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周晓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7-10

怎样把谎言说得跟真的似的

说谎的“初级阶段”

大人们总是试图让孩子们相信:说谎是不值得的,因为谎言腿短,迟早会被揭穿的。但他们没有告诉孩子们:这也正是区别巧妙的谎言和愚蠢的谎言的关键所在,例如高超的表演、适当的附和、聪明的装傻充愣,等等。

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单一的,我们可以“单细胞”地生活,可以任性、撒娇,甚至闯祸。正是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少,我们能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不假思索地说谎;而一旦进入社会,就必须独立应对各种有着利益之争的场景,有意识地说谎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诚然,说谎是自然而然习得的一项生存技能,但“有预谋”地说谎却是需要学习和磨练的。对于初学者而言,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朋友说谎,难度未免有点儿高,因为朋友对自己太过了解,很容易露出马脚。所以,初学者可以拿那些讨厌的推销员或房东练练手,等娴熟以后,再将说谎的对象扩大,最后就算面对亲近之人,也能自如地说些小谎来安慰他们,更不用说面对某些愚蠢的上司、神经兮兮的代理人,以及厚颜无耻的客户了。

在职场中,说谎的“初级阶段”就是对个人及成就的不实描述。

回忆一下,当你拿着简历去面试时,你对自己的描述,是否比认识你的人对你的评价要高很多?

怎样减轻负罪感

在一个人开始有意识地准备说谎时,最难克服的恐怕是负罪感。为此,你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并不断给自己暗示。

·说谎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时刻牢记你的动机和目标。

·必须认识到,你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既然下了决心,即使内心仍有所担心,也必须坚持下去。

·一旦感觉到负罪感蔓延,立马停止思考,并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别无选择,而且,我已经考虑好后果了!

调整评价等级

一个好的谎言,必须是小小的、善意的,同时为了不被发现,又要能与周围很好地契合。谎言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而且必须与“可能性”有关。

有一个实用而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适当地调整评价等级,使好事看起来更好,而使坏事看起来不那么坏。

当别人获得成绩时,我们可以稍稍夸大一下我们的祝贺、羡慕;但当自己获得表扬时,则需要稍稍收敛一下喜悦之情。

就算别人说的事很普通,没什么值得称颂的,我们也应该微微一笑,以示尊重,或适当地称赞一下。

如果别人遇到了沮丧的事,我们不能说“确实很糟”,而是应该说“还行吧”、“没那么糟”。当然,如果是我们自己遇到了糟糕的事,则可以小小地夸张一下糟糕的程度,这能为我们争取同情和帮助。

要是对方提出了一个无厘头的要求,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提出自己的意见,避免正面起冲突。要是对方自说自话、胡言乱语,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点儿话,大家自然会把那个口无遮拦的家伙当作笑话看。

除了以上情况,我们还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尽量少说谎,只有这样才能将谎言被揭穿的风险减到最小。万一被冠上“吹牛大王”或“马屁精”的头衔,那可是很难甩掉的。

怎样回答你不想回答的问题

下列现象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逃避客户的纠缠,将其拉入黑名单。

·每次说到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司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面对上司的盘问,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闪烁其词。

·得知客户要来公司“讨债”,赶紧找个理由外出。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实话实说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选择逃避,这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在交谈的过程中,当遇到自己不愿提及的话题时,我们要么闭口不谈,要么迅速转换话题,以免使谈话遭遇冷场。

可是,并不是所有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事都可以逃避,有时候,一味遮掩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棘手。那么,怎样才能回避那些令我们头疼的问题,同时又不让对方感到不满呢?

看电视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当主持人、嘉宾被问到一些私人问题时,他们往往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巧妙地转移话题,化尴尬为幽默,既保护了自己,也逗乐了观众,可谓一举两得。

要转移话题,首先必须让对方把注意力从原来的话题上移开,否则他们很难接受你的回答。社会学家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项广泛应用于社交领域的策略——正面回答相似的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方很难回忆起刚才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尤其是在对方目的性不是很明确时,他们将更难发现其实回答者已经避开了原先那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