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就会听

> 这样教孩子就会听

艾伦·凯斯丁 著,庄绣云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4
9787539934853
25.00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1)

  最常被误解、误用及滥用的教养方法有些来我门诊的家庭热衷使用处罚,并且想知道更多新的处罚方法。有位妈妈来这里的原因是,她七岁的儿子不管是在家里、车子里、商店和餐厅里,都会乱发脾气,没办法管教。在我们第一次会谈当中,她说:“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处罚?我很想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她儿子会耍赖,在准备要去餐馆吃饭、喝饮料时大发脾气,这时她没办法再保持温和的态度,也无法克制自己,她认为现在最需要的是特定的新处罚方法。三次门诊之后,我提到就要开始谈论及实行隔离(我们第一次讨论处罚),她说道:“太好了!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目的。”

  这位母亲并非嗜血的暴君,但是像多数父母一样,对于不当行为比好行为更容易产生反应,而她把处罚当成回应不当行为的最主要方式。处罚只是父母亲众多教养宝典的工具之一,当他们看见孩子的行为需要修正,便会搬出他们的教养宝典。我们鼓励父母培养孩子好的一面,多多注意与奖励良好行为,同时我们也尽力去修正人们较注意负面而非正面刺激的这种倾向。许多研究显示,在比赛中胜利多于失败的人,或在股票市场中获利多于亏损的人,他们的注意力仍着重在失败或损失上。当这种失败倾向出现在教养孩子上,会驱使父母亲忽视好行为而把大部分的心力放在坏行为上,并且采取行动;多数情形下,那种行动就是处罚。

  改变这种失败的思维形态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处罚教孩子不要去做哪些事,但是并没有教导应该做些什么;处罚暂时抑制不对的行为,但当下一次机会来临时,坏行为还是会出现。如果你因为女儿和弟弟打架而处罚她,确实可以阻止他们打架,但是下次他们之间产生冲突,打架这种不好的模式仍然会是你女儿优先采取的手段,因为你并没有做出改变那种行为的事。解释打架是不好的同样无法改变这种不当状况,你应该培养另一种行为模式 用逆向的正面思考 以产生另一种固定回应方法。

  所以处罚绝对不能成为改变行为的中心计划,最好只是当成计划中小而有效的附带方案。如果你对于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扰,第一个念头应该是:我能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吗?这种行为以后可能会中断,一两个月内就不再是个问题了吗?这种行为真的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随他去吧。但如果答案是我绝对不能让他这样下去!让本书前五章来引导你用逆向的正面思考及制订计划(赞美、点数、其他奖励)来塑造正面行为,以取代不当行为。你应该先产生这两种回应 我能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吗?以及我该怎么培养逆向的正面思考?然后再考虑处罚。

  为了改变行为,处罚是被广泛误解、误用及滥用的方法,然而在限制范围内适当运用处罚,却是效果不错的法子,因此这章我想讨论适当使用处罚,以及为什么常常被不当使用。

  导致处罚迷思的动机

  父母亲处罚孩子不只是为了改变行为而已,往往有一种以上的动机。他们出自正义感而处罚孩子,或为了让孩子学会尊重权威,或为了保持一贯的教养态度等等,这些动机都是站得住脚的,但是本书的重点是从努力改变行为这个角度出发。当我跟父母们解释,研究清楚显示一分钟的暂停活动就足以改变行为,如果将时间延长,不但没有成效反而招致麻烦,但他们的反应是:“那种事情不能只处罚一分钟就算了。”那种事情是指把灯打破了、打弟弟或跑到马路上去。他们心里面的公平感和比例原则使他们义愤填膺,这样的判决和罪行似乎不太搭配,父母的心声,我完全了解。

  

  很多父母都深信“不打不成器”的说法,但是这个观念对于我的正面改变行为计划具有杀伤力,稍后我会作说明。

  另一种必须澄清的观念是,使用处罚作为灌输尊重权威的教导工具,或当成宣示是谁在做主的方法。父母通常用“尊重”与“掌控”作为严厉、僵硬、不妥协及权威干涉的基本原理(因为是我说的听起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2)

  来熟悉吗?),讽刺的是,这种干涉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和他们想要达到的相反。父母以慎重、不冲动、不激动的回应可以赢得尊重,而不是敌对。使用肢体力量、咆哮及其他各种权威的强力表达方式,或许可以迫使孩子就范,但是当孩子离开父母的立即掌控时,又现出原形。此外,孩子对待同侪也会变得严厉或更严厉,对其他权威人物像老师或教练也会更容易“失控”。你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愈重,他愈想逃离你的手掌心 父母亲的影响范围,或者说你的“掌控”。

  父母亲还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把受处罚的孩子发出的哭泣、哀号与令人于心不忍的叫喊“对不起”,当做是处罚产生效果的可靠征兆,其实不然。那些现象只是显示孩子有多么心烦而已。如果你是以造成孩子多么的难过或悔恨(例如,你是否曾经对着哀号孩子说过“你应该感到难过才对!”这样的话)来衡量处罚的成功,那么你可能会让你们双方都过着比原来更艰困、更不快乐的生活,而这样却不太可能让孩子的行为变得更好。

  处罚的作用与副作用

  孩子受到处罚时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已经知道,处罚的效果是即时的但却也是短暂的。你打、骂或没收某样东西,然后不当行为就停止了(万岁!)。但是处罚没有办法让这种行为在以后较少发生。父母体验到处罚结果,姑且不论其理性层面,坏行为暂时停止就像是种奇迹般。在最好的情况下,处罚暂时阻止孩子的坏行为,所以他们觉得处罚的效果很不错,但那也只是在最好的情况下;处罚有时候会产生更大的害处。父母亲用具有伤害性的方法在塑造行为,他们落入了第一章提到的“处罚泥沼”。父母处罚,坏行为停止;父母处罚,坏行为停止。每处罚一次,父母对处罚的依赖就更深,很快地,为了达到和之前相同的效果,父母会愈来愈常处罚、愈来愈严厉。

  孩子对于处罚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即使第一次处罚就达到即时效果,父母对于处罚往往必须更加严厉、更加频繁以达成目的。以前有效果的处罚不见得持续有效,父母会不自觉地自然渐渐加重处罚:刚开始那几次只要一点点处罚就可以制止坏行为产生,但是现在用同样的镇压方式,孩子却渐渐不肯退让。孩子这样做并不是经过计划或有意的,我们会做这样的推断是因为不只人类会像这样适应处罚,其他哺乳动物也是如此。

  借由处罚的限制确实能发挥效果,而且在处罚产生作用时往往很快就看出来。如果处罚可以持久改变行为,你会发现不当行为出现的比例很快会降低,如果没有马上发现比例变化,应该放弃。我所谓“比例变化”并不只是指在你处罚的当时立刻制止不当行为,而是指减低多少次这种行为的发生,以及你必须处罚多少次。

  如果你从逆向的正面思考出发,这些效果就会改变;如果运用我的计划得当,研究显示,温和与适当使用处罚,配合逆向的正面思考,可以使不当行为替换的过程加快一些。

  处罚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个,其中之一是,奖励不当行为通常比处罚更为直接也更为确实。处罚应该在每次发生不当行为时就立即执行,但却常常产生相反的情况。想一想吃双份巧克力奶油派的奖励:马上就得到的美味感受,是一种非常满足的感觉。结果 体重增加、胆固醇提高、自责 处罚延后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想吃甜点的时候很难克制自己的原因。如果嘉奖和处罚的发生次序能颠倒,要克制自己就容易多了:也就是说,如果要花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这种美味才能到达你的味蕾,但是在吃完最后一口甜点的几秒钟内你的体重就会瞬间增加,而且可能有轻微的心脏病。

  然而处罚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和制止不当行为无关的副作用,使得父母的教养工作更加艰辛。

  这些副作用刚开始是情绪化的反应。受到处罚的孩子哭泣,变得生气、烦乱等,使得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更加不可能成功。我们不想要父母犯下把处罚造成的情绪反应当做是正确、公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3)

  平与有效的错误,当他们对处罚产生这种误解,很容易为了制造那种情绪反应而处罚 例如,处罚孩子直到他们尖叫、哭泣或乞求原谅为止。由于这种处罚几乎不可能持久地改变行为,他们的做法形同选择会引发最糟副作用的药物剂量,却无视药物剂量是否能有效治疗疾病。处罚孩子最不乐于见到的事情就是孩子和父母疏远,孩子的反应愈情绪化,就愈想逃离和躲避父母亲。

  逃离和躲避父母亲常常是受到强烈情绪反应所激发的,是另一种主要的副作用。孩子往往会躲避和处罚者(父母、老师或任何人)之间互动,减少原本应该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这对于你和孩子的关系并不好,尤其如果你非常依赖处罚,对于改变行为精心设计的计划也会受到影响。即便是父母的赞美这种我们用来改变行为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成效部分也得视亲子关系而定。严厉与频繁的处罚,将会使父母赞美孩子良好行为的奖励方式大打折扣。

  体罚可能会造成孩子攻击你的机会提高,更可能攻击同侪,形成所谓的“处罚典范”,也就是孩子容易以他所受到的处罚方式来“处罚”他们的同侪。研究显示,常常挨打的孩子特别容易攻击其他小孩。

  最后,你自己的行为也会产生副作用:可能更常处罚孩子,而且一次比一次严厉。当你陷入处罚的泥沼,为人父母的你,行为更加强势,使你不断施行处罚,即使孩子的行为并未随之改善,严厉程度和次数都可能提高,副作用因此倍增,情况也愈加恶化。

  

  如何适当处罚

  希望现在你已经重新认识处罚,了解它的影响深远及效果不如预期,但这并不表示应该放弃把处罚当做有用的教养工具,处罚仍然可以作为改善孩子行为的附加方法,只是父母们必须适当使用及多加留意,下面就来讨论处罚的用法。

  1. 由于处罚教导孩子什么事不该做,而非教导什么事该做,任何处罚都应该搭配能够鼓励正面逆向思考的加强计划,否则会形成期待行为与不被期待行为相互较劲的情况,这是处罚最被诟病的一点。如果你处罚不应该的行为,却没有加强正面的行为,处罚就不能成为长久改变行为的好办法;然而,如果你将处罚及加强你希望的行为合并使用,处罚就会产生效果。研究显示,轻微处罚再加上正面加强期待的行为,来取代不当行为,效果会比严厉处罚更好。

  讨论处罚时也要将紧张气氛考虑进去。虽然父母亲并非真的想打他们的孩子,却往往因为相信“不打不成器”的说法而动手。他们相信处罚有其重要性,坏行为没有受到处罚就是在姑息养奸。他们觉得(基于道德或其他理由)坏行为也不容忽视,即使和处罚坏行为比起来,忽视坏行为反而可以更有效地消除它。另一方面,行为研究学之父史奇勒(B.F.Skinner)有句名言:“永远都不要处罚。”他的意思是处罚会产生负面作用,若要改变行为,万无一失的途径是奖励所期待的行为 也就是追求正面强化的计划。

  在为父母亲辅导时,我发现自己正在“永远都不要处罚”与“不打不成器”之间穿梭,我必须为我所服务的父母在这两种极端观念之间达成某种妥协,尽管在完美的世界中,我较倾向永远都不要以处罚手段来改变行为,只要强调正面行为即可。三十几年来辅导了数千名以上的孩子与父母,以及阅读相关的心理研究报告后,我非常清楚“不打不成器”的杀伤力绝对比循循善诱来得大。

  不过处罚对行为改变无法产生长久效果的说法,却是需要修正的。如果有两种相同的加强正面行为计划,你在其中一种计划中加入轻微且适当的处罚,那么整个计划的效果会比另一种计划好一点。这差异性是些微的,或许不值得花心思去做,但确实存在。

  

  2. 处罚应该轻微、简短。我所谓的“轻微”是什么意思?谈到怎么样才合乎轻微处罚时,父母的标准往往比科学家严厉许多。就技术上而言,短时间的隔离、温和的责备,甚或警告性的眼光就符合处罚,通常只要适当使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4)

  用就能够发挥效果。一般原则是,如果孩子受到处罚后感到烦乱、哭泣、颤抖或受到惊吓,这就谈不上轻微。把标准放低些;现在你教给孩子的大多是愤怒的效果,这样的训诲将不是你孙子所乐意从你的孩子身上学到的。

  我所指的“简短”又是什么?用在小小孩身上的隔离,应该维持在二到五分钟内,超过时间就不太好,起码用在改变行为有效果的隔离上是如此。如果你要没收点数、贴纸、记号等,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一天可以得到五个,那么只要没收一个就够了。(也许你会问自己,如果没收一点,到了晚上他还不是有足够的点数可以兑换奖品,这样有什么好处?上次你接到交通罚单时发生什么事?它会影响你的行为 下次当表示不能通行的信号亮起时,你就不会闯红灯了 影响你要不要让车子闯过去的因素并非在经济问题上。)

  如果你取消孩子的权利 使用玩具、脚踏车、手机 那么取消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天。禁止孩子停用两个星期的效果并不好,通常禁止使用物品并非特别有效的处罚方式。第一,处罚的效果取决于不当行为之后的立即结果(处罚),因此没收脚踏车一个月比没收一天更差。重点应该在于做出不好的行为时,马上取消权利,而不在于取消的时间有多久。其次,如果限制的对象是孩子的朋友、同侪、社交活动及学习某些事情,如此将会在其他方面造成伤害,当然这样对原来的“罪行”无法产生建设性的效果。

  有效果的处罚几乎都和罪行无法相匹配。对一个因为把弟弟打得鼻青脸肿而被隔离两分钟的五岁小孩,这样的处罚似乎太轻了,然而如果是针对改变行为,再搭配加强逆向正面思考的行为,这样就足够了。

  倘若你十二岁的女儿和朋友闯入学校,犯下一些蓄意破坏公物的罪行:撕掉四年级学生制作的几张海报,你第一个反应是跟她说:“你这个学期都被禁足了。”但是再思考一下,实际的处罚可以轻一些:一星期不准看电视;一星期晚上不准出门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记住,有效果的处罚来自剥夺权利的那一刻,而不是在起始时刻之后延长更久的时间。你可以加入逆向正面思考的行为:在学校做杂务以帮助被破坏的东西恢复原状,向当事人作书面或当面道歉。恢复原状的过程可以长达一星期以上,可以把帮助四年级学生制作新海报以取代被她撕掉的海报当做是处罚的一部分。处罚期间让她表现出逆向的正面思考行为,然后将它扩充,如同你让较小的孩子帮忙清理被他弄得乱七八糟的厨房地板般,然后再让他帮忙打扫整间屋子。你也可以让十二岁孩子一起参与安排恢复原状的条件。规划出五种选择,让她挑选出三种必须实行的选项,以重新获得被你扣住的任何权利,但是要注意,制造好的、确实合乎社会行为的练习机会是主要目标,而不是公然羞辱孩子。

  

  3. 在你生气时不要处罚孩子。如此比较不可能加重处罚,也比较不可能产生减低处罚效果的副作用。要记得,处罚不是报仇,为孩子立下理性与冷静的行为好榜样,身教传授的道理远比处罚的效果好多了。如果你表现出不理性、疯狂模式的行径,孩子也会密切注意那种榜样。你面对困境的因应之道,也是在教孩子如何面对困境。

  父母亲有时候会对我说:“可是现实世界中人们都有抓狂的时候,孩子也需要面对这样的情况。”从改变行为的立场而言,学习处理人们的愤怒和这件事是不相关的,不过若从儿童人类教育的立场来看,我接受它的关联性。然而,把处罚孩子的这一刻视为孩子学习人生道理的特别时刻是错误的,特别是在生气的情况下。在你被强烈情绪搅乱而冷漠时,应该晚点再对孩子作出回应。当你冷漠时,判断力和技巧都会大打折扣;例如,你会发现更难把事情具体说明。你往往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说的话你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或为什么你这么坏?或为什么你就不能像姐姐一样?这种一网打尽的全面性说词并没有好处,如果你必须教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5)

  诲孩子,说话一定要明确:孩子做错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不对?用抽象的言词和孩子理论 如果每个人都像你那样做怎么办?同样没有好处。

  此外,父母亲生气的情况和孩子会碰到的其他愤怒并不相同。首先,你会因为震惊甚至遭到背叛的感觉而生气,这和其他人生气的原因不同。在外面没有其他人抚养这个孩子、喂他吃饭、生病的时候照顾他,或者那般爱他,并像你那样满足孩子每个超依赖的需求。其次,孩子碰到多数生气的人会受到社会约束的检验,他们知道你的孩子可以寻求路人的协助、报警或控告他们,父母亲则拥有更多发球权的空间。和碰到的其他生气的人相较之下,孩子面对你的时候显得软弱无力多了,因此他无法从你生气的情况学习到很多生活技能。第三点,检查你自身的经验:你并不认识一些因为父母发脾气或处罚他们,便学习到善加处理自己脾气的人,也不认识任何因为不曾受过这种“真实训练”而在生活中退缩不前的人。其实,父母亲的小缺点和不完美会教给孩子一些事情,但是不要试着去证明你自己的愤怒可以作为孩子的实境训练。

  我明白“不要生气”这句话说得容易,但有时候真的很难实践,当孩子制造出让你慌乱的事 年纪小的孩子不见踪影、较大的孩子辱骂你或令你难堪、任何年纪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你不关心我,你就是这么自私。”你很难不抓狂。如果你真的动怒了,谁会怪罪你?毕竟我们都是凡人。如果泰瑞莎修女是甘地的妈妈,甘地有这样的行为,恐怕泰瑞莎也会不客气地一掌打下去。随着孩子年纪愈来愈大,他令你慌乱的本事也愈来愈高,成为专门惹火你的专家,使你当下无法思考。有些父母的回应是咆哮(你怎么可以这样跟我说话,毕竟我是为了你好),有些会打小孩、推开、粗暴对待,或者非殴打的激烈处罚(你被禁足六个月)。孩子挑衅的行为使你失去耐性,怒火也因此一触即发,导致父母采取各种极端的行为。

  在这种火暴情绪下要踩刹车是很困难的,但是请务必退一步,了解这种脱序行为和父母反应有关;亦即父母的反应会催化这种行为。如果你能尽量冷静下来,对这种想要激怒你的孩子抱着轻松的态度,能够制服这种行为所需要的反应就会渐渐浮现。在我的门诊中,我们有时候会训练父母亲面对脱序行为时,用有点像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方法来制止,效果比只是走开要好多了。不要动怒,或者培养在你真的要抓狂时离开现场的习惯,这才是可以消灭恼人行为的捷径。

  4. 绝对不要把你想要加强的活动拿来当做处罚的工具。例如,千万不要指定阅读或写字作为处罚方式,因为孩子学到的将是:阅读和写字是种处罚。事实上应该采取逆向的思考方式:把去书店一趟当成是奖励孩子表现良好的方式。

  此外,不要因为处罚而阻碍孩子与其他成人或同侪的正面社交接触。禁止孩子去朋友家或许是种合理的处罚,可是如果这个朋友的家人能够示范你希望孩子仿效的合理行为与价值,让孩子去朋友家或许有好处。

  5. 赞美正面行为以及处罚不良行为的比例应该分配好,例如五比一。不过我必须承认,没有研究提出像五比一这种精确数据的证明。如果你想除去乱发脾气的行为,在孩子不发脾气的时候(或乱发脾气的严重程度减轻)找出法子赞美他,而且次数应该是处罚乱发脾气的五倍以上。当父母亲回来跟我说:我成天都在处罚不好的行为,但没有赞美正面行为,因为孩子根本就做不到。我鼓励他们假装赞美。制造练习机会让期待的行为发生,如此就能加以赞美了。由于加强练习是改变行为的关键,制造更多表现这种行为的机会可以产生很大的改变。

  6. 如果同样的行为一天被处罚几次,而且不止一天有这种情形,应该停止这种计划,并加以改变。这种处罚不会产生效果,却会带来不想要的副作用,使得家庭生活更糟糕。

  我一位同事有个任性的四岁女儿,照顾她的保姆慌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6)

  张地说:“今天下午我罚她十次的暂时隔离,她还是不听话。”在那种情况,一个下午隔离十次就是个问题。即使这个孩子原来起码有些时候想听话,但是紧锣密鼓的处罚压力也许使她打消念头。一个下午十次的隔离后,留给小孩和保姆的只会剩下意志力的竞赛而已。

  另一个例子是搭机飞到新哈芬(New Haven)接受我门诊治疗的一个家庭。他们在两天内因为六岁儿子有攻击行为而罚他六次隔离,他们感到非常沮丧,因为那种行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我告诉他们,隔离次数太多了。让我们重新考虑几种方案,其中一种是增加假扮时间,对于平常会引起他们的儿子产生攻击行为的状况,在这段期间如果没有攻击反应,儿子就可以得到贴纸或点数;那是强调逆向正面思考与奖励它的方法,而不只是处罚不当行为。

  我建议父母一天做三次模拟练习,可是如果他们的孩子想多模拟几次,应该依孩子的意思。每次模拟可以得到一点,但如果是在实际时间(非模拟时候)对于会令他产生攻击的状况能够冷静回应,就可以得两点。父母亲赞许孩子处理一些可能让他们烦乱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还有其他相关的情况,这位父亲常常打孩子,所以这个计划还得包括塑造父亲的行为,以较不严厉的处罚来取代打孩子 首先选择一天,在这天他不能打孩子,之后等他证明能够做到,再延长一星期里面不打孩子的天数,全部以赞美来重新加强。

  我们对儿子使用类似的方法,订出控制攻击行为的小段时间,然后从这里渐渐培养起。我让父母刚开始在早上设定半小时,如果他们的儿子在这段时间没有表现攻击行为,就可以得到一点及热情的赞美。我们称这段时间为“大男生时间”,如果他在大男生时间打人就得不到点数与赞美。其他时候为“小男生时间”,但是不需要批评他,或指出小男生时间比较不像大男生时间那么有吸引力;多数六岁男孩都喜欢被当做大男生。(大男生/小男生时间不只是聪明的心理策略,这是种现场建构事件,可依父母亲的喜好有效帮助达成其目标。把这种方法放进你的教养宝典中,迟早派得上用场。)等我们能够掌控一小段时间后,可以渐渐延长大男生时间,直到时间愈来愈长,然后扩及整天。我告诉父母,当他一天都表现很好,务必在晚餐时间用充满热情的言词彼此讨论这件事:好棒的大男生,做得实在太好了!当然还少不了对于期待的行为加以赞美和奖励。

  上面这些方法都是强调加强期待的行为,以及减少运用处罚。

  普遍的处罚方法:隔离

  隔离更完整、精确的名称是“隔离强化”,孩子在这段短暂的时间内不应接触到强化物 奖品、喊叫、训斥、任何形式的注意 那些会使得不当行为更不容易戒除。隔离的效果取决于隔离时间结束时发生的事情 必须配合奖励正面行为的加强计划。使用“隔离强化”这个名词的用意在于,避免让你过度注重处罚,把它当成正面加强计划的要素,以及帮助你摒除把隔离当成给孩子仔细思考他罪行的机会。

  让我举例说明隔离的效果怎么会取决于隔离时间结束时所发生的事。从事隔离研究的人员制造“隔离丝带”,使其有别于教室环境。教室里每个孩子都把红色丝带挂在脖子上,在正常状态下,当孩子表现良好,孩子就可以把脖子上的丝带露出来让老师看见,表示老师可以叫这个孩子的名字,并且传达强化物 关注与赞美。如果某个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干扰了上课秩序,他的丝带就会被没收几分钟。丝带不在身上时,老师不会看这名孩子也不会注意他。隔离时间结束后,丝带又可以戴回身上,孩子现在准备再度接受老师的正面加强。隔离时间结束后丰富有趣的环境、正常上课时老师热情地关注有丝带的学生,会使得隔离具有意义和效果。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隔离。

  隔离时间应该简短,绝对不要超过十分钟。通常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发挥功效,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7)

  特别是针对幼儿来说。在应该罚隔离的行为出现时必须当场马上进行。父母亲常常会说:等我们离开商店回到家时或等我们离开游乐场回到家时等等,这种拖延的隔离是无效的。隔离必须和不当行为直接产生关联。

  被处罚隔离的小孩应该和其他人分开,待在一个单独的房间或自己坐在一张椅子上,如果你觉得盯着孩子比较妥当,例如基于安全理由,就不必完全隔离。

  在施行隔离时你必须保持冷静,不能在生气的时候下这种处罚令,也不能当成报复的行动。孩子乖乖接受隔离处罚时要记得加以赞美:赞美他能在你提出要求时就采取行动,赞美他安静坐着,赞美他安分地等隔离时间结束。

  不要用隔离来威胁孩子:如果你继续做那件事,就罚你隔离,这是你的最后一次机会等诸如此类的话。警告一次就够了。(记住,如果不是在事情发生后固定给予警告就没有效果。)告诉孩子是什么事情导致隔离,然后每次这种行为产生时都要宣布隔离。

  如果你必须动手、拖或押着孩子才能进行隔离,这种做法不对而且也不会有效果,这点非常重要。处罚期间,孩子的抗拒心理会比平常多一些,或因为处罚而发脾气,因此在施行隔离时会造成一点肢体上的抗拒。父母亲采取的强力肢体控制会引起更剧烈的抗拒,事情也就愈演愈烈。很快父母就得连拖带拉,孩子也会抵抗,或者打父母;也许父母也会动手打小孩。这种情况绝不是隔离强化应该发生的,反而比较像在酒吧打架,你所加强的尽是错误的行为。

  如果你宣布隔离,孩子却抱着双臂说:我才不要去。而你又不能拖着他,那该怎么办呢?首先,多罚他一分钟时间。这种做法可以用两次:把隔离时间从两分钟增加为三分钟,然后到四分钟。之后如果还是没有效果,就取消权利,例如,某些重要但简短的事情,像今天不准看电视,说完就转身走开。如果他后来才说:好好好,我这就去。你也不能让步,因为这样你将增强到不想要的结果。也不要画蛇添足,让结果来发挥作用。抑制住一些反作用力很强的话,像:下次最好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或你从来就没有听过话,现在付出代价了吧,或我快被你气疯了。这些话对孩子没有帮助,却会增加处罚的负面作用。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研究显示隔离的效果取决于隔离时间结束时发生的事情 培养在隔离发生后的第一个正面行为。

  来思考一下这样的画面。孩子做出那种需要戒除或不宜常做的行为,你冷静地走向他,具体说明他做了什么以及会发生什么事:你打了弟弟,所以得接受隔离。现在去你的房间五分钟时间。

  孩子会进去房间吗?这是紧张的时刻。孩子做错事情,现在他的麻烦来了。如果你心里很烦,他心里也很烦,你们两人对于要不要隔离的立场都很坚定,情势很快就会提升为意志力的战场。

  所以,开始保持冷静 不只因为在处罚的时候保持冷静是个好办法(减少严厉处罚或处罚愈演愈烈的可能性),也因为冷静可以降低陷入僵局的可能。如果孩子没有马上去房间,就增加一分钟隔离时间,如果还是不去,再增加一分钟时间。

  如果孩子执意不去,决定不要进行隔离并采取其他处置,应该冷静、简单扼要地通知他,而且取消当天或者当天外加第二天的特权:你没有接受隔离,所以今天不准看电视。然后快步离去,不要讨论,也不要讲出类似这样的话:你自己把机会搞砸了,现在你一定难过得不得了,只要你乖乖听我的话就不会有这种下场了等诸如此类。此外,你应该事先考虑好要取消什么合理的特权,不要做出弊多于利的事。所以不要在孩子兴头上时取消有建设性的联谊游戏。这星期都不准你和邻居一起玩,这样可能会弊多于利,除非邻居的行为比你家的孩子更糟糕。

  如果孩子马上或再增加一分钟时间后接受隔离,应该加以赞美。也许你会对我呛声:“有没有搞错?赞美一个被罚隔离的小孩?”一点儿都没错。每当孩子不听使

第六章 如何适当处罚(8)

  唤时,我们就想要培养服从的精神,特别是在棘手的情况。在我们告诉孩子要隔离时,我们希望他接受,所以我们赞美他那种行为:很好,我要你隔离时,你马上就去做。这种赞美不需要用热情的口吻,但仍然要明确说出孩子做了什么,除了口头赞美,可以再轻轻拍他或其他身体接触 如果适宜的话,而且如果孩子不那么生气,可能想找机会跟你撒娇的话。

  如果希望小孩子进行隔离的过程较顺利,可以做模拟练习。跟孩子解释隔离要怎么进行:好,现在只是练习而已,我教你怎么做。假装你做错事了,例如打弟弟。现在靠向孩子身边,像是有什么阴谋地低声说,我现在要将你隔离,你开始朝你的房间走进去。然后把身体移回来,以正常的语气说:好,你打了弟弟,得罚五分钟隔离,请你进房间去。现在压低声音,开始喽,走进去吧。用一般的口吻:很好,我要你隔离时,你马上就进房间。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用肢体引导孩子,表示用手圈住孩子,一起走进房间,但是不要推他。如果他接受隔离坐了下来,赞美他。如果他待在那里,接受你的指示,多给一些赞美。如果他不需要你的指示就能够待在哪里,给予更多赞美。模拟练习时,赞美应该尽量充满热情,但实际隔离时就不需要那般热情,例如在打了弟弟之后跟他说要进房间隔离,赞美的口气应该平实许多。模拟练习结束时,大声宣布:好了,隔离时间结束喽,并且赞美孩子表现得很棒。如果你在进行点数制度,给一点作为练习成功的奖励。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但可以作适时的调整。

  这里要提出一个适当实行隔离却失败的例子。来看我门诊的一位母亲,她充分掌握隔离的原则,并用在八岁的儿子安德鲁(Andre)身上。每当他对讨厌的事情大吼大叫,或对妹妹、妈妈或爸爸咒骂,这位妈妈就会祭出隔离,要安德鲁进房间五分钟。

  这位母亲冷静地说:“安德鲁,你得接受隔离,因为 ”她会具体说出孩子做错的事情。如果安德鲁朝着房间走去,这位妈妈会说:“很好,我要你隔离时能够马上去房间。”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

  可是我们检讨了这项计划,发现在三天期间,第一天她用了六次隔离,第二天用了四次,第三天用了七次。次数实在太多了,显示某些地方需要做调整。

  这个案例很有趣,因为这位母亲正确地施行处罚,小孩也乖乖接受了。可是这个计划在发展逆向的正面思考方面较弱:她冷静地实行隔离,问题出在隔离后,因此我们对这个计划增加模拟练习。妈妈告诉孩子,对妹妹说些好的事情,例如我们一起玩耍,或我喜欢和你一起玩。我们开始实行点数表,每天他可以得两点(每次模拟练习得一点),在心情不好的非模拟情况下如果他不骂人,可以得四点红利。我们对于隔离过程本身并没有作改变,但是建立了计划的正面强化方面。在修正计划的第三天他得了六点,全都是模拟练习得来的;第四天他和妹妹吵架但没骂人,所以得到八点(原来应该给四点才对,可是爸妈太高兴了,所以打破规则,给他加倍的红利)。这个计划仍继续进行,大致上没什么问题,现在平均每天隔离的次数少于一次。

  ***

  看过本章之后,希望你对于处罚能够非常慎重与节制。可是如果你有孩子,迟早都会处罚他们,你应该了解正确使用处罚。当孩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或产生新的不当行为,偶尔重新翻阅本章“如何适当处罚”这节内容,对你将有所帮助。请记住,亲子之间良好、温暖、开放、相互尊重的关系可以使一切事情改观。不要把处罚当成是愤怒的先知想消灭罪恶,应该以慈爱的父母致力于培养良好行为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