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D的概念
作者: 心理空间 / 14829次阅读 时间: 2017年2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tv){7y9N-_FqwG

精神分析建构的操作化心理学空间#B'r?"dQQC[

心理学空间O#fa#VS

试图进行精神分析的操作化总会令人怀疑。为评估过去在精神分析构建操作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需要知道研究的深度以及相关结果的科学性。例如它们是否适合证实更广或更具体的理论或术语,或应该作为不足之处而被拒绝?心理学空间 X\-k9g#uly!g

心理学空间.B%bZ*vM#V

因此,决定性的问题是,研究中的主题和理论建构是否仍然保留着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理论观点,或者流于操作化的程序而丧失了精神分析建构和研究的基本对象之间的关系。Eagle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它们的出现不仅与一般的理论模式相关(例如:在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中关于潜抑的概念),而且与治疗概念或其他精神分析变量的有效性假设相关,就像治疗中移情过程及其在治疗中的作用。

A I,^2u y,E`](gy*~0心理学空间zfP"l6a SLB

操作化的研究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其核心任务就是在理论水平和观察之间建立联结。为此,有必要详细说明相关建构,然后将其转化为研究操作。这就形成了理论概念实证检查的前提。心理学空间/I LMo @G

(alG!]:^@{z!y0传统实证性实验心理学以统计学作为检验假设以及生成假设的方法,与此一致的是,操作化研究首先考虑实验设计逻辑,因此会实质性地影响到原先的理论术语翻译成操作化术语,造成先前描述过的理论框架和操作观察之间的差异性。

U6Z$ky6gC.e6Wnt0心理学空间m8gX9{ U"M#FG4n

这并没有给实证心理学带来问题,因为它明白自身是一种不懂“优先”的科学(Herrmann,1979);它的假设建构仅仅被理解为实证获取的“组织框架”( Herrmann,1972)。心理学空间 p6s9h8d L*t5yF;k

心理学空间)N_:@Bg2c9_%W

精神分析会有所不同,它有着复杂的人格和发展心理学以及疾病和治疗的理论。其理论和概念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被纳入科研设计。潜意识、潜抑过程、情感或移情这样的东西通常不能被直接观察到,而必须通过推断得出。这种情况就需要研究程序能灵活地处理各种可能的观测数据,并能对任务有良好的系统观察方法、评估方法以及合理的解释。当然,各种数据的实用性是不一样的,然而其标准不能仅仅是使数据在统计上安全可靠。例如:当我们与在记录的基础上通过质性分析高度复杂事件(如医患关系模式的制订)从而推出的假设进行比较时,就会对在统计上证明没有意义的事实(如对大样本进行症状量表评定而几乎没有显著性的结果)在科学上的价值进行深思。心理学空间6fuV7L/vPQb

9b8eu!Z2A0@(~0对研究结果的效价判断依赖于假设(带有争议),兼顾生理社会心理“硬性”数据,和应用质性研究取得的病人生平及个体主观视角的多模式方式是一种多水平的整合。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中,以下两方面结果的交叉互补是不太令人满意的:一方面是基于定量操作化的发现(例如:标准化问卷结果),另一方面是从开放的“叙事性”访谈中在得的结果。人们经常发现会不可避免地想做解释性结论,或者这两个水平的内容间有明显的差距。不过,如果我们允许自己将注意焦点游离于这些水平间,我们对主题就会更为明了。试图对基于躯体、心理和社会信息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画面是特别有问题的。相信这些会天衣无缝地结合成一个心身整体实在是天真无知的。正如Tress和Junker-Tress(2002)所强调的,功能性因果分析方法和解释性目的方法均揭示了不同的层面,尽管它们都代表着“真实的认识”,但是它们不能被认为是对一个人的同质性解释的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同时使用不同的科学语言,以使我们能够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或解释性理解的方法来研究人类。这些方法正如它们的结论一样,是对彼此的补充。重要的是确定它们各自由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围,识别两个水平之间的交叉点,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以系统方式重访每个点。

2|7@_P*QWmH0心理学空间1c1V;h9a.p l y!}7m

如果检验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概念的实证研究普遍适用于“检验”精神分析性假设,接下来就得问问精神分析师或者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多大程度上准备并愿意处理理论或临床发现上的不一致,井将其适当地整合到各自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行为中。发表的研究结果很少被重视,许多临床医生倾向于否认这些工作和结论,或者不留意那些正性的结果,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阅读相关的杂志。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团体已经对临床研究结果不能影响临床实践争论了很久(如:见Z. b. Luborsky,1969),如今这种观点已经转变. Kächele(1995) 提出,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研究很接近于“治疗实践的复杂要求”。比如说,它反映在《心理动力学治疗研究手册》的文献中(MilIer,1993)。

:Z0a+Qc xsS Y^$D%`0

2I6T;D'\.Tj0E,E)E0在精神分析内容的操作化定义上,表现在诊断术语表上的与新现象学导向的结盟把我们引导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通过努力,所有的精神分析性词汇均可以“被定义下来”,以纯粹的描述性方式被理解和掌握。例如: 超我转变成良心,超我冲突变成内疚感。这样就丢失了精神分析性术语中的一些动力性概念,但只是在这个例子中,并非所有的都有这么多,因为内疚感确实包含了超我冲突的绝大部分内容。如果有人坚持以内疚感的定义来取代超我责备,可以有利于理解但是却丢失了动力性的内容。实践中很有可能的是,不少精神分析师会走到妥协的路上来。然而,从笔者的观点看,把一些概念过于简化是不可取的,如把潜意识的概念变成“不能言语化的东西”。事实上潜意识的概念,特别是动力性潜意识,无论它的定义有多难,远远比“不能言语化的东西”这个概念更深远。

cD7rf6{%s:@2X0

#\pA&^'Vk'h0因此精神分析概念操作化的创造者必须找到一个折中的途径,既可以非常清晰,又不会远离其动力性的内涵。也由此有理由假设心理动力学操作化分类的使用者首先要接受动力性的术语如潜意识、内在冲突、防御、心理结构、自我和自体、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等。理想状态下,对这些基本术语的理解应该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被明确,而不是在其实或者假定真实的程度上被定义。这就意味着,动力性假设可以成为定义的一部分而不需要绕着弯或者偏离操作化的规定。需要强调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操作化在定义上就是应该总是能够进行处理,而无须依靠不能够被操作化定义的事实。但是,对于精神分析性含义的操作化,如果要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而不扭曲那些在定义上尚未获得一致公认的概念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动力学操作化是非常敏感的(更确切地说:包含心理动力学结构的操作化)。这样一个过程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多地保留动力性内涵的同时,从禁忌中获得更大的自由。也许更准确的不是说“意见一致”,而是说“最小公倍数”。在精神分析师中达成广泛一致实在是很稀罕的事情! 这里所呼唤的是一种妥协,考虑到当今人们很快且很容易对妥协的能力进行贬低,提醒一下精神分析师, Zacharias(1974)认为妥协在根本上是创造和平的先决条件。在这个意义上,OPD对操作化的建议是一种妥协。

ce*L*[.R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刘丹:“网瘾”少年和他们背后的家庭》微课文字稿 精神分析实操技能
《精神分析实操技能》
The Infantile Personality :The Core Problem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