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康、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
作者: Michel Guibal / 44737次阅读 时间: 2002年1月15日
来源: 霍大同翻译、秦伟等人记录整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DuW6b|S

X,JRu}E0精神分析笔记第十一讲心理学空间MR} I7bX
发表时间:2002-1-25 15:19:45心理学空间{ O3Mj BQ^/|b

e:Eld#o hvN3N;[#E"O0
-z_Syz^0  我们讨论拉康的这一文献,他在此后的十年、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这一点上工作。
uae)n|W0]0心理学空间&w#a8_)w} eP5p4E\
  拉康的根据是弗洛伊德的《论自恋》,弗洛伊德回避了镜子的问题,他退却了。可以说,弗洛伊德是打开了门,又把门关上。
.kUl}g0心理学空间8Z)u0Qo2C1w3T
  这里说的是无意识过程,所以可以说一个病人把门打开了,又关上了。
W+NT Unkr*a0F OD0
"@%AV}q#x0  有些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病院工作,发现病人无意识的门从未关上。例如妄想狂,他们与癔症病人不同,他们说话,处于话语之中,说出来了,不断地说,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其所讲的东西证明了弗洛伊德的观点。
QJ/B7AP bC0
TqAdsb~0  弗洛伊德说,“王道”通向了精神病人无意识,其门总是开着的。心理学空间"wxC\0t3k o

l!}QP E!|0  精神病院的精神分析学家要求妄想狂病人不断说下去,结果虽然证明了理论,却引起了死亡——要么病人自杀,要么杀了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空间@p p)i"ace~2C

.V-VdJ-a['kZ0  弗洛伊德对这些精神分析学家的努力不知道。除了Schreber—例之外,弗洛伊德很少接触妄想狂病人。
)g1i8DK D0
el7CwK*g0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开放的,而有些精神分析学家却想一动不动地用旧理论解释新的材料。心理学空间6WJB"MAqX?iy
心理学空间%K"D@%t@Ux
  我们修正理论,理论是开放的,而实践中又要求关门——妄想狂的门是开的,直通无意识,精神分析学家想办法重新关上门,例如绘画、做游戏、制造一些东西;或者精神分析以相反的方式,扮演病人进行述说,如前所述。这是拉康提出的理论,因为镜象正好与你相反。
%hlNP/FD a;s0
1~f8L@#\5lm7A*o@0  新的事实推动了精神分析,即是拉康此文,其中指出“相反”的镜象,指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心理学空间a^`#C:r$A0V
心理学空间:NN"x9Q|AlN$S X}
  在Schreber所写的文本中有一段是关于镜子的,但是弗洛伊德未充分的重视。弗洛伊德认为Schreber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因为Schreber的文本证明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空间k.v\F3pd3d0v!a3V
Schreber也是开了门,又关上了。心理学空间`A@*I1pZ)s5]&U
心理学空间8`6\L F*X{
  其它的精神分析学爱则不一样,他们与孩子们、与精神病院的病人在一起。弗洛伊德是在成年人中,成年人事后回忆童年,是间接的童年。精神病院的病人则如孩子一样一直未关门,是直接倾听到的童年。
RM:e:@ t.[0心理学空间v8L jAn q3f
  Schreber的文本中说到在镜子面前,Schreber自己穿着女性服装,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女性,并说当女性真好,这样便可以与神做爱了。心理学空间q K*b:F6m r DR&L1p
心理学空间w;E p u4Y{rc@
  这里的神不是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上帝,而是印度的神——打开了通向远东的大门。尼采说的神也是远东的神,都是脱离了欧洲文化的神,我们现在也是脱离了欧洲文化来讲神的。
$Y1X+\`koUd+f*]d0心理学空间e3u:t"]"Q6p
  这是我个人的工作。现在还是回到拉康。心理学空间)`%e5q-Wf

?8X zK5?X0  弗洛伊德阅读Schreber文本时忽略了这一点,但是荣格注意到了。荣格在精神病院工作,用精神病院的例子反驳弗洛伊德,而弗洛伊德则出版Schreber案例以反驳荣格。
F.Tl3MgY h0心理学空间'Jz ve2I |5a
  因为荣格与一个德国传教士有私交,因此打开了通向远东的门。
i&nTz*^&Ke+{7`0心理学空间 fVHwr8Mg
  这个传教士到中国后不断与荣格通信,他说他很高兴未让任何中国人——是外国人、局外人、异乡人、自己所不认识的人,etanger,拉康以此构造了大它——改宗信基督教。心理学空间)it0K|iv&r
心理学空间(m4y'CRm.X3W b6c
  曾有一些女性分析学家与孩子在一起,构造了一个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成人理论,如Anna Freud和Melanie Klein。拉康批评她们,说她们是想在孩子身上找到自我。
ddO/@#`S4d0心理学空间/O jBU%w#U?
  例如Klein在新生儿那里看到自我、超我。拉康说至少对于自我而言是在镜子阶段之后,孩子看到整体之后才形成的。第一次看到镜子时以为是它者,远不是自我。如弗洛伊德从火车的玻璃上看到的陌生形象而感到忧虑。
VD8CU1gX0
Ln3^;ad*de0  这个它者与作为它者的母亲、父亲和其它人处于同样的位置,孩子逐渐地意识到这个它者是自己,这构成了自我。这是想象的自我。
$[vp1SY(a0
[ WF Uuv TQ9b3U0  谈到想象,拉康说这是意象。在此文中拉康只有几行文字谈了语言,如弗洛伊德谈自恋一样,先是打开门,然后又关上。关于语言的能力和权利,都是在15年以后再重新找开的。
` S!?2r5y0
0W0Se1oj F1^)@0  弗洛伊德区分两种自恋,原发的和继发的。心理学空间*Ue#p6Z0R&sT g

2]d Br8b$I0  原发性的自恋是出生之后就存在,如所有的动物一样处于自恋状态。继发性的自恋需要一个外部的东西来讲,但弗洛伊德始终未找到。
,jr m"A:mp!Qv6@0心理学空间YqX*| GIZ`
  拉康认为无原发性自恋,只有事后的,即出生之后以镜子为工具的自恋。因为原发性的东西是自淫。此时的孩子不能讲这是我的手、或者脚等等。自淫是无对象的。心理学空间!?f;Ms1DNA

;hEy gu9Pt0  Klein说孩子与母亲的乳房的关系是主-客的关系。而拉康认为这也是后面的事了,此时只有愉快与不愉快,并无对象可言。
V$Q;` w;L3V.P0
pP5[ }(v.~+mJT0  孩子在认同母亲的乳房、母亲本人和父亲的过程中,因为镜子阶段而有一个它者。在此,拉康遇到一个困难:孩子不能认同于镜子中的我。拉康花了一生的时间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Kant遇到的。心理学空间L!L$K ck ~;REj%Z$F

"^L U5D J cvn V1`l*O0  这里申明一点,许多精神分析的成果被道德家们、宣传家们所利用。例如精神分析讲口腔、肛门和性器阶段,这些人就说那个时候孩子该怎么怎么做,如果未做到就是不对。他们在这里其实是以一个编年来强调了超我。心理学空间6V.aj(e'`
心理学空间o `PN7mI
  精神分析只考虑逻辑的发展,不考虑编年的发展。因为拉康提出的是逻辑问题,所以是与逻辑学家们、数学家们、拓朴学家们在一起工作,而不是与道德家们、宣传家们在一起工作。心理学空间Y5V#_a@&I
心理学空间 pg BZ-K&c6U0B){
  孩子何以不能认同镜子中的我呢?
C4N7}8P(h0心理学空间-X8\c;p'x)N
  原来,当他认同父母、认同他人时,他面对他们,而且可以转身,从而在形象上与他人完全匹配。但是在镜子中却做不到这一点。
!h,@+M!I+?0心理学空间dx#o@+^xU}D
  Kan之前有一个瑞典学者Swedenborg,而后者又是承继了Platon和Aristote的传统。 Swedenborg讲镜子,Knat读后深感震惊,这作为部分的原因促使他写了《纯粹理性批判》。Swedenborg的书也是荣格床头的书,但未注意其中的镜子。Kant打开了门,但荣格并未做这个工作。我的一位同事接受了精神分析,后来专门写了一本书讨论Kant和Swedenborg。
:`V5~*Oy3`8tj-`x0到了拉康又重新遇到这一问题。心理学空间W%M*|LIW'zP

R5LM;x(P-iQ9i0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将镜子当作是一维的,将物体L当作是二维的。显然,在二维平面上,下面的L无法与上面的镜象相匹配,只有在三维空间中才做得到完全的匹配。
pk?.\#q-C e0心理学空间@9~x9H&a2b
  同样,我们人作为三维存在,镜子作为二维存在,要做到这样的匹配只有在四维空间中,这是无法想象的,必须引入象征才做得到这一点。心理学空间#C}F~&`9__

?oT|a ] g0  所以离开镜子阶段,就是象征阶段。类似于母亲的分离,这是与自己的象征分离。
_7w:d*D/OQt W5v0
&Vy)k[ W1~/y0  通过成为象征,拉康顺理成章地引入能指与所指。
;BVx i@t2g0心理学空间f!`-A@2Uu&]$M
  为了完全匹配,就要解决一个左右的问题,这要求进行相交运动。
d+^[qcg0心理学空间 ]#Mc4NW
  如果呆在意象中可以认同,但是人类并不是一个意象,而是被语言所抓住,这是拉康后来的工作。父母在讲话,不仅仅是一个声音,而是一个语言,孩子由此懂得了左右手。正是这样,拉康说如果我们不被语言抓住就没有意象。
0zSS"yuYoo7q0心理学空间 HV _x:f%jJ
  拉康批评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同样他也批评所谓的元语言学。
t6s h T Y.g'v b0心理学空间S#a#V evJ QZ%rw
  孩子意识到左右。
3hc XwXKH0
_#H,kc'\9vb'X1v0  有人说存在自然,拉康说是的,但是不存在“人的自然”或者“自然的人”。心理学空间 D8pq ohI0^aEe
心理学空间_/Y P*\i.[.pP
  人类登录在自然中,但不能说有一个自然的人类,否则就不会有人类破坏自然,至少在一半的时间里人类在破坏自然。心理学空间:N[ UX7R

?O8K$Sh`0  还有,如果是自然的,人就应该对称。有了左右,人就不对称了。从而需要相交运动。
r``;f6J;K0心理学空间"`?-]tb5F#l3gsj
  所以,无纯粹的想象,想象与语言联在一起。心理学空间 Hw5D rA)xn7J:e
心理学空间A`Q Tlo]sL,i
  不仅以后是象征,进入镜子阶段也是象征的,因为进入的东西已经被象征化了。
9bxu;| |b1N+C^l0
N6N.J;ij4mS0  例如母鸽在镜子中看到一个公鸽,从而生蛋。心理学空间1f@wN8U6aG3Cn G
心理学空间/j VNg Q WUX'G
  提问:(听众:怎样理解镜子本身是一个象征化了的东西?)镜子问题本身是人类提出的。在我的有关镜子的讨论班上,有一个人类学家,他在非洲的一个土著部落里工作,说这个族的人有一个习惯到水边喝水,但是在喝之前先要扰动水,避免喝到水中的像。
t^_j/U:F0
u,|K?m$w0  (听众:孩子在镜子阶段能理解左右吗)左右镜象是一个逻辑问题,在现实中每一个孩子不一样。我遇到一个母亲,她教孩子将左当成右,右当成左,孩子长大后就疯了。又有一个女孩15岁到我那里接受分析,10次中有9次都迟到,后来母亲给她买了一块表,她总是乱拨表,结果时间仍然不对;她母亲又给了她一个日历本记事,可仍然不准时,原来是去年的日历本。心理学空间%{ @-hL#yX Z

(XVA\-[v'A:S S2Q"@0  基督教的创立是在沙漠,很少有水,但在少数的地方还是有水,基督教就抓住了这个细节讨论镜子问题。反而是那些生活在湖边、河边的人们未注意到这一问题。精神分析也是这样,某个细节最为重要。
j]| KS UrNt0
cxao r9U%u ?0  17世纪有一个犹太教的神甫,因为研究镜子而被教会法院判流放。他的研究是通过左与右的问题,以研究善与恶的问题。后者是超我的问题,能够转移到孩子身上,所以他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左右问题。为了与上帝达成一种关系,他面对(在镜子中的)另一个人,于是面对上帝,遇到左变成右,右变成左的问题。
C(Xt:F]&N0
c3z9J ? Qv#m!f0  左=恶
f)o-LXqXx&u0心理学空间 bX7H[SOH
  右=善心理学空间NT(Mxc'l4\v3Q,l2w

JI/|$T1N,BaR_&H0  左变成右=恶变成善心理学空间 ]%C&T[+nD
心理学空间I E2X/B{t sc
  但是这对于整个神甫群体是不能被接受的。为了避免更多的惩罚,他说他并未说过左变成右和右变成左,而那些说过左变成右和右变成左的人应该被判死刑。
tb K ~,oFuG0
3c F c3T r'tL xVt0  法院的人为了找证据抄家,发现了镜子。他说这是为了他的夫人打扮得更漂亮,更能吸引他。犹太教与天主教不同,神甫是可以结婚的,所以跟女人睡觉不是坏事。
+C0g t!Q!lJ T0
+lB)w*__}3V0  因为在《旧约》中记载着男人们外出打仗,妇女们以镜子打扮自己,以唤起男人们的激情和力量。心理学空间z:W P V?;Iw

g L4}` ED5E0  基督教中认为以镜子打扮自己是坏的事情,而在镜子中寻找真实、真理则与此不同,分开来了。心理学空间|)UX j6cO+t

]M~8e;X/J&z0  拉康则试图重新整合镜子的这两个作用,说人的性欲与上帝是联在一起的,都是真实的。但是联在一起之后只能半说——midire。心理学空间I O| o'pv9z

h%g2Y5^U4Tb5m@0  拉康谈到二者的关系,我们不是破坏传统,而是从传统转向现代。中国也类似,如何从传统转向现代。也许中国想完全破坏传统而转向现代,但这是不可能的。
5D$T;BB(M?0心理学空间.IyS8N!S,nn
  “反观心”——译为observation inverse, reflect inverse, retour
p*p2Y2CSy0vIG L0心理学空间!u,nzH6uT yJd,b
  佛、道、儒,三者相互教有冲突。心理学空间%j9d#N u9Lie\q-W(q

){gcPR6]d bW0  Inverse——相反、反射,讲的是一个镜子的问题。人不停地看镜子的时候,你得想象你在看自己。
/vh"M0x#~0
[5a$zU1Qk_0  看到的不仅仅是镜子,而是注视——当然不能想象如何与拉康对应。拉康至少说如何是你的想象,孩子看见世界,孩子看到镜象,有一个注视在注视自己。
T2a!d%\ a I-p }:L$e$@0心理学空间 @m0@+Ci
  佛教和道教徒出家,引起儒家的批评,认为这样就无社会,皇帝也不高兴。世俗的东西还是需要的。心理学空间:V!C_ve

o:l;? C#r L0  Annea Cheng (Francois Cheng的女儿)写了中国思想史,说人们到山里反观其心,而世俗要求你离开你的镜象。拉康也说要离开你的镜象,但是拉康是针对其兄,一位天主教神甫。心理学空间i8VUj:w7t
心理学空间!p^'He4LOy*i
  这样的对于固着于镜子的批评在列宁那里也有。一位翻译家译恩格斯的书中“镜子”,列宁说只译成反思就行了。可见治理国家也不能离开镜子。心理学空间| Gp}*y&h {

t+o7PCfU'F;r!Sq[0  张载《经学理诂》中说,在天理的中心出现了自己和他人。如一面斜放镜子,镜子反射了世上的所有的存在,完全照不到自己(斜照)。如果把镜子放在中心,那么所有东西包括自己都出现了,如同天理,自己与别的东西一起出现。我也是一个东西,如同别的东西一样。
l5N`$NH `0心理学空间*a6TD c3_N.K1Pz8pQ
  这显然与拉康有一个共同性,但不同的是拉康未说“如同别的东西一样”,因为拉康力图区别人与自然。
,R{Hqi3m%^0
T(G8h&t*G3m(]8c-n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拉康学派
《拉康学派》
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拉康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