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的爱与虐
作者: mints 编译 / 4966次阅读 时间: 2019年10月12日
来源: Adam Grant 标签: 爱心树 付出 虐待 牺牲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爱心树》的爱与虐
[0I Fdcuh0Adam Grant & Allison Sweet Grant 文心理学空间 I4G7V%H h%A&Q.]
  mints 编译
;@ks.Y(z*H0心理学空间)]4aAb(mM#|[ @Go6H1tm

9{;KX4}k/q;p7r7Dm'}0

DZ ]%Q#K0
孩子和父母需要明白无私和慷慨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买很多的绘本,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这本书是经典之作《爱心树》就是很多书单推荐的必读读物之一。我们特别愿意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个故事,这就像是重温我们童年时代的情景。但是,当我们再次读到它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对劲。心理学空间H:`)qc.Kw] ]6km

`b#RoP~ Lp0

"`mI*C-YL0 心理学空间3f)on l:p)C4E

pU \3Z_ {'B7f0 

;|f$g/q[R%G3]0

9`)GA.rh0《爱心树》讲述了一位男孩呵护树木的故事。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他经常去看望这棵树。他把她的苹果拿去卖,为自己谋利,把她的树枝摘下来盖房子,把她的树干砍下来,这样,他就可以造条船扬帆远航。最后,这棵树已经没有什么可给了,只剩下一个树桩了。我们记得,那不是温暖、模糊、温馨的故事。尽管写得既辛酸又漂亮,不过,还是有点压抑。心理学空间H2|2J4w B'ksV

心理学空间EK e%A}o

《爱心树》原文

x8B2u3?r X/q*S0心理学空间f0AQqm~v@5N

《爱心树》原文心理学空间)F3w5f4C#rc6op~$b0Q
  The Giving Tree
I!Ef ro(HG P+s0  Once there was a giving tree心理学空间r{#m+a`*j$jBQ
  Who loved a little boy
A6\ n'b/\!Vs@9ZV0  And everyday the boy would come to play
a#eny?3U7_0  Swinging from her branches
@%bV#sO8F+shD!D0  Sleeping in her shades
M {k E&s0  Laughing all the summer hours away
V5X@)s/Og0  And so they loved, and oh the tree was happy
FW5VKwA)|+t9C0  Oh, the tree was glad心理学空间/G]&N6O MmU,EdBhH
心理学空间&E;| ^'p9|8l:Gyx7i ?
心理学空间 @XNTx f
But soon the boy grew older心理学空间+g:u`UI4G%}ss
  And one day he came and said心理学空间m&P k6S"q
  Can you give me some money, tree心理学空间)gmE'J/h2W.X
  To buy some things I've found
)M2e W ` PX0  I have no money, said the tree心理学空间1T7x9XcKU [+_!@
  Just apples, twigs and leaves心理学空间I"n2\V_
  But you can take my apples, boy
I6n?0IM |.]2q0  And sell them in the town
4Y/H;B,|,jMj0  And so he did, and oh the tree was happy心理学空间 | R%d.Yv#J_4j{|
  Oh, the tree was glad心理学空间.g C%XSD

n\HN3F;~-i`H0心理学空间s~n4O+t~Bi
Soon again the boy came back
Z0Cg7y6ja&i0  And he said to the tree, I'm now a man
vL(W k;_A:X(n J.Y0  And I must have a house that's all my own
/G-\\SB"j3PxTt0  I can't give you a house, said the tree
(`@:VWVF0  The forest is my house
H+DS:M$}0  But you may cut my branches off心理学空间#saw(t:b+l[/D
  And build yourself a home心理学空间B [P-N&L [*s7S,Ks
  And so he did, and oh the tree was happy心理学空间O`3d{.w`A ud l s
  Oh, the tree was glad
;J)o O l E$i0心理学空间l$]n'jAM;_hS3Q

R'kzB?/`9Ru0And time went by and the boy came back心理学空间hPN"xD)E&ha|
  With sadness in his eyes
1s}1y-A-g/p)p3g4q0  My life has turned so cold, he said心理学空间;Tjsfu G!{U.W
  And I need sunny days
B~C"WsZ0  I'm nothing but my trunk, she said心理学空间$AY[T@ U9L&ag#UJAN
  But you may cut it down
s.Qo/VSWU4A'iN0  And build yourself a boat and sail away
u0cH1Z1C6O_q0  And so he did, and oh the tree was happy
N8Xl9z'mMG1@A2Z0  Oh, the tree was glad
qx`N-k1Q0
$~D}Ng6Nm0心理学空间 Gku,cbmB)e

X \2G*P!~)e?+Z0And after years, the boy came back
!cxSbR7c0  From both ends of the world心理学空间/Xh;b1`@L
  I really cannot help you
8t!\U-y-?#d%\'s0  If you ask another gift
tU&Qz*yR^B}l0  I'm nothing but an old stump now
A0Ap8[ls)HO0  I'm sorry, boy, she said
n7{)E)kerH0  I'm sorry, but I've nothing more to give心理学空间|O3|qr
  I don't need very much now心理学空间0S3s6~6M F+I9C%G
  Just a quiet place to rest心理学空间1`|!K$r T[6tF.T#Q1@9u
  The boy, he whispered with a weary smile心理学空间yb?O;l2Ws3s8Q%vw
  Well, said the tree, an old stump is still as good for that心理学空间P5`lI8ar.L'F'^
  Come, boy, she said, sit down心理学空间 Chl~%P-F zu
  Sit down and rest a while
n,p J Y mE\0  And so he did, and oh the tree was happy
u.F/p? d}/R({0  Oh, the tree was glad

8Y4Xb E5^0

 心理学空间3Z"X2`+Lf

L H gYu(S0如果你向父母询问,那些儿童读物讲述了慷慨的故事?“爱心树”通常是他们能说出名字的第一本,而且往往是唯一的一本。但问题是:这不是真正的慷慨。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牺牲的书,这两件事完全不是一回事。

;E;Qh;V9t M}0心理学空间f{&Y:B`3SV9I

对一些读者来说,这棵树的牺牲行为似乎是高尚的,就像父母给孩子的无条件的爱。但是,如果你认为故事讲述的是慷慨,那么就很容易学到错误的教训,即,孩子自私是没问题的,成年人应该付出直到受伤——并且继续付出,直到他们真的没有东西可以奉献。这只会招来麻烦。心理学空间OPVjBn

B!HoUPhT0自我牺牲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健康的。研究表明,关心他人而忽视自己,会让人更容易变得焦虑和沮丧。一味如此也不会那么有效:当老师为了帮助个别学生而放弃晚上和周末时间,他们的班级在标准化考试中的表现就要差得多。同样,无私的学生也会发现在帮助同学学习期间,自己的成绩会变得不稳定,甚至成绩大幅下降。自我牺牲也是职业倦怠和生产力下降的风险因素。例如,无私可以预测护士的情绪衰竭,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心理咨询师的身体和家庭问题。

B}S/sc0心理学空间_9E$ZEru-pg

慷慨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而是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帮助别人。这并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慷慨也并不是在他人需要你的时候,你得放弃一切,而是在考虑他的需求的时候,得优先考虑你的需求。心理学空间 T(U$X"P8l!\fv9|y6[

心理学空间,SH6jc1{@e

一项对加拿大最高付出奖章获得者的调查显示,他们不仅关心他人的程度高于同龄人。而且他们关心自己的分数也更高。弔诡的是,减少无私奉献实际上会让你付出更多:这样别人就不会耗尽你的精力,你也因此可以维持你的动力。心理学空间(H4]yS N-eL

k;?SPo3w0@}0 

HQwM WuN-W"Q0心理学空间 g/Pf$zj!F

心理学空间 dE8~Y-ob WV
《爱心树》作者谢尔·希尔弗斯

~zd+{uR_:l0心理学空间w.SB$tz|4{

 心理学空间5U2oM5GY5B

心理学空间eZ_xw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促使谢尔·希尔弗斯坦写下了《爱心树》。

C7tP` c \m[j@3@0

!d ?s/])XW(y+z5[R0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他说,《爱心树》讲述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施舍,另一个索取”。但我们认为最好把它当作一个关于爱的警示故事来读。尽管这棵树似乎乐于为男孩付出,但他们的关系完全是单方面的。这棵树很乐意以“爱”这个男孩的名义毁灭自己。那不是爱,那是是虐。心理学空间${.Z9yp5S1[

fTZf(i0即使是这本书的编辑菲利斯·福格尔曼也有这种感觉。她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对自己在《爱心树》一书中承担的编辑角色感到不安,该书传达了一种我不同意的意思。我认为这本书基本上是一本讲述受虐关系的书。”心理学空间 L#Q#l__;E!_

(F#f)C0Dpc0

EE u |6A.r"Ky0 心理学空间;e;hT5cfvBa2b

7O[(N wIY(s z"H`0如果你只是看这本书的表面意义,那你就会错过书中的重点。如果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读这本书,然后合上书说晚安,那么,你就是在伤害他们。如果你赞美那棵树——“她真的爱那男孩”——那你就给他们上错误的一堂课。相反,这本书可以是谈论健康行为和健康关系对话的起点。

zg6?$J]+u\0

{gY]m0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付出不是单方面的。当然,父母会为孩子做出很多牺牲,他们应该这样做。但是《爱心树》里的男孩是完全自私的。他不只是从树上摘下来;他是以忘恩负义、毫无回报的方式行事。我们在每一个场景中都会发现,从这棵树上获取东西都会让男孩快乐。没有人对这个男孩的行为表示不满,更不用说教他用慈悲、甚至一丝合乎礼仪的行为回应树的困境。心理学空间$tC!Gqg7fp+pe0m

'Mw[x {I0错误的是,男孩不应该自私地拿走树上所有的苹果,而且,树也不应该让他这么做。这棵树已经掌控了如何养育一个被宠坏孩子的方法。

M L:~%qn+fh0

Kx"qO|5C8`/[#c0 

V5Ze:_'w4e0

4G7MUyhcW0 

l8\Q$D7W.L,gf,BaFD;q0

'` Is7HM(Rqr0“爱心树”的价值就在它的表面之下。男孩和树都不是我们孩子的好榜样,不过,他们的错误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教训。这本书的写作年代与现在不同,当时,礼仪和举止经常是是育儿的重点。半个世纪前,父母不太担心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即时满足和用滤镜自拍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有理由担心儿童们的资格会越来越老,我们需要更好榜样,为他们做示范——什么才是慷慨,自私又是什么。心理学空间0HQ(CY;eFj

xB1X#@0RF0 心理学空间W&X(X5`{ l\

O3x7I#V9O(jjz D0研究表明,孩子们听到的故事中的榜样可以产生持久的影响。研究证明,阅读《哈利波特》可以减少小学生的偏见。当4岁的孩子假装成蝙蝠侠或长发公主这些意志坚强的角色后,他们在面对无聊的任务时,会变得更加专注。不过,一本隐晦支持自私的儿童读物,可能会将儿童引向相信贪婪金钱的世界。心理学空间+^Q(yz1LQ4r p3_Uv ?

心理学空间$e]%a}0oky3t

 

m0m3Q@'O)N z,f0

9Z3xKjB ml0在阅读《爱心树》之后,您可以考虑和你的孩子进行一场对话。想象一下,男孩没有那么自私,树也没有那么无私。想象一下,这个男孩并没有那么快完全的丢弃苹果,而是种下了它们的种子。想象一下,这棵树并没有沦为一个孤零零的树桩,而是被一整片森林的其他树木所包围。想象一个不同的结局,现在已经长大的这位男孩带着自己的孩子回来探望这棵树。想象一下,下一代的孩子们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在树荫下休息。“心理学空间 L7G5P~c)XS1dt aV

+F+r+CC#Tth\0想象一下这颗树本该有的寓意。

w\x/xo"jWA0心理学空间 }h7YQ0R P1FL OI

这是我们想和孩子们分享的信息。付出不一定是那种必须让自己付出的可悲行为。牺牲也可以是一种快乐——是一件你为他人谋福利的事。

l;]S#q4w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爱心树 付出 虐待 牺牲
«让你的孩子平静下来的8种方法 育儿
《育儿》
儿童焦虑症:英国专家向家长提出六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