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心理大师揭秘最古怪案例

定价 ¥45.00

心理大师揭秘最古怪案例

这是一本记载了不同寻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的书,然而它并非旨在记录人类最怪异行为。实际上这是一些有关心理治疗关系的故事——这种治疗关系让来访者和治疗师本人都发生了转变。这些故事充满同情和爱,展示出治疗师们为工作所作的奉献——《心理大师揭秘最古怪案例》

心理大师揭秘最古怪案例

作者: 科特勒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1日)
平装: 348页16开
ISBN: 9787501989805

外文书名: The Mummy at the Dining Room Table:Eminent Therapists Reveal Their Most Unusual

编辑推荐

杰弗里·科特勒编写的《心理大师揭秘最古怪案例》收集了当今心理治疗先驱们最令人难忘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被绘声绘色地呈现,为读者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从“年逾82岁的妓女”到“3岁的酗酒者”,你将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罕见的而又令人振奋的书,它触及了人类本性,的最深处。这本书以后你恐怕再难有这样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了。这些世界上最出色的咨询师所带来的最不同寻常的案例,它们将会改变你对于生活的看法。大部分的案例都温暖人心,而其中一些更是超越了你的想象!”

——Jack Canfield,《心灵鸡汤》系列作者

“通过这些最古怪的案例,当今最伟大的行为专家们将告诉你,他们所领悟到的一些东西。”

——John Gray,《男人来自火星,女人耒自金星》作者

“这是一件多么棒的礼物!Kottler和Carlson两位收集了当今心理治疗先驱们最令人难忘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被绘声绘色地呈现,为读者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从‘年逾82岁的妓女’到‘3岁的酗酒者’,你将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Nick Cummings,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席

“富有悲悯之情而又不乏诙谐之辞,这些奇闻异事向我们展现了人类境况的古怪之处,同时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趣方法。”

——Jeffrey K.Zeig,采尔顿·埃里克彝基金会主任

作者简介

作者:(美)Jeffrey A. Kottler,(美)Jon Carlson

杰弗里·科特勒是在心理和教育领域里最多产的作者之一,他已经写了50本题材广泛的著作。他为辅导员和治疗师写12本教科书,这些书被世界各地的大学所采用。他还为从业心理治疗师和教育者创作了12本书,其中受到高度关注的著作包括《不完美的治疗师》(The Imperfect Therapist)、《慈悲的治疗》(Compassionate Therapy)、《超越责备》(Beyond Blame)、《眼泪的语言》(TheLanguageofTears)、《最后的受害者》(The Last Victim)、《改变你生活的旅行》(Travel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糟糕的治疗》(Bad Therapy)、《保持长久的改变》(Making Changes Last)和《餐桌旁的木乃伊》(TheMummy at the Dining Room Table)。

科特勒已经是有30年经验的治疗师。他在包括学前学校、中学、心理健康中心、危机中心、大学、社区大学和私人开业等各种的机构中,作为教师、辅导员、治疗师而工作。他曾在秘鲁(1980)和冰岛(2000)被聘为富布莱特学者(Fulbright scholar)和高级演讲师,并且作为特聘教授在新西兰、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和尼泊尔工作过。科特勒目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咨询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目录

01 Jeffrey A.Kottler:想把鼻子割掉的男人

02 Jon Carlson:餐桌旁的木乃伊

03 Frank Pittman:布吉·比的口欲滞留

04 Arnold Lazarus:进退两难的恋母情结

05 William Glasser:从垃圾箱中觅食的冲动

06 Domeena Renshaw:需要教会许可的“小弟弟”

07 Violet Oaklander:和囊鼠蛇与角蜥蜴一起的心理治疗

08 Harville Hendrix:扔不掉的垃圾

09 Scott Miller:精神病房里的终结者

10 Insoo Kim Berg:和鬼魂生活

11 Michael Yapko:一个本该沮丧和绝望的女人

12 Albert Ellis:一个痛恨所有人和一切事的女人

13 Bradford Keeney:一个看不到幻象的巫师

14 Susan Johnson:一个用自杀方式验证丈夫对自己的关心的女人

15 Ernest Rossi: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门票被那位做催眠的医生找到了

16 Arthur Freeman:来自地狱的律师

17 Robert A.Neimeyer:为—位抄表员重新搭建起记忆的七巧板

18 Pat Love:紧急催眠找到汉堡店的三只手

19 Samuel Gladding:美女和恶魔

20 Gay Hendricks:背痛中隐藏的秘密

21 Howard Kirschenbaum:一个希望心理医生成为别人的病人

22 Joel Bergman:穿燕尾服的新娘和穿婚纱的新郎

23 David Schadf:走出迷失记忆的阴影

24 Howard Rosenthal:下水道井盖、游乐场和牧师的性关系引发的惊恐障碍

25 Jay Haley:一位年逾82岁的妓女

26 Stephen Lankton:幽灵救了他一命

27 James F.T.Bugental:他永远都只能是黑人

28 Michael Mahoney:我不介意当镜子里那个人

29 Laura S.Brown:3岁的酗酒者

30 Donald Meichenbaum:每个父母最大的噩梦

31 Peggy Papp:第三种性别认同

32 Len Sperry:变身大象的小鸟上校

序言

尽管可能认不出书中任何一位主人公(他们的真实身份已被煞费苦心地隐藏起来),但大家肯定能从他们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案例中的人们都曾遭遇过痛苦和非同寻常的挑战,我们在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这些。与众不同的是这些人面对生存困境的方式:他们与恶魔周旋抗争,面对逆境不屈不饶,并最终在优秀的心理治疗师的爱心和关怀下交到了好运。

书中的故事确是不同寻常、令人匪夷所思的,然而它却不是一本旨在记录人类最怪异行为的书。实际上,书中所收集的是一些有关心理治疗关系的故事一一这种治疗关系让来访者和治疗师本人都发生了转变。故事中充满了同情和爱,展示出心理工作者为工作而做出的奉献。这也不是一本旨在将治疗师们描绘成英雄的书(尽管那些至今依然健在、最了不起的大师们令人吃惊和极富创意的治疗策略在书中随处可见)。这是一本赞美和歌颂人类勇气的书。书中的主人公虽然被迎头击来的生存难题压得难以承受,但他们却经过自身的奋战,始终如一地信任那些帮助自己的医生,最终摆脱困境并赢得了生存的挑战。

为什么挑出了这些案例?

在人类行为的领域中,那些异常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案例对我们来说实在是见怪不怪了。这些案例中的相当一部分不但对心理治疗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兴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安娜·O案例则是心理分析发展进程中具有开创性的一例。在这个案例中,安娜·O这位年轻女性视力模糊、吞咽困难,并且右臂还瘫痪了,然而这些却并非出于身体的原因。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事约瑟夫·布鲁尔发现自己正面对首例歇斯底里症挑战的同时,也被安娜身上的种种怪异表现所吸引,并为之着迷。

再就是那个西比尔案例,这个首次被记录在案的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故事不但变成了畅销书,而且还卖疯了。然而,并非只有临床心理医生才对这位身上具有十六种截然不同人格的女人感兴趣,他们还希望了解治疗师是如何设法应对这个挑战的。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口味,其他这类书籍当时也随之跟风而上,为大众提供了各种充满奇异案例的读物。那个错把妻子当帽子的男人的案例则为整个出版业催生出众多有故事的人——他们个个神经兮兮、心理怪异或存在行为障碍。

为什么选中了这些心理治疗师?

作为群体而言,治疗师是阐述最为清晰、口头表达最为清楚明了的一群人。作为一门职业,他们接受的是全面系统的培训,对于甄别人们交流沟通中所产生的细微差别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在概念理解和人际关系方面富有经验。心理治疗师们是一群出众的交谈者和专家,他们能够以人们听得懂的措辞和话语深入浅出地解释复杂的想法和观点。说到底,心理治疗师们赖以生存的本领就是说服人们去做那些他们本不愿做的事、放弃那些曾经坚守了一生的神圣(但却是自我毁灭性的)信念。

让我们再想想这个职业群体中仅占百分之一的那些人一一那些阐述更清晰、表达更明确的人。这是一些业已提出自己的理论并为他人所追随的人,这是一些业已出版了书籍和手册并据此对其他医生进行指导的人,这是一些你在访谈节目中见到的、在文章中读到的或在电台采访中才能谋面的一些心理治疗师。他们是这一专业领域中最优秀、最聪明的成员,是这个职业中最睿智、最机敏、最能够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代表人物。在这本书中,你将会听到他们的声音。

我们所收集的故事来自三十位最杰出和最受尊敬的心理治疗师。他们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接受的是不同的心理培训和教育,譬如精神病治疗、心理咨询家庭治疗以及社会工作等众多方面。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包括精神分析、行为认知、建构主义、女性主义、人本主义、系统疗法以及其他各种疗法。然而大致说来,书中的许多治疗师其实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心理学理论,并且几乎人人都创造出了各自的疗法。他们所编写的许多著作也因此成为该领域中的重要书籍,指导着其他所有治疗师的工作。

在这本书中,你将有机会听到这些当今最伟大的理论家与心理学家的声音,听他们讲述那些最为离奇的案例。在每个故事里,你不仅能够非常贴近地看到故事的主人公所选择的种种抗拒生存逆境的独特方式,而且还能窥见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些最了不起的思想者是如何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局面、如何为来访者排忧解难并让他们得以从眼前的生存困境中解脱的。你还能前所未有地了解到治疗师是如何对待自己那些最难缠棘手、最具挑战性的来访者的。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你也将对人类的生存苦难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

从不同寻常到异乎寻常

一开始着手收集这些故事,我们就马上意识到,实在没有什么通用的方法可以用来构建这些访谈或每个章节。刚开始时,我们的确准备了一份采访草稿一一我们甚至还把可能提出的问题编成表格,提前发给了每位参与者。我们觉得这种抛砖引玉的做法其实相当明确:把你所接触到的最不寻常的案例讲给我们听。我们期盼听到人类行为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而我们也的的确确听到了它们。然而有些治疗师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其他的方式来回答我们的问题:他们并没有把自己讲述的重点放在来访者那些最为异常离奇的性格特征上。而在另外一些案例中,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与其说是人们的种种怪异行为,不如说是当来访者发觉自己身处异常时采取的那种惊人和机智的应对方式。

书中的每个访谈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访谈不光按我们的引导对拟定的主题进行了探讨,而且也任凭大师的思绪飞扬、探讨其所思所想。鉴于我们是在与一些极富主见和善于表达的人共事,所以想让这个访谈项目按我们的初衷发展并非易事。然而这也意味着,每一章都将因此与众不同:不同的素材、不同的风格和结构,各有千秋。有些治疗师在访谈中彻底放开,轻松灵活并且随意;另外一些人则已事先写好案例,并希望在探讨开始之前念给我们听,还有些人则一定要按事先准备好的议程开始着手工作。

真正让我们吃惊的却是这些治疗师对我们谈论主题的不同理解,那真是多种多样、各有高见。最初我们解释说,我们想要收集的无非是一些他们曾接触和治疗过的“异常”案例。然而“异常”这个词在他们中间却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大家无一例外都对它没有产生共鸣。一些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倾向于用“令人难忘”这种说法来描述自己的案例;另一些人则愿使用“离奇怪异”这种更具描述性的词。其他治疗师对这两个词都不采用,而是用“纠缠不放”“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有趣”“离奇”等加以形容。总之,不管我们选择什么词,它们都极有可能被调换成其他的。

书中所有案例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来访者被贴上什么特定的标签,他们的临床病症都是在治疗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起挑战的。所以,这些故事不仅是来访者痛苦体验的发展记录,也是治疗师富有创造性的经历的验证。在某些情况下,有些案例直接引发了某种理论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一些说明

为了保密并使书中主人公的个人隐私得到保护,我们已经竭尽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有些情况下,案例中的主人公已经过世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治疗师已获得了来访者的许可,允许谈论其个人情况。尽管如此,为了掩饰这些来访者的真实身份,书中所有案例中来访者的姓名、身份等己被变换更改,某些特征和背景设置等也进行了更换。这是因为医生和治疗师的首要从业准则是不应对来访者造成伤害。假若我们的来访者发觉自己与故事中的主人公颇有几分相似,希望他们应当为此感到荣幸:在这些心理治疗师的生活和工作中,自己竟然曾经占有如此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们希望这些故事传达出了治疗师们对来访者的同情和关爱。徜若某些参与者的话说得有些愤世嫉俗或有所指摘,抑或存在取笑嘲弄他人之嫌,我们希望对这种过头的事情承担起全部责任。事实上,正是我们在同事和朋友们中营造的那种随意、那种松弛和有趣的环境才让这些访谈披露出真实状况,具有深刻的见解和洞察力。

对于读者来说,大家会觉得自己正在倾听的是发生在那些相互信赖的同事之间的亲昵无间、最为私密的交谈;希望这种荣幸能够有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案例的来龙去脉和当时的境况。事实上,心理治疗师之间谈论那些最为异常的案例就像水暖工、会计师和外科医生们谈论自己的工作一样,而这也正是任何职业中的专业人员能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方式一一人们从每一个可以想象到的、可能发生的变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学习,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其更加适应未来的需要。

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完全真实的一一尽管它们听起来是如此令人难以置信。虽然其中的某些对话己被重新组织,但案例中的精髓和实质、那些人们应当汲取和学习的东西依然保留其中。

致谢

在此谨向我们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阿兰·林兹勒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他运用自己身为治疗师的机敏和编者的技巧将这些故事打造为产生了强大转变的传奇。

在此谨向我们的代理人琼·尼葛尔致谢。

我们向劳丽·约翰逊表示感谢。她转录处理了本书的全部访谈,回复了我们与参与者之间的大量往来信件。

我们谨向为本书提供案例资料的人们致以深深的谢意一一感谢这些世界上最优秀的治疗师、最杰出的理论家一一感谢他们奉献出时间接受访谈,对书中的章节加以审阅。他们为本书所做的贡献和努力没有收取分文报酬,也没有收取任何原创稿酬。他们唯一收到的回报就是在给我们讲述案例中那些令人不安的方方面面时所获得的对自己工作的享受。他们之所以参与这个项目,是因为这些治疗师和理论家们坚信,人们一定能从这些最不寻常的案例中学到很多。

最后,我们谨向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所展现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决心致敬。他们在生存困境中寻求帮助,并将这种帮助留存在生活中,因而常常能够战胜巨大的困难,从创伤中恢复元气。他们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了人类行为中令人吃惊的多样性,而且表现出了人类强大的顺应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中的任何人超越眼前的局限,从而得以发展和成长。

杰弗瑞·科特勒

于加利福尼亚州亨廷顿海滩

乔恩·卡尔森

于威斯康辛州日内瓦湖畔

文摘

秘密

“能不能跟我说说你的工作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开放式,没有固定答案。我不知道该拿马尼怎么办,决定是时候了解一下他的现实世界了。很明显,想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嗅觉失调,我需要更多的信息。

“住在农场里。”马尼的答案简洁得不能再简洁。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我问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他到底住在哪,跟谁一起住,做什么工作,喜欢什么娱乐。我了解到:尽管他已经25岁了(我偷偷看了眼他的医疗记录,因为从他的外表实在难以判断他的年龄),马尼还是住在家族的农场里。他们的食物是自己耕种的,也种些庄稼用于买卖。他们有鸡,当然,还有奶牛,我猜就是牛、牲畜。作为一个生在底特律、长在底特律的城市男孩,农场里的生活让我觉得新奇,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绿色田野>前,我压根不知道农场是什么样子。

马尼一直生活在农场里,他看上去很幸福,也许有点与世隔绝(最近的邻居其实一点都不近)。他的工作就是放牛,把奶牛带到牧场去,晚餐后再带它们回来。这期间,他有大把的时间在周围闲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一点他说得很粗略,所以我又问道:

“那么,马尼,你还有什么娱乐呢?我是指,除了和家人在一起。你有女朋友么?或者什么其他的事可做?”

马尼耸耸肩,低头看着地面,摇了摇头,抬起头看了我能有1分钟,然后再次移开了他的眼睛。这个信号代表什么呢?我该继续深究下去,还是就让这问题停在这儿?我不知道。

虽然我知道,肯定有什么。

尽管马尼的穿着很反常,但他并不是个没吸引力的男子。事实上,他身材健美,长相让人印象深刻,况且还是在最该约会的年纪,所以绝对有理由再深入了解一下他的爱情生活。

“那你没有女朋友?”

他又摇了摇头,看起来更加确定。一头串了珠子的小辫有节奏地前后摇摆,看上去很漂亮。我甚至想第三遍问这个问题,好再看一次这表演。

“马尼,你有事瞒着我。”我冒险问他。在我们的谈话里,这是他第一次缄口不言。在这之前,不管我问什么,不管是怎样的冒险,他都有什么说什么,但现在他退却了。我能感觉到,我能看到明显的证据:他修长的双臂紧抱着,身体向双膝倾斜,好像这样就能尽量避免暴露在我的刺探中。

“我‘唆’了我没‘绿’朋友!”马尼抬高的声音让我第一次大吃一惊。尽管他看起来很温和,我还是偷偷看了眼逃到门口的最短路径。

“我听见了,马尼,”我放软口气,“我就是希望你明白,你想谈什么都可以,任何事都行。”

这故事现在讲述起来,貌似是以有逻辑有顺序的方式进行的,而我正按照设定好的系统来解码任何隐藏在背后的秘密。但实际情况是,我只是个新手,就算是个满腔热情的新手吧,我也只是误打误撞,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而已。也许是运气,也许因为这份坚持不懈、这份真诚,我终于更完整地知道了点马尼的生活。比起我想了解的关于他为什么没女朋友的问题,我知道了更多。但是关于这份工作,我所知道的是,一旦打开了一扇门,你将别无选择,只有穿过它。因为我坚信,我们已经找到了关键所在,他的问题的源头。

看上去马尼已经厌倦约会好久了。他跟一个邻居见过几次面,跟一个某次去镇里的路上遇到的城市女孩出去约会过几次。这几次约会不能说让人扫兴,但他觉得总体令人沮丧。我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马尼解释说,对待女孩子总得小心翼翼,得跟她们说甜言蜜语,得给她们带礼物,得领她们出门,在她们身上花钱。即使这样,在她们身上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还是不能确定男人到底走没走“桃花运”。我想他用的不是“桃花运”这个词,但是肯定是什么其他的关于两性少见的委婉说法。

我最近刚刚结婚,马尼和我又差不多大,我自然对他的困境很同情。我能清楚地记得那些例行公事的约会,既伤脑筋又费力,就为了能接近自己喜欢的女人。我想过告诉他我对他受到的挫折深有体会,然后鼓励他、告诉他耐心点,别怕冒险,更要敢于离开自己的“舒适地带”去冒险。那时我正在学习认知治疗,我迫切地想帮他面对他那荒谬的对于失败的恐惧。我在脑袋里打着小算盘,兴奋地觉得自己终于发现了一点能为他做的事。但是我知道,仍然有什么事我还不知道。

“马尼,你说你再也不约会了。”

“是。”

“嗯……”

我们等待着,这次我下决心跟他耗下去,比他拖得时间更长。因为我试图抓住他不想再跟任何人约会的那份不情愿,攻击我一直听他说的那种在信念上出现功能障碍的核心。就算再缺乏经验,我也看得出来马尼是个有故事的人,这时候聆听比说更重要。多年以后,我仍然相信,我们治疗师常犯的错误就是,因为自己的无助感而草率地下结论。

P5-7

标签

万千心理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咨询手册 » 案例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