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就会听

> 这样教孩子就会听

艾伦·凯斯丁 著,庄绣云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4
9787539934853
25.00

第二章有效教养的六大原则(1)

  在我提出有关改变行为的方法当中,触及一些基本原则,在此我先将这些原则做出摘要,逐一加以介绍;接下来,我将回答你可能遭遇的某些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原则一:逆向的正面思考

  现在我们就来改变一项教养方面的习惯。不要用你不希望孩子表现的行为这种措词来思考:他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他不听话的时候快把我气疯了。

  开始用你所期待的行为的措词来思考。这个方法的关键是“逆向的正面思考”:多想想你希望的行为,不去思考你不希望的行为。

  逆向的正面思考是:把他动不动就乱发脾气想成孩子受到挫折时,你希望他用委婉的词语,冷静地告诉你这件事情。比起通过处罚或其他负面方式来消灭你所讨厌的行为,用正面鼓励的方式来养成你所期待的行为,这种方法简单多了。

  下面的表格,我提供了一些逆向的正面思考的例子。请仔细阅读,同时列出你不希望孩子做出的五件事,然后针对这每件事以逆向的正面思考来想一想,亲自试试看这个方法。不希望孩子的行为 兄弟姊妹为了电视节目(或玩电脑游戏)而闹得不可开交 孩子把衣服丢得整个房间都是 孩子不好好做功课 孩子为了喝水而三番两次离开床铺,耽误了睡觉时间 每次我不准孩子做某件事,他就和我争吵、大吼大叫 不管我怎么用心准备晚餐,孩子就是不肯吃蔬菜 孩子说话时会出现搔搔后脑勺的恼人习惯正面思考可以导正行为 希望孩子们一起坐着好好看电视(或轮流玩电脑游戏),不要鬼叫或打架 孩子说把衣服放在衣橱或衣柜里 孩子能安静地坐在书桌上做二十分钟功课 要孩子上床,起来喝水或上厕所不能超过一次,然后继续待在他的房间 孩子可以冷静地表达出愤怒 期望晚餐时,孩子能试着尝几口蔬菜 让他去吧,也许过不久这种行为就会自动消失 原则二:强化正面行为

  当你不断对一项行为给予嘉奖,那就是“强化正面行为”,也是你最基本而有力的工具之一。当你所希望的行为和相关行为出现之后,应该尽可能立刻强化这种正面行为,而且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理想上,当你对某项行为下工夫时,每次孩子做出这种行为,你应该在孩子身边并且加以褒奖。譬如说,你希望孩子在你第一次要求他做某件事情时就把它放在心上,那么每次他能一开始就记住这件事,你应该给予注意、赞美、特别待遇或送他纪念品。

  接下来几章我们会详细讨论关于奖励方面的议题。通常简单地给予注意和一些热情的赞美就绰绰有余了,不需要永久这样下去。用来当做永久改变孩子行为的正面强化的试验期相当短暂,但是在这段时间你务必确实经常奖励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

  然而奖励还不足以成为永久改变行为的方法,强调正面行为经常被误解为只是对行为抛个奖赏而已,还有更多事情需要做,特别是下面这两个观念:加强练习与具体化。

  原则三:加强练习

  加强练习是养成你所期望的行为的最佳方法,如果本书中有个必须放在第一顺位的观念,那么就是加强练习。“加强”表示在孩子表现这项行为时,你应该用正面强化的方式给予注意及奖励。“练习”表示孩子有许多重复的机会去正确实践这项行为,并且因此受到奖励。在你推动这项行为期间,必须让孩子重复多次这种模式 表现这项行为、受到奖励、表现这项行为、受到奖励 将行为和明确的结果联想在一起,以建立在他的技能内。下面几章中,我将教你这种做法,包括刺激:布置练习的场合,使孩子成功地表现这种行为,好让你能强化它。

  原则四:具体化

  计划改变或建立一项复杂的行为,把它分解成可行的步骤,然后加强每个步骤,直到增进为更大的成果。到我门诊来的父母亲常常说类似的话:“我也很想奖励孩子说他很棒,可是要他回答一句话(或要他准时上床睡觉、离开朋友的家、在家吃顿饭)都会乱发脾气。”在某种

第二章有效教养的六大原则(2)

  意义上,他们是对的。如果你在等孩子完美地完成某项具挑战性的行为,好让你能强化这种行为,恐怕等一辈子也看不到这种行为发生。教养上最大的错误是太过于期待好行为 在你注意到和奖励这种行为之前就要求孩子完美或几近完美地表现出来。没错,孩子或许能完全正确地做出你所期待的行为,不过你必须调整你的期待,在他表现出你所期待的行为只达到部分、不完全、有缺点的程度时,也应该给予奖励。这些不怎么完美的行为如果适当地加以奖励、调整次序,慢慢就可以完全达到你所期待的,并且每次都表现出来。

  如果你要孩子每天晚上自己做两个小时的功课,不需要等他自动自发做完两个小时的功课之后才发出赞美与奖励。刚开始你可以设定小部分的工作,而且以不需要被三番两次要求为目标,然后逐渐把做功课时间增加到两个钟头。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找出孩子任何方面值得赞美的行为,即使只是接近你的理想目标一点点而已,并且要使得赞美和行为之间产生关联。

  当孩子表现出不十分正确的行为,问问自己:“这件事情其中有什么部分是我喜欢他做的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一般都是如此),请跳到这部分:“你做某某事做得很棒(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做对了就行)。”

  然后你稍微督促他朝着目标更进一步:“如果你能做某某事和某某事(他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太对的事),那真是太棒太棒了。”

  不过要小心不要犯了画蛇添足的忌讳,在你赞美孩子时可以用来对抗画蛇添足的一个方法就是避免使用“但是”。

  幸好在塑造孩子的行为方面你已经做了很好的练习,例如在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你就做到了。当孩子从爬行、拉他站起来、到站立的姿势,你都大肆赞美一翻。你牵着孩子的手,帮助他走几步,大叫着:“看看你!你会走路了!不再是婴儿了!”当然他并不是真的会走路,他还没准备好表现出这么复杂的行为,可是你正借由强化朝着这个方向的背景,塑造走路的行为:拉孩子起来、在你的协助下走路、孩子扶着一件一件家具自己走动,然后到刚开始摇摇晃晃的真正走路,这就是具体塑造行为的绝佳例子,也是适用在更多更复杂的行为的原则。

  原则五:消灭不当行为

  或许你以为和正面强化相对的最有效方式是处罚 我要没收小熊填充玩具,等你不嘀嘀咕咕了才还你 其实不然。经过验证,“消灭”会是比较好的工具。如果你对某项行为不给予注意,就会像是抽掉火中的氧和燃料般,成功予以歼灭。下一章将讨论漠视一项行为(即使是你平常会注意与回应的行为)最适当的时机,同时将讨论灭除不当行为和强化你想鼓励的行为两种方式双管齐下的重要性,也就是忽视你不鼓励的嘀嘀咕咕,但却嘉奖你非常鼓励孩子去做的某件事 例如孩子提出请求的时候以正常、不是嘀嘀咕咕的声音,并且说出“请”。灭除本身并非改变行为最有强而有力的方式,可是如果合并用逆向的正面思考来加强,灭除行动就能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原则六:ABC法则结合并用

  在最后一章会讨论如何将ABC法则合并使用,在此稍微解释一下这个法则:

  A前事 出现在行为之前的每件事,包括示范给孩子的模范行为、你给的指示、激励与引导孩子的话、培养某项行为的条件。

  B行为 当你认同逆向的正面思考,并把行为分成几个可行的步骤,以便使该项行为具体化、当你给孩子重复并正确进行某件事的机会,就是在努力设法达成这种行为。

  C结果 这项行为出现之后发生的事,例如赞美、关注,以及其他形式的强化。

  

  当你把以上ABC法则合并运用 正确的前事、多给孩子表现该项行为的机会,然后传达出可信赖的结果。当你看到孩子的行为受到影响,显然是这种过程发挥了神奇效果,事实上,这是由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研究出来的结果,我亲眼见到这项研究对于父母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还

第二章有效教养的六大原则(3)

  有许多父母没有找到可运用的实用建议,因此我在书中提出了你能使用的科学方法。

  许多到我门诊的父母都关切一个问题:“我不断地赞美孩子,直到我都变脸了,而且我以前就用过点数表,可是对孩子也没什么效果。”这时我会以ABC为原则,提供答案。赞美与点数表都是ABC法则的C部分 它们代表结果,但是A和B也非常重要。通常发生的情况是,父母亲非常慷慨大方地给予奖励,可是对于布置行为背景的方法,或是对于持续注意、回应行为本身,就不那么谨慎。当赞美和点数表不管用时,通常是没有适当使用的缘故,而且往往忽略了在结果之前的早期阶段发生的事情。

  正向教养法常见问答

  有了这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后,就要探讨在我们即将进行的这项计划中,你可能遭遇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重要原则。

  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我的错吗?我会不会把教养孩子的事搞砸了?

  通常母亲们特别容易把孩子的行为不当怪罪到自己身上,可是其实自责并没有意义。怪罪自己无益于改变孩子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自责来自错误的前提。没错,你可以做很多事来改变孩子,但他之所以会误入歧途,牵涉到的因素相当多,我们实在不清楚这许多因素如何集结在一个人身上,不过我可以肯定,就科学而言,没有绝对的证据,可以支持自责是唯一或主要造成孩子行为失当的原因。

  只有在很少数和特别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将孩子的行为失当归咎于单一原因。一般而言,造成行为失当的原因很多,而且互相关联,所以将孩子行为失当归咎于某个原因是不正确的。孩子就像成人一样,在气质、个性和社会特征上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就是比别人敏感、烦躁、好辩或令人烦恼。由于原因复杂,孩子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某种行为我们可能仍然解不开。

  例如,我们知道有些人小时候被殴打,长大以后就变成罪犯,可是大多数人却不会。如果被殴打是原因,那么小时候被殴打的每个人不是都应该成为罪犯了吗?可是如果被殴打的孩子有部分遗传异常,会影响到脑部传输功能,和另一个被殴打可是没有那种遗传特征的孩子相比,前者长大后从事犯罪行为的机会确实比较高。哪一种是造成犯罪的“元凶”,殴打还是遗传异常?答案当然是两者皆是,而非其中之一。

  我们的目的在于帮助区别最初原因(一项行为如何成为孩子的部分常态)及目前的原因(现在有什么事情引发和引导出这种行为)。尽管我们无法解决最初的原因,却可以找出目前的原因并加以研究。父母亲可以尽力做到这点:密切注意目前的原因,借由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行为。

  换言之,我们不需要知道原因相关的每件事,就可以处理问题。头痛的时候服用阿斯匹林,头痛就会消失,但你到底为什么会头痛?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知道原因,有时候认为自己不知道,不过,重要的是,阿斯匹林发挥了作用。类似的情况,当你按部就班改进孩子的行为,自己担负了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就没有必要继续独自扛起现存问题的首要责任。

  有关“改变行为的方法”,最重要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从改变行为开始,而不是设法找出造成孩子的行为的根本原因。孩子有丰富的心理与情绪生活,我们不能忽略这点,但此刻我们注重的并非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而是纯粹外在的表现,像观察到的孩子的行为,以及孩子和别人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本章介绍的所有原则 逆向的正面思考、强化正面行为、加强练习、具体化、灭除行动和ABC法则 给我们解决行为的方法名称,而行为是和别人建立关系的一项关键。

  就目前我所了解的,科学界还不知道如何让一个人爱特定其他人,以及用更真诚的方法去爱别人,可是我们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表达行为时,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较少产生烦躁、生气和伤害。当我们表现某个水准的行为来润滑互动关系,更常见到某些当下的情绪结果,例如欣赏与

第二章有效教养的六大原则(4)

  爱。当松了口气的父母告诉我这些类似的事情:她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她被宠坏了,所以很自私,可是现在却变得很有礼貌又善解人意,其实他们正在把一堆行为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他们其实是在说:我的孩子过去持续做出X、Y、Z行为,这些行为我称之为“宠坏的”,可是现在她不断表现出A、B、C行为,这些行为我称之为“善解人意”。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行为会变得有意义的原因。我们知道如何改变(没有借助于药物),而且影响到其他每件事,包括我们容易认为是行为根本原因的深层感觉。研究显示,长时间加强练习的确会改变脑部,例如经过几年定期的练习,小提琴手的脑部会发生化学与结构变化。这些研究显示出行为和脑部之间、行为和思想之间强而有力的双向关系。因此,当我们以锁定目标的方式改变孩子的外在行为,同时也在处理埋藏于孩子心底的内在问题,这部分更难去界定与处理 思考我们到底是谁的内在生活。

  为什么这个方法行得通?为什么改变行为在本质上是改变孩子?但让孩子依照我的意思表现行为,会不会因此牺牲了他脆弱的自我?在我击退他的行为时,会不会埋下他长大成人后被别人击退的陷阱?我这么做是在改变孩子的个性吗?

  让咱们按照顺序来解决。首先,为什么这个方法行得通:重复练习有助于将某项行为植入孩子日常的行为中,这是种包含改变脑部的过程。再回到那个熟练的提琴手为例子,我们知道他不会在乐谱上看着降A大调对着自己说:“让我瞧瞧,需要降低E弦的就在这个指板上面。”他的脑袋已经知道如何跳过这个合理的过程,直接跳到之前学得的反应。由于最近在化学和脑部结构研究上的科技进步,使得科学界能看出这个过程如何在分子层级发挥出来,不过那种研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现在,有充分的研究足以说明重复练习使得脑部改变,而我们仍然在设法理解那些改变的庐山真面目,然而,可能改变孩子脑部的计划,并非本书接下来的重点;孩子所学会的每项行为,不管是源自于你或别人,都会导致脑部变化。

  至于脆弱的自我 绝无此事。我研究过儿童了解自己与处理现实问题(孩子应付生活具备的条件)的能力。当孩子的行为改进,同时也在培养能力,发展出社会可接受的习惯,促进他和别人的互动。我们的内在力量来自于我们和别人的联系,以及每天如何发挥功能。科学界对于改变自我并不了解,特别是因为“自我”只是一种观念,在脑部并没有可与之对应的部分,但行为是真实的,借由改变行为激励个人(包括孩子和父母)看见自己变得更好。

  加强正面的好行为,并不是在“击退”孩子。通常使尽各种办法还是拿孩子没辙的父母,会做出更甚于“击退”的事情。那些饱受折磨的父母亲,他们的孩子往往在不适当的教养下,承受更多的心理伤痛与裂痕,而非冷静、循序渐进、有效的教养方式。我要在此重申,我们当然关心孩子(还有父母)的想法、感觉、自信心,以及其他不会掉入行为范畴之下的重要特质。但是发展良好行为与具体能力会影响到所有这些方面,那种影响力超越了表现特定行为能力的简单变化。例如,我们在家改变了孩子的一项行为,会发现教养压力、教养产生的沮丧及其他失调的症状都减少了,家庭关系也跟着改善。我们的研究一再发现,改变行为与改变个人内在生命及家庭共享的生活之间的关联。改变行为不是要强迫或击败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和这个世界及其他人相处,因此同时也在丰富孩子的内在生活。

  最后是个性的问题。我们所谓的“个性”,有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当孩子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气质差异就已经显现出来。即使孩子的行为受到你的加强而有所改善,这样的结果也不太可能让孩子天生的气质改变太多,个性特征也是如此,例如外向或谨慎,这些特征往往终其一生忠实稳定地跟着某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注意

第二章有效教养的六大原则(5)

  这些特质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其次,改变孩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孩子表现天生特质的方式。很显然,父母通过日常生活和孩子互动,是扮演主宰的角色。身为父母亲,你正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的行为,即使你无意如此。重要的问题是:你带来的改变对于孩子迈进成人阶段的发展是帮助还是阻碍?

  我已经试过“奖励好行为”、“继续进行点数表”,以及其他讨论到的所有事情,结果孩子还是教不好,为什么这次就会成功呢?

  这次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即将用正确的方法,依赖可靠、重要团队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如何以正确方法进行。

  对于来到我门诊的父母,我通常会提醒他们,这个计划的其中一种价值却同时也是它的害处是:采取熟悉的观念,用不熟悉的方式呈现。为了改变孩子的行为,我要求你所做的事情不太像量子力学,大部分事情看起来较像是普通知识或一般常识,父母亲往往因为他们以前就做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以为他们对这种方法已经全都知道了,而犯下错误。事实上,成功通常存在于细节处,而细节可以是新鲜、惊人的。

  有时候很明显的,父母亲对于我们用在计划中的技巧错误应用。

  有位妈妈告诉我:“我试过隔离,可是根本没有效果。”然后承认她所用的隔离方法是,要孩子整天待在房间里 整个星期六和星期六晚上 把食物塞进房门里。但那种激烈的手段,并不会产生父母亲所想要的类似作用。

  ***

  还有一位父亲要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来赚取晚餐,如果房间打扫得不够干净,孩子就没有晚餐可吃,而且除非他把工作完全做好,否则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也没得吃,而且这位父亲把他的方法称之为“用心良苦的爱”,但是用“终极教养法”来形容会比较贴切些。这名父亲以为他已经主宰了形势,而且最后也真的让儿子打扫自己的房间,但是这个方法进行过程愈来愈艰难,激烈的手段也产生副作用 孩子渐渐表现出逃避和不信任父母的倾向,侵略性也与日俱增 产生的负面作用远远超过想要教导的适当行为。

  

  也许你对于上述错误使用技巧的例子觉得可笑,那么我们思考一下这些不当应用技巧的例子的结果:

  孩子做错了某件事,于是你取消他两个星期使用脚踏车的权利,你认为这样的处罚很适合用在这种罪行,可以教他不再犯以前的错误,可是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为了影响孩子的行为而没收脚踏车,只要一天左右就够了,也就是说,两星期十四天的禁令当中,有十三天是多余的,效果并没有随着增加。而两星期的禁令将出现其他你不希望产生的影响,减少孩子和他的脚踏车同伴相处的团体活动时间,而团体活动是我们非常鼓励孩子参加的项目。这多余的十三天,并没有让孩子以大人期望的行为,赢回骑脚踏车的权利,却造成亲子关系不必要的裂痕,继续增加怨恨,因为接下来这两个星期的,不管孩子表现得多么好,仍旧不能拿回他的脚踏车。

  ***

  那么再看看以下这个例子如何呢?你答应孩子,只要接下来两个星期他把所有的功课做完,或者下个月的成绩单每科都考高分,就可以参加音乐会或其他特别的活动。这种策略几乎注定是没有效果的,它并没有配合方法(没有具体化)来加强特定行为,也没有提供规律、重复的机会来表现被期待的行为(加强练习),此外,奖励来得太晚,无法有效影响行为,前事、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连结过于薄弱。大的成就给予大大的奖赏,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可是却很少能达到效果。最要不得的是,即使孩子没能达成父母的期待,父母亲通常大发慈悲,不管怎么样,还是会让孩子参加音乐会,因为孩子是如此兴奋地期盼音乐会的到来,父母亲并不想伤孩子的心(或忍受他嘀嘀咕咕)。这种情况当然更是糟糕,尽管迟来的厚赏不是非常有效的加强方法,但如果向孩子妥协,不管怎么样都让他去参加音乐会,最后你所奖励的将会是不该做的行为。

  

  这里的重点是

第二章有效教养的六大原则(6)

  ,成功与失败的差别,通常在于细节处的正确与否。思考一下学习飞机登陆这件事吧。你看过很多很多飞机登陆,也可能在电视上看见很多次直升机登陆,可是知道每件事,不代表知道如何去做这件事。在攸关生死的赌注时,你不能说:“嘿,我办得到,因为我以前看过飞机登陆,而且每天晚上我都把车子停在车库里,反正都是同样的事情,只要把飞机朝着下面,就可以登陆了。”你应该说:“我必须怎么正确操作,顺序是什么呢?”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只讲些关于仪器的废话,后者借由学习比例尺和研究专门技术与技巧而循序渐进。

  接着,让我们来了解这些细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