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学观点
作者: 朱智贤 / 4477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28日
来源: 《儿童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2oxPS*V@E @

20世纪60年代以后,艾利康宁在维果茨基的思想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他的学生达维多夫是这个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心理学空间 j#C+V*nS kG

#]8d9NT3_)G0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它大致包括下述几方面。

~%h\.M KwT6T}(G0

R9`]Lv!p01.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心理学空间s$j c9s-VfS

心理学空间 w6H4D3e7x0M

首先,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是对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观的继承,又是他们自己研究的成果。

.\9L0r*Y [B&i0

:d [t[4A$l{C ?0其次,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

#J0?/Xx2ojhVe0

#_1M#_QC T0再次,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

LeS!U\]n1Bk0 心理学空间zLa/Us:\r.|

最后,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强调要研究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面貌,要研究儿童心理从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个阶段的条件、特点等等。在这个前提下,个别心理机能(如感知、记忆、思维等)是可以研究的,但孤立的、官能主义的研究是应当反对的。心理学空间g4f!OO_'hM

心理学空间3o];A+vg0h~

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3L R\O4ba}(p!mJ0

7f!F+R|$S0C r)Hr0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认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心理学空间CTz9pX |y

j P9m;R ju"a.h2fT0(1)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心理学空间z!`y_F-{2Ou2{

%i IDu)h#pg0(2)摆弄实物活动(1~3岁);

-c3I:w8fq0

5_K h_6v \0(3)游戏活动(3~7岁);

.V6JfZo2z0 心理学空间~L W,aD&V

(4)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

,j] yUQ j'I0 心理学空间AYQ.}"WE6}2H M%q:G

(5)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心理学空间nV|!i? r9[

fJ_D4kBP0(6)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3s3T;V^wrD0 心理学空间q$E;s n:E@0e

3.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

~P'P5V.k ^2z:c+`e0

4b,A4}@%DP6ea(W0达维多夫认为,第一类主导活动是儿童的需要、动机的发展占主导地位,它包括三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学前期(3~7岁)、少年期(11~15岁)。第二类主导活动是儿童的智力、认识的发展占主要地位,它也包括三个阶段,即先学前期或婴儿期(1~3岁)、学龄初期(7~11岁)、青年初期(15~17岁)。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从以需要、动机发展为主的时期有规律地代以智力、认识发展为主的时期。心理学空间+V)gt$t)d

g@;~t9cqCns04.关于“关键年龄”问题心理学空间;J UVt:|[_

心理学空间?$PHfs+^9|E a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1~12岁。这是一种转变的年龄,是产生急剧变化的年龄,或者叫做危机年龄,即三岁危机(在先学前期之末)、七岁危机(在幼儿园与小学年龄之间)、少年危机(在小学年龄末期)。危机时期具有两个特点。心理学空间 Q}-c+O(N

心理学空间2X/Jx+L5A0Ar.OQ-J

(1)危机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但变化是急剧的,危机时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表现为容易发生否定现象(如学习兴趣低落,和周围的人容易发生冲突等),但如教育及时,也可以不发生。心理学空间G$apz~5AvH

9NNVrbT;|0k3J*_.RM0(2)危机时期如能正常度过,就随之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出现新的面貌。如三岁危机正常过渡后,可以看到儿童心理上自我抑制能力的迅速发展。七岁危机正常过渡后,可以看到儿童更大的独立性,和别人的关系上更加丰富多彩。

g:a4m0|T0D/{0 心理学空间1o@6h9FPT

他们还认为,在危机年龄过渡之后,儿童心理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平稳期。心理学空间RBF2T_1e`3LuK

心理学空间 QfSY,Ux;BI+Qrq6I

艾利康宁、达维多夫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当时苏联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很多可供参考之处。但是也有许多问题还是很不清楚的,例如,何以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以需要、动机为主和以智力、认识为主两者互相交替的过程,还缺乏充分的科学性的阐明。

z6o#]F5GV U8h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巴甫洛夫学派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朱智贤
《朱智贤》
解放前我国儿童心理学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