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对情绪的解释
时间:2013年10月09日|2239次浏览

第二节 认知结构与人类情绪

 

行为主义心理学放弃对“不客观” 的心理结构的考察,将机体与环境的作用模式描述为S-R。认知结构模型恰好可以补上这一被忽略的中间环节:从认知结构观点看,机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为S(环境、情景、刺激物)-U(认知结构理解,通过同化或顺应建构刺激物的意义)-R(反应,包括P调动程序性知识去执行,并激发情绪E,通过情绪开关调动执行程序性知识需要的生物能量),如果说U(认知结构理解)是指挥部, P(程序性知识)是“作战部队”,E(情绪)则相当于“粮草官”、“后勤部长”,通过控制生物能量的供给及流向,为作战部队提供物质保障。所以从认知结构观点看公式应为S-U-REP),或S-U-E-P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解释“认知影响情绪”的现象,如央视《动物世界》中的一段有趣的故事:生物学家在训练人工繁育的老虎恢复野性的过程中,开始在老虎的活动区放了一群老虎从未见过的鸵鸟,老虎非常恐惧,躲到灌木丛中几天不敢出来,后来工作人员故意放了一只鸵鸟尸体,老虎津津有味地吃掉了,然后再放进大群鸵鸟,结果老虎野性毕露,毫不犹豫地冲向鸵鸟群捕杀猎物。这段资料很好说明了老虎认知结构转变过程及转变前后对待同样的刺激物(鸵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不同:开始时,老虎遇到自己从未见过的鸵鸟这种“怪物”时,其认知结构无法理解,也找不到现成的应对行为模式,因此恐惧情绪产生并激活“逃跑”、“躲避”这些本能的行为。后来在吃鸵鸟尸体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转化:原来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种食物、猎物!所以当老虎再次遭遇鸵鸟时,其认知结构理解为“猎物出现了”,于是,其情绪不再是恐惧,而是兴奋,其行为模式是冲上去捕获猎物。有一首著名的歌中唱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等待他的——是——猎——枪……”,这段歌词也很生动的说明了认知结构理解刺激物后产生情绪及行为的例子。

情绪是联系心理与生理的纽带,情绪与它的反制机制——意志一起组成了调节生理能流的控制机制。我们不认同有“心理能量”一说,能量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任何生理活动包括心理都是需要生理过程提供能量的,心理活动同样会消耗能量,而不会产生能量,但心理活动通过情绪-意志调节机制调控机体的生理能量流向及其强度,以便为更好的为适应环境服务。认知结构与环境作用时,不同的理解结果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

认知结构与环境作用的机制是同化和顺应,但在这些过程中选择性注意始终起重要作用。不妨认为认知结构将外界刺激区分为对主体有价值和无价值、有关系和无关系的初级分类,这种分类标准是主观的,与个体认知结构本身有很强的关联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兴趣偏好,其原因就在这里。一般情况下,主体会忽视那些初看起来对自己价值不大或关系不大的刺激,而去关注对自己有价值、有关系的刺激,对于引起主体注意的刺激,认知结构会进行反应,反应结果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

一、同化了有价值、有关系的刺激

一个中学生顺利解出了一道方程或解出了一道物理题;一个刚会见了自己未来的搭档的人:“小张人还不坏,虽然有点小孩子气,但我注意宽容一点,我们会合作好的”。上述是一类认知结构同化了对自己有价值、有关系的刺激物的情况,在这类情况中,认知结构中的有关陈述性知识、意象帮助主体对问题进行定向(哪一类型的问题?适合什么规律?哪种类型的人?怎么对待?),并调用现成的程序性知识(解题方法、行为模式)顺利解决了问题,这时主体会体验到满足、高兴,并增强自信。

二、通过认知结构顺应,新的认知结构同化了有价值、有关系的刺激

一个对力与运动关系持有“亚里士多德式”前科学概念的中学生在看到“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维持的”这一结论时颇感困惑,明明是“推桌子桌子动,停止推桌子停”,明明是开车需要耗油的,怎么能说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呢?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实现了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后,豁然开朗;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而真正“想通了”,通过心理咨询而解开了原来心里的“疙瘩”都是一种认知结构顺应的例子。通过认知结构顺应,新的认知结构同化了有价值、有关系的刺激,解决了面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主体会体验到如释重负的轻松和成长的快乐。

三、放弃或搁置了难题

对于有些处境,主体无论付出多大努力也无法理解问题处境,或无法找到解决之道,最后不得不放弃或暂时搁置了难题。如要破解一道百年科学谜题、一个连饭还吃不上的人想马上有一部汽车、放弃了确信不会有结果的单相思、学生放弃了苦学而没有进展的数学转而玩游戏去了等等。这种情况下主体肯定会产生沮丧、失望等负面情绪,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目标的难度越小、目标与自身利害关系越大则放弃时对自信心的打击越大,有些学习困难学生和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在这种不断“放弃——遭受打击——逃避放弃”的循环中越陷越深无力自拔的。

四、欲进无路(力),欲罢不能——剧烈情绪产生

在有些处境中,当主体意识到与自身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在的问题而无力解决时(如失恋、失业、天灾人祸等),人生危机产生,剧烈的情绪(如恐惧、焦虑、愤怒等)产生,通常也会有明显的生理状况的改变,严重时导致应激障碍。

五、变态心理,情绪源于何处

前面四种情况,不管情绪多么剧烈,都是人对于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变态心理中产生心理体验、情绪反应无法用前面的框架理解。比如神经症患者对于现实刺激超乎寻常的或说变形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对此,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这些患者在早期生活经历中有过长期负性生活经验,或者前面提到的应激,即遭遇突然的当时认知结构无法理解和处理的“灾难”,产生强烈应激反应,这些经历及其情绪反应和应对模式后来没有得到及时疏导,或为意识中的观念所不容,被“潜抑”(佛洛依德)到潜意识中形成情结。事隔多年,在新的压力或类似情景刺激下,勾起了潜藏已久的这段心事,也就是这一孤立的认知结构片段,从而激活当时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神经症发作时,患者的情绪并不是针对当前刺激物的,而是针对刺激物引发的情结中当时的刺激物,是那段尘封的(一般是剧烈的)情绪,患者“感伤着当时的感伤”,“痛苦着当时的痛苦”,“愤怒着当时的愤怒”,“恐惧着当时的恐惧”……。而这一切是在潜意识中自动运行的,患者并不自知其原因,也难于控制。

情绪本来是控制心理活动所需能量的流向及强度的,哺乳动物通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意象——行为模式”结构,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感知产生的印象与认知结构中的意象模式匹配,如果符合相应的意象,则环境刺激被同化,同时产生与意象匹配的情绪,激发相应的行为,从而适应环境。人类有了大脑新皮质,可以超越哺乳动物的潜意识而有了人类意识,可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从而对环境的认知上更加精细可靠(形成概念、规律、规则、理论体系),但是认知结构导致情绪反应这一基本规律不会变,因为人是哺乳动物中的一员,也是通过这种心理——生理机制适应自然。正常的情况,不同的认知结构同化结果导致不同的方向和强度的情绪,这是自然的和正常的结果。而神经症患者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连自己都知道“反应过度”、“没必要”,就好像老是体验着“狼来了”的恐惧和应激过程中。如果“狼”真的来了,这种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但问题是患者自己也知道,“狼没有来”,“也不太可能来了”。这种反应是需要支出大量心理能量的,是“劳民伤财”的,当然他人及社会也不认同的,这是为什么神经症患者会感到痛苦、急于求助的原因。如果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找到了那个“狼来了”情结的真相,实现了意识与潜意识情结的整合,患者从心底认识到:原来“狼来了”是“过去式”,现在不会再来了;或者“狼来了”原来压根就是一个“传说”;或者“狼来了”原来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啊。只有这时神经症才能算治好,这种“狼来了”式的情绪困扰也将不复存在。

                       ——《新视界心理学》,第192-195页,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10月,北京。

标签: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情绪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