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直觉之路

> 追随直觉之路

约瑟夫·坎贝尔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
9787213069598
62.90

神话的今昔功能

让我再简要地谈谈“传统神话的功能”这个话题。我想要知道这个传统的神话系统(及其功能)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还残留多少。

神话的第一个功能在于唤醒个人的敬畏感与奥秘感,以及对于存在之终极奥秘的感恩。那些非常古老的传统强调的是肯定这个世界的本貌,那并不容易;看看这个世界,你会看到受造物吞噬彼此、杀戮对方,你会因此意识到生命就是某种自相残杀之物。

你可能会和古人有同样的感受,认为这种人吃人的主张太可怕了,令人难以忍受。“我不要配合,我不玩了。”这种在思想上的改变我称之为“大逆转”(Great Reversal)。历史上,它在公元前6 世纪左右因佛陀“众生皆苦”的陈述而出现。然而,有苦难就有逃脱。

“我不玩了。”

“好啊。退出去。捡起你的棒球和球棒回家去。”

因此,针对这个令人惊骇的可怕奥秘、这个超越善恶之物,出现了两种主要态度:要不确认,要不否认。

琐罗亚斯德教系统则介绍了第三种方法,就是以善恶二神并立的观念来回应生命中的可怕奥秘。其中一个神祇代表真实与光明,另一个神祇代表黑暗与谎言。善神创造了善的世界,恶神则会腐化这个世界。因此,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腐败的世界。光明的力量以及黑暗的力量一直在持续竞赛,人类则受邀加入光明大军以对抗黑暗大军,并努力去重新建构善的世界。既不确认也不否认这个如实的生命——有人或许会说是在妥协,这种态度代表了一种进化的观点。

就我所知,这些就是“生命如实”的三种观点。你可以抱持全盘肯定的态度来生活。正如一则佛教格言的极佳陈述:“这个世界,如其之可怕、黑暗、残酷,正是那完美的金色莲花的世界。”如果你没有这么看待它,也不是这个世界的错。对于完美的事物,你无法再改善它了。你只能看着它,去认识你自己的完美。也是在说,你在自己身上就能够达到那种比痛苦、悲哀还要深刻的深度。印度有个神祇就叫作“惧怖的狂喜”(bhairavā nanda)。50 而这就是生命的本相,一个极其恐怖的严峻考验。

否定生命派则要追寻纯真:“我是如此的精神化,我要穿越太阳之门,完全不加入这个月亮周期的黑暗面,而且绝不再回来。”

进化派或改善派则会说:“让我们投入进去,好好改善它吧!”这就像你和一个人结婚的目的,是要让这个人变得更好一样。我不认为这属于肯定生命。它往往会让你变得有点高人一等:“如果上帝提前问过我就好了,我就可以给他一点建议。”

神话的第二个功能在于为我们呈现出宇宙的样貌,其中涵括了大家所理解的奥秘在内,因此,不论你在何处、何时看它,它都是一张在伟大奥秘背后铺展开来的圣图。

艺术家的工作就在于“让这些客体以闪亮发光的方式”显现在你面前。通过艺术家的韵律组构,原本被你冷漠以对、视而不见的客体,将会光芒耀眼,你也会被“钉”在“美学的捕抓”之中,无法动弹。

今日的宇宙观让我们展望出一个庞大惊人的宇宙,这和我们的宗教传统所呈现的幼儿园规模的宇宙观,一点都不相符。以月球漫步为例好了。对我而言,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是20 世纪最重要的神话事件。当着每个人的面,这个单一事件“全盘推翻”了构成我们宇宙观的根本基础,颠覆了存在于这个宇宙之内的我们。在这之前,我们深信这些来自远方的亮光——月亮、水星、火星、金星以及其他星球,代表来自较高等模式存在的光芒,高出我们这个可悲的小地球很多。当伽利略认识到在地球上行得通的弹道学定律也是可以在其他行星运行时,他就已经开启了这次圆满的月球表面漫步之旅。

我还记得在阿波罗10 号登陆月球之前的那次月球探险之旅中,自己听过一段既伟大又深具宇宙性的陈述。当航天员绕行月球后,进入返回地球的途中——就在他们读完《创世记》的第一段诗句之后,航天员被问到是谁在驾驶宇宙飞船。他们回答说:“牛顿。”

康德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书的引言中,提出下面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在此空间,确知我们所作的数学运算,在彼空间也同样有效?”51我如何能确定我所知道的这个空间的延续、我的脑袋所能够推论的律法,在其他地方也将同样有效?碰到登陆月球这种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那里的尘土会有多厚。我永远忘不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的那一刻;那一刻棒极了——人类站上了月球。没有人可以预先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确实知道太空舱回程时需要多少燃料、要怎么飞,才能着陆在太平洋一个误差不超过1.6 千米的预定地点。

换句话说,与太空、物质、能量相关的定律,人类已经非常熟悉;我们脑袋中满是这些定律。时间、空间、因果的律法就在我们的心中,任何我们看见或知道的地方、事物,都牵涉这些律法。什么是宇宙呢?太空就是宇宙。空间之外是会变成星云的凝结物,在星云之外是无数的星系,而在其中某个星系的星群以太阳这个恒星为中心,而我们的小地球则绕着太阳转。接下来,人类出自地球,我们的双眼、意识状态、双耳以及地球自身的呼吸,也都是出自地球。我们是地球之子,既然地球本身出自太空,就不会有人奇怪太空的律法也在人类内在了吧?这就是内在和外在世界之间的美妙协调。上帝并没有为我们注入生命;我们所知道的诸神是我们自己的绮丽遐想、我们自己的意识状态、我们自己的深层存在的投射。从某种角度来说,诸神与我们是绝配。当我用上述这种方式来陈述时,你们就能够理解我们的神话也不过就是表现在另一个宇宙系统中的神话罢了。现在,每当你们抬头看月亮时,请用我的角度来想一想,就会拥有非常不一样的体验。

第三条,也就是神话的社会功能,这个功能会为你提供你所属社会的生活律法。当然,如今没有一个社会能够预知未来10 年律法的变化。我们过去认为不错的东西,现在会形成不便。譬如说生态危机这类问题。我们每天都带着“生命的律法必须随着生活模式改变”的事实,回到自己家中。所以,我们不会有安全感。我们必须越过它。

神话最后的教育功能,让个人能够将内在心理世界与外在现象世界接轨。正如我曾说过的,我们所继承的传统教育观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行得通,因此你必须去努力建构你自己的教育观。在此,让我提供一些如荣格所说的让神话意象在你的内在复活的可行方式。

我曾经在西岸有过一次愉快的演讲经历。我讲到但丁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类的观点——他也同样想出一套生命大循环的星座架构。不同于叶芝夫妇的月亮隐喻,但丁将生命比拟为太阳的日常运行。他将人类年龄分为4 段,并分别命名,每一阶段都相当于每天的一段时间,也都各有其一套合宜的美德标准。首先是婴儿期,它会一直延续到25 岁,你相信吗?婴儿期的生命品质包括服从、羞耻感、合宜的外表、甜美的举止。这是一天的早晨。

接着来到25 岁,他称之为成熟期,这个阶段会一直延续到45 岁。你已经达到生命的高峰,这个阶段的美德就是中世纪骑士的价值:节制、勇气、爱、礼貌、忠诚。当你依据社会对你的要求来过日子的时候,大约到了35 岁的事业中段时期,你会有资格指导他人而在过去你一直只有受教的份儿;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阶段的。这是一天当中的中午。

但丁称45 岁到70 岁为智慧的年龄。在印度,智者要被送往森林,但是在我们西方并不是这样。我们期望上年纪的人继续留在社会中,以批判之眼四处窥视,分享他们的经验所带来的好处。这个阶段的生命品质为智慧、公正、慷慨以及幽默或无忧无虑。毕竟,你没什么好损失了;你的人生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70 岁之后,但丁便称之为衰老,这时的生命品质就在于回过头去、带着感恩之心审视你的整个生命,并向前看、把死亡视为归乡。此时,人生已经走到了夜晚。

这个小小的时间表,这个生命的模式,就是你的神话故事。

当我那次在西雅图的演讲结束后,一位年轻小姐走上前来,非常严肃地对我说:“喔,坎贝尔先生,你不了解年轻的一辈。我们会从婴儿期一下子变为智者。”

我回答说:“那很棒啊!可惜你因此错过了生命。”

所以我会强调,找到你的神话的方式,就在于找到你的热忱,找到你的支撑,并了解你现在到了生命的哪个阶段。年轻人的问题不在年龄的大小。

不要试图快点经历你的生命。有些年轻人四处上课、拜师,好像逛街般上了许多灵性课程,想要跳过一些成长的不快、挫折,并在能够体验到变聪明的道理之前,就已经聪明太过了。智慧这件事,必须慢慢来才行。

单是一个人的大脑,就有180 亿个细胞。没有两个大脑是一样的,没有两只手是一样的,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教诲和指导,但是你必须自己找出自己的道路,正如亚瑟王众骑士中,前往森林中找寻圣杯的那位一样。

对其他文化造成震撼,让它们觉得西方人如此愚蠢、浪漫的,就是西方精神中的这种品质。我们在追寻的是什么?我们所追寻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潜能的圆满实现。追寻它并不是一段满足自我之旅,而是一段将你给这个世界的礼物,也就是你自己,达成圆满的历险之旅。

你能够做的,再也没有比让自己达成圆满更重要了。你成为一个标志,你变成一个信号,对超越者透明化;这么一来,你将会找到你自己的个人神话,活在这个神话之中,并成为这个个人神话的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