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理学:孔子的内观证悟疗法
时间:2017年05月05日|1445次浏览

 论语心理学:孔子的内观证悟疗法

 

本篇论述,笔者试图从当今心理学的角度,以儒释道融合为基点,通过以释解孔、以老解孔圣贤相互参校的方式,在把握心性之本体的同时,用佛教唯识及当今心理学等名词概念,阐释孔子原儒中的修心原理,同时力图让大家对《论语》中孔子言论背后所隐含着的内观证悟疗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孔子内观疗法的最终目标是祛除患者心理障碍,让患者体认自性本心,实现证悟的目的。在《论语》里面,孔子曾谈过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外在表现,如:狂而不直,狂傲而不行直道;侗而不愿,无知却不老实;悾悾而不信,外表诚恳却无诚信;言之不怍,大言不惭;攻乎异端,喜欢歪门邪道等等。注意,这里我们将孔子定位成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将心存困惑、向他来求教的人定位成“患者”患者”只是借用心理学上的名词概念,为了理解上的方便而已。

 

一、内观疗法概述

 

所谓孔子的内观证悟疗法,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返观内照、向内求索。可以说,这八个字概括了孔子修心要法之精髓,也是学习孔子修心法门的门槛,进入这个门槛,我们方能登堂入室。掌握了孔子的内观证悟疗法,也是我们打开《论语》心学之门、理解《论语》精义的关键秘钥之一。

 

返观内照:比较粗浅的说,就是屏除外缘,回归内在,用我们的“心眼”或说“天眼”反观自己,如何观?若要观的彻底,可以借鉴佛家四念处之法,所谓四念处,就是对四种境界观察思维,安住心念,从而引发定慧的修行方法。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它是以五蕴为主,而分身、受、心、法四方面加以思维观察,也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简单地说,身就是色蕴,受就是受蕴,心就是识蕴,法就是想、行二蕴。我们大多数人会对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四种颠倒妄见,以为自身是净的,感受是快乐的,心是恒常的,现象是有自体的,由此产生了贪爱无明。四念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自身都是不净的,受都是苦的,心识是无常的,法都是无我的,从而减少烦恼,引发定慧。在《论语》中,孔子返观内照可能并不如佛家如此详细,而是直接将觉知安放在“意识心”上面,进而向内求索。

 

向内求索:就是向自己内在的这颗“心”求索,这颗心不是肉团心,而是我们这颗意识心,再由意识心逐层深入,追本溯源,直至心性的本源,也即道的本体。道的本体也即心的本体,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中道或天道。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阿赖耶识或如来藏。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非常道、恒道、天道。

 

若进一步拆分,孔子内观疗法可简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返观内照。第二个步骤:向内求索。第三个步骤:与自性本心校对。这三个步骤的次第,也并非是绝对的,在具体应用中,孔子也会根据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提问者悟性程度、不同的环境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对治策略。有时只用其中一个步骤,有时用两个步骤,有时则三个步骤并用。而在更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这三个步骤核心,又可以延展出更为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四止观法、内讼法、克己复礼为仁法、九思法、温良恭俭让法等等。

 

二、自性本心(道)概述

 

那么,孔子所认为的自性本心(或道的本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孔子用一个“一”字来描述,他说“吾道一以贯之。”“一”就是唯一、是独一无二。什么是“独一无二”?“独一”就是说道的本体是绝对的、唯一的整体,是没有相对的分别的,没有相对分别,就是“无二”。

 

既说无“二”,那么,肯定有一个相对的、分别的“二”的名词概念的存在,这个“二”是又什么呢? 孔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相对的“二”,就是阴和阳,而这个所谓“独一”的道的本体,就是阴、阳两个相对的事物形态的完美统一。

 

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证悟到了心性或道的本体,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就能以此来贯通天下各门各派的学问道理,而不必费心劳神的把天下所有的学问知识都学一遍,这也是孔子修学的奥秘所在。(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而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借鉴孔子这种修学、证悟的方法。

 

在《论语》中,除了道的本体的名词概念外,我们很少看到孔子对道的本体的形态的更为具体的描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佛陀、老子等思想中旁通。

 

三、解构《论语》内观心理疗法

 

若细细体会,就不难发现,《论语》中孔子很多言论都是基于“返观内照,向内求索”之上而说出来的,所以具有真理性。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约,就是约束,就是返观内照,向内收敛。一个人若能经常如此修炼,则其言行举止就很少会犯错误。下面,笔者抛砖引玉,结合孔子言论对其内观证悟疗法予以简要的剖析。

 

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白话试译:孔子说:“君子懂得返观内照,向自己内心求索;小人则不懂,总求之于别人。”

 

解构:这是孔子对返观内照、向内求索法的最直接的说明。君子小人之别,全在于内求还是外求。

 

2.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白话试译:孔子说:“不要怕没有位置,不必担心天地之间容不下你、社会国家没有你的一席之地,你要担心的应该是自己有没有立足的本事;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你应向自己内在求索,问问自己的心,有没有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东西。”

 

解构:此处引发内求的外缘有两个,一个是“位置”,一个是“名声”,这都是人的欲望。孔子对治这两个欲望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不否定其合理性,然后直接教人返观内照,回归意识心,进而向内求索,通过自我的反思、反省,生起“自己是否具备获得这两种欲望的基本条件?”的疑情,这种“疑情”就如探钩一般,直接触底意识心的根部(佛家称为意根或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进而促使意识心生起另外一种反向自我意识,与最开始的“想获得位置或名声”的意识心相互校对,最终得出某种答案。

 

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白话试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我,只担心自己不具备被别人知道的能力。

 

解构:这和上一段是一样的道理。别人是否知道我、肯定我、赞美我,这些都是别人对我的印象和评价,但这种印象和评价并不是外求而来,完全是向内求取而来的。若能返观内照,不断向内求索,最终证悟自性本心,一个能量具足的开悟得道之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别人,也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关注。

 

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都难逃名、利二字。孔子很少谈利,但对于获得名声的方法,《论语》中,孔子曾反复强调要通过“返观内照,向内求索”的方法来获得。

 

4.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白话试译:孔子说:“见到贤于我的人,我要提醒自己的心,努力修行自己,思想觉悟上向他看齐,努力要像他一样的贤德。见到不贤的人,我要返观内照,反省、反思自己的心,自己的思想觉悟、素养修为是否也是和他一样的情况?”

 

解构:内求:思齐,内自省。“见”是眼见,“贤”或“不贤”是眼见所形成眼识后进入“意识心”的初步评判。“思”与“内自省”则是基于意识心评判结果的进一步返观内照。与“道的本体”对照后,最终得出某种结论。前一种结论孔子用了一个“齐”字来表达,后一种结论,孔子没用语言文字表达,但是,无言本身就是最好的表达和结论。

 

5. 子曰:“己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白话试译:孔子说:“哎呀,算了吧,算了吧!我从来没见过有能看见自己的错误而和自己打官司的人。”

 

解构:能见其过。能,指具备某种能力。见其过,指眼睛看见错误的行为后,进而传送到“意识心”所形成是非的判断。这个判断结果,孔子这里用一个“过”字来描述。能见其过,就是具备这种“见其过”能力的人。

 

而内自讼者也。而,递进关系,指“能见其过”之上的递进。内,返观内照,将“意识心”的所形成的判断结果(自我意识)向内继续深入的剖析。那么,用什么方法继续向内剖析呢?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方法就是“自讼”。

 

什么是自讼?“自讼”就是将这种“自我意识”与“心之本体”较真、校对的过程。一较真、一校对,自然会有一个结论或结果出来,这个结论是不言而明的,就是可以证道。因为可以不言而明,所以孔子也不废话,没有道破。如果道破、直接给出结果的话,那么人们就可能不会去经历上述这样一个体认的过程,这就是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

 

“见其过而内自讼”本身是一个由渐修进而顿悟的过程和修行方法,若不能掌握这个方法、不经历这样的过程,也很难对“道之本体”有深刻的体认、证悟。而能掌握这种修行方法的人,孔子说他没有见到过。

 

6.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白话试译: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貌,这种才能和美貌使他骄傲且吝啬的话,那么,其他方面再好,也不值得看了。”

 

解构: 使骄且吝。“骄”和“吝”是递进的关系。

 

什么是骄?《说文》解释说:“马高六尺为骄。”马高六尺,犹鹤立鸡群,高人一等。而才华、美貌等易使人骄,使人在意识心里生起来“高人一等”的自我感知,这种自我感知逐渐强化后,就会进入潜意识,潜意识进一步使“自我感知”生成“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逐步强化,就会生起我执,执着于这种“高人一等”的自我意识。我执就会产生骄傲、傲慢、自满、自大的情绪。

 

自满就是自我意识里被一个“我”填满,没有一点空间留给别人;

自大就是自我意识的膨胀,就是自以为是,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小视别人。

自满、自大后,心胸就容不下他人的存在,容不下他人,就是小气、就是吝啬。

 

对此,老子也早有提醒我们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故明。不自见,就是自我意识里要去除、清空那个“我”的存在,如此才能看清自己、明心见性,体认到自性本心圆明清净的本来面目,也即道之本体。

 

不自是,故彰。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自我意识里那个大大的“我”就是真实的自己,要认清那不过也是虚妄的假相罢了,认清假相,真实的自我才能彰显出来。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伐,自伐,就是自己夸耀自己,这是顽固的执着于自我意识里的“大我”和“妄我”的存在后的病态心理的外在呈现,唯有去除这种病态的自我意识,你的美貌、才华才能真正发挥功用,才能得到别人的真正欣赏。

 

不自矜,故长。不自矜,自矜,就是自高自大。这同样也是顽固的执着于自我意识里的“大我”和“妄我”的存在后的病态心理的外在呈现。一个长得漂亮或才华横溢却自高自大的人,也只能孤芳自赏,会让人觉得很冷漠,难以相处,避而远之,他的美貌也会很快凋零、枯败,他的才华也会因不接地气,而迅速干涸、江郎才尽。唯有去除这种病态的自我意识,美貌、才华才会由内而外,焕发勃勃生机,不断长进。

 

对于因美貌、才华而“骄且吝”的人,孔子说“其余不足观也已”,这种人若不懂返观内照,自我反省,一辈子也就这点出息了,其他条件再好,也不值得一看。

 

7.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白话试译:孔子说:“君子的意识心是安详自在的,是很健康的,不会产生妄我大我的自我意识,而小人则相反,妄自尊大,心无法安详自在。

 

解构:君子和小人之根本区别,在于能否返观内照,向内求索。若能向内求索,意识心能够如实的观照外部世界,不被外界的各种欲望所诱惑,其状态表现是十分安详、自在、宠辱不惊的,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而小人大多是患有狂妄、自大等心理疾病的人。

 

8.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难矣。”

 

白话试译: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要他兑现他的话是很难的。”

 

解构:怍(zuò),惭愧的意思。大言不惭的人,其自我意识里被“狂妄、自大、虚荣”填满,说出的话已经严重偏离其自性本心,心理病态严重。

 

9.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白话试译:孔子说:“修学了三年,仍未考虑过功名利禄等问题的人,这种人很难得啊。”

 

解构:三年学,不至于谷。谷,指稻粱,借指功名利禄,是人的欲望诉求。潜修三年,只谋道不谋食,足见其“自我意识”是坚定的“志于道”的,而要做到这点,必须靠正确的修行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返观内照,向内求。唯有内求,我们的“潜意识”或说“意识心”的根(简称意根)才会促使“意识心”不断生成坚定的“志于道”的自我意识,才不易散乱或向外攀缘。三年学,不至于谷,也可见其“意识心”已经达到了“以心转境”的境界,虽然尚不确定是否证道,但达到这个境界已经很不容易,所以孔子说:“不易得也。”

 

10.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白话试译:孔子说:“贤人啊,颜回!用一个竹篮子打一点白米饭,用一个瓢舀一点水来喝,住在很简陋的房子里,人们看见大都不能忍受,都觉得他太苦了,可是颜回仍能自得其乐。真是贤人啊,颜回!”

 

解构:孔子赞叹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其真实用意是想说什么?换言之,颜回为何能做到不改其乐?这是理解这段话的关键。笔者认为,颜回是真的践行孔子的修心法门并最终证道的人,诚如上述“三年学,不至于谷”一句的解释,只有向“内求”才能让颜回“以心转境”,不被窘迫的现实生活所拘囿,将自己的生活欲望降到最低,从而最终获得超脱,得大自在。

 

 11.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矣。”

 

白话试译:孔子说:“颜回的心能达到长时间不违背仁道的境界。其余的人只能一天、一个月短时间做到而已。”

 

解构:颜回为何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因为颜回是真的按孔子所说“克己复礼为仁”的“克己复礼”这样内外双修的方法去做的,能做到克己复礼,就达到了仁的境界。达到仁的境界,距离体认道之本源也就不远了。要注意的是,孔子只是用“仁”这一名词概念,来描述克己复礼后的修行目标,所谓的“仁”也是个假名而已,只是为了方便修行者的渐修次第而设。

 

什么是克己?克,是克制,己,是自己的情欲。我们人通常会有七情六欲,所谓七情,按《礼记》的观点,分别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所谓六欲,按照《吕氏春秋》的观点,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按照佛家的观点,六欲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六种。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过度的、不合理的、不正当的情欲,注意,克制并不是完全杜绝,而是逐渐减少。用老子话来讲就是少私寡欲,而要实现私欲的减少,也同样需要返观内照,减少对自我意识中对欲望的我执。然后再加上外在行为上“礼”的节制作用,如此内外双修,每日反复坚持,方能养成如颜回那样长期不违仁的好习惯。

 

 12.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白话试译:孔子说:“没有人真正懂我的心啊!”子贡说:“老师为何这样说呢?”孔子说:“不埋怨天道不公,不责怪别人不懂我的心。下学人事,上达天道,懂我心的人,恐怕只有天道了吧!”

 

解构:不怨天、不尤人。道出了孔子自我修炼的功夫境界。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道、天道与人之自性本心是同一的,并无二异。不怨天,不尤人,就是证悟了清净圆觉、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无生无灭的自性本心。

 

下学而上达,下学,下是形而下,是世间法的学习;上达,是形而上,是对形而上的、出世间法的自性本心(道的本体)的体悟。因此,下学而上达就是通过“返观内照、向内求索”的方法,从形而下的万事万物的学习进入形而上的自性本心的证悟过程。证悟了自性本心,也即证悟了天道,天即道,道即心。知我者,其天乎。并不是说我的心外还有一个天的存在,而是自己对自己已经有了十分透彻的了解,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自知者明。

 

可见,内观证悟是孔子核心心理疗法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这一点和老子、释迦是相通的。(谭清风)

与明道长老

标签: 东方心理学  论语心理学  谭清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