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理学:孔子是如何教育弟子学心理学的?
时间:2017年05月05日|2650次浏览

孔子是如何教育弟子学心理学的?

 

《《论语》.颜渊第十二》: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胃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解构: 子张问孔子什么才叫“明”?

  

 “明”往浅了说是明白事理,往深了探究则是心性之学,是需要长期修炼才能得到的结果。我们通常说“明智”一词,这个词本身就告诉我们:只有对一切事理了然分明,才能生发出智慧。

 

这里,孔子举出两个通俗且易于感知的生活事例,让子张去体会捕捉“明”所蕴含的禅踪道影。他这两句话可谓融贯佛老,我们既可以用佛家的“明心见性、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三个词来理解,也可以用老子的“自知者明、知常曰明”两个词来理解。

 

“浸润之谮”,别人的谗言像水悄无声息的、慢慢的浸润物体一样进入你的耳朵,最终影响到你的“心”对是非好坏的判断;

 

“肤受之愬”别人对你的恶评、诋毁、诬陷的言语,就像用鞭子狠狠的抽打你的肌肤一样,令你痛彻心扉,让你“心”慌意乱,最终丧失理智。

 

当面临上述情况,你的“心”确实如此反应的话,这就是“不明”之举;反之,“心”若能做到“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则是明智之举。

 

佛祖之“了了分明”也即老子之“知常”。即不论外界对我的“心”如何刺激,它都能清醒的保持对“刺激”的认知,知道那些(谗言抑或恶语)只不过是来了去了,聚了散了,好了坏了,生了死了的生灭现象,知道这些生灭现象也只不过是一种常态罢了。

 

唯有做到“了了分明或知常”,做到对自己的“心”的变化有清晰的认知后,才能达到如老子所言的“自知”或佛祖所言的“明心”的境界,达到“自知、明心”的境界后,才能让心做到“如如不动”,让它不会因外界的种种“生灭现象”而动,不会生起分别的心来。

 

能做到“如如不动”方能“见性”,才能切实体会到自己“心”的真实面目,或者说让心意识恢复到原本朴素、空无的“道”的状态。

 

老子说“知常容”,只有对“心的变化规律”的规律有清晰认知、对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事实真相一清二楚、了然于心后,我们的“心”才会变得更加开阔,更能容人纳物。《尚书》言“有容,德乃大。”只有能容人纳物的胸怀,这样的德性才称得上是大德。反过来也是一样,唯具足大的德性,才能做到胸怀万物,才能够明白事物“来了去了、聚了散了,好了坏了,生了死了”等诸多事物的生灭、流逝规律,我们审视事物的眼界、心界才会变得越发的高远,才会具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力,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否则,就容易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无明之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可谓远也已矣”的原因所在。

 

从这条《论语》里面,我们更能体会出孔子在“提升弟子心理认知与自我修行”方面,所采用的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育方法的可贵之处。

谭清风 论语解构

标签: 论语解构  论语心理学  谭清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