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茨·科胡特的健康观
作者: mints 编译 / 6025次阅读 时间: 2022年1月29日
标签: 科胡特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U)M*s/r-Q0

mu2|2k$bs0科胡特认为心理疾患源于患者在婴儿期遭受的心理创伤导致的发展停滞,也就是说创伤导致病患的心理结构停滞在创伤发生的时刻,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向前发展,因此表现出婴儿化的一些行为。

v~6y R7mu0~0心理学空间(k2NG)\q*I

-V7tu'R Zy$x F j#`:X}0

Gw/@]7~cl8O0治疗的关键在于回到那个原初的创伤时刻,并提供一些与原初母婴关系不同的心理环境,这就是科胡特所说的心理氧气,这样的母体(matrix)环境能够给予支持,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他们的自我就会重新凝聚,重获生命的活力、人格结构也讲更加和谐。心理学空间*Y3hQ,_7LmLk

g#oaemk0心理学空间V f2|+Ux3ep

G~ q;r ?[(_0环境提供的凝聚力能够粘合分离的自体碎片,(相反的结果是自我的分裂)。获得的活力将重新指引本我驱力的方向,推动自我追求理想的目标。同时,孩子的抗逆力也得到了提升,能够忍受/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当然也能够忍受/克服内心的障碍。尽管这些障碍无法克服,但是他们的内心已经有了安全的基地,能够学会等待、延迟满足,并且在合适的时间重启他们的好奇心,重新修复曾经的创伤情景,走出创伤性的强迫重复,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不会像曾经的创伤一样,把自己冰冻在过去的创伤情景中。他们重获的创造性冲动,会带领他们远离入冷漠、沮丧。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人格也更加平衡、这就是科胡特的成熟观。心理学空间emj W4V

]0LzU]*B0
}Qm+p(esn0心理学空间 _0L iZX3r[1?9w%bG

心理学空间Uv-@#f7]"e)Y$T

心理学空间h^*I2g!Z

9mWT+mo0科胡特认为,健康是源于自体客体构成的环境,咨询中的自体客体(即,咨询情景中的咨询师)可以通过存在、专注的倾听、沉默的宁静和安静的镜映响应孩子的需求,当然,病患会在咨询中强迫性重复式的投射贝塔元素,以此攻击咨询情景的母体,导致环境涵容失败,庆幸的是,这种环境失败是一种必要的挫折,也是修复心理结构的关键。

1@ Z7X/RH(x0心理学空间 |^)q7Y \{Z

,kxfEta0心理学空间H'jOK Hk&w

具体而言,当病患准备内化(即,认同咨询师的)自体客体、以此应对环境失败的时候,这些(经由咨询师提供的)自体客体可以逐渐退出、逐渐停止履行其功能,病患自身的自体客体得以成长。

l&Ua.N/aX)xC0

Z#K&u^,S:n D.[u0心理学空间5nQ(S+g6tA&D-VfG

心理学空间2\,E+` q&R:vp"Q

这是因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来自日常经验,即整体存在感——只有他们自己体验到了自己的自体功能时,才能够将这些功能固化在自己的心理结构中。这样,病患体验、并认识到自己是真实的,是他们行为的代理人。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意图,制定理想和计划,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分享个人经验、体验亲密关系心理学空间C[(`C*^#c

1o%U]d9`(JV u0心理学空间;jR4U1N}2[,A8c{/\

心理学空间mX&G ?$[3^Qt

心理学空间1f5A\ RHh

精神分析师的孩子》是科胡特《自体的重建》第三章的标题,就是在这里,科胡特形成了非常有价值的临床实践概念。心理学空间 ^8M_;O'IXDv

+M-buE2L4ih8\P0

-S |,r*viXG0g3j0心理学空间Ga2syh"a5p s~8o/X

在这章中,科胡特首先描述了那些有过不真实感体验的成年患者,他们需要依附于强大的人物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气。虽然这些患者的父母既不冷漠也不排斥,但他们过早“诠释”了孩子的想法、愿望和感受。显然,这些诠释不是患者自身的经验,自然不会固化在人格的自我结构之中,他们的自我认同出现了困难,并开始排斥父母,采取一种秘密的、孤立的生活方式来防止父母的入侵。

/Q@sL1\3_#o4AT@;d0

&k\+m9`2J#cQjI P7B0
M n {Ln P0Yg7fS L,M0心理学空间 I` X`cp*v0~o9Bt

心理学空间 oi*iXk~R

O b;[_T*_Sfr:]$k0心理学空间 Xg+[kl*t

!R e B&z]Ao0

x @/A7js0弗洛伊德不同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是有限,但是科胡特并不这么认为。在科胡特理论中,当驱力整合完成之后,其人格结构还会朝向理想化的方向前行,而弗洛医德认为驱力整合是人格的终点。

@*b)C q'@@0

T\V p p!G}0

;i D0_!P3Vx R~n0心理学空间'JBWJ:R k

科胡特并不认为自恋客体关系更原始。他的治疗观认为,治疗的有效性在于自我性欲(自恋)转化为客体性欲,并因此而成熟。科胡特假设了两条同样有价值的独立发展路径,即自恋路径本能-客体路径。自恋可以逐渐转变为健康的自我。并以此替代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学空间5B(}"i1S-oP*hPx\

心理学空间'|5o+J6}:K!}4O

心理学空间o:M!C l'qG E

N)RzZ;V0心理学空间&u Y Urf%Al Id

心理学空间4[,[ DCAL"E2G9A o

科胡特强调,自恋的定义取决于纽带(bond)的类型,而不是病患客体关系的类型。健康纽带中的自恋认为客体是自体(自体客体)的一部分,并且感到充实,并发生转化,这也是每一种纽带承诺的关键所在。这些纽带关系会发生改变,直到其产生最终的同理心(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从而理解他人的能力)、智慧、幽默,以及接受对生命有限性。

?v8m#_I,Y6[ N.Olh!w0心理学空间'em5?%Z*q c:_

T}0~zr0

+L3tSuA2trLE/`q0

kC$Z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科胡特 自体心理学
«缺陷(Deficit)还是冲突(conflict)? 科胡特 | Heinz Kohut
《科胡特 | Heinz Kohut》
科胡特其人»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