他的著作如《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 (M. T.White & M.B. Weiner, 1986)、《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 St Clair,2000)。心理学空间z|h;\ w

7K7I kcSbY0综上所述,自我心理学、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尽管常常被统一在关系模式的大框架之下,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却是明显的。它们都属于精神分析学派,但是,将之笼统地归属于客体关系模式则会抹杀它们的独特性。心理学空间*Sm3U-Gp i ?*s

1o5CD B%kK]Ch0二、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心理学空间6Z$Z-Y!g4r

.bW*UE ? D;G0那么,在精神分析的发展史上,客体关系理论和客体关系学派究竟是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的呢? 克莱因和客体关系学派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心理学空间(UW7EzMS~#k

心理学空间$Xch%OW*Ne:\

从历史事实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客体关系理论源自英国,是传统弗洛伊德理论在英国的修正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早期倡导者包括: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克特和鲍尔比( J. Bowlby) 等人,稍后的代表人物有贝恩、罗森费尔德、冈吹普、巴林特( M.Balaint)等。客体关系理论的哲学出发点是:人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我们对他人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因而,“关系”应置于人性发展的最核心位置。他们认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对关系的需求是最原始的,自我是由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构成的。由此,被弗洛伊德所重视的生物驱力在客体关系理论家那里或被驱逐或仅处于次要地位,寻求客体成为它的主要功能。

O4f vv _ P0心理学空间^b"PEY{1G

上述客体关系理论家因持有共同的基本理论假设,而被英国之外的精神分析团体称为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这一学派的学术观点即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但是,这些客体关系理论家之间的具体观点互有差异,且常有冲突,如费尔贝恩从根本上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概念,而克莱因却只是对它的内涵作了悄然的改变;温尼克特把精神分析概念和态度带到儿科学之中,他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式远远超出精神分析会谈室的范围;巴林特则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冈吹普试图将费尔贝恩丰富的理论和温尼克特引人共鸣的实践揉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整合性的客体关系心理治疗;鲍尔比则借助于新的动物行为学和系统论科学,在传统的弗洛伊德观点和客体关系理论的前提之间提出了一种依恋行为的综合理论,但在当时却不受同事们的欢迎。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也并不是一种系统的、依序发展的整合理论,英国的客体关系学派也只是一个结构松散的团体。心理学空间dB4^pE/i mr7m

u9c9Xtu}0相对而言,以克莱因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克莱因学派”则是一个富有内聚力的群体。梅兰妮·克莱因早年在费伦茨的指导和鼓励下开始精神分析学习和儿童精神分析治疗,1926年移居英国直至1960年去世。克莱因作为客体关系理论的倡导者,其儿童精神分析主要是围绕客体关系展开的,尽管她没有放弃内驱力概念,但是她关注的焦点却转向了对儿童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客体关系。她认为,婴儿通过内投和投射等机制建立其内外客体关系世界,并影响着自我和超我的形成。而潜意识幻想是这些机制运作的平台。正如她所说,“关于一个人的内部客体世界状态的幻想和焦虑是一个人行为、情绪和自我意识的潜在基础。”【4】125心理学空间6G(WX3Ea1PFVT#t

心理学空间)HR*|W8{CU-Py3f7r

克莱因学派的建立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但从文献的分析来看,1943-1944年发生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科学论战①,可以视为其学派成立的依据。20世纪30年代,克莱因发展的儿童游戏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她关于超我在俄底浦斯前期出现的观点、婴儿期的偏执心态和抑郁性心态的观点逐渐形成。其观点得到英国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些老会员如琼斯、格洛弗(后来成为克莱因的对立派)、斯特拉奇夫妇等人的支持,一些年轻的会员如瑞韦尔、伊萨卡、海曼等人则是克莱因的追随者和学习者,克莱因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地位日渐巩固。

"p5n,Nj2R(s`a*H:t7G0心理学空间 ?-H!b"Bg v

然而,克莱因以客体关系为特色的理论观点,也不断引起英国内外的维护弗洛伊德驱力模式的精神分析学者的反对和批评,特别是当弗洛伊德全家于1938年到达伦敦之后,安娜和克莱因之间关于儿童分析技术的对立日趋激烈。为此,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0年代举行了一系列科学讨论。讨论结束之后,通过在主要的教学课程内部确立了两个独立的训练方向,从而保持了英国学会表面上的统一。但实际上学会中的成员已分为两派:A 组( 以克莱因团体的成员为主)和B 组(以安娜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此后,在A 组的基础上又分裂出中间小组(又称独立分析者小组),这一组的代表人物是温尼克特和利蒙坦尼( A. Limentani)。他们最初都受到克莱因的影响,部分地支持克莱因的观点。独立小组的宗旨是批判性地评价上述两个阵营的观点,选择最正确的观点从而丰富精神分析。这次大讨论使得克莱因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促使克莱因学派的成员深入思考,更加精确、严格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而独立小组分离出去后,克莱因团体作为一个学派更加彰显出来,其宗旨和观点也更具一致性。而且,随着克莱因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分析者转向克莱因,请她作督导。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精神病学的医生开始寻求克莱因的指导,反过来,他们的精神病学知识又促成了克莱因关于精神病问题的探讨,这些医生即克莱因学派的新成员或第二代成员:西格尔、罗森费尔德、贝恩和迈策尔等人。大约从1950年代开始,到英国接受精神分析训练的外国学习者特别感兴趣于“训练成为一个克莱因学派的分析者”【6】337,这些学习者主要来自南美和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今天,克莱因的观点已经极大地影响了英国内外的精神分析学思想,克莱因在英国的后继者被称为“后克莱因学派”,在拉美等国家甚至已形成以克莱因的观点为基础的克莱因团体。

9^*g4ZU kT$H0

@ w*}K{ ml^ s0可以说,克莱因学派是在对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团体,克莱因学派始终是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中坚力量,克莱因以客体关系为特色的精神分析理论是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也为广义上与驱力理论相对立的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心理学空间,]0X _B D6u

心理学空间*`/B Lh"EA

三、英国客体关系学派在理论上的发展

bbnv e*T(pPX0

5TM2Tp%_2hOt0(一) 克莱因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

1^dD L P/pf0心理学空间q&P;c2?aF+~3p1WS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从理论上来说:1. 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把内驱力的无目的性转变为“先天的而且不可分离地指向客体”,强调其指向性和对象性;2. 重视早期的母婴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内外客体的重要性;3. 重视儿童的潜意识幻想,重视内投、投射、认同等防御机制,总结出分裂、投射性认同、修复等新的防御机制;4. 重视前俄底浦斯情结期的研究,提出偏执性心态和分裂样心态概念,为人们理解1周岁之前的婴儿心理结构提供了概念框架和研究工具,深化了精神分析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a-d!Kv%Y0心理学空间KI8p4Y*c

从技术层面来看,克莱因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经典技术) ) ) 游戏治疗,解决了儿童分析中的技术难题,得以遵循传统的分析准则:与儿童建立标准的类似成人的分析情境,严格规定分析的时间,保持分析者的中立性,采用移情解释。自克莱因之后,游戏治疗成为儿童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并被众多的分析者所采用。克莱因在临床领域的另一贡献是开创了儿童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打破了精神病和自恋性症状无法形成移情,不宜分析治疗的神话,扩大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刺激了儿童和成人的精神病病理学的研究。

r(D l1_C0R0

I*q0J wi0(二) 克莱因学派的理论进展

/@e@r)n{)J#b0

/k0Dj;xsD'w0尽管克莱因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去世,但她所提出的诸如内部客体、投射性认同、象征形成等理论观点以及由她创立的游戏治疗技术仍然是吸引分析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她的已有观点的基础上,人们从理论或临床的角度进行了诸多验证、扩展和深化,这些研究者之中不仅包括克莱因学派的第二、第三代成员,也不乏受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影响的精神分析学者,如英国的温尼克特、美国的克恩伯格等人。下面即简述后克莱因学派主要成员的观点。

}._L&Q:J,y^{]%]0

:K&k \Ij9P"y0w@01. 贝恩的“摄受功能”观

IQ~J&P0心理学空间V3T4u I6w,lSt

贝恩( 1897-1979) 是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学派的第二代成员或后克莱因学派的成员之一。他于1970年代去美国,建立了“克莱因方向的分析者” ( Klein-orientated analysts)小组,使克莱因学派在北美开始产生影响力。在他去世前几个月在英国创建克莱因学派信念指导下的分析小组。投射性认同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贝恩区分了投射性认同的正常形式和病理形式,并以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过程说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分裂。贝恩认为,在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中,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思维中,伴随着最大化的暴力和施虐欲,它导致了一种充满报复性仇恨的外部客体,这可以解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迫害性妄想。在讨论分析者的功能时,贝恩提出“摄受功能” ( containingfunction)的观点( 目前有研究者称之为“容器”理论)。贝恩所言的“摄受功能”既有接纳、容忍之意,也含有理解和修正的意思。按照贝恩的看法,相对于儿童这一被摄受者(contained)来说,父母尤其是母亲就是一个摄受者(container) ,他们通过其存在、行为和情感或者修正儿童的冲动,或者强化儿童的冲动。贝恩的研究对于当今的克莱因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0J(pT_CU Jr"u,Z0

!qW4ejS&xj5l02. 罗森费尔德的精神病学研究

p2ep\`KV0心理学空间mn`](|1]lM4S`2z

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 ld,1909-1986 ),是出生于德国的精神病学家,1935年流亡英国,因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感兴趣,因而接受克莱因的分析,很快成为克莱因的重要支持者和克莱因学派研究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权威之一,被视为克莱因关于精神病研究方面最优秀的继承人。1947年,罗森费尔德发表一篇分析精神分裂症的详细病案史,证明了克莱因的自我分裂和投射性认同概念的重要性。他的研究汇总于《精神病状态》(1965)一书。心理学空间(g6j0kY"e[ Fn

M!J&Gbf6F R%FS R0罗森费尔德对于自恋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消极性自恋” (negative narcissism)概念。在克莱因学派的理论中,对自恋的看法不同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自我可能退行回去的一种原始的无客体状态,而克莱因却认为不存在无客体的状态,自恋是撤回到对一个内部而非外部客体的迷恋。大约从1960年代开始,罗森费尔德关注自恋的性质,并探讨了死亡本能的临床表现及由它导致的消极性自恋。1971 年,罗森费尔德撰写论文《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生与死本能的临床研究:自恋的消极特征研究》,描写了死亡本能的临床迹象( clinical evidence)。在文中,罗森费尔德阐明了一种相当重要的自我结构,在其中人格的部分被组织起来表达死亡本能冲动,人格的这一部分的临床表现是一种理想化的破坏性,是对于主体自身好的部分的攻击。罗森费尔德认为,自我的这一邪恶组织歪曲了移情和所有的人类关系。目前,罗森费尔德所描写的这一自我结构已成为克莱因学派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mt6zF#C]0心理学空间N/OVCg;v+A Z

3. 西格尔的“象征性等式” ( symbolic equations)

.Y*}k pQL0

I2V,B sg5~KJ0克莱因认为:象征是所有升华和创造力的基础,也是与外界现实相联系的桥梁,而精神病患正是由于象征过程被过度的焦虑阻抑所导致的。克莱因关于象征形成及其抑制的病理学观点,为她的学生西格尔、罗森费尔德和贝恩等人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西格尔对于象征形成本身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心理学空间v3@6n i u [7L,b1Go]

XN E'tc/c7keA0西格尔(H anna Segal 1918- )是出生于波兰的精神病学家。后到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受训成为精神分析学家和儿童分析家。曾接受克莱因的分析,是克莱因学派的重要成员。1952年起任伦敦精神分析学院的督导师;是英国皇家精神病学家学会的成员,也是用客体关系理论来分析治疗精神病的先驱之一。在克莱因去世之后,致力于克莱因学派的组织建设,并积极地宣传克莱因学派的思想。心理学空间M\*I3t[ V0O

心理学空间@H!J%U@*x?

在克莱因的象征和投射性认同观的基础上,西格尔提出象征性等式的观点,分析了象征形成障碍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病理意义。她指出,能够使用符号即表明能够在符号和所象征之物之间建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为符号和象征物之间的区别留有了余地。而在象征性等式中,符号与象征物之间完全等同,从而严重干扰了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使个体认识现实的能力受阻。在西格尔看来,象征性等式源自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它混淆了客体与自我的部分。象征形成障碍、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和受损的现实感,它们综合成的整体现象即克莱因所谓的偏执-分裂样心态的特征。西格尔关于象征性等式的研究验证了克莱因最初的研究假设,即精神病的固着点位于偏执-分裂样心态,这一研究实际上也发现了精神病患者在思维方式上的障碍。

o"_+tXm~i)o0

(P!@xW XK ~0与象征形成的研究相联系,西格尔对其进行了美学方面的运用。她认为,艺术家的创造性要求相对稳定地达到一种抑郁性心态,由此出发,修复驱力就被驱动成为建构性的创造力。这一观点可以看作是克莱因的修复与创造性观点的深化。文艺批评家斯托克斯( A. Stokes)详细地说明并谨慎地吸取了这一观点。从1974年到1984年,西格尔撰写了一系列论述创造力特征的论文。心理学空间:Bw B`R6m [ G

j;G#iFf~0H ~"p0(三) 英国其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家

5OS+A wRnH3lD/hy0心理学空间9u'Bo J9w

费尔贝恩也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完全抛弃了弗洛伊德的驱力模式,发展为一种“最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7 】98-102。他的继承者主要是冈吹普和萨瑟兰( J. D. Sutherland)。两人不仅积极宣传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思想,而且通过自己的研究,发展了费尔贝恩的理论,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的深化进程。冈吹普把自身( self)视为个体的核心,强调自身在客体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把足够好的自身客体关系纳入到自身的结构中(以变形内化的方式),使自身得到加强。从这一观点出发,冈吹普超越了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客体关系理论,走向科赫特意义上的自身心理学。

{9Yf2b6v%U0心理学空间yq wcQ,NY-[$wg e

萨瑟兰把自身、家庭、群体、组织和社会视为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自身与环境持续的信息交换方式推动了共同的成长和结构改变。正是自身与环境的交换,使得萨瑟兰认为自身是随着现代人类的出现进化而来的,并响应社会联系的生存需要。他主张在治疗中通过移情分析,提高病人容纳真实关系世界的能力。主张精神分析机构应该通过将精神分析训练和其他人类关系活动联合起来,使精神分析朝向一种更加灵活的取向【8】。

(s}!sXm9|0

z!ei)`9E oeK0温尼克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 ( good-enoughmother)这一概念,强调与婴儿的需要相联系的母亲的护理功能是决定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他试图调和克莱因和安娜# 弗洛伊德之间的学术对立,逐渐形成了折衷主义的客体关系理论。

tx+}0LN$aH0

Je*{%C9o h4}J `0四、结语: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与影响

?3v%DP;q0H0心理学空间'fI7~6r(Q0A"S/CxF6??-I

克莱因为客体关系理论播下了种子,为精神分析运动由驱力结构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架起了桥梁。在她之后,客体关系理论不仅成为英国精神分析学的特色,而且是国际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

K6M*V)b TL6E:|TI0心理学空间$Q'S#X"j+hR.i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克恩伯格是美国对客体关系理论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者【3 】161,提出人格的组织水平模型,概括了边缘型病人的特征,对于精神病患者、边缘型病人、神经症病人进行了区分。米切尔则提出整合的关系模式【3 】218,他试图寻找一种方法论,将不同的关系模式结合在一起。克恩伯格和米切尔为首的美国学派,带有注重明晰性和实务过程的倾向,前者开拓了客体关系治疗的新领域,后者在重视临床应用的同时,做出了理论整合的努力。心理学空间wl:vJg-Xy9fE

/HrPe#aCbO0客体关系理论不仅被英国和美国的精神分析学者继承和发展,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精神分析学家的青睐,并且正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主题。例如,从2000 年到2001年,来自法国、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医生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学术研讨活动,轮流在这些国家定期举办讲座和学术讨论。在他们研讨的主题中,客体关系理论占据了近一半的内容。许多精神分析学家都非常关注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力图通过对这种早期客体关系的探讨,分析婴儿心理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总之,精神分析学家们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关注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并且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心理学空间_2w\2JL+_

*NH7y1Elm8v.}0除了对于精神分析的革命性意义,以及对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领域的巨大的冲击之外,克莱因及其客体关系理论还在儿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艺批评等诸多学科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响【9】120-125。在儿童心理学领域,两种心态观不仅影响到对于婴儿心理机能的研究,潜意识幻想观和象征形成观甚至被用到了儿童认知的研究之中。克莱因关于升华和创造力的根源的研究为艺术批评和美学领域提供了动力;某些社会学家用客体关系的概念来描述团体组织和社会机构中的防御机制,用分裂作用和躁狂防御等心理学现象来解释社会结构中的冲突问题。由于对女性俄底浦斯情结的探讨,强调母亲在婴儿的早期生活和心理成熟中的绝对中心地位,使得克莱因等客体关系理论家成为女性主义运动的思想先导。心理学空间(UvR ovV3i5@~-N j

心理学空间RMV#Q9xr

————————心理学空间j_\ \i5D![:n
这次科学论战由琼斯主持,试图通过科学讨论,使对立的观点相互了解和对话,从而达到统一,但结果适得其反,论战之后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原本存在的分歧公开化,并导致了学会内部的分裂。关于本次论战的主要内容可参见K. Pearl & S. Riccadoeds.( 1991) :Th 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 1941) 1945. London:Routledge.

;iwmB0\0

H$Ra;},G&x1rb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FSFUzv&A(F

Ef/k"OW:ezyR3f0【1】Sayers,J. Mo thers o f psychoana ly sis【M 】. New York:W.W. No rton & Com pany,1991.心理学空间S5} ](}$mMFa

心理学空间B&x0? a5t

【2】Cashdan S. 客体关系治疗) ) ) 关系的运用【M 】. 林秀慧,林明雄,译.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心理学空间$~#J6c"F b ]IQ*Q-I

心理学空间 eRIV%B

【3】C la ir,M. St. 现代精神分析的/ 圣经0 【M 】. 贾晓明,苏晓波,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JbY Uc0

X9G$csy5`0【4】Greenberg,Jay R. ,M itchel,l S. A. Ob ject Relations inPsychoanalyticTheory【M 】. H arvard Un iversity Press,1983.心理学空间%vM5a3b+{%h-g

心理学空间/~T QKY.H

【5】B aca ,l H. A. ,Newm an,K. M. Theor ies of object re lations:bridges to se lf psy chology【M 】. New York:Columb iaUnivers ity press,1990.

].i7n_hr0心理学空间~F#m8| _`#w

【6】H inshe lw ood,R,D. A Dictionary o fK le in ian Thought,2rd【M 】. Jason A ronson Inc,1991.心理学空间 U}u0w8l} Y(~6vD:g @

dxG"{I(it:o]0【7】徐萍萍. 自我、客体关系、人格) ) ) 费尔贝恩的纯粹心理的人格发展观【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心理学空间i j ]"pu;n

/G)s(K1_F5fi0【8】徐萍萍. 费尔贝恩的人格客体关系理论【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

5]TWj}dU0心理学空间XiEJKrS9VC*}M

【9】王国芳. 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研究【D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

-Y%y'c*Rk%Z E0

QSC8a d6Ia^ ~0E0(责任编辑:蒋永华)

R4J&@o9qe0收稿日期:2007-06-10

"OQ-cn _P.\s8R8}0

'dX*Yi2bV'op&u0

db ?k3|O4{0作者简介:王国芳( 1968) ),女,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a$^-o1T#[F+@0心理学空间I(B%EE;I0l

2007年9月第5期心理学空间Be BT6L(y

心理学空间J4u-E@)n/lG&kr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8gL]M;zc0心理学空间oyJ*QhCL4I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 2007) 05-0105-06

kT|%K7U0

0L-o.G!v`:d M:?\0Journa l of Nanjing No rm al University( So cial Science)Sep. ,2007No. 5心理学空间r+| eO9V"d

HId rQ'N0Kleinps Contributions to the Foundation andDevelopment ofObject-Relation Schoo l心理学空间3w?FC1u*u

'vsU'lwV:C0WANG Guo-fang心理学空间 zFO1~+^Ap(}&\

心理学空间8? }7o!]"SsE

( Schoo l of Soc io logy,China University of Po 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 ijing 100088,Ch ina)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ing themean ing and the extension ofOb jec-t Re lations,gett ing a fully comprehension toi,t th is paper first d iscrim ina ted the ideas of ob ject and ob jec-t relat ion,d istingu ished the narrow sense and thebroad sense o fOb jec-t Relat ion Schoo;l then ana lyzed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 rita in Objec-tR elationSchoo,l pay ing attention to K le inps excellence contribut ions in th is course. F inally,introduced the progression o fOb jec-t Re lations,and illustrated its abroad in fluence in psychoanalysis and the other fields.Key words:K le in;Ob jec-t Relat ion Schoo;l psychoana lysis) 110 )

V~5ad+S)Hw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精神分析 克莱因 客体关系
«早年客体关系中的皮肤体验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Melitta Schmideberg醫師(1904-1983)»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