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威:你不知道的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时代
作者: 王浩威 / 7594次阅读 时间: 2018年4月26日
来源: 简单心理Un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9xOp6t};Na1_

心理学空间s%dM2Q u

* 精神分析必须要知道的几个观念 *

1zlky;a+u2A"}0心理学空间S-~6}-],s/l

1. 无意识心理学空间O1^f'bcOfY8r

C7Y%wM,H%i:K{.f0我们在回到弗洛伊德的理论的时候,你如果说作为一个新人,你要了解所有的的话,我想有几个观念是永远要知道的。第一个观念还是回到刚开始讲的无意识,无意识这个名词,我们朗朗上口,但是无意识这个东西你知道跟你体会到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说噢有一个无意识。那我们就说我有一些无意识,我昨天做梦怎么梦到这个,或者我们会说童年已经忘记的东西,可能现在变成无意识。那你只是知道一个存在,但是你从来没有经验到的话,你不知道那个力量的。心理学空间q!X|0F@&q}k)d

心理学空间5wnJ:]0|

无意识也好,或者弗洛伊德在讲本我也好,其实他都会说。那是一个不是我的我,是我没办法掌控的我,是我不知道的我。虽然说是我的一部分,但严格说起来,他不是我认知当中的我。所以就变成是说常常都是你要惊艳到了以后才会吓到说,天哪无意识的力量是这么大!而且是精神分析训练越强的人,越敬畏这样的无意识,一直要说哇无疑是比我想象还更深远,如果“我”是一尺深的话,那无意识可能是三尺深吧,可是慢慢学就会变成说,天哪,他可能有一里深,一公里深都不止。

q/b3GJVT0

rB3?L6}X)_']0学精神分析的真正有进入状况,真正有体验的时候,他会意识到这无意识的力量是无所不在,而且是力量是奇大无比。所以我刚刚会用敬畏这两个字来形容。如果你真的知道无意识的力量,你是一定会同意我刚才强调,偏偏这部分是很难去用讲的。所以为什么精神分析这个行业本身常常受到科学界挑战也在这里。因为他有某一个部分的核心价值,是来自体验的。

oFIN8z/[O0心理学空间 V6nF/o2Yt,v6n\

偏偏体验永远是主观的,主观的部分怎么去讨论?主观的部分怎么去讨论是困难的。但是也是因为主观的不稳,不容易去讨论。不容易变成一个可以再复制的,可以重复出现证实的一个科学的讨论。不容易,所以反而变得特别迷人,如果他很容易,其实就不会这么迷人了。就是在游走于科学跟艺术,或者是科学跟心理之间。所以这才是让我特别着迷的地方。无意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弗洛伊德对无意识整个完整的说出来,这个贡献我们没办法磨灭。心理学空间TA.[-Mx O

心理学空间:Ag,k-ma^

2. 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学空间'} _x#p}

I,w n)k2T.s0从无意识延伸出来更多的理论,到现在我们都会遵守。如果要谈的话,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个讲法了,就是本我自我超我这样的一个讲法。

_s4h B4tbL8k.v5_0心理学空间 fM,Td,?*j2br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今天肚子饿了,我想吃什么东西好呢,我这个东西那个性价比高不高呢,我要不要花这个钱呢,这是很自我的。但是回过来讲,唉花了这个钱会不会太多了,我好像变得好浪费,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样?我吃这么东西变胖,会不会变难看?我开始在想,到底我应该是怎么样一个人,我这样是不是一个好的,这样是一个对不对的,就是超我。但是有些时候我仍旧忍不住,今天心情不好,不自觉的。我跟你说好,我要省吃俭用,至少不要花到自己有压力,那就决定了不要买的东西不必浪费的东西我就不买。可是晚上很累的时候,很无聊的时候,甚至很沮丧的时候,可能忍不住上去淘宝东看看西看看,忍不住就又买了两个,又买了三个,又买了五个,那送到的时候点后悔,有点罪恶感。买的时候是本我,就是真的就想要拥有那个东西。送到时候又后悔就是你的超我又在指责你的自我了。

*qOdl m r0

*gi |iG$B ^,`*c5i0弗洛伊德提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我想这个我们在生活里面已经是无所不在了。所有跟他决裂的弟子,就是像荣格像阿德勒像兰克像费伦茨上像赖希。这些人其实他们都是很还是很敬重弗洛伊德的,包括接受他无意识的理论,也包括接受像刚刚这个本我自我超我这种理论,只不过是有些时候有些不同。

,oLkYUeyi3|9P0心理学空间8C2f7n$K$t,J

3. 移情反移情

pl:b7G?1s:`0心理学空间5c5G!eW5zfn`h

第三个我觉得所以的最重要的理论也就是移情和反移情。心理学空间KiQ+Q'f9t_

c4gj x c$g;fhP yE;nr0弗洛伊德在他的治疗当中,很早就意识到,来访者会对治疗师产生移情。关于移情很著名的一个案例是安娜O与布罗伊尔的案例。布罗伊尔是弗洛伊德的同门师兄,当弗洛伊德决定放弃学术研究,开始思考要工作的时候,就跟布罗伊尔来合作,想从做他的助手开始。所以布罗伊尔就分享了这个案例给弗洛伊德。后来他们共同写了癔症研究或歇斯底里研究这份报告。安娜O是布罗伊尔的一位病人,布罗伊尔每天去看安娜O,对她的现象特别着迷,回家还跟太太讲,说安娜O怎样,安娜O怎么样。太太听了有些吃醋,布罗伊尔为了安慰太太就说,那我们去度蜜月吧。布罗伊尔就提前跟安娜O请假说要去度假。过两天布罗伊尔又去看安娜O的时候,安娜O就冲出来说我怀孕了,我怀了你的孩子。作为一个医生,病人说怀了你的孩子,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没有办法证明的情况下,布罗伊尔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心理学空间9]9}`v+|c

心理学空间0A&JQ:_g W$A7f*l

现在我们讲这个事,可能觉得是有趣好笑,当个故事听了。但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他们就开始讨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时候安娜O他爸爸病危了,爸爸已经不是他小时候那个让她觉得永远都可以当靠山的一个爸爸。在这个时候,布罗伊尔及时出现,会及时地安慰她,陪伴她,鼓励她,去改善她的病痛,改善她的那些歇斯底里症状,这让安娜O觉得布罗伊尔就像她童年的爸爸一样!童年的时候,爸爸是多么了不起,可是长大以后我们已经找不到那个无所不能的爸爸了,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期待也高了,真实的爸爸也没办法达到我们的期望了。更何况我们长大后也会看见,爸爸本身有他自己的一大堆问题,所以对爸爸就充满了困惑,甚至怀疑,甚至叛逆等等。但是如果生命当中又看到一个居然可以符合自己同龄内容感受的、一个天塌下来会帮你扛着的人,我们当然也会有一种“啊又找到爸爸了”的感觉。

M'mM3Ds'j"HNA0

1Mo d*A&pE/aY0弗洛伊德就把这种现象就做移情。这是在人类的感情世界里面是相当重要的。弗洛伊德的理论里面,虽然在讲心智的结构,情感的发展很少讲,但移情这个观念对他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论的发展。因为只有移情这样的一个理论提出来,才开始有治疗的可能。虽然移情这个理论,弗洛伊德讲的严格说也不是很完整。弗洛伊德刚强调了,由于他自己本身的不安全感也好,或者是期它因素也好,让他很强调精神分析的科学性。所以对太主观的东西他很拒绝。所以他不断向他的学生强调要客观,客观再客观,总是跟他的学生讲客观科学等等这些名词。弗洛伊德提出说,病人会对治疗师产生移情,产生像对爸爸这样的感受。

KJ lVb"}9ct0心理学空间$fPM-Gx@

其实治疗师也会在病人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经验,他把治疗师这个方向,对病人所看感受到了就是另外一个方向的移情,所以叫反向的移情。这种情况之下,他认为我们要保持科学家态度,咨询师是绝对不可以产生反向移情的。所以他就想说,所有的咨询师要像外科医生一样,外科医师在开刀的时候,看着刀划下去皮肤,马上就想到,“天哪,我再划下去,他不是很痛吗?”于是就停下来。所以外科医生也不能想他的痛,外科医生这个时候应该立刻把情感是关掉,应该是很科学得很客观的,没有情感的。那弗洛伊德也要求咨询师们要这样的客观。这个态度其实到了1950年代,弗洛伊德去世十来年以后,就开始引起了反弹。那1952年,保拉·海曼(Paula Heimann)写的《论反移情》这样的一篇文章就认为说,其实咨询师也是人,反向移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反向移情也没有那么糟。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去察觉,去意识到。而不是完全没有察觉,然后被带着走。如果能察觉到,并去应用这个反向移情的话,也是我们丰富的宝藏。

o3hW9Jl-z w:K9ObvX0心理学空间 O#PJ@b&v&RD;cd

海曼提出的这个理论是这种理论在精神分析的正统里第一次被接受。但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因为荣格很早以前就这样主张。荣格从一开始就认为说,今天一个病人变好,他的无意识会改变,必然分析师本身的无意识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被改变。他认为说,分析师本身的无意识对病人的无意识,必然会有一定的反向移情,两边的移情跟反向移情会交织在一起,互相产生影响。从1910左右,荣格就开始提出这个理论,跟弗洛伊德的概念不同,但是他们都看到无意识这种现象。而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反移情这个现象,但对反移情他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我想随着考验,很多理论会重新整合在一起的,反移情就是一个例子。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尋找真正的新世界 王浩威
《王浩威》
王浩威:精神分析历史中的伦理问题——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例»

 王浩威

台灣南投人,一位經常出沒在極緻藝術殿堂和前衛怪誕廢墟的觀眾。偶而寫寫評論和文學創作,剛好是專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目前專職從事心理治療。著有《一場論述的狂歡》、《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打開情緒 Window》、《與自己和好》等。

專長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個別心理治療
家族治療
社會或文化精神醫學

學歷

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科醫師代主任(80.10-84.6)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84.10-87.9)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88.3-90.3)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90.8-93.12)

現任

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90.11~)
台灣精神醫學會心理治療學術研究組召集人(92.11~)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96.1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心靈工作室負責人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

相關著作

一場論述的狂歡
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
台灣查甫人
憂鬱的醫生,想飛
與自己和好
阿米巴詩選
非洲黑人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