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他人的心理学

> 影响他人的心理学

郑小兰 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9-9
9787538540758
24.80

第三章 距离法则:太过亲密会为感情埋下尖刺

“距离法则”又称“刺猬法则”,它主要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它来自于冬天刺猬相互靠近取暖的实验:刺猬取暖的时候,靠得太近,会互相扎刺;离得太远了,又不暖和。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取暖。

“距离法则”运用在人际关系中,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距离太远,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从影响力的角度考虑,便无法施加影响;但也不能距离太近,太近了关系太过亲密,势必会出现摩擦、厌烦,同样也不能更好地实施影响。

保持“适度距离”的秘密

“适当的距离理论”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距离太远,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从影响力的角度考虑,便无法施加影响;但也不能距离太近,太近了关系太过亲密,势必会出现摩擦、厌烦,同样也不能更好地实施影响。

——心理学物语

冰天雪地的山上,如果积雪太少,积雪会渐渐地融化;如果积雪堆积太久、太多,又会发生雪崩。河里面的河水,如果河水太少、不流动,便会干涸;如果涨得太快、太高,又会泛滥。一句经典的话语,如果人人都不知道,也不说,那么它就不会被称做经典;如果被人们用得太多、太频繁,又会成为一句俗语。热恋中的恋人,如果平时总是不见面,那么关系会逐渐生疏,感情会变淡,不利于进一步相处;如果每天生活在一起,又会产生矛盾、争执,使关系出现裂痕。关系很好的两个人,如果不经常来往,会渐渐地淡忘对方;如果走得太近、太亲密,又会出现隔膜……世间万物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如此,诸多现象向人们反映出这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保持“适度距离”,这样才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也更易向他人施加影响。

追溯上述现象的原因,要引用心理学上的“距离法则”。距离法则在西方有一个说法叫做“刺猬法则”,是指在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需要相互靠近取暖,但是刺猬身上都长着长刺,如果靠得太近,会互相刺伤对方;离得太远,又无法取暖。经过三番五次的尝试,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太远以免影响取暖,又不太近以免互相刺痛,在此称为“适中距离”。

动物之间的距离,反映在人际关系上,便是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与人交往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所谓“适当的距离理论”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距离太远,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从影响力的角度考虑,便无法施加影响;但也不能距离太近,太近了关系太过亲密,势必会出现摩擦、矛盾,同样也不能更好地实施影响。

虽然人们一直提倡“距离产生美”,但这里的距离产生美,指在一定情形下,是与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相照应的。时间能够冲淡一切,空间能够腐蚀一切,这时所谓的美还会存在吗?例如,在远处你看到苹果树上挂满了红红的苹果,于是你想吃苹果,越看苹果吃的欲望越强,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原地不动,你会吃到树上的苹果吗?显然不会。

范可心长得非常漂亮,工作上也很有能力,刚到公司时深受同事、领导的重视。但她的性格却非常的冷,在办公室中从不轻易和其他同事说话,上班、下班的时候,即使是碰到同事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当同事和她打招呼时,有时她只是笑笑,也不作答,每次大家组织集体活动的时候,她总是能够找出不去的理由。渐渐的,她与同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一天,她正在工作,忽然接到家里的电话,由于当时经理不在,无法请假,她走的时候对正在工作的同事们说:“哎!你们帮我和经理说一声。”没等大家作答,她就走了。结果第二天她刚上班就被经理叫到办公室,询问她昨天为什么不请假就擅自离岗。

同事没有给范可心请假,是他们太过无情呢,还是他们不懂得同事关系?都不是。事实上是范可心自己没有掌握好与同事间的距离,即距离太远。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她与同事们的距离保持得太远,所以无法更好地实施影响。

生活中,人们也时常提倡“与人相处要走近点,这样才能搞好关系”。但是距离的走近,并不等于心灵的走近,距离越近,彼此越容易出现摩擦,越是天天泡在一起,越容易厌倦对方。例如,你喜欢吃肯德基,当你天天吃的时候,你会发觉肯德基和普通的东西没什么区别,甚至觉得厌烦,再也不想吃了。

微微和小桃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形影不离,有时微微约会的时候都会带上小桃。但不知道为什么微微越来越不喜欢小桃,总觉得她身上有很多缺点,并且不知道谁对她好。小桃也越来越烦微微,总觉得她太自私。后来,小桃和男朋友分手,想出去旅游散散心,但是又没有找到合适的伴儿,便打电话给微微说:“你陪我去旅游好不好?”微微以周末加班为由拒绝了小桃。挂了电话,微微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不想和小桃一起去旅游。

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适度距离,太近不好,太远也不可,二者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会产生极端的结果。在此,要再次重复一下上面的原则:距离太远,彼此容易冷淡、疏远;距离太近,容易产生摩擦、厌倦。

所以,与人相处的时候,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要保持适当的、微妙的距离,既要保持相互了解又要做到相敬如宾。那么与人相处最适当的距离是什么状态呢?心理学上认为,最合适的距离,应该是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让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同样也让彼此都能够体会到关心与爱护。这样当你求助对方或者接触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接受你的请求,也更易向对方施加影响。

√影响力智慧

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适度距离,太近不好,太远也不可,二者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会产生极端的结果。要保持适当、微妙的距离,即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

关系再亲密,也要彼此留下自由的空间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神秘,就是需要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太过亲密反而会让彼此不能更好地容纳对方,更别提影响对方了。

——心理学物语

一块看上去完美无瑕的玉,如果你用放大镜看,还是能够看到它的瑕疵,于是,你会认为“玉石”也只是普通石头的一种;

一幅挂在墙上看似风景秀丽的油画,如果你走近后再看,还是能够看到画家作画时的未尽事宜,于是,你心中会发出“也不过如此”的慨叹;

一个皮肤像牛奶一样润滑、白皙的美丽女孩,如果你和她近距离接触,还是会发现她脸上有少许的斑斑点点,于是,你会觉得她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漂亮;

一个被视为常胜将军的顶级运动健将,如果你崇拜他崇拜到观看他的每一场比赛,你会发现原来他也有失利的时候,于是,对于他神话般的奇迹,也会产生几分怀疑;

……

世上的任何东西,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你太过于近距离接触,都会发现它的瑕疵、弱势、缺点;世上任何一个与你相关的人,如果你与他时时刻刻在一起,每分每秒不离开,那么即使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有一天也会因为彼此间的*裸,不再相互吸引、相互容纳。

爱人都如此,更何况身边的人。所以,无论你面对的是你的顶头上司还是你的下属;无论是你的亲戚、朋友,还是儿女、父母;无论是你周遭的陌生人,还是刚刚相知、相识的人,在生活中都要给彼此一个空间,这样才能保持那份美好,才易施加影响。

杨红和王欣是老乡,又考到了同一所大学,大学期间两个人相处得非常好,不仅无话不说,而且对方的任何事情彼此都非常了解、熟悉。大学毕业后,她们都准备在学校的所在地广州发展。为了省钱,她们合租了一间房子,两个人同住一张床。刚住进来的时候,两人非常高兴,聊了一个晚上。

好景不长,王欣睡觉时很怕吵闹,也怕灯光,而杨红的工作会有夜班,赶上夜班的时候,每天下班回来都要10点多,回来后还得吃饭。这种不一致的作息时间,虽然双方都知道互相迁就,但还是产生了隔阂。加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使两人之间很难一一算清,两个人渐渐不像以前一样亲密了,房间里充满了“冷战”的氛围。

一天,杨红上床睡觉的时候,动静大了点,王欣终于按捺不住情绪,积攒了几个月的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两个人都说对方的不是,最后争执起来。两个人就这样分道扬镳,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神秘,就是需要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太过亲密反而会让彼此不能更好地容纳对方,更别提影响对方了。对此,心理学家分析说:“人与人之间受到的教育、环境、习惯不同,每个人的想法、意见、观点也不同,如果人们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不同会被距离所忽略,就像小小的误差在普通的计算中能被忽略一样。相反,如果人们太过紧密,这些不同之处便会像精确计算中的小数点之后的诸多数字一样,一一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很难将其视为不存在。”

留出自由的空间,不是让彼此相距很远,也不是让人们不再联系,不关心对方,而是要营造一个适当的距离。正如俗语所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适当的距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距离营造出的思念的美,以及完美的美,也就是说“适当的距离能够产生美”,这时,也许你才能真正地领悟“小别胜新婚”的法则。

小曼在一个策划部做职员,策划部多是女性,所以在办公室中,彼此间经常会为了些小事斤斤计较,在穿着打扮上相互攀比、嫉妒,工作时更是分帮分派。小曼第一天来上班的时候,同一部门的不同帮派同事便拉拢她,小曼没有倾向于任何一方,也没有拒绝任何一方,只是笑笑。

后来,小曼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着中立的警惕性,和任何一方都保持适当的距离,她这样工作了一年,当公司经理被调走后,公司准备在她们中挑选一人做经理。经过大家的不记名投票后,那些分帮结伙你争我夺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升到经理的位置,相反却是小曼的票数最多。小曼与同事保持适当距离的做法,使多数同事觉得小曼是一个不计较名利得失、尽职尽责的人。

小曼真的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吗?不一定。世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完全不在乎个人的利益得失,不计较名利地位,只是有些人,当你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时,看不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会觉得他们不在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行动是心里想法的流露,距离近了,你的一言一行必然会露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相对于别人而言,这些想法则是一种威胁,是不被人喜欢的东西,他们会因此只看到你的瑕疵、缺点、劣势。相反,距离远了,这些本能的自私便会隐藏于自身,相对于对方而言,你呈现给他们的则是完美、高尚、美好的一面。

世界管理权威吉姆·柯林斯曾说:“无论狐狸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谋害刺猬,刺猬只需要缩起来,狐狸便无计可施。”由此可以说明,一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生活,与周遭的环境和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么无论到什么时候,你都会掌握影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的主动权。

√影响力智慧

行动是心里想法的流露,距离近了,你的一言一行必然会露出心中本能的东西,这是一种不被人喜欢的东西,他人会因此只看到你的瑕疵、缺点、劣势。相反,距离远了,这些本能的东西便会隐藏于自身,你呈现给他人的便是完美、高尚、美好的一面。

心离得太远时,要学会“缓处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领地”,只有当你真正走近了,关系才会更好,也更易于施加影响。离远了,关系便在无形中生疏了,也便不容易施加影响。

——心理学物语

两个人发生矛盾,吵架的时候,为什么总会大声地嚷嚷?当两个人相知、相恋的时候,为什么总会窃窃私语?

两个有矛盾的人,在路上看见对方时,为什么远远地便会绕道而行,避开对方?两个好朋友,在街上看见对方时,为什么相隔很远还会叫对方的名字,寒暄一会儿?

……

对此,心理学上认为,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发挥作用。因为,两个人闹矛盾吵架或者成为敌人的时候,心理距离相对较远的状态;两人相知、相恋或者成为知己的时候,心理距离会相对较近的状态。而心理距离处在较远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大喊或者不想见到对方;心理距离较近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地小声耳语或者想与对方进一步地接触。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现象,给人们最大的启示是,欲影响人首先要走近对方。也许有人会说:“走近对方还不容易,只要跟住对方的身影便可以。”但事实上此走近非彼走近,也就是说此走近对方是心灵的走近,要心与心的近距离接触。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领地’,只有当你真正走近了,关系才会更好;离远了,关系便在无形中生疏了,也就不容易施加影响。”试想一下,一个和你矛盾重重且凡事都会提防你的人,会接受你的意见、观点、建议和为你做事情吗?显然不会。相反,一个和你亲密无间,甚至把你视为知己、死党、哥们儿的人,你向他提出什么请求或者拜托他办事情,他会拒绝吗?一定不会。

生活中与朋友发生矛盾,与老板想法不统一,与妻子吵架,与同事观点相悖,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后,心理距离便会渐远,怎么办?要学会冷静地缓处理,等各自的心理距离回缩了,再有话好好儿说,效果往往会更好。简单说就是“缓一缓能够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也更利于影响他人。对此,身为父亲的王泰曾有如下经历:

王泰的儿子非常淘气,可以说,他儿子在他们小区中是出了名的淘气大王,妻子经常向他抱怨。今天邻居找来说,儿子欺负他家的孩子;明天,楼下的房主找来,说儿子在家总是跳个不停,吵得楼下老人中午不能睡午觉;过两天居委会的大妈又找来说:“居委会的玻璃让儿子用足球打碎了。”最让她头疼的是,儿子竟然还迷上了游戏厅,放学后经常不回家,骂了他也打了他,想好好儿地教训他,结果这不仅没能改变儿子的不良的习惯,反而让他更加不听话。

王泰没有像妻子那样批评儿子。在一个星期天,当他看见儿子正要抱着足球出去的时候,他忽然叫住儿子说:“儿子,今天你们踢球带上爸爸吧!”儿子高兴地说:“好啊!”那一天他陪儿子踢了球,玩了游戏,上了网……到了晚上父子俩一同往家里面走,儿子边走边说:“老爸就是好,哪儿像妈妈就知道批评我,不让我玩这个,不让我玩那个。”王泰笑了笑说:“那当然。不过儿子,老爸也得批评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这样自己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就像玩足球吧,咱们可以找一个空地随心所欲地玩,不要在小区随便踢。”儿子听后点了点头,并答应他以后再也不在小区内踢球了,还要争取做个乖孩子。

王泰能够成功地影响淘气的儿子听话做一个乖孩子,正是因为他主动接近儿子,并让儿子的心里对他产生了亲密感,进而听从他的建议。任何事情都如此,在靠近对方的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失去自我的主见。如果你失去了自我的主见,便无法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面对他人,更无法向他人施加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影响他人,你必须在保持目的性、客观性以及冷静头脑的同时,知道和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进而顺着他的想法,采取具体的措施,实施你的影响。

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解决方法,以及处世原则,往往是决定心理距离的关键。也就是说合理、得体、宽容、大度等积极的态度以及措施,能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而斤斤计较、小肚鸡肠、怀恨在心等消极态度以及措施,往往能够阻碍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身体、年龄、辈分的身份距离,也有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名利如何的社会距离,在这些之外,还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正是这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影响人的过程中却能起到决定作用。因为心与心距离相近者,会让对方对你产生亲切感,进而喜欢与你交谈。没有一个人会拒绝一个真正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为自己着想的人的建议以及请求。

√影响力智慧

与朋友发生矛盾,与老板想法不统一,与妻子吵架,与同事观点相悖,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后,心理距离便会渐远。怎么办?要学会冷静地缓处理,等各自的心理距离回缩了,再有话好好儿说,效果往往会更好。简单说就是“缓一缓能够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也更利于影响他人。

如果你不走近就无法感受温暖

无论是时间上的距离还是空间上的距离,都会让彼此间找不到共同的语言,也不会明白对方的心思、苦衷、意见、见解。当你对对方的近况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便不能更好地施加影响。

——心理学物语

孩子哭的时候,如果你想让他停止哭声,任你在远处再怎么劝说,他还会继续哭。但如果你走到他的面前,抱起他并逗逗他,他往往会很快停止哭声。

当你有事情向老板请假的时候,如果你只是打个电话请假,老板在电话中通常会表示出不情愿,甚至不给你假。但如果你提前直接向他请假,通常他会表现得无所谓。

当你和女朋友闹矛盾的时候,你们越是不联系,矛盾往往越会加剧。但如果闹完矛盾不久后,你主动向女朋友道歉,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感情会比之前更加深厚。

谈判时,如果你一直绕弯子不切入正题,对方则会认为你没有诚意,进而表现出不愿意与你进一步交谈。但如果你直截了当地和对方交谈,那么对方则会表现得更加积极。

……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距离太远便会失去一定的吸引力。影响人更是如此。如果你想影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意见,以及为你做事情,那么就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因为距离太远便无法实施影响了。对此,不妨看看身为董事长助理的小罗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影响董事长同意自己观点的。

小罗是一个外企公司董事长的助理。在此之前,尽管公司提供的工资待遇以及各方面福利都很好,但董事长先后聘请了几个助理,不是他将对方解雇了,便是对方主动辞职,公司中一度没人敢介绍人过来坐该职位。后来小罗应聘到该职位,不仅没有辞职,而且从应聘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一直坐该职位,中间不仅涨了一次工资,而且还深受董事长喜爱。这是因为,他的积极不仅仅表现在工作中,只要是老板有事情找他,他会准时到达,而且私下里和老板的关系也很好,逢年过节经常会去老板家坐坐。后来,老板外出度假、旅游的时候偶尔也会带上他。正是这些私下里的交情,才让他对老板更加了解,也让老板更加重用他,使得他有效地影响了老板,在工作中表现得游刃有余,进而能更加顺利地在老板身边工作。

要影响,首先就要学会接近。不能接近,便不能实施影响,只有接近他人,才能够得到施加影响的机会。因为通常情况下接近不会受到他人的拒绝,反而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实施影响。小罗便是一个在生活中懂得接近老板的人,正是他在私下生活中与老板的适当接近,才有效地影响了老板,让工作变得游刃有余。

心理学上认为,任何一个欲向他人施加影响的人,都要学会拉关系、套近乎,这是一种靠近他人的微妙法则。拉关系、套近乎并不是简单地完全附和他人的想法、意见,同意他人的请求,而是在你的引导下,让对方主动地与你接近,接受你的意见、观点,进而受你的影响。同样也不是谄媚,因为谄媚往往会失去客观性以及自我,正如有人说过的那样:“拉关系、套近乎是把自己的脚放到别人的鞋子中,而谄媚是把别人的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鞋子不合脚还要忍受着夹脚的痛苦。”王华和李强的恋爱便进一步验证了此观点。

李强和王华是高中同学,李强一直暗恋王华。高考时他们考到了同一所大学,从上大学开始李强便一直追王华。大一下学期,他们相恋了,并且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经常一起上自习,一起出去玩,一起回家,一起做彼此喜欢做的事情。大学四年的生活很快结束了,毕业找工作时,他们本想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王华的家里便要求她出国发展,并给她办了出国手续。王华在父母的强迫下无奈地出国了,但两人都坚信双方的感情,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

王华刚出国的时候,两个人经常打电话,发信息或者E?mail,并且感觉两个人分开后,没有小的摩擦也没有大的矛盾,感情反而更加亲切。但渐渐地他们发现彼此的感情淡了,也不像以前那样将身边的事情和自己心中的想法彼此分享,两人之间的信息越来越少,电话越来越少,最后连邮件也没有了。两年后他们几乎失去了联系,两人在电话中沉默地分手了。

虽然中国一直有“距离产生美”之说,但在情感上,距离有时并不能产生美,在影响人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反而多数时候,会因为相对较远的距离,使美渐渐地消失。王华和李强分居两地后,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彼此间更加亲密,但是在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面前,口头上的感情,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渐渐的,彼此间也没有了当初的默契与心灵相惜,更无法向对方施加影响。

遥远的距离,会让人与人之间感到陌生、孤独,而影响人是需要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沟通,才能发挥效力的。如同感情一样,有时就需要一个深情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分温情的关心,这不是用几句言语能代替的。无论是时间上的距离还是空间上的距离,都会让彼此间找不到共同的语言,也不会明白对方的心思、苦衷。当你对对方的近况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又拿什么去影响对方呢?

√影响力智慧

任何一个欲向他人施加影响的人,都要学会拉关系、套近乎,这是一种靠近他人的微妙法则。拉关系、套近乎并不是简单地完全附和他人的想法、意见,同意他人的请求,而是在你的引导下,让对方积极主动地与你接,接受你的意见、观点,进而受你的影响。

对人好也要有个“度”

为了有效地影响对方,人们会习惯性地对对方好,甚至会和对方走得很近。但无论对方是谁,也无论你们之间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掌握一个“度”。

——心理学物语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有个度,否则会出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例如,同事衣服上的扣子开了,你看见后,只需提醒一下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帮人家系上,那么就过了头;在路上,看见女性朋友崴了脚,走上前扶一把便可以了,如果非要背人家,那么就做过了头;领导出现了失误,发现后暗示一下便可以了,如果非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就过了头;超市中有免费试用的香水,喷几下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将整瓶香水喷完,就过了头;脸上出现了皱纹,适当的美容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天天做,就过了头;自己家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打架,拉开就可以了,如果非要帮忙打架,就过了头;和他人好,只要适当的关心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天天对对方关心,就过了头……这些生活中的常见事情,足以说明凡事都要掌握“度”,否则必然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结果。看看下面的生活再现,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小华长得非常漂亮,并且有着高学历,幸运的是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外企工作。小华进公司的第一天,同部门的同事们便夸奖她长得漂亮。她所在的部门是公司中的建筑部,所以男同事居多,十几个人的部门加上她就两名女士,而另外一个女士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所以,小华常被同部门的男士,视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由于她刚来到公司,所以需要其他的老员工带她。带她的同事是一位大她五岁的男同事,为了让该同事更好地关照自己,小华经常会帮该同事带早餐,有时中午就餐的时候,也会主动与该同事一起去吃,并经常和该同事说说笑笑。可没有多长时间,公司便流言四起,一次该男同事的老婆竟然闹到了公司,使得小华不得不辞掉自己的工作。

从某种角度讲,为了有效地影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以及更好地为自己办事情,人们会习惯性地对对方好,甚至会和对方走得很近。但正如俗语所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也应该秉承这样的原则。无论对方是谁,也无论你们之间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掌握一个“度”。

对此,心理学上将“度”这个衡量一件事情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归属为距离法则。它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人与人相处要掌握一个度,这样才能够相处得更久,也更容易向对方施加影响。身为妈妈的李黎曾有如下经历:

电子游戏在80年代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被认为是开发智力的有效工具,于是被人们认为是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深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的爱戴。李黎便是家长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为了给孩子购买电子游戏机,她拿出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当她从商场上把电子游戏机带回家后,儿子第一次接触这种高科技的玩具,高兴得又蹦又跳。

没过多久,儿子便恋上这个声像兼具的高科技产品,每天放学后什么都不做,第一件事情便是玩电子游戏。她从没有管过,误认为儿子越感兴趣,越能够开发他的智力。但好景不长,老师向她反映说:“您儿子上课的时候会打呵欠,注意力也经常不集中。”期中考试时,儿子的学习成绩也出现直线下降的现象,这让她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开始管教儿子,试图不让其玩游戏。但是玩游戏上瘾的儿子,很难一时改变习惯,她为此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让儿子戒掉经常玩游戏的坏习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各种计划、期望,当这些计划、期望遇到某种“诱惑”或者“催化剂”时,经常会让人难以取舍。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事情,也不论多么重要的抉择,都要为自己定一个正确的标准,并把其定为底线,那样才不会出现过犹不及,或者物极必反的现象,处理起事情来才会游刃有余,才更易影响他人。

好人与坏人接触要保持一个度,否则便可能出现同流合污的状况;善人与恶人之间要保持一个度,否则善人会受到恶人的攻击;君子与小人之间要保持一个度,否则君子会遭到小人的暗算;男同事与女同事相处要有一个度,否则会遭到绯闻的侵袭……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如此,影响人更需要这样的“度”,也许成语“过犹不及”是对此最好的解释。

于是,会有人迷惑地问,究竟人与人之间需要什么样的“度”?具体地说,就是与同事、朋友、领导、下属之间要相互尊重,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人格尊严等;同时又要保持距离,即使是再亲密的人也不能“零距离”接触,异性之间不要有过度的关注和亲密的言行,同性之间不要无话不谈、搞亲密的“小团体”。简单地说,就是彼此尊重,适当地保持距离,这样才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影响力智慧

不管什么样的事情,也不论多么重要的抉择,都要为自己定一个正确的标准,并把其定为底线,那样才不会出现过犹不及,或者物极必反的现象,处理起事情来才会游刃有余,也更易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