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同性恋
作者: 丛 中 / 3192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wT EKm"i0一、什么是“同性恋”?
z&H2z }1B"v0 名词概念
.t;u*JH#l k0 名词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心理学空间\Lc[Nw9w"b9|
心理学空间aQ0e+n]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指向”。心理学空间$R5I\G6aX

in uX/eM,WW0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
$D@'FKl \ O y7J6I*[0 性指向(sexual orientation):持久地被某一性别成员在性爱、情感或幻想上的吸引。心理学空间'bS c;bK0f
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是个体间在性爱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心理学空间'csp6fb&M+x9~
性唤起(sexual arouse) :外界刺激或内心幻想引发性生理反应的过程。心理学空间;mAc2R X@H
易性症(transsexuals):又称性别转换症。是指感受到生理性别 与心理性别的矛盾或不一致,深信自己是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另一性别的成员。
&yN ~4G7z-~X0 同性性行为包括:心理学空间 cnd~5ye
男男性接触(man sexed with man,MSM)
? J@I_"A0 女女性接触(woman sexed with woman,WSW)心理学空间~ sQD%o+p^n N
心理学空间8{jti%ld1FFCN$t
二、有多少人属于“同性恋”?
^_`:e$Eow0 国内外各家学派看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至少占2-4%。心理学空间rZ&d?~1us9Z
1948年,金赛等的调查发现,美国4%的男性和2-3%的女性终生都是同性恋者。心理学空间;QU A9S.i
据刘达临1992年对中国大陆2.3万例性文明调查,大学生和城镇已婚夫妇中承认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2.54%,照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口有3000万左右;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则估计有3600-4800万。
?9D0dF_o)a-k"Y6_ xl0 张北川:男同1780万,女同1000万。心理学空间nom,yO!_

ep$X \5R+{0 Kinsey性欲谱:
*C-A%Lb:E~0 0型:绝对异性恋心理学空间;K$Y/q Q7|~8o(k0p:u
1型:异性恋为主,偶有同性恋行为
'T&\D9tY_b0 2型:异性恋为主,常有同性恋行为心理学空间1Xt f#c1c4Q_e{
3型:异性恋和同性恋行为均等
,G$REE0\ RJH0 4型:同性恋为主,常有异性恋行为心理学空间kt@ OJ0M
5型:同性恋为主,偶有异性恋行为心理学空间 L*@Zp Z_%j
6型:绝对同性恋
.f Mabod0 其中,1、2为“境遇性同性恋”,3、4为“双性恋”,心理学空间)f0QV[?Mz!Z k
5、6为“专一型同性恋”心理学空间+ke C4YG2A
心理学空间Op)_*E0{8D@&gXE
同性爱者与人口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确认,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对同性性活动严厉打击或是相当宽容,都不会显著改变同性爱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而且其比例较为恒定,约为2%-5%。
)CP4^J-[i-Z+{0 社会学界多中心调查提示,我国男同/双性爱者约占性成熟期人口的3%-4%,同/双性爱者总人口估测约3600-4800万人。连同其直系亲属,同性爱问题约与1.24亿-1.65亿人口直接相关。
9C~ xh&U,[/d5J M0 心理学空间3UK"V _-geg
三、 “同性恋”的成因心理学空间 zGj.L5V
至今原因不明。几类学说:心理学空间A o$DG0[FfO4L
1、遗传的学说
Z%~YeG"auA.f0 2、后天学说:心理发展、性别角色认同等心理学空间T3TDXxT
3、遗传、后天发育、社会文化综合作用心理学空间SFo(R8L"a.EE

-} B/{Q.i \@ zrE:tE$b0 其中的心理学说:
)s:M;~.Q,Zbv0 Thompson认为,同性恋对异性存在恐惧心理,害怕承担成人的责任。同性恋是企图从现实中逃脱的一种表现。
/r|7xW4Eick~ k0 Lado认为男同性恋可以见于以下5种情况:心理学空间 w1f1wIU8les.p
1、得不到女性
W%E[(hE%loZ0 2、偶发性的同性恋心理学空间8W"Zt Urd e$W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之一心理学空间-h2i~BXw8If
4、好奇的结果
5V;n0M'aJ0 5、代偿性的同性恋:害怕异性。
4yk/E-_(x(q)Es0 心理学空间hc:`'e'T
精神动力学的观点心理学空间 Y-mu#}.eGb'e(_
1、男性的阉割焦虑、与母亲乱伦的压抑
-kV$F1J S~Jg0 2、儿童期受母亲的控制、占有导致憎恨
W zM$gj4X_a0 3、自恋、自我理想化的外向投射
7MT%X&JWmk4r0 4、认同于自己的母亲,停滞在母婴共生阶段心理学空间A q!hY2h.HD0C0I
心理学空间N'@k0q"[.z8O
我认为,他们对同性的“爱”有以下几种情况:心理学空间o"Mu @L"J2u [[
1、从同性那里寻找父亲般的慈爱,究其幼年是缺乏父爱的;特别是“恋老”者。心理学空间]F4WP0y ?;@
2、对女性的恐惧,其幼年是缺乏母爱的,母爱的缺乏、母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对来自女性的爱失去了信心;心理学空间"zfcz5q#l5t
3、与同性的竞争,如其幼年的父亲是严厉的、权威的,对孩子批评过凶,造成孩子在向父亲认同方面出现障碍,他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象父亲一样强大(向竞争者认同),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一个象父亲一样的强者来保护自己。他认为:性是占有、是蹂躏,只有通过性才能获得“权力欲”的满足,才能控制别人,才能体现自我的强大;离开同性爱关系,自己就没有机会战胜同性、控制同性,显现自己的强大、克服自卑心理。
koC9q!L UWx0 或许还有更多其它类型的“爱”,但总之,正是这些“爱”决定了他们的性指向。
Fj8m#yln!_d6T xF0 心理学空间8iP s#G.ZJ;_/e2i rC9}
我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与更多的同性爱者进行深入的交谈,以便发现更多类型的“爱”的内容和方式。心理学空间A I3ypF{j
心理学空间Fjc N eL#n ~h
四、对“同性恋”认识的历史演变
Y-P$yF;m.c YX0 对同性恋的界定大致分三个阶段:心理学空间z0hvp"FD)k iQ,y-d
(1)有罪论,同性恋是道德上的恶;
V/r&c'b'r0 (2)变态论,同性恋是心理反常、性变态;心理学空间lg.}*Y @2SO%g K
(3)正常论:除性取向不同外,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一样正常,犹如左撇子异于右撇子。有论者认为中国民众对同性恋的认识目前正处于从“有罪”到“变态”的转变过程;也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对同性恋的认识还处在西方国家60年代的水平。心理学空间u|3{8x-@#j)bV1p

5h$r_z_$oz0 五、“同性恋”是正常人的行为方式吗?
1N+L*XW/?D(T0 1、少数即为病态?
t!d;P*}*fZu}U0 2、同性爱者的性行为与人类繁衍的生殖目的相违背,故为病态?心理学空间-@F U?O
3、同性爱者的性心理、性行为模式不“标准”?心理学空间9TeC%y&~&Iq)CZ5n
4、同性爱者的心理活动的其它方面可能存在异常?心理学空间&O RM9f0?]&r1D2Zrl"x
5、同性爱者是违反道德的疾病行为?
{)QJmdZ0 6、对同性爱进行疾病诊断是“中国特色”?
%qy-]I? [(jG3K$F0
b BZx/o.u h:^0 六、“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B.H&I Tr+{l YX-K0 1、同性恋者,除了性指向与异性恋者不同外,其它方面,如,记忆、智能、道德感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H r$lW K:WbG"[0 2、自我接纳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是仍会因不被社会接纳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空间 Ai@ei1gol3T8U
3、自我不接纳者,会出现焦虑、抑郁,乃至自杀行为。心理学空间.uW5Ge$}3]eE7I O/S
资料:资料:青少年同性爱者自杀率明显高于同龄异性爱者。我国三次大样本调查发现,男男性接触者中9%-13%的人因此有过未遂的自杀行为,相当高比例的人有过强烈自杀念头。自然人群自杀成功率22.2/10万,28.7万人/年,自杀未遂是成功者的6倍,200万人/年 。心理学空间7c ID|!YQ,Oh;v7e
心理学空间R;H^/|3E n%Y1D^
七、“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问题心理学空间lNI$b2^'cl
中国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对同性恋的定义:
-c"lB&vB_U0   62.31 同性恋心理学空间$c rM$Hl4T gP9W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5Cp/JE-Y2Z+Bq-p]&~n0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就持续表现出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性爱行为;
!wg"C H;S0   (3)对异性虽然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心理学空间9c |%f n'F,W-Bq

"n/t%V+ddi.s0 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不再笼统地把同性恋认定为“精神障碍”(或称“心理变态”、“性变态”),仅在个体对自身性取向的认同或适应不良时才认定为精神障碍。心理学空间o;L| \+k}:^;x"Ac
“同性恋的性活动不一定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由于同性的性行为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碍。”心理学空间#iE&x%xS8x
1978年在同性恋权力运动的压力下,美国精神病学会在1983年召开全国性大会,以58%票赞成,38%票反对,4%弃权通过决议,把同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成为“非变态的性行为方式”,因此,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和第四版(DSM-III、SM-IV)均无同性恋这一精神病学分类。

.NT*bXP!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以积极心态应对“非典” ——给社会公众的一封信 丛中
《丛中》
一位女“同性恋”者的自述及咨询对话(实录片段)»

 丛中

丛中

丛中,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精神医学博士,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沈渔村院士.现主要从事神经症。




微信号:丛中精神分析/firstb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