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理文化
作者: 塞利格曼 / 7240次阅读 时间: 2020年7月16日
标签: 创伤 受害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4Agp!Qm v

心理学空间0|}2JAI3N#gKFR

O!kbn4Uj0常常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意味着什么?创伤或苦难令人痛苦,很多人也因此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感到脆弱,没有安全感,需要照顾和保护。

|y+H&QN\*z%S,BK$H0

g S)k0WZb$v0N"mf)si0这种受害者心理,或者说受害者文化会让我们(因为扮演了受害者角色而)感到安慰和支持,进而会让我们更加觉得自己受了伤。

3Y-x+b|5y0心理学空间 S ]D+_uxU W G5X+J

当我们尝到被关心、被保护的甜头之后,我们会发现引起别人的注意会让我们感觉特别舒服。我们喜欢这种感觉——自己很重要,别人也总是在关注我们。

yw:X&jU:b U'p%@ Q0

~a.~ P_)J0当人们习得了这种反应之后,他们最终会认同这种“受害者”的身份。那些秉持这种身份、存在受害者心理的人,会认为他们自己永远是受害者,而不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遭受无辜的人。心理学空间f6Wt1h }5_

oB#I6y%d }0受害者文化包裹着这种身份认同,他们深陷其中。心理学空间z&Tv Yo n5h

)pIj*Y*r6Wy0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着受伤心理的人,很多人都会钦佩我们,哪怕我们会因此而迷失自我。否则,周围的人会认为我们内心冷酷,没有爱心。受害者文化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社会之中。心理学空间ss.Ze z|!j1@

k l0G3c3[j0值得注意的是,DSM-5没有把慢性受害者收入诊断目录,尽管它可能会发展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空间.ev7j9{:qV3Gg F"r

心理学空间9@Z7b$Wxd


YkM}3r6P0

f-R Hp'H0心理学空间/`yXN2x`Y

1、哪些角色促成了受害者心理心理学空间l2R#N;|2Z-{{

4cd4jSO*Q dp0A、无法停止的同情心理学空间 F*s,kUX Na L-Dx&HV

J]9K3`;fz0当我们为自己感到难过的时候,我们常常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但也有一些人入戏太深,以致于让受害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EG"HsM0心理学空间I?E _0gO.^0D W

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驱使一个人宁愿“享受”这些消极的感觉呢?

};J0ndU|#E1Z^$_.J,o0

+s7Krff}4Z%W0答案很简单:同情和引起关注。心理学空间0o1P C$b1P(m

tf;VTIj j$\0当一个人是受害者时,这种同情会让他们进入一个“死循环”。我感觉很糟糕 → 他们同情我、支持我 → 我的确很糟糕 → 我会一直会这样做。

f WY2p0z0

)c&b3qcv Nl0心理学空间}dO@UB2h T$N$e.L

"|(MF7o3a l2df0

nvL3z,Pp(N|/rx0B、社会角色心理学空间_EZ7Vy

心理学空间 I.FS#q }G

社会环境在受害者心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空间 W^ \V2tB*u

心理学空间8|PD*u\] c

比较文学专家、《受害者分析》一书的作者Giglioli认为,受害者心理是一种文化补充,对统治我们文化的社会法律的补充。受害者文化认为自成为受害者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他们认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7Qc0l2pfz0

6|3l[Qe4`$_0受害者文化往往会用一些诸如“可怜的东西”、“没有人关心他”、“我怎么能不帮助我自己的母亲”之类的短语强化自己的受害者的角色。如果我不帮助他们,就意味着我们是坏儿子或坏女儿。

TFvU&u^f1n0

3U#x@6i!k0所有这些都夹杂着一种担忧——即,害怕人们因为我们没有帮助他人而对我们另眼相待。心理学空间'X{rzn.m{

心理学空间2O6hV r2v&U|a g0t


8Hy}/O.eT0心理学空间,Wk W)n8] h`Yu

心理学空间9~e:T G)qP3l_u6H

C、外控点心理学空间4]Or0a"Y3k3`

g,L*d^C4u!y b0有受害者心理的人会认为、而且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或者将问题归因为社会环境的问题。他们认为“我真的很不幸”或者“为什么所有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

V6l(m5] z jp~0心理学空间}%R_+|'{;jU

这就是所谓的外部控制点——某人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相反,他们总是把责任归因于他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心理学空间.dOU-P3HeV z

+v&^{#?c Y~7hk0
r0yu*[?8LO0

PV6v)Fu({h5v0心理学空间/]'sHtc6]3QYW+\

D、受害者心理与消极性

Ib3U ls0心理学空间E!be!K-b w Q

有受害者心理的人往往会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变得更糟糕。他们会夸大事情的消极情况,看不到事情的积极一面。他们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方面,以至于不知道事情好的一面。心理学空间:B+JK;v}

6~ zD'KX4JD0正因为如此,问题的解决策略被他们的消极观念蒙蔽了。他们也无法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也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心理学空间n q M"k H6Trkx

'w*Vo%l^,b*j(Bz t0对于有意义的生活而言,乐观是非常有价值的。

)M5g!rO4H es#^1m0
当你坚信美好的未来,你就可以将自己的生活重新引向最重要的方面。——马丁·塞利格曼

8|#UxT&aBx(ve0
U+FH)Ahj~m.\0心理学空间)RW8YalK

*z2G!O.Z+N s@:f_02、情感勒索心理学空间7qRM8A]/TQ

Vrt;x_F!q:Z0存在受害者心理的人试图操纵周围的人,以达到他们的目标。心理学空间 \,o4w@ \6z9v

IL(O;O:N#F0因此,他们往往很容易辨别那些有同情心的人。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人身上,并利用同理心为自己的利益谋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心理学空间)fO~/rB:jv

1kd*bIMV#K0当对方没有按照他们的期望行事,没有给他们带来利益时,他们就会让对方扮演加害者的角色,而自己则是受害者。他们会说这样的话:心理学空间jW&}{7Lz3b

心理学空间-TK-r E r9J^3f0s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这就是你报答我的方式!?”

%fEh-|~]~0心理学空间o s0b:G,Sqr \Qa?;t

“别让我难受。”心理学空间y/n0T;f3La,X3A6W4e4OQ)i

^ Ez.P&W'S$| ?0“如果你不这样做,那就说明你不爱我。”

w6j-P io\*L+c I.]!c9L#Z0

(}2| r#ZI'r7q%Bt0这些会让对方感到内疚。简单地说,他们以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进行情感勒索,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扮猪吃虎。

6j2uel+N&S0

7h4mdK4L.P Gej0心理学空间]mAR4Yi R-z
心理学空间ZF? H1D2U$A

7A+?8lw$h g.V03、遇到他们,我能做什么?

A:d2R*k z;O0心理学空间;i%\.@ D!o8q

不要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别向他们屈服。

6WF#?C6M d"H0

iSqc%@$_.k\ N0如果你按照受害者的要求做了,那么这会鼓励他们继续扮演他们的“受害者角色”。心理学空间\:Q C'FXUP

心理学空间p R _8C*N;{c

如果周围的人继续被他们操控,做“更多相同的事”,那么,就会变成一种恶性循环。迎合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关注,这些只会维持、甚至是加剧受害者索要的气焰。

%X'h)P-jel(l`1O0心理学空间p8iaG6o9]+m8L?DJ

你需要经常向受害者解释你不再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不再满足他们的愿望的原因。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走出他们的舒适区。

(X V"hz(p/g5{o cKq0心理学空间F8N-q s8vK4u5`

受害者可能会理解你的这种做法,他们也会知道,自己会因此获益。你只需说一句话:“我不帮助你,不满足你的愿望,实际上是在帮助你”。

s,\#dN;W.z0心理学空间2D4H2_ \/z1HpZ%v

在情感上和他们保持距离。这样你就不会被他们拖累而感到精疲力竭。你需要保护自己并设定界限,因为你的幸福也很重要。心理学空间3S)] UqJ DS[*g

心理学空间d0R3Z,b^,E8t

你可以建议他们采取的一些替代行为是:心理学空间J;hM+pr

R7lR1}w+FzA I0“到目前为止,你能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心理学空间XtU4IJF6_,i

心理学空间)MQ jUy

“你能承担什么责任?”心理学空间 lQFW#U%m'E{

(Gs7^4F|;C0“你愿意接受这种说法么?——你扮演的受害者角色让你的状况变得更糟,这并非全都是厄运或其他人的原因。”

wlc,v6O+})b-r0

$yc;I6XT8^6Wq0
;vW EE+Uu'flg0

t$A^%G%WjF0心理学空间;H,\os k}4sY6L1cy

4、守住你的界限心理学空间:CW`(Ets

心理学空间%q:OH S!Mvoo%u

如果他们不想改变,就不要太投入。

p3~[3Ta}Uir0心理学空间!F `*M:f*D'\I

记住,你不能为了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将我们的理解和关心送达给他们特别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牺牲我们的幸福。

Ip9A|\ vz*e&Y0

jn"yoFV0请记住,这些都不是你造成的,你无需对此有罪疚感。让你有负罪感是受害者最主要的武器之一。当“受害者”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其他人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因而会感到内疚。请记住,他们是在利用你的内疚感来满足他们的愿望。

2LtK ~ ZO"^0

$vH?:[2r0DP#L,B,_2K0学会说“不”。如果你不愿意做某件事情,可以用一种友好的方式说“不”,但一定要清楚、坚定。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借口,因为受害者可以用这些对付你。

M;D b6{YE0

-q/ne5pT*S]0敦促他们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对于那些一直觉得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人,我们建议他们寻求专业人士的心理帮助。心理学空间Z9D#ShG

心理学空间)z*eQ$|!ua[9S(KC)v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受害者的文化常常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放弃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些,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促进他们有所改变。心理学空间t*vA3g'nm

Q.}yj;}0心理学空间Q/xYNkHQa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创伤 受害者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四个信号 自我
《自我》
自我陶醉的心理意义»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