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象,帮你打开美好生活之门
作者: 蔡飞 / 1050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0日
标签: 意象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p'RW;N_

心理学空间n*a sodq9@2vf
自我意象,帮你打开美好生活之门
J0Ea L6_X} G:X/R#V~0蔡飞心理学空间.[B4`w+mN}0R
心理学空间p'D kUMg$B
美国著名的整形外科医生马克斯韦尔·马尔茨发现:有些相貌丑陋或五官有缺陷的人常感到非常自卑,情绪低落;但在整容之后则逐渐变得乐观,充满自信。为什么整容前后,人的个性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是因为整容手术使这些人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提高了对自己的评价,即改变了自我意象。
DL F]%d4sts0心理学空间:C}{L:E
自我意象就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此,心理学家有两个重要发现:
"i0HdLLR;M0
rUF$?8z,e7e8~ s0一是个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甚至能力永远与自我意象相吻合。自我意象是个人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换言之,个体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象,就会有相应的行为来证明、强化其自我意象。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数学才能,无论怎样努力,都学不会数学。于是对数学持消极态度,导致数学成绩差,而这反过来又证明了他原先对自己的看法,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而有的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这样的学生对学习持积极的态度,最后如其所愿,而这反过来强化他积极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自我意象就像一台会自我实现的机器,能调节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促使个体实现其对自我的预期。
:P:t9m.X6o tV n(P0
Erv6V _?0二是自我意象是可以变化的。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受个体过去经验及其相关环境的影响。与个体相关的重要的他人如父母、教师、同伴对个体的评价,以及过去重要活动如游戏、学习、社交、家庭和事业的成败经验都对个体自我意象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自我意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具有主动性,对环境的反应具有能动性。个体通过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理智地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从而确立恰当的自我意象。心理学空间 j.\@A+ERkS
心理学空间 ?t!v}d$Du
心理学空间fhgMI&S

f? w O^*wz0由上述分析可知,自我意象是个性的核心,它在个性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改变自我意象,也就改变了个性和行为,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和行为,可以从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象入手。在这一方面,教育是可以也应当有的作为的。
8_b3UQR#Up_0
3a_5g*w tkR i h0——要教育个体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构筑良好的自我意象,并不是要改变自我,而是要改变有关自我的错误的心理图像和自我评价。实际存在的自我是无法改变的,而且,个体实际存在的自我都蕴藏着创造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潜能。一个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由于他构筑了一个失败的自我意象,歪曲了其具有创造性和成功潜能的真实自我。因此,要克服焦虑和自卑,真正走向成功,就必然接受真实的自我,包括自我的长处和短处,必须相信自己。心理学空间;X*^"Bg&n7w)ktqj
心理学空间3f5X!Z-[^nJ*~u
——要使理想的自我同现实的自我相吻合。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任何人都有两个关于自我的概念,一个是所谓理想的自我,即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一个是现实的自我,即自己在自己心目中实际的形象。如果现实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保持适度的差距,则不但能够保持心理健康,而且使个体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反之,如果两者差距越大,个体的心理就越不健康。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距太大的人,总会在各方面为自己确立不切实际的过高的目标。由于他的目标过高,即即使他一开始能取得一些成绩,但因这些成绩同目标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结果他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总是陷于焦虑不安之中,并构建出消极的自我意象。而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相一致的人,总能为自己确立一些力所能及的目标,当他实现这些目标时,他总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自尊心,进一步构建出积极的自我意象。因此,要教育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接受真实的自我,使现实的自我同理想的自我保持适度的差距。
~J$[:ij4B"M b2}#BG0心理学空间[(^ y,n#A"hw2\ h5]}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不断创造成功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心目中的自我意象。成功体验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才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的人,对自我的评价会越来越高,自我意象就会越来越积极,而这一积极的自我意象又能进一步引导他走向成功。
ps1to2T |@a"r!Y7A/W0
X(G{4w0J g0——要培养快乐的心境。心境与自我意象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快乐的心境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象。因为心境作为一种情绪状态,除了影响认知操作过程本身以外,还会影响个体对认知操作内容的选择。在快乐的心境下,个体倾向于将注意力转向事物的积极方面。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也是如此。快乐的人通常会注意自我积极的方面,而忽略自身一些消极的方面,从而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而积极的自我意象又反过来维持个体快乐的心境;反之,心境不良的人,注意力更多地指向自我消极的方面,而忽略自我积极的方面,从而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而消极的自我意象又反过来强化其消极的心境。因此,个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意志来调节自己的心境,在认知上,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事物积极的方面。心理学空间 MR$j h)SH6HGq T
心理学空间X%e*v?J!Y[\O
——教师或父母对学生或子女应施以无条件的关注。随着自我的发展,个体会产生被关怀的需要,他希望能得到重要的他人如父母、老师的赞许。通过被关怀的需要,个体产生自尊的需要,亦即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的需要,也就是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的需要。如果重要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那么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也是积极的,反之亦然。因此,教师或父母应该更多地肯定学生或子女的长处,这样有助于个体满足自尊的需要,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教师或父母对学生或子女的关注应是无条件的,不要把儿童还无法理解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们;对儿童存在的问题也不应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来加以评判或矫正,而应当用理性和民主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才能使儿童确立起无条件的自尊,从而有利于个体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象。
Osvfi`0心理学空间qU6\&m{[\f
综上所述,自我意象在人格系统中起核心作用,通过帮助个体构建良好的自我意象,可以使个体发挥各方面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学空间%fw"b@/Uhs!e

X kEq.JE)q3G[8]$B0心理学空间&o#mL+hL

c]z)i ZOdL0发表于《江苏教育报》1997年12月23日第3版。

H8i4~ rZ*W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意象
«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对立的哲学根源及其整合的可能性 蔡飞
《蔡飞》
没有了»

 蔡飞

蔡飞,男,1966年2月生,汉族,江苏启东人,研究生,教育学博士,教授,民盟,1984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务处处长;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