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养情境和13种不良沟通方式
作者: 刘建鸿 / 5654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0月09日
标签: 刘建鸿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故事】

9J+sz3Wm.IF R0

心理学空间t(\*[{2q#x

1?w$| HK6B(yC0

春节时表弟小城来厦门过年,住在家里。小鸿五岁多,表弟四岁多,有时两人一起玩的挺开心,有时也会因为争玩具不高兴。

([ S9Np[%E a0

kPJ%^3D7V8aun5_0  表弟是第一次来厦门,妈妈带他们去海湾公园。心理学空间}@d jxi3G&pa/l

  在公园里妈妈边走边和小城介绍:
P"d&AW$i0  “这颗是棕榈树,再往那边走一段就可以看见大海了,有时小螃蟹还会爬到岸上来呢”心理学空间V7r/R3g%M`


liQ1|!_K0  一路上小鸿有点磨蹭,有时要妈妈叫上两句才勉强跟上。妈妈和小城再往走了一段,快到海边的时候,发现小鸿落在后面十几米,叫他跟上他也不回答,在一棵棕榈树边停了下来,低着头,朝树根部分踢了两三下,然后蹲下来。心理学空间%T{'`EJ)c$G


Zb6G(gj z#D(_`s012种错误的沟通方式,你会选哪种?

/R2N;L9JmiV0

心理学空间#`f LjS Q
  我在积极教养STEP课程上问家长们,如果你是这位母亲,你能想出至少三种错误的沟通方式吗?她们想出的答案有:

dg q;[ \J5^ _,_g0
  1. 心理学空间|rp_T1\4[

    “我们马上走远了,快跟上我们” (命令)心理学空间YgaH-XXS1w(P(L

  2. 心理学空间0p.Q^"Wi\M

    .“如果你不跟上,我就走了啊”(警告)

    &y&TB@BAW`W6e ?0
  3. 2{7wD eEx#p'Y0.“你这样停下来不走,不像大哥哥的样子!”(批评,评价,表示不赞同)

    %?,Q0u#[+zwy0
  4. 心理学空间 nq3Tq$LS Q

    “你都多大了,难道还要我抱你走吗?”(嘲笑)

    ?Zp)R*S)`$M0
  5. 心理学空间$z;A6t5MgAq~Jd

    “我知道,你看妈妈早上给小城弟弟介绍,你有点嫉妒他。(分析、诊断。告诉孩字他的动机是什么)

    'B(}j7DSO0
  6. 心理学空间WG#N;r6h5{G6J

    “你早上为什么不愿意和小城弟弟一起玩呢?”(调查,质问)

    nw6`.N\ WIW){0
  7. $E Yw7OW [,?8w[` b*J0“你当哥哥要照顾弟弟。小城比你小,又第一次来厦门……”(规劝,说教)心理学空间)e"Zc0D7x1y
      ……

    (_ uYw)N.P W,m0

这些显然不是好的回应。然而,父母晓之以理,给出中性甚至温和的建议,效果往往也不好。心理学空间z/`n~3Y6vK5rY

  8.“小孩必须学会彼此相处(说服,教育)心理学空间 IM,^2v$K)|9K
心理学空间!BI7J f Qd
  9.“你为什么不跟弟弟说公园里有什么好玩的,你们可以一起玩,这样你也不会无聊了”(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心理学空间1nq!d%v%M"ot
心理学空间1P;q%J]*B,~ L
  10.“因为小城弟弟难得来厦门一趟,妈妈想让他多看一看,你住这里经常都可以来……”(为自己解释。)

这些回应中,传递的信息是:你的行为是错的,情绪是不应有的(你不应该不高兴)。
J)s9zOLW+}0心理学空间+|jm.s/E/?

?e&IY%kvQe0

那还能怎么回应呢?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下面两种方式不错:心理学空间$MfR)N}8g9pS;z#q

心理学空间,Zg G"Xt
  11.“你大多数时间和小城都相处得挺好,一会儿也会好的”(安慰、同情、安抚)心理学空间5]0| }z Ob h0Lm

9OPM&s1e&Ma5L0

*QR2N@jQ0

  12.“别不高兴了,走,去海边挖沙去”(转移话题,大事化小,觉得只要分散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好了。)
d y:c8VB/s0

:{Nc*]J2W-T0

心理学空间#[l'[J*A.X%V;cH

v@;O l:e,Lb:D%E0

这样做没有了批评指责,也少了建议和解释,但不足之处是孩子仍然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没有受到重视,似乎妈妈觉得自己的情绪不重要,只要用时间或其它活动一“冲”就没有了。

6|i _'Pyy&F/I0

托马斯·戈登在其亲子沟通名作《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总结了上述12种不良沟通模式。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进一步研读学习。心理学空间 M{b3ii5n2K

心理学空间8~8[Mn OJ|i G1L j
值得你模仿的一种沟通方式心理学空间;N2I6S&_~ XQ*M\P


{@#|C F-P Q0  妈妈可以这么做:

LcqAh\vYG*G0


"]fWHix#s-QN;Ln0心理学空间_{V^7\2|

  13妈妈蹲下来,搂着小鸿的肩膀说,“是不是妈妈早上一直给小城弟弟介绍,没有像平时一样照顾你和你玩,你觉得很难过?” 小鸿点点头,看得出眼里有些泪水(这是被理解的泪水哦)。
心理学空间9VA$a*Ye
  “妈妈永远都是最爱你的“ 小鸿情绪平复了许多,眼里也多了些光亮。
心理学空间O{G&uw{Z_!A}
  妈妈拉着小鸿的手,慢慢拉他站起来,一起往前走:“今天是小城弟弟第一次到海边来,所以妈妈多给他介绍……”


FylK'J)tmL0

J1TKD4v1cJ0

  值得一提的是,和孩子沟通并非只体现在言语中,很多时候,非言语的动作有时传递了更多的信息,上文中妈妈的“蹲下来,搂着小鸿的肩膀”体现了对孩子的接纳、尊重和爱。

Hf1Eq"s1P^0


)h;do-t%@t'lPg0不要问只能让孩子说是和对的话

Jj2TR&p|9]0


Z#e(q*}/{? t o ya0
YWU}7u\A0心理学空间 T7BGh*E

  心理学鼓励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但是有些家长会觉得,在和孩子沟通时,共情没有效果。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使用准确的情绪词汇。心理学空间G!q\$Xa\ tpI9d@

Y i oEt0心理学空间7EjJ:wjt

  比如妈妈回应:“你是不是有点不高兴啊?” 孩子明明已经表现出来了,这样的问句除了让孩子招认“对”、“是”,还能说什么呢。另外,“不高兴”这个词表达失之于宽泛,不准确。不高兴可能是生气、嫉妒、难过、沮丧、失望等等,到底是指什么呢?孩子也可能理解为妈妈在责怪他。因此,做父母的要尽量用准确的情绪词汇来表达。心理学空间aV"q9n{})Ib


ZTnjq8@,of0当你在共情时,不要只停留在眼前所见,可以尝试着描述事情的经过,并询问孩子是否有什么感受,记住不要分析或下定论。心理学空间!@P#V.^+GT@wGj
心理学空间C0Y_7^3b(c

c|:G\)c N*A.VLr0

  如文中:“是不是妈妈早上一直给小城弟弟介绍,没有像平时一样照顾你和你玩,你觉得很难过?”

Buu2e J]0


TSA#jX fNGM0  家长有时候会困惑:“难道家长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或解释吗?”非也,家长宜先倾听、理解和接纳孩子感受后再表达建议因为一个人若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他也很难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孩子更是如此。心理学空间4p"nv)d8H@JP!_

心理学空间 zz)Z,b:[
有时,家长无需为孩子的情绪负责

F"n&k_ G"y u*S0


\7unS q\ x0  有些家长有疑问:共情是不是会让孩子变得更有依赖性?
T#Z7YBZALJ _OZ0心理学空间KEvYK2jn

(H:L;J9h.i^0

  不会!但如果你的回应像下面这样,的确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依赖。比如:

R pL TEku$h0


k4_3F4h#][ x0

,i[sZUT0

14.妈妈看到小鸿停下来不走,知道他难过生气了,赶紧承认是自己的错误: “都是妈妈的错,妈妈早上不该只顾着给小城介绍没管你……”

/{ W0y R$LK9IZ+W0

  “就是,都怪你!!”小鸿又哭又闹,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N.}:H;n%n)X-h,vp0  “是,是,妈妈的错,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 妈妈赶忙抚慰。心理学空间;`+z O(Uwy(S
  ……心理学空间g"i^TK ~cO9H
  小城在旁边尴尬地看着哥哥哭闹,阿姨手足无措的忙乱着

TN4`o"i6s#w H5XT0

心理学空间];M8I0C.m.f8o0I4@)v.P

wy t4l\B1Lj L0

S?xW!r0

  为什么这样的回应不合适的?因为在本文的情境里,妈妈并无过失,如果把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都归为自己的失误,等于家长要为他的感受负责!他难过生气,是因为我没照顾到;他沮丧失望,可能是我哪方面做的不够好……长期如此,孩子有了负面情绪会觉得是别人造成的。自然,这也不是合适的共情。

+W/F/w D2k x`P0

---------------------------------------------------------------------心理学空间;IGr9?e o

本文为原创,曾刊于澎湃新闻客户端(2015-10-04),题目和内容稍有改动。心理学空间7{|#IYZR*I ?9j2OV@Cn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刘建鸿
«可以开展的一些儿童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公益讲座 刘建鸿
《刘建鸿》
没有了»

 刘建鸿

邮箱:liujianhong@gmail.com
曾用名:飞之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曾在《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第二译者)、《叙事治疗》。致力于积极教养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在这些地方找到我:知乎豆瓣微博
微信号:小鸿积极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