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就会听

> 这样教孩子就会听

艾伦·凯斯丁 著,庄绣云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4
9787539934853
25.00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1)

  我的大女儿应该在床上准备睡觉了,可是我站在小床旁边,受到这个“小生物”的吸引,感到惊讶而愉快。她正在蠕动,发出阵阵声音,并且盯着我看,一点也没有想要睡觉的迹象。我太太进入房间,火大地喷出两个问题:“你在做什么?”“这就是哄她睡觉的法子吗?”她用夫妻之间的简短表达,指出我站在那里只是在注意女儿的行为 蠕动、发出声音、东张西望、保持清醒 而且还鼓励这些举动。身为临床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家,我知道不应该这样做,毕竟,我将时间奉献在教导父母亲们如何塑造他们希望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上,以及停止强化他们不希望出现的行为。结果我却很自然地站在那儿,呆头呆脑地看着我可爱的宝贝女儿,即使这样做是在奖励她不要睡觉。

  有时候抚养孩子,最自然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效果。父母很自然地急着想要对孩子表现热情,这样做是件好事。每个拥抱或亲吻、每个温馨的字眼,在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安全感和自尊等方面确实是很重要的。父母的爱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有助于孩子和别人建立关系。事实上,拥抱能促进脑部发育,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温暖的身体接触的益处之一,教养孩子除了处理行为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事。注意强烈想要拥抱孩子的自然欲望,而且应该常常留意,这是身为父母的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但谈到塑造及改变孩子的行为,对父母而言,最简单及最自然的事情往往不是效果最好的。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让父母亲感到挫败的不只是孩子粗鲁的行为,制造不当行为的无力感也是原因之一。我们并非不称职的父母;谈到行为问题,我们多数人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直觉,假设为人父母的我们如果不做某些事情,孩子会更好。我们直觉地把处罚当成改变行为的一种选择;我们唠叨不停,就像杂乱的广播电台,讲些没有效果的话,我们不停地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应该表现得更好,我们紧张兮兮地专注在希望孩子改掉的行为上,因此忘了赞美与强化我们希望孩子表现的行为。

  我们会这样说:“我明白你知道怎么使用厕所/自己穿衣服/整理房间/做功课!你以前就曾经做过!”

  我们甚至会这样想:“比你年纪还小的弟弟/妹妹/表弟妹/朋友,使用厕所/自己穿衣服/整理房间/做功课都没问题,你是怎么了?”

  我们相信行为不合宜的孩子“只是需要一点技巧处理”。

  但每个我们所习惯的假想都是错的,我将教你一套新的基本假设,从三十几年来的科学研究,及合作过的家庭传授给我关于如何改善孩子的行为,萃取出一套更有效的新教养直觉。这些修正过后的基本教养方法很简单,要掌握这些技巧并不难,不过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和直觉恰好相反。在你学习新的习惯时,你会打破旧的、无益的习惯,所以,在这一章中,我想借由说明某些没有事实根据的教养观点,以及我们自以为是的想法、都是会将我们抚养孩子的观念导向错误的途径。

  迷思一:处罚可以改掉坏行为?

  父母亲往往以为处罚孩子可以“传递一种信息”使孩子得到教训,因此在想要改变孩子行为时,处罚往往是父母亲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选择。任何时刻你根据教养形态和心情来决定隔离、取消福利及大叫“住手!”或者表现出非语言性的恼怒方式,例如瞪白眼和发出叹息。你可能像大部分的父母亲一样,刚开始用较温和的处罚方法,后来的处罚会愈来愈严厉。不管是温和或严厉,冷静或愤怒,有条不紊或胡乱地,你发现自己动不动就处罚孩子,如果没有处罚,也可能威胁孩子要处罚他们。

  处罚并非一无是处,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会讨论到,处罚有它的用处,可是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证实,通常在家里采用的处罚方式对于改变行为的效果相当有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处罚没办法教孩子该做什么,也没办法奖励孩子去做被期待的行为 奖励是让孩子去达成事情的唯一有效方法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2)

  。处罚也会产生不好的副作用,使你更加难以改进孩子的行为:处罚增加孩子的侵略性,逼迫孩子逃避你,很快就让孩子适应处罚方法,因此也使得处罚发挥不了效果。

  早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往往就陷入处罚的泥沼,通常是像这种情况:孩子真的做了某件令人生气或不好的事情:揍他妹妹、打破灯,或只是尖叫、嘀嘀咕咕,所以你处罚了他,于是他马上停止,这种停止坏行为的处罚经验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下次不好的行为发生时,你可能就会使用处罚方式,而且永远都会有下一次。非常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受到处罚而短暂制止的行为,通常会在几小时或几天以同等速度再次产生。所有的处罚的确能一时制止行为 那也不赖,可是你大概觉得自己做到的事情不只是短暂的制止。当孩子适应了这种处罚,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往往会更快恢复。短时间的制止效果可能持续两个钟头,很快就变成九十分钟,然后一小时等等。

  你开始逐步扩大处罚尺度,毕竟,如果施用一点点的处罚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更多的处罚必定效果更佳,不是吗?如果你采取隔离,就会把时间延长;如果你没收玩具或取消某些权利,你将没收更久的时间;如果你吼叫,就会吼得更大声、更长,然后你的脸上将出现鄙夷的神情;最后可能你会变本加厉变成经常性的体罚,或者你会抓住孩子的肩膀摇晃着,或粗鲁地把孩子推开,害他跌倒,或掌掴孩子耳光。你绝非唯一会这样做的人,九成以上的美国父母亲表示曾经打过小孩的屁股。

  每次处罚孩子时可以阻止孩子做出那种行为一阵子,孩子当下也许会哭并表示后悔。根据我们的研究,父母常常把这种哭泣或哀嚎误解为“我很抱歉!”的迹象,表示处罚达到效果了。别高兴得太早,孩子对于处罚的抗拒会随着演变为严厉处罚的速度而增加,或者抗拒的速度更快些。所以你愈来愈常处罚孩子却落得同样的结果:暂时停止坏行为,然后坏行为死灰复燃,而且通常比以前更糟糕。

  处罚对于消除不被期待的特别行为效果并不怎么好,倒是会产生各种行为的改变 只是通常不是你所希望的那些行为。处罚产生的明显正面效果是即时但短暂的,然而显示出来的负面效果却稍微长一些,而且就长久看来,处罚是不具什么意义的。

  一方面来说,处罚孩子会大幅改变父母的行为,掉入处罚的泥沼,增加处罚的次数与严厉程度。请记住,约百分之三十五的父母亲刚开始都使用相当温和的处罚方式,到了最后却超出界线,达到定义上所谓虐待儿童的地步:拿东西打小孩或用力毒打等。超出界线者的高比例数字实在惊人,但改进孩子的行为上通常是失败的,这说明了一个事实:比起改变孩子使他表现出好行为来说,处罚对于改变父母所产生的不良作用反而更大。

  使用严厉处罚的父母亲们也应该记住,“以暴制暴”会成为孩子处理生活问题的回应方式;吼叫教导出吼叫的小孩;动不动就显出生气的样子也会养出爱生气的小孩,以此类推。以身作则对于教导孩子的言行举止是效果很强的方法,比处罚的效果更好。你打女儿,女儿打她弟弟,然后你又因为这件事而打女儿,大叫:“在家里不准打人!”其实你已经为女儿立下打人的有效示范,你女儿可不是笨蛋,很快她就学会这一招,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常常打小孩的父母亲,当他们的孩子生气或尝试解决问题时也会打同伴的道理一样,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对孩子大吼大叫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想要改变同伴的行为时也会对同伴大吼大叫。研究发现,孩子们常常以父母管教他们的方法来“管教”其他孩子。

  还有一点要记住,处罚一项行为仍然是种关注的形式,而任何形态的注意都会鼓励孩子再度做出那种行为。当你突如其来为某件事处罚他,其实是在强调这种行为,尤其如果在处罚他时又长篇大论地解释为什么他做的事情是错的,处罚又是如何地对他有好处。你给孩子的教训是:在你打弟弟时,我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3)

  已经密切注意到你,所以你下次想要吸引注意,就打你弟弟看看。我可能吼叫,可能生气,还可能骂你一顿并取消你爱做的事,甚至可能打你,但是我绝对不会忽视你。

  最后,处罚往往增加孩子的侵略性,以及渴望和处罚他的爸爸或妈妈离远一点 结果产生更多不好的行为,给你更多机会处罚孩子,这样往往是在鼓励更多的处罚等诸如此类,而你也掉入更深的处罚泥沼中。

  我的意思并非处罚一无是处,在后面的章节中我将告诉你,处罚也可以成为一小部分但是有效的计划,产生许多你所希望的正面行为。这种有助于消除你不喜欢行为的处罚方法是温和、简短、谨慎地使用,如果可能的话,在问题行为刚发生时使用,如此可以在不当行为接二连三发生之前,减少不良后果的产生。偶尔在适当时机用得当的眼光或话语就能阻止不希望看到的行为,技巧地以眼光或话语也可以作为处罚或处罚前兆,而且效果非常好。可惜父母们往往等到不当行为整个表现出来了,然后给予严厉处罚,而且老是怒气冲冲,这样通常没有效果。我将告诉你,为人父母如何以更少的处罚得到更大的效果;实际上,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的。

  迷思二:不断提醒才产生好行为?

  有时候当我们要求或告诉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确实会按照我们所希望的去做,所以我们深信只要不断提醒孩子做某件事,最后他们一定会做。当他们不肯做时,我们会感到挫折、生气,大叫:“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好像我们多说几次就能增加孩子做我们希望的事情的机会。事实上研究清楚显示,说很多次比起只说一两次的效果更差。唠叨反而使得我们期望的行为较少发生,过多的提醒就像处罚一样会造成反感,促使孩子逃避给他们过多提醒的那个人。

  要求或告诉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技术名词是“前事”。前事是做出一项行为之前的动作,也就是为这项行为布置背景的阶段。“请你打扫房间好吗?”是前事,为孩子布置打扫房间这项“行为”的背景。这个顺序的第三阶段称为“结果”。你要求孩子打扫房间,于是孩子去打扫房间,你赞美孩子或给予其他奖励。(处罚也是种结果,不过是负面的那种,它无法产生和正面结果一样的作用。)结果是明确的:前事(请你打扫房间)导致行为(正在打扫房间),然后导致结果(因为打扫房间而得到嘉奖),这项ABC法则很容易记住:

  ?Antecedent前事

  ?Behavior行为

  ?Consequence结果

  可是如果你的要求(前事)并没有导致打扫(行为)的发生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没把你的话听进去或就是不肯动手做又该怎么办?好,那就重复说一次:“请你打扫房间好吗?”但是说了五十次并没有发挥五十次的功效,孩子还是没有意愿去做你所要求的事,事实上可能去做的机会渐渐减少,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因为每次前事没有导致期盼的行为和结果发生,前事产生行为的效果便降低了,要求或指示如果没有直接导引出其他顺序就会失去效果。事实上,下次当你要求孩子做事情,唠叨也会减低他去做的意愿。

  其次,重复地提出要求通常会让父母的行为态度变得更差,结果使得孩子更难表现出符合你期望的行为。由于你的声音和举止会透露出压力:“我告诉过你几次要打扫房间,结过你还是没动!”如果是这样,你几乎注定要失败。

  强硬的说话态度会增加紧张气氛(每个要求过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使孩子变得反感,例如处罚。孩子只不过想摆脱这个常常烦他的人。由于唠叨孩子会造成在你期待的行为出现之前,孩子就有意逃避你,所以唠叨是无用的。唠叨就像是会给你副作用可是却无法治疗疾病的药物,而不好的前事副作用(唠叨、或是你提出的任何形式无效的要求)就类似那些处罚。

  我将教你如何指示下得较少,效率却反而提升。从儿童行为的研究中了解一些观念,有助于减少无关痛痒的提醒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4)

  (指导、威胁、斥责、警告,这些在孩子听来都只算是噪音)的数量,改进你和孩子沟通的“品质”。我将告诉你,如何用更明确、清楚、冷静及温和的态度要求或告诉孩子做什么事情。

  迷思三:告诉孩子这是错的,孩子就会停止?

  恼火的爸妈常常发现自己重述这种话,“你应该很清楚”或“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能这样做吗”?尽管有很多跟孩子解释好行为的理由,但这样做却不太可能改变孩子的行为,而且这种说法不只适用在孩子身上。

  有性活动的成人知道性交会传染性病,却还是有人不做防护措施。多数吸烟、暴饮暴食和有窃盗癖的成人知道他们在做不好和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事情,却仍继续做这种摧毁性的行为,孩子也是如此。

  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尽管知道做某件事情是错的,也不会自动引起不当行为的修正过程。你会对别人成天说:“不要有种族歧视!那是不道德的!”或说:“节省一点!如果不这样,将来你会后悔的!”他们可能知道你的话是对的,可是却不会像煞有介事地改变他们的行为。

  我要澄清,“解释”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有其重要性,对于智商发展、对于孩子逻辑思考的能力、对于教导明辨是与非都非常好,然而尽管解释可以增进理解力,对于改变行为却很少是有效工具。要教导像“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等一般性原则,不能只是抽象地说教,还需要在特定场合加强孩子的良好行为,让他懂得不拿别人的东西,那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你想要改变行为,研究调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率地解释。我将教你,跟孩子谈论良好行为时如何说得具体且发挥帮助,此外,如何给孩子实践良好行为的机会,让你可以嘉奖并强化这项行为,其关键在于,解释与具体实践这项行为双管齐下,这样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迷思四:过多赞美只会宠坏小孩?

  赞美是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改进行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也可能使行为更糟糕,其结果取决于赞美的品质,以及赞美的方法与时机。父母对孩子常常发出许多正面的评语,但是在说出这些话时却是用伤害,甚至和他们想要改善孩子行为的初衷相反,所以尽管有时候父母说出口的赞美言词够多,重点是,给人的感觉好像天天到公园去那般乏味,听到的就是:“做得好!”这句话以十几种不同的声音重复说了几百次,然而它所传递的品质却是很不理想的,最后大多失去了目标。

  你不一定得对孩子特别的行为说出鼓励的话,给孩子拥抱、亲吻或只是全心的关注都能加强这项行为,这些方法都非常有效。想想当孩子刚开始学会走路时,你如何用它们来鼓励孩子 不过这些方法也会被误用。例如,在你讲电话时,孩子往往喜欢提出一堆请求:“我可以吃点心吗?”“我可以出去吗?”“我十二岁的时候可以养小狗吗?”最后你用手捂住电话发出嘘声:“好好好,什么都行。你不知道我正在讲电话吗?”

  理会这些请求并且作出让步,只会鼓励孩子打扰你讲电话的习惯。当孩子注意到在你讲电话时,提出要求可受到注意且获得正面回应,下次在你讲电话时,他可能又故技重施,那么解决办法呢?告诉他:“我正在讲电话,请不要问这些事情,等我讲完电话之后再说。如果你要在我讲电话时提出要求,答案绝对都是不准。如果等我挂断电话之后你才提要求,我会根据你提出什么要求来决定准或不准。”之后你当然得言出必行,讲电话时不理会孩子。

  误导或者拙劣的传达出赞美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或无法达到效果。

  例如,对孩子的一般特质发出赞美 “你好聪明”、“你实在是好女孩”、“你是最棒的”。

  而非对于你希望孩子多多表现的具体行为给予赞美:“你像大女孩一样马上就坐下来,练习弹二十分钟的钢琴,实在令我高兴。”

  另一种没有效果的赞美是“画蛇添足”,父母亲除了给予正面赞美,又添加了负面批评,因此减弱了效果。父母亲往往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5)

  会说出类似这样的话:“你自己打扫房间,很好呀!”可是后面又加句反驳的话:“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这样做呢?”赞美好行为的时候却附加了隐含怪罪过去的坏行为的言词,会使原本要强化“打扫值得称许”这个教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事实上,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所给予的赞美并不算太多,但是他们却自认为很多。我们身体里似乎有条“哎哟”导线,强调负面信息。人类脑部似乎对于负面刺激有超高感应,远比正面刺激的感应更强,因此父母亲对于坏行为的回应比好行为还多,当父母亲处在压力下,这种情况又特别多。在临床上我们告诉家长去“注意孩子好的方面” 寻找机会去发现孩子的好行为并且给予赞美。

  有许多非常好的研究显示,适当使用赞美是改变孩子行为最可靠工具之一。我将告诉你,使用最有效的赞美的诀窍。这种赞美方式并不复杂,用更精确和有意义的言词来赞美孩子才是正确方法,而非纯粹只是说“做得好”。

  迷思五:重复一两次,孩子就会了?

  我们误以为孩子已经正确表现出一种行为,以后就应该每次都知道怎么做。研究显示,表现出某种行为一次或几次,并不表示孩子就可以或持续那样的表现。表现的一致性 时常表现出这种行为 往往必须经过训练。就拿训练长跑健将来说,和训练短跑是不同的,同样的道理,训练孩子行为一致和教导孩子在某个场合表现出正确行为是有所不同的。你有固定运动吗?你每天都吃健康食物吗?或许你的确想要这样,可是通常并没有做到,对不对?偶尔去一次健身房或偶尔大啖一次炸薯条和沙拉,都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持续做这件事就完全不同了。

  身为父母,你会发现心里这样想或说出:“我知道你会自己打扫房间,以前你就曾经做过。”或“我知道你可以自己做功课,以前你就曾经做过。”由于孩子曾经做过这件事,父母往往就以为现在没那样做一定是不用心或故意的,是反抗他们的举动。

  在那种感觉下,父母对孩子会有不切实际的高度期待:“如果你曾经自己穿过衣服一次,现在就应该会自己穿。”当父母以为“如果你现在不这么做,是因为你反抗我的关系,不然就是偷懒、没把话听进去”。这样的期待将恐怕会直接导致冲突。

  如果把孩子行为的一致性当成是在培养技能的活动,是一套孩子不必特别费力就能做到的动作,这样的想法或许会有帮助。当孩子没有表现出某项行为而被你打或被你处罚,对于培养他的行为技能并没有帮助;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应该用赞美和奖励来培养这项行为。

  所以如果这样说是不会有什么帮助的:“难道你和弟弟两分钟不吵架都不行吗?你们昨天不是相安无事地一起看这个电视节目吗?为什么现在就没办法?”

  最好是用类似这样的话来激励孩子,然后在孩子看电视没有发生争吵的时候给予赞美:“记得你们昨天一起乖乖看电视吗?”

  用在有意义的重复行为的辞令及奖励就是“正面强化”,没有一件事比得过帮助孩子自己掌控行为并且长期地确实表现出来还要重要,让孩子自然表现出一种行为的最好方法是强化特别期(幸亏很短暂) 在延续几天或几星期的时间,为孩子不断制造机会,让他表现这种行为并且加以奖励,重复去做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经常阅读教养书刊,或许会联想到我的教养重点可能是指贴纸表和点数表。或许你还想到:类似这样的图表你都试过了,还不是一样都没效果。也许你试过一种点数表却没有发挥效果,不过那多半是因为你使用了不好或不完整的建议。我会信心十足这样说,是因为我和同事们一起花了太多时间在修正家里、学校和机构的不良奖励计划。如同我将教你的许多对策,正面强化听起来熟悉而简单,但不代表每个人都知道正确做法。在教养过程中你不能光凭直觉去进行,因为有些成功的正面强化观念和许多父母在抚养儿童所产生的直觉背道而驰。根据可靠的研究调查与许多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6)

  临床经验显示出,使用正面强化方法的关键,常在于正确的细节处。

  所以我将教你如何建立嘉奖制度,如何挑选奖品,如何适当地嘉奖,如何对嘉奖计划增加小却有效的妙计以改善结果,还有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和孩子共同实践该项行为,如何结合赞美与更实际的奖励,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逐渐减少你的参与,让孩子为行为承担愈来愈多的责任,直到他能自己达成。

  迷思六:我的其他小孩并不需要特殊训练,

  所以这个小孩也不需要?如果我的其他小孩不需要特别训练就知道使用厕所、用餐具吃东西或做功课,为什么这个孩子就需要特别训练呢?对于这个非常令人感到挫败的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我们其中有些人特别擅长绘画、数学或体能活动方面。所有人类的能力、性向和行为有很大的个人差异,这点在科学上是可验证的事实,所以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训练,我们也是如此。

  有关父母对孩子态度的研究显示,父母通常不了解兄弟姊妹之间或是同龄孩子之间的差异会有多大,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例如,每个人在学习速度和学习成果的差异范围就很大。各种遗传和环境因子都会造成这种差异,即使同卵双胞胎也会有大不相同的头脑,因此学习速度不同,就如同他们的指纹也都不同一样。

  让我们想想一般的发育过程:孩子“应该”能够做某件事的年纪。首先,男孩的发育通常比女孩慢,其次,如果平均发展是四岁,那表示有些孩子可能两岁时做得到,其他孩子也不应该超过六岁。然而,如果讨论的行为是训练大小便,你(还有幼稚园老师)对六岁大的孩子却还不会上厕所很可能没耐心。

  按照既定年龄并不是评估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好方法。发育过程其实是过程的顺序,不同的人在发育当中会有不同的速度。某些孩子的视力发育得较快,有些人的大便控制能力较快。两个同一天成胎、九个月后同一天出生的孩子,他们的骨骼年龄差异也可能很大 骨骼年龄是衡量骨骼如何形成,身体中成骨形成的过程,这种差异在年纪较大时当然变得更明显。两个六十五岁的人站在一起,一个看起来像五十岁,另一个看来却像八十岁。我们认为六十五岁的人外貌相差这么大不算什么,这是可以预期的,但是我们却不希望在四岁或婴儿阶段发生差异性,然而这些差异确实存在。

  行为发展的情形也是如此,不要把月历上的日期当做是一连串发育情况的基准,以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到了某年某月就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表现出你希望的行为标准。为人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的每个阶段需要付出不同分量的心力 不是不同的原则或技巧,而是原则与技巧的应用不同。不要根据平均统计数字来设定孩子应该具备什么能力,而加重孩子和你的负担;应该想想如何根据孩子本身特别的长处、短处与发展顺序来帮助他掌控行为。

  迷思七:孩子是想操控一切?

  当孩子违背我们的期望,我们常说孩子只是在操控行为罢了,然而研究调查显示,孩子不比我们这些成人更懂得操控,其实孩子操控的情况可能远比我们少。借由预料及处理其他人的行为而得出可行对策,其实超越大部分孩子的能力。被父母视为有操控行为的孩子,多半只是有烦躁动作的倾向而已;父母可能在无意间强调这种行为,于是转变成一种形态。孩子尖叫时,你为了阻止他,便全心注意他,也许还有求必应,这种情形是在训练孩子以尖叫的行为来吸引你更多的注意。给孩子冠上“操控”之名,往往使我们忽略了去了解自己是否过度强调孩子的错误行为。

  父母亲把孩子的行为看作是为了刻意吸引他们的注意,这样的认知是对的,然而,孩子本身很少会意识到“操控”。虽然孩子可能会这样想:“我把妈妈逼疯的时候受到注意,我喜欢受到注意。”他并不会这么想:“我认为把妈妈逼疯的时候可以从她那儿得到一些注意。”

  如果你问一个难管教的五岁孩子如何得到妈妈的注意,通

第一章 教养的七大迷思(7)

  常他不会说:“我不守规矩。”他对于父母发出信号的回应是发生在意识层面之下。孩子多半只是对于先前行为的结果作出呼应罢了,如果尖叫在之前证实了成为受到注意的可靠办法,那么他将会把尖叫当做是他首选的技能。在我们所做过的研究中,让父母改变他们对于行为的回应,结果孩子对于这种改变所做出的调整实在令人讶异。如果我们让父母不去理会尖叫,而多多注意好的一面,孩子就会见风转舵,把好行为当成是可以得到注意的更好、更可靠的法宝。所以,究竟谁才是“操控者”?

  另一项研究是在教室制定一项迷你训练计划,试着把赞美好行为的效果独立出来。

  我们让一个孩子自由玩耍,然后让老师一个接着一个进来,和孩子互动。我们吩咐一组老师百分百时间都投入在注意和赞美好行为上(当小孩乖乖地玩,并且把玩具收好,老师一定会注意而且赞美这项行为),一组花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注意和赞美孩子,另一组则完全没把时间花在这上面(不管这个孩子有多乖乖玩耍并收好玩具,老师被指示绝对不要去注意和赞美那项行为)。就这样,在研究的这段期间,总是有一个孩子在房间自由玩耍,不同的老师会进来,根据每个老师参与的组别,全部、部分时间或完全没有时间对好行为给予赞美。过了一会儿,我们停止这项训练,把孩子送回普通教室和其他孩子们在一起,并且让训练期间和孩子互动的不同老师进入。当百分之百的时间都在赞美好行为的老师进来时,这个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当百分之五十的时间赞美好行为的老师进来,孩子的表现不怎么平均,不过还可以接受;当没有花任何时间赞美好行为的老师进来,孩子几乎都心不在焉。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孩子的行为是由成人对他的行为反应塑造出来的。

  ***

  我明白身为父母即使是在顺利的时候还是要接受挑战。

  孩子身上一直都有正常压力存在着:四岁孩子的害怕,十二岁孩子对于同侪压力的敏感。

  父母亲也有压力:时间和金钱总是不够用,新的问题和需求似乎到处都会冒出来,牙齿矫正器吗?才艺课吗?你打破了什么?除了必须处理接踵而至的事情,你也在教孩子如何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如何在这个世界立足。要马上动手做每件事似乎很困难也不太可能,有时候甚至于连最简单的事情你也搞不定,譬如说晚上全家未必就能安稳地坐下来吃顿饭。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件最重要的事情:我将告诉你,有些甚至许多你觉得想当然的教养方法其实是错的,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的一章将教你做出正确的事情,成为更有效率的父母。

  我把揭露这些迷思当成是核心工作的必要开端,这样对于进行日常教养孩子的实务会有帮助。我将说明,如何养成孩子的行为,使你轻松度过每一天,同时还可以建立你期望孩子拥有的好习惯与价值观。当你把日常问题处理得愈来愈好,就长期而言,也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我的方法着重在“行为”,可是行为影响到孩子和别人的互动以及处理态度,培养孩子成为有思想和见解的人。改变行为之于孩子、父母和家庭功能都具有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幸好我们知道很多有关改变行为的方法。教养工作是种手艺,可以做得更好也可能更差,现在是翻到下一章的时候了,我们会在这章订立原则,让孩子表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