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仰宗教的心理学原因
时间:2013年12月25日|2644次浏览

    首先声明一下,免得误会——本人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不信任何宗教。现应一个老同学之邀,答应写点心理定律论对这方面的的分析。

    正值圣诞节期间,在这个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节日中,写这篇博文恰当其时。涉及宗教的题目太多太大,我打算只讨论一个很小的题目,这样自己写起来在精力上不成负担,别人读起来也不至于望而生畏。这个题目是:为什么一个人会去信一种宗教?显然,这里不用讨论为什么会形成某种宗教,该宗教已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也不去讨论其中的教义或社会影响,重点关注的是一个信徒的初始阶段——他(她)从不信教到信教的心理过程。

    从心理定律论的观点来看,貌似纷繁复杂的信教过程只不过由三种基本的心理机制作用而成,这三种机制是:学习记忆,过程动机和目标动机。描述这三种机制的心理学原理只需要学习定律动机定律就够了。

    典型的依靠学习记忆而信教的情况是自幼生长于一个教徒之家,这个人从小就被该宗教的各种信息所包围,像接受语言那样接受了这些信息。在他(她)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之前,由于这些宗教信息的不断重复而强化在了隐性记忆当中。我们知道,一旦形成隐性记忆,使用时就不会再思考而直接调出。我曾问两个信基督教的美国朋友:“你们为什么认为《圣经》所写的全都是正确的?”他们说:“基督徒是不能质疑《圣经》有任何错误的。”我又问:“既然《圣经》不是上帝写的,为什么今天的人必须相信过去的人比自己还要正确?”他们回答说:“我们从来都没有这样考虑过,因为从小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可见,从幼年起形成的记忆一旦被隐性固化,当事人后来很难自察。

    依靠过程动机而信教,就是在情绪的激发下由直觉引导而最终信教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是在事业失败之际,或感情受挫之时,或亲人离故之初,甚至连出国手续不顺之类等等境遇之时,让当事人气馁失望,产生逃离这类负性情绪的困扰的动机。这时,如果他(她)受到了一种宗教的关怀,那种动人的场景(包括音乐),那些教徒发自心底的善意,那种庄严的仪式,能够极大地带来安慰,他(她)就会充满感激地接受这种关怀,并常常导致对这种宗教的接受。我有一个非常知心的朋友,在九十年代早期刚来美国时,本来不相信任何宗教。后来妻子才来美国团聚不久,就发现他自己患有恶性肿瘤,顿时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当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很多,但是只有当地的华人教会帮助得最有成效,因为那个团体组织得很好,在人力物力和精神慰籍上都更加到位。后来手术成功,我的朋友度过了五年危险期,他们夫妇俩认定这是上帝挽救了他们,从此就成了基督徒。

    在目标动机下的信教过程相对理性些,通常起因于当事人的思维困惑。比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唱出了人间的虚无,什么功名、金银、娇妻和子孙,是好便是了,是了便是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追求这追求那呢?如果都不值得追求,那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当进入“看破红尘”的境界时,在宗教中寻找答案就成了他(她)的目标动机。在各色各样的思维困惑中,最吸引信教者的有三大问题——生死观、名利观和情感调节。

    没有一个正常的人天生就能坦然地面对死亡的命运,这是最本能的一种恐惧。所有的宗教里都必须回答死后会怎么样的问题,并许诺凡信此教的教徒都会在死后有一个圆满的安排,使信教者放下对死的恐惧。特别对于年事已高而生命力减弱的非教徒,这是一个重要的精神需求。

    名和利是人类活动中被追逐的两个主要目标,源于自私的本能。但是,一个人的追逐未必能如愿,即使暂时追逐到手也未必守得住,未必不会产生新的追逐目标。这样的人累得要命,还总是不得满足。于是他(她)需要一种解释,给自己以精神慰籍,而宗教中超自然的解释就很容易满足需要。

    人生一世,生活在情感之中,对情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往往成为幸福多寡的重要因素。情绪的产生机制并非意识所能控制,但是情绪产生之后,意识活动能够有所调节。各种宗教里虔诚的祈祷中,祈祷者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由于动机的过程抑制机制的作用,在说出之后,那些情感活动会受到反馈抑制,这就是一种调节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

    在走向信教的历程中,学习记忆、过程动机和目标动机三种心理机制常常以复合的方式发生作用。比如,一个从小受洗的基督徒,长大之后可能会出现思维困惑,再经历比较理性的探求,从而增进了对教义的理解。一个在理性下还未完全接纳教义的人,突然遇到灾难来临,试着祈祷上帝保佑,后来获得生机,会促使其接纳教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你怎么尽说信教的好处呢?是不是打着科学的幌子宣扬宗教呢?

    诸位:请理解咱是应人之邀写的这个题目,对于国内大多数读者来说,内容兴许还有点新颖性。如果要我写“为什么一个人会不信教”,那就彻底变为另一篇相反的文章,只怕没人愿意读了,是不是?

标签: 心理;宗教;信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