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
作者: 王碧莉老师 / 6978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月22日
标签: 幸福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U'bB!R8j9m^R%@&A0纯朴农村中,溪边的浣衣妇,赤脚嬉游于田间的孩童,庙埕前泡茶的老人家,悠闲、快乐又满足的场景,因十大建设及各项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之推动,台湾经济渐渐起飞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到现在的停滞不动,甚至经济倒退、政治纷扰不安、教育政策一改再改、失业率与物价指数不断创新高,你觉得你幸福吗?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是1、是2、还是3……?

x'L6We,i.ta]C[x0心理学空间3Y1N[)B{P%{i'JJM R$_

自小,我们被要求努力读书;长大,我们被要求努力工作,我们虽辛苦,最大的目标无非是提升生活质量,期盼过得幸福、快乐、满足、满意……。甚么是幸福?幸福来自哪里?幸福如何取得?是农业社会较幸福、还是工业社会较幸福?影响幸福的因素是甚么?性别、年龄、收入、家庭型态……哪一是影响幸福之主要因素哪?心理学空间-k:B0Y;E%?X

Y'K ` C)})T0什么是幸福?心理学空间+n]y[.N2P0]

心理学空间l3}L5ZUA'DK

什么是幸福?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传统取向:享乐主义取向(hedonic approach),关注快乐,根据快乐的获得与痛苦的规避来定义幸福;实现论取向(eudaimonicapproach),关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实现,根据个人潜能的实现程度来定义幸福(Ryan&Deci,2001)。Keyes,Shmotkin和Ryff(2002)进一步将这两种取向区分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与心理幸福感心理学空间5@ I*Cz y7`

心理学空间 J _ qC"^+{

(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 以快乐论为基础,快乐论(hedonism,Kahneman 等,1999) 认为幸福是由高兴和快乐组成。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则以实现论为基础,实现论(eudai-monism)认为幸福不仅仅包括快乐,还包括人类潜能的展现。如Waterman (1993)就认为幸福由对真实本性的认识和实现构成(高良、郑雪,2009)。也就是说,幸福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观幸福感从情感和认知2个层面,提出了幸福感的3个成分: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心理幸福感则以实现论为基础,认为幸福感是客观的、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心理学空间J;?U#j;X [

心理学空间2z.F;fk$z(f

学者认为以个体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nig),主观幸福感包含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正、负向情绪的表现(Hoferet al., 2007),而心理幸福感则偏重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自我展现与个人对生活的意义感(Waterman, 2007)。心理学空间N7o~V,Wahq

?]+KT6L K5P-M2JFP0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又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幸福感之诠释亦有所不同。在中国,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儒家以”仁”为中心,“仁者不忧”(《论语•子罕》),“君子不忧不惧”;忧是乐的另一端,是同一种情绪的两个对立面,仁者不忧,说明仁者常乐。孔子还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谈颜回安贫乐道的陋巷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意即只有仁者才可以长久地保持快乐。又说 “不忧非心理学空间;R:L sy"IG

4N4Rt ~-v/[_0乐而何?”(《论语•或问》)孔子“乐亦在其中”、颜回“不改其乐”都是因仁而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事亲从兄之乐,如同草木之有生意”(梁漱溟,2005),此均为儒家的感性之乐。佛家认为幸福是内在的平静,强调内在之修持,更有与人同登彼岸之积极行为,透过四圣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通向涅盘解脱之永恒幸福。《易经》言”祸福相伴”,《老子》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家强调以无为之精神顺应天道,面对人生而获得幸福的感受。道家的幸福不操之于人、不勉强、不追求欲望,看似消极却是积极以对(陆洛,1998)。

I-uA3o%c i8g0

`,N3?1vt O*j0在西方,古希腊时代,鲁索、柏拉图、苏格拉底、费尔巴哈等对幸福的内涵进行探索;鲁索认为,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幸福;苏格拉底认为幸福就是拥有智能和知识;柏拉图的「至善」思想认为人生的真幸福是德性和智慧;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是正直和谨慎;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就是生命本身,生活的东西都是属于幸福的;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家们认为幸福只存在于天堂中。

$[ L%DimXg(DE9Mto0心理学空间$^,[*C$Y|0u

近代,西方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要靠自身努力得到灵魂最终之宁静与满足就是幸福;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悲剧论之尼采则认为,要以悲剧精神享受人生。不论中西,不论上古世纪,不论中古世纪,不论现代,”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bTx8?+F;z"l0

心理学空间l'|E4peY"G4h

bU8y6eD0幸福来自哪里?心理学空间i6r$BK}K;Ug

心理学空间!u'We.{ MO:\_/s

幸福来自哪里?这要从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来说明,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三种:(l)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2)以内在情绪体验为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就是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3)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即认为幸福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心理学空间H]+~;J2l)c6wU

心理学空间 [l~-{%hS2F(`GF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G9` |3KT#k0

&gi4T9mS-R7K8Y0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指个人依据自身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估,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包括认知成份的生活满意度和情感成份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相对稳定性,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研究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3)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对认知的判断,即包括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认知幸福感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按照一定标准对其生活中各个领域(如工作、家庭、自我等)的满意程度所作出的综合性判断,这种判断是通过比较个体所知觉到的成就与期望之间的差异而获得的。对整体生活满意度判断产生影响的至少有12个领域:健康、经济、家庭关系、工作、友谊、居住环境、生活伴侣、娱乐活动、自尊、交通和教育(Dineer等人,1985)。

/O6~;F9Go0

({Mm5X3L9bf0幸福如何取得?是什么决定了人的幸福感呢?

V0eg ]z d#M0

!cvj!K U#c?"x0性别、经济收入、智力水平、生活事件,以及个体所处的文化氛围等因素会轻微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而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应对压力的方式和自我认知等个体内在因素则对主观幸福感有更强的影响,其中,人格被认为是对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幸福感既然来自个人主观之体验,但是这个主观体验却是来自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内部因素是以与外部因素相结合的方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所以,幸福如何取得就相形复杂。心理学空间.hM8JvZ

2G,C?.G/DEO3SN0依据适应水平理论说明,人能够不断适应各种变化。

q1V`Q.f:rQ0}0

n}2Bc.n0l0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开始,人们会感到非常的幸福、快乐、满足,但当人们适应了这种生活之后,又会感到平淡无奇,快乐或幸福也不再明显增长起来。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和坎贝尔(Donald T.Campbell)认为,收入增加,短时期内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需求,使人们达到更高消费水平并带来额外幸福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慢慢适应这种消费和收入水平,额外的幸福感就慢慢地消失了,人们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会减弱,情绪系统对新事件的强烈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这符合了主观幸福感”相对稳定性”之特点。心理学空间2qQ,{Ocu

心理学空间D-c|`u.r

你知道自己幸福吗?你知道幸福可以创造吗?心理学空间1Ol9T ^jb

n-J1q|.] j1R1n0Bergman和Scott的研究表明幸福感指数对不良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幸福感缺失的中学生多存在诸如打架、吸烟等不良行为。相反,幸福感高的个体其不良行为也较少,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那些常常能够体验到幸福感的人其心理更有可能是健康的。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通过对理性的反思,通过对个体内心幸福体验的唤起,来克服知识教育中个体物化的、无意义的存在状态,恢复生命的完整性和超越感,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使幸福体验溢满心灵。心理学空间U`0~o6x0Om/j}3b

|2f$vsT5sJ!|C0你希望自己幸福吗?如何创造幸福?

x.ASk/Pp%nG7_0

`w&t,}f9Ut4y0幸福是可以创造的,积极心理疗法可以让你体验到幸福感;(一)感恩练习: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感恩练习不仅能提升人的心情,还能增进身体健康,使人精力充沛。(二)生活开心事件:每天写下3件开心事件以及它们的起因和过程。(三)日行一善:利他或善意的行为,如探访福利院、帮助同伴、帮助邻居修剪草坪、给祖父母写封信等。对他人友善,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使人感到大方和能干,从而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赢得微笑、赞赏和善意的回报,产生快乐和胜任的内心体验。(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快乐的人很少感到孤单,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五)积极质量:拥有积极质量的人,其积极乐观的情绪会激发他的适应力、热情和坚毅精神。

|pXaxE0心理学空间:r*j_;?!l:VG9bE

测试一下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学空间;i lU@$p1RV%?5n

心理学空间 [F}4w|

《生活满意度量表》是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爱德华.达纳在1980年设计的,自那以后被全世界研究人员广泛使用。

%avF)h^)IBJ0心理学空间$rP8GV!L

读一读下面的五个问题,然后根据你的赞同程度给每个问题打分数

t|d-Z cZ S-Dp0

)f^7B.gyc VT}0(依不赞同程度打1~3分;不赞同也不反对4分;依赞同程度打5~7分)。心理学空间/[BDkOKZn,[

心理学空间vn;kt{"M

1、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生活接近我想过的生活。

U }}X([1O%AL)QV0

,i} [U/e mz3fS F02、我的生活条件非常好。

hl4}D M+Q#V8@0

P&HqS(Z``Rz03、我对生活感到满意。

[Lo `1~.d&t:P0i0

'E7f,@b0D+y m04、迄今为止我已经得到我在生活中想要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Vb hGKao!b_n0心理学空间~eN0o*i1v"S

5、如果生活能够重新来过,我几乎什么都不想改变。

7\)|+\$Wx-~0心理学空间:U&Y:g6qJn/f

总分心理学空间z&V0^ _0P8y{

心理学空间E }6[*UGBRM8k

31-35分:对生活特别满意

'L6g,vQG7R'n}_r I"v0心理学空间H;J:Vz4\!d4?

26-30分:非常满意

/E!V?lU/x!i~0心理学空间 f(kC}[bg8d

21-25分:大体满意

5|j5z|"~}\b0

}CX deBM;W020分:无所谓满意不满意

$@5b%Jc:Nh0心理学空间5A8e D7ZcAwpL

15-19分:不大满意心理学空间-I){jGz6W:c,T

心理学空间:D e vl2~F

10-14分:不满意

*Y aq2w.H*e+d0

(Tqa:w\4D*Y%s_05-9分:特别不满意

(Tvl^n6R%U0

b4Mq*~#x&A2Z5M0 心理学空间,e)b'|n4cM)ne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幸福
«别做5种心理奴隶活出自我 自我
《自我》
更多的睡眠会增强性欲么?»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