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作者: 南茜·艾森博格 / 3514次阅读 时间: 2020年12月10日
来源: 《爱心儿童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标签: 道德发展 道德判断 亲社会行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mK$Q!_)iK"F!O}

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心理学空间4H"wYBQ0kO`,},^

心理学空间e;F4TRO0wx

阶段1 享受型,自我关注型

:Ba q1Ds,Gi5\-Mm0

;MS Q'l n$?0个体关注的是以自我为导向的结果,而不是道德上的考虑。决定是否帮助他人是出于以下考虑:自己眼前可以得到些什么,将来可以交换些什么,关注他人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并且/或者说出于喜欢对方(出于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心理学空间{7l-}/N_k

@9a-|&@N|n%f;mM0其主要模式突出表现在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中间。

|qQk6C{%G0

Bgx)v Z&| ] b#H0
E`;h8I^4b'H0心理学空间#?iW L p5[$f

srp$`}0阶段2 需要型心理学空间9c` R%Y3\Mc`p!|

心理学空间 a1E;`y tg:}

个体表示出对他人生理、物质和心理需求的关注,就算这种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相冲突。个体以最简洁的词汇表达出这种关心,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其涉及自我反省式的角色识别,也没有涉及同情性的言辞,也没有可以反映内心感受(如犯罪感)的话语。

-y3DX"w/Q] M0心理学空间 N0g4H Y];wU qW

其主要的模式突出表现在许多学龄前儿童中以及多数小学生中间。

b.udlf p.\0

wZZ I7o1^9w0心理学空间%Z!v#R7F;vy.v r

3U'~,C1c3f]0

pr-c/|&aLbj/Y%K%^e0阶段3 他人认可或人际交往型,或者是陈规型心理学空间(d(rU&T1[.v'Y

+R1F9i:P(a\)o:I0孩子们在判断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时候,采用的是社会陈规所界定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的形象标准并且会考虑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心理学空间%YU5b8d&aXo2Vp

\2t5}+A\)?tA j0Fa0突出表现在一些小学生和中学生中。心理学空间:V H)w,w5I`3o,Q`

2OQO f$[;i"V%Y0R0
(M6g'h(w4O1o%nd-O&B Y0心理学空间/Sn9pr @c:{A

~"}&x2Fu4T&S9v0阶段4a 自我反省式的共情

3e2G lk vq0心理学空间5C#L8l#l [

个体的道德判断包括了明确的自我反省式的同情性反应,或角色认同(识别),关注他人的人性,对其行为结果会产生罪恶感或是正性的感受。

mz;})W\0

7od u|`'U-~2Wb4s0突出表现在少量高年级的小学生中以及多数的中学生当中。

'SQmU/]0

5Z4ufKfaz'~T0
g%w AP ?;M0

m^o7Gn/x%o0

"ZlrOQ$Ukf0阶段4b 过渡阶段

7pK](Pp#K0

\!@d5CPl1Rq*E0个体对于助人与否的道德判断涉及内化的价值、准则、职责或责任,关注整个社会的情形,或者说关注他人保护人权和尊严的需求;然而这些观念还不是十分明确和强烈。

o[r8m#|0

dNO.Hg-BhZ&M0突出表现在少数中学生或更大一点的孩子当中。心理学空间[!U Y9X6nd+L7w

a w4D9p-ri0
"wk~2Z[(kjv8s0

5}1E.Xe _(RW2J0

A-s qMdBN E0阶段5 强烈的内化阶段心理学空间km(I7jz P!r

心理学空间DrT|I6?

助人与否的道德判断取决于个体内化了的价值、准则或责任,渴望保有个体及社会建构起的责任与义务,或者改善社会状况,信仰人性的尊严、权利以及众生平等。本阶段的另一特征是个人的正性、负性情绪的产生关乎其自尊,关乎其行为是否符合自身的价值观和已接受的道德准则。心理学空间b[k|7Y

心理学空间 O[ ~ Dp5w;LE

突出表现在极少数的中学生中间,在小学生中没有。

&DW$R6lalwL+`n0
资料来源: 南茜·艾森伯格: 《利他性情绪、认知和行为》劳伦斯·埃尔鲍姆出版社1986 年版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道德发展 道德判断 亲社会行为
«没有了 南茜·艾森博格 Nancy Eisenberg
《南茜·艾森博格 Nancy Eisenberg》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