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的概念演变与诊断
作者: CAIN / 10817次阅读 时间: 2018年12月24日
来源: CAIN的温暖小屋 标签: 人格解体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4\OJ.gQ#c/G{0人格解体作为一种人类的感觉体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过去人们把它看作是大脑对抗无法承受的打击或压力时的自然反应,也是应对风刀霜剑的生存环境——比如集中营等——的防御措施。在这些情况下,为了幸存,大脑会自动将自己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然而奇怪的是,人格解体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诱因地出现。尽管近一个世纪以来,相关理论层数不穷,但对病因的真正深度研究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我们将在下文详细探讨病因。)有些人能回忆起具体是什么时候,是如何患上了解体,以及解体是否与某个特殊事件有关系。也有一些人可能从记事起就已经解体,他们会以为世界和生活本来就是解体以后的样子。对他们来说,人格解体创造了一个绝对安全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事物能对他们的心绪产生影响,然而代价也极高:感觉不到情绪。他们成了罗恩和其他人口中的“活死人”。

C7j9Nyl3L j&\0

su2Yf DI+b/`0心理学空间B|i4H8m&a{8qR3l

“人格解体”这个词本身,从诊断的意义上说,指明了症状,是个独立的精神疾病。卢多维克·杜加斯是一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写了许多关于记忆和记忆幻觉题材的著作。通常人们认为他是第一个这样使用“人格解体”这个词的人,时间大约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但是,实际上杜加斯是在当年的一本文学作品——亨利·弗里德里克·埃米尔的《The Journal Intime》——上首次看到这个词。该书囊括了这位低调而鲜为人知的教授的大量日记,在他去世后得以出版。其中有一句话尤其精确的描述了人格解体的本质:“我发现自己存在于死亡的另一端,或者说来自另一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独立于自己的身体和个人意识而存在;我被解构、被隔绝、随波逐流。难道这就疯狂?“

EIhH,|8EI0心理学空间o"ZpVun O5Z}

另外,近年来也有一些权威人士认为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是一种具象的体验。西格蒙德·佛洛依德于1904年游览雅典卫城时也遭遇了一次现实感丧失。三十多年后,他在给罗曼·罗兰的公开信里这么写道:“原来所有这些真的存在着,跟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一样!”在这封信里,佛洛依德解释说那天他被“转瞬即逝的现实感丧失”击中。即使多年前早已从书中了解了雅典卫城,也知道这座废墟的确存在,但是亲眼看到实物的感觉还是具有极度冲击力。他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存在于那个场所,却无法确认那一切都是真实的。

4s+N"i%_8[m9@0

:qG.`!dU U0从那以后,各个国家不少知名心理学家开始在著述或者在长篇论文中涉及人格解体这个主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本名为《现代临床精神病学》的医学教科书首次将人格解体纳入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修订改版,这本书给人格解体作出了相当深刻的描述:

Y3BK;`$i ~)g-?D-| WXn0心理学空间$Sm+D*Y$x'~ jN

人格解体是一种无法逃避且令人痛苦难熬的违和感,有时被称之为人格解体综合征。准确定义应该是一种感知失常,主要症状包括不现实感、丧失个人身份的确认感与对控制自己身体的认同感。不现实感的症状有两种类型:人格改变的感觉世界不现实的感觉。患者觉得他们再也不是自己,但同时也没有成为另外一个人,因此这种情况不属于所谓的人格转换。情感缺失的体验意味着陌生感与不现实感,且情感缺失也会被后者所加强。人格解体可能开始于某一次特定的严重的情感冲击,也可能由于长期的生理或心理压力而逐渐形成。聪明、敏感、情感丰富、内向以及充满想象力的人更容易解体。有些患者形容他们的感觉像“被冻结”了,思维也变得陌生;似乎自己是一台机械或机器人,想法与行为也盲目呆板;人与物体都显得不真实而遥远,缺乏原本应有的色彩和生动。也有患者声称他像在梦里一样精神恍惚,不真实的感觉让他非常困惑;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仿佛“死”了或“停止工作”了。心理学空间)d]BNr,C/Pn

心理学空间{9OY6h]/Z#^B A

就今天所得到的资料而言,对人格解体的定义到这里为止已经非常完整准确。但为了与过去的理论一致,这本教材假定人格解体不是独立于其他神经或心理疾病,更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少年,并且建议电击疗法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qe:w#\H@0

&e(P Aw!u:SSt,zA? U0现在我们认为任何年龄阶段的男性和女性患人格解体的几率都一样。慢性人格解体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不再是抑郁症、强迫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附属症状。

O(o6e%Y Y&mDxSZa0

Od] McA9s5I+Y$g0与早期人们对大脑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现在精神分析领域有一部参考书——《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指南》(简称《DSM》),该书定期修订出版,以保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这些修订版为了对任何心理疾病作出更精确的诊断,以近期收集的研究数据为基础整理出了最新的判断标准。从1950年到1960年的《DSM》只是在对解离症的定义中提及人格解体,将之归为精神神经症类。直到1980年,《DSM》都没有这种疾病的详细资料。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变了,根据最新的版本《DSM-IV》,人格解体被列在解离症之后,是这样定义的:

B dVF;i`&^ `0

1ez9g1k*UyHd0人格解体症最本质的特征是长期或反复的发生人格上的解构,表现为与自我意识隔绝或疏离的感觉。【标准A】患者可能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或者似乎生活在梦里或电影里。也可能感觉像个局外人一样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身体或部分身体。可能呈现不同类型的情感麻木的情况,包括缺乏情感反应,失去控制自己行为(例如讲话)的感觉等。【标准B】人格解体患者能完成现实感的测试(即:他们非常明白不现实感只是一种感觉,自己也不是真的机器人)。【标准C】人格解体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体验,只有在这些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造成了明显的抑郁或影响正常生活时才可确诊。心理学空间X*v,HVv6_AMM4G:X

心理学空间y{kB4Bnv*@

心理学空间!|"@p eU O)CQz)o

^!Ek,t'Y re]hP0除了多年来被记录在案的大量相关症状以外,与自我意识的隔绝或疏离,同时对这种隔绝状态有明确的知觉,是人格解体的本质。《DSM》里还提到,人们也许觉得很难描述自己的症状,并且害怕他们的这种感觉意味着自己“疯了”。

$e)[ CjR?;{c0

1T;y)I9xI c+Y0另外,《DSM-IV》还记录了人格解体症的其他可能的表现:

W#|4e f U]f0心理学空间/Z(nXr$V'C

·现实感丧失,或觉得外部世界陌生、不真实;

)]8k K/[Y)p1b^ N9j0

l^1D7}d] Nu,XA0·视物显大症或视物显小症,即看到的物体怪异的变大或变小;心理学空间+I.U:k*_zbilZ

J p/RT2j7[0p8]k0·他人显得陌生或机械的感觉。

n zpwf:xZd0

E R*an;q"Ag8z7mn(Lf0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强迫性穷思竭虑、自体观感以及时间感的缺失。有些案例中,人格解体的主要特征——感觉的缺失——可能会模仿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而在另一些案例中则可能与抑郁症共存。《DSM》写道,人格解体与现实感丧失是惊恐发作时的常见症状,但是如果这两者在惊恐发作时单独出现,则该患者不能被诊断为人格解体症。心理学空间 W-{G7VvzhMU;[l

心理学空间8NGT LFh8A

医生们还使用另一部诊断参考著作——《国际疾病分类(ICD-10)》。有趣的是,该书将人格解体归类于“心理与行为紊乱:其它神经紊乱症”,而不是属于解离症,将之与后者区别开来。这加剧了人们对人格解体究竟应该如何归类的争辩。《DSM-IV》和《ICD-10》对它的定义略有差别,但都提供了一样的诊断标准。心理学空间:ZT#v+` n$Bb | }

心理学空间xJ`Y7P]#R&`

《DSM-IV》还写道,几乎半数的成年人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期经历一次短暂的人格解体,通常都是由过度的压力造成的。大概三分之一的长期处于威胁生命的危险环境中的人会遭遇急性人格解体,其中将近10%的患者会住院接受心理治疗

g9Cc)K&X'I9A/o.k0

~#WU^TR0“正常人”在严重失眠、感觉缺失、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大麻或海洛因摄入过量时,可能造成短暂的人格解体,这个过程会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学生人群与处于致命危险中的人有很高的急性人格解体发生率,大约达到人数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后者的情况被称为“周期创伤性解离”,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如此经常出现于严重创伤之后,而使得整个西方世界忧心忡忡,同时人们又能通过它来预测患者在心理创伤发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恢复情况。正如前文所说,许多人都有过短暂的人格解体,尤其是在经历惨重的情感冲击、吸毒或处于过大的压力下。人们发现,世界总人口的50-70%都有过急性解体。研究显示,大约总人口的1-3%的人正承受着慢性人格解体的折磨。通常,最初的人格解体迷一般出现又消失,然而,有时它会转变成慢性,其本身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过程神秘莫测。

+^\x&Gc0

ft.n;W!Fc VY0人格解体有可能使人以为自己失去理智。当人们吸毒后遭遇解体,常常认为大脑受损了。失去了对环境与事物的熟悉感,使他们觉得自己逐渐抓不住现实。但是,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不同的是,他们绝不会失去理智。一定要说的话,他们是突然间对现实与存在过于敏锐,并且对真实自我的“正常”感觉的失真过度明白。心理学空间x9~0_ p^K7C

心理学空间^cb5e(K0^;hd$K b

实际上,人格解体相当于某种扭曲了的“知觉”或“觉醒”,在某些文化中人们认为这种情况是灵魂的升华。《DSM-IV》中简要谈论了这种想法。然而,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失去自我”的感觉如此诡异,人们宁可解体永远消失。心理学空间 z~c qj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人格解体
«分离性障碍和人格解体 分离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s
《分离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s》
人格解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