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作者: 中科院心理所 / 5707次阅读 时间: 2015年3月26日
标签: 睡眠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P0nrWaO6I'N9a$np

新闻事件心理学空间 ]ws ^Ca.?

&tIB M'u2J&a1Q l&vEx0近日,《2015全国睡眠指数报告》一经出炉便得到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引得网友们开始纷纷“对号入座”。报告显示:2015年有31.2%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为钱伤神,为工作烦恼,为感情纠结……与睡眠相关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媒体人连续两年睡眠指数得分垫底。医务人员则成为了2015年最爱失眠的职业人群。心理学空间^#qv;n ^.wr

心理学空间)XRs1nX yv JJH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遭遇过睡眠不足的时候。然而,有的人睡眠不足不是“没得睡”,而是“睡不着”,这种情况就叫做“失眠”。那么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我们又如何安然入睡呢?

gDz?'b T$x-h/x0

3S&oP | Ey T%m0心理学空间we.t"M.aL,R

心理解读心理学空间Q0E@&a wt

心理学空间 N1S8`$r0K

失眠时的思维模式

0Qy ]/fS/A4\{+T0

&A#Uvc[ f'Z+k9{0失眠常常让我们出现“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的的情况。多少个睁着眼睛睡不着的夜晚,被失眠所困扰,苦不堪言。相信很多人在失眠的时候都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别想了别想了,睡吧,睡吧,放轻松放轻松,你能睡着”、“一个水饺,两个水饺……默数”的自我暗示。这些方法有没有效果你我应该都很清楚。于是人们常把失眠比作是思维在枕头上的无尽流浪。这个比喻相当贴切,由于思维压抑的悖论效应存在(如,当我们被告知“不要想白熊”时,脑海里首先反应就是“白熊”),当人们试图摆脱不想要的个人经验时,那些策略不但常常失败,而且会增加不愉快的体验。换句话说,我们越是不想去想,就越会去想,而更无法忘记。失眠也一样,越是强迫自己睡觉,反而更加睡不着。心理学空间3[EAf"GQ)R,Q

1V|g~g9Yut3R4h0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心理学空间OEIA1eUl

Ye#zz0|$R1?Ud0失眠的体验总是相似的,然而失眠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睡眠是最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之一。躯体疾病、心理问题、生活习惯、睡眠环境都可以成为影响睡眠因素。主观难以控制的多数失眠都伴有焦虑情况。据文献报道,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他们通常自我报告处于高焦虑当中;焦虑程度越高的人睡眠质量越差。焦虑的人把关注的焦点指向未来,会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产生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心理学空间FQ:GQ&e!my

ipG bXR"[ Z)^4V3{0当今社会,焦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状态的一部分。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看,焦虑也是有功能的。工作中的轻、中度焦虑,可以让我们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既定的任务。可是,一旦我们把焦虑带到睡床上,它就成为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问题了,成了问题的睡眠又会引起新的焦虑。心理学空间s5x9gK!vZ"L3R

k3x'^;T"L m t0正念,心安,好睡眠心理学空间 _#h$P \8`n5Hbl

3O'v(Q6?{$oL)~:b0安宁已经是一份奢侈品,城市里难寻踪迹。几乎每个人都陷入“焦虑”之中。为了克服这份焦虑,我们可以怎么做?首先,必须改变对失眠的看法和态度。面对失眠,你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学会认可和接纳,与它和平共处,不加评判,将睡眠的期望值降下来。其次,以己为景。以己为景是人们在其中注意自己所注意的。如,感受一下是谁在失眠。这样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不加评判的观察失眠,此时失眠就如同身处“如来”手掌心的孙悟空,再怎么闹腾,“如来“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最后,王晓明的研究表明,焦虑在正念与睡眠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正念水平越高,个体焦虑水平越低,睡眠质量越好。因此,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正念手段来改善我们的焦虑状态促进睡眠。比如说做一些身体扫描练习,正念坐姿练习和正念呼吸练习等。心理学空间qA?;@*t5D Q/I

3tF%O1|pF0^%J0(崔云龙,祝卓宏)

-C$j,y$bTfB G,D*e$W0

~qQ])`M0参考资料

}NM4q}D3n m~0心理学空间'g6I1cz0od aKS c-Rg

1. 王晓明. 正念减压训练对参与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机制[D]. 首都师范大学2014.

,\M\2z+E VLSb0

*l[}XSwv9~02. 刘洋(音). 全国睡眠指数报告最新出炉 揭秘国人失眠三大原因. 2015年3月23日. (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2015/03/23/10220f2s9_all.shtml)心理学空间u1o$L~"Q!a(z |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睡眠
«是谁起了如此“任性”的昵称?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飞行员“自杀行为”无法彻底预防»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