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思故我在”建构自我
作者: 托尼·普雷斯科特 / 5541次阅读 时间: 2019年8月13日
标签: 奈塞尔 认知心理学 自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从“我思故我在”建构自我
托尼·普雷斯科特心理学空间S"I)unC b(cF
mints  编译
$t A0L#a ^'r4So0心理学空间 b"F!IH)~
心理学空间e"CTj*\3N%I

Kx&P.S'u|O3|&[bZ0
心理学空间#|jUZ1ZgbG9y|

什么是自我?勒内·笛卡儿写下的“我思故我在“浓缩了他对自我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他的自我是永恒的、是他的存在的本质、是赖以认识其他一切事物的基础。笛卡儿之后一个世纪,哲学家大卫· 休谟提出,没有“单一而持续的”自我,只有经验的流动。休谟的观点与佛教的“无我”概念不谋而合,佛教认为“不变的自我”是一种幻觉。心理学空间bCh#E(? h'Y

心理学空间n|'rb#@o$An w#O6V)t

如今,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同意自我是一种幻觉。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释。例如:你是怎么区分自己的身体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为什么你会从特定的角度体验这个世界?你如何记住过去的自己或想象未来的自己?以及你为何能从别人的视角理解这个世界?科学有望回答其中许多问题。心理学空间X4L Y5~+D1[N

gz:Li dKaz$q0自我不再是本质

.U0q;g8},j:Yh(JLw0

{z])g{(^({.h0一个关键的洞见是,不应该将自我视为本质,其实,自我是大脑活动的某些模式构建生成的一系列过程,类似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这个洞见和休谟的直觉相符:如果你停止思考,自我就会消失。例如,在你睡着的时候, “你”就不存在了。然而,当你醒过来,自我的这些相似的过程会从之前停工的地方继续运行。

p#P9t-W P$tq n0心理学空间 T m%{| Mm

自我是一系列的过程,这种想法又激发了一个观点,即,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身上重建自我。通过解构自我,再尝试—点点重建,我们就可能会更多地理解自我是什么,甚至可能解决自我的核心谜团:为什么自我会让人觉得无比真实,然而一旦仔细考察,似乎又消散了。心理学空间2D!YC5nx*V-};|E

r?O\&H2WC%_2S0那么,我们要如何解构自我,以便在机器上重建它呢?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就人类自我的构成因素提供了许多洞见。心理学空间 q!J%R!K P2u.oxk

5u \E$D-N.X0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 詹姆斯提出,自我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我”由存在的体验组成,另一个“我”是你关于自我的一系列看法。20世纪9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乌尔里克·奈塞尔更进一步,他标记了自我的五个关键层面:生态自我、人际自我、随时间延续的自我、概念自我和私人自我。心理学空间D#^y`6O4D0}

z.qQM9s3@0奈塞尔的分析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但它对构建人工自我可能需要什么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SY{&vXN y0
心理学空间 j|o+FK r8v

你的五个自我  

u&_$H B_&`;a[$]0心理学空间9}&F#Xi3q!Q

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塞尔颇具影响的自我理论把自我分解为五个要素:  

L}6f.IZR0

3C RJl b6Kc6S3`P0

Y/l'?J^:h3E9plC0
  1. 生态自我把你和他人区别开来,给了你拥有自己的身体以及个人观寺的感觉。
  2. 人际自我是自我认知的基础(例如通过镜子),让你把别人看作和你一样的动因,并对他们怀有同理心。
  3. 随时间延续的自我赋予了你对自身过去和未来的觉知。
  4. 概念自我是关于你是谁的看法:一个有人生故事、个人目标、动机和价值观的存在。
  5. 私人自我是你的内在生活:你的意识流和你对它的觉知。

N Jozk]#ps J4t0心理学空间 F?v,U8LU@Z

心理学空间.b%e9`X'~H V0b:B

e'`9@LJa u,y0

h;F$s m s]g0心理学空间4~8vTH s ha

8rFc9^m0身体蓝图

CMcI ztTJ0

F~(V$~'N3O0假设我们要模拟生态自我。生态自我的关键是觉知身体、以及身体和世界的互动方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机器人需要内在的“身体蓝图”,身体蓝图是维系身体部件和姿势模型的程序,这个程序还要把身体自我和世界其他部分区分开来。心理学空间s#^X`(w/A w

@ ^?h!i u0然后是随时间延续的自我,也就是对自已在时间中持续存在的觉知。心理学空间;Yk&|!pl2q$w

5T WYcb!q0N.N.的案例中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我在时间中的觉知过程。N.N.在出事之后便失去了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大脑损伤还让他失去了想象未来的能力。他在试图想象未来时,他感到“好像在湖的中央游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持你,没有任何素材可以拿来用”。N.N.不仅失去了过去的自我感,而且也失去了未来的自我感。心理学空间x2d&j-@/lT

心理学空间4`eC D`(\0GZ g

打那以后,大脑成像研究证实——支持我们回忆过去事件的能力的大脑系统,也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

"mJ:~~:~%O `[0心理学空间/f0OW{3N*K#a

再次是人际自我。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同理心,它源于一种想象自已身处他人境地的总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可能的办法是用生态自我在内部模拟我们感知到的他人的情况。心理学空间r}E:Fb;|2r

心理学空间U!LG p^

所以说,人际自我与生态自我是相关的。但不仅仅是这样。另一个重要的建构模块可能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能力。使用自己的身体蓝图来诠释他人行为的能力部分取决于镜像神经元——就是当你做某个指定动作以及看到别人做这个动作时,你大脑中会被激活的那些细胞。

/}KcR6]yt0心理学空间o^|K`s1v9L

在机器人身上模拟生态自我、人际自我和随时间延续的自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了个头。但与人类大脑里进行的过程相比,我们的工作无疑是粗糙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概念自是我和私人自我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心理学空间mnCg.d!\

心理学空间^"@nl,t(Q

心理学空间jA;_T,oEK

CP$z R#|F_\0人格的起源

zo/E Nb](u0心理学空间6hlvM5p8~v

当然,还有一些道德问题需要考虑。是否不将应该在机器人身上模拟人类自我的某些方面,比如动机和目标?如果我们创造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我们是否也必须赋予它人格?

1Q@[?W0心理学空间9y"[_5[3pleL?~q8j.b

你也可能会争辩,说所有这一切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我”。“我”是詹姆斯的自我概念(或者我们所说的“意识”)的核心。心理学空间Atk!Y&]x|iP&T8J

7|O(`!_eZ!t0一种可能性是,当自我的其他方面都具备了,这个“我”就会出现。换句话说,“我”也许是一个依据条件出现的特质,并不独立存在。再回到佛教的理论,当你剥离掉各种组成过程,也许什么都没剩下。 ψ 

hYnA-o^:J L@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奈塞尔 认知心理学 自我
«Self-narratives: True and false 32 奈瑟尔 | Ulric Neisser
《32 奈瑟尔 | Ulric Neisser》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