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康、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
作者: Michel Guibal / 44908次阅读 时间: 2002年1月15日
来源: 霍大同翻译、秦伟等人记录整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v-F-Tl*k
心理学空间:P?/aZe)Hi:l,^
精神分析笔记第十二讲心理学空间bi0I0a)|E1l%d+J
发表时间:2002-1-25 15:28:55心理学空间8h;|:z;k$_W_
心理学空间#LQ^E6W0|(u"a
  割礼,是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约定,是从多神教于一神教的转变的标志。尹立可以讲一讲中国宗教中的镜子的故事。心理学空间3}$\7i-z+hZ?`

o2d],V2ysbv0  (听众:道教进山时要挂历一面镜子在背上,以避邪。)这之于我,类似自恋的神话,魔鬼见了自己的形象而死。
u H/x8P2_ i0心理学空间`q+m})r Yec
  (听众:在镜子背面画上准提菩萨,然后对着镜子修炼,当从镜子中看到准提菩萨时就练成了。)这是认同,有一种转移,拉康说过“人一当充分认同镜子中的自己,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将死去。”我又想起了9世纪的波斯诗刊人Attar以鹦鹉为隐喻,说:如果人不思考,就模仿他人说话而认为镜子中的是自己;如果思考的话,则发现镜子中是他人,是他人在注视你、对你说话。心理学空间3W%XT o G[ r
拉康说实际上不是自我,而是大它在讲,大它控制了你的自我。心理学空间N8B8r E H g D
心理学空间1r|t7b J5R*_~7U
  它者与转移。
X x_r;q Mb!b})@0
W+p(@|SN D%S0  能指与认同。心理学空间9u!{$k Y S0R
心理学空间'cN*wLN0D,T6y&]$I z(Fo
  于是你刚才说的不是模仿而是认同。拉康认为无语言则不能认同,意象不能自在,只有能指的存在才使认同得以支撑和成立。
"]8G_']&bf,Cuz0
!EJ O_d7y'_0  我只讲到它者,其实有两个它者,一个大写的,一个小写的。拉康在此文之后很久才提出小它的问题,逐渐地发明了两个符号:A,a。
9zS,l'rJ0\0C k.d M0心理学空间:DSIBb\lt"rq
  拉康是从精神分析实践中来讲它者的,当然也结合了文化,包括东方的文化。无论如何,他象弗洛伊德一样将地窖里的东西挖出来,使之重见天日,在此意义上拉回到弗伊德。
5M/dZBvH;v0心理学空间p4Gd6_&TH
  无语言,人是对称的,是语言引入了左右差别和人的不对称性。
c:xj/W'u's0心理学空间0{(X d,Q,@P}
  左右问题是科学问题,而好坏问题是神学问题。
4afl jn#xYM0
yee/l] J#J0  物理学家研究是否存在外星智能,于是信号,当然是用符号,比如手的形象。只寄一只手,外星智能如何知道这是左还是右呢?除了一个整合之外还要语言来说明它。
z S3I}7fK dq+b0心理学空间8Wzj_lC-p/V
  物理学家认识到左/右独立于人的命令系统。基本粒子有左旋/右旋之分,所以宇宙有方向性,寄出一个手的符号,别的人就知道是左/右。
hQJ*ms {Y,s&s0心理学空间)T&KJD-i2lb'H
  拉康提出更神秘的问题:镜子与语言的关系。
j1i#KK9s:Gg0
)QUwO-n1S0  不仅佛、道,而且现代物理学都有一个朝向的方向。
g%]{XM9n^0心理学空间(K V@8[h1?X
  拉康和科学力图将这两个问题分开。
OP%[ i cU0
Ky/m"VUm*U5IS0  拉康认为要建立一个精神分析科学就要做出这样的分开,不做道德判断。心理学空间X,Bw`@.r$j,t
心理学空间2aSc:x'D|7^
  教育学们有了镜子概念,就测试孩子某个年龄段上的经验是什么,比如25岁的人未经验过镜子便说不如18个月的婴儿。而精神分析学家不说正常与不正常,只说他未经历镜子阶段,这可能意味什么。
T3}.stW^0OFO+U0
b+~@ |^O-t(Bb t0  拉康只谈逻辑问题。心理学空间 w,B}.u%]"TB/P+L`
心理学空间"\[!h!c4H q;? lk3x
  诸位正在接受分析的训练,所以我不愿回避精神分析的困难与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本身将唤起好奇心,而分析又使你们回到童年之中。
/U ]9R#K,RRFiF!T0心理学空间O5U`E @qq&@G+Z`
  例子:在北京孤独症中心,一个母亲带了儿子,她通过说孩子而说了自己。其中孩子问父亲在哪里?父亲因为孩子的病而离家,偶尔想回家睡觉,她也需要,所以也同意。其实她也可以送孩子进福利机构,但她拒绝这样做,于是孩子缺了父亲,而她则缺了男人。这样她的情况变得很复杂。
hy&t ?oEq-q cC0U0
5tT uD rKy0  拉康利用人们对于复杂性的好奇而打开镜子的门。心理学空间}b*q7a/R(c

.F]z0O Y0  Baptisme——洗礼。
*WL.e1v(j `A V0心理学空间 `l6v_/t w P5N9DK
  在中国有仪式,更多的是对祖先的祭祀。在基督教中也有一个仪式,不谈祖先,而只祭祀一个神。这正是耶稣会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O&J b!]$M%D%qv,Zx0心理学空间U7~nP.b!Xt4q6m/S
  洗礼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类似于文字的简化。在古文与今文之间出现了简化,切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文字学家的工作就是重建二者的联系——如词根、偏旁、部首。这个工作艰巨得很。
B3x!n] N-|Q }V0心理学空间z-L;WHk*P|6o
  洗礼仪式是在教学中,父母将孩子带来——要尽可能早的接受洗礼,因为如果在洗礼之前孩子死了就要下地狱——基督教的神甫不关心孩子的死活,只关心死后的事情。如果此时生病了教会也不管,因为教会管的是死后的灵魂。
8LZ eT2s0心理学空间R l/] k2nb ](sb
  孩子听到声音,这会留下痕迹,是它者在讲,仪式涉及父母、家庭和家庭的其它成员。
&Y+x P^#X`,`0心理学空间 Yh `#dd ]
  端着洗礼盘,神甫用手搅一下水,然后将水滴在孩子的头上,很简单的解决方法。之后大家出来,到饭馆里吃一顿,大家都很高兴。心理学空间Q;c!I l D2f+b
心理学空间 F6Y;vN`
  假如一个人未受洗、25岁时想到该受洗礼,于是去教学问为什么要洗礼,神甫解释,与婴儿不同的是他能够理解。如果神甫不笨,就说有许多书你可以去看,在此意义上他就找到了婴儿身上的好奇心,利用书重新寻找根。心理学空间 j,J6x6W_IT,I1j`&w
心理学空间}zC;TX9Rb
  假如到了一个改宗的时代,成人来受洗。现在不是神甫滴水,而是自己俯身看水,并说“现在我进入了你们的宗教”,共同体同样回答说“我们同意你的进入”。此人看了镜子(水面)后转过身来与共同体的目光相遇,有点类似于母亲抱着孩子说“镜子中的那个人是你”,双说“你象父亲”等等。拉康在这个仪式中获得了灵感来谈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到了根源上了。
2q/^$PYmi*F$y&U0心理学空间~~LCg9w
  Immersion——浸入,如海底铺电缆一样的进入水中。心理学空间P-Jyn| I
在基督教还未建立之前,有浸入仪式。师傅和徒弟,师傅与神有某种关系,二个向湖中走去,逐渐地浸入水中,在水中相遇。当然,周围的山倒影在湖中。师傅让徒弟看水面,看到一个倒影,师傅也华侨地看水面,师傅与徒弟说话,此时会意识到这些话来自另外一个人——上帝。
CeG`]N$v0心理学空间_+{J:ZD_S
  神不仅仅有一个名字,整个语言都是上帝的名字。
h)fg_aj%L'C]0心理学空间(hD^(L5HAmT
  Rabi认为《圣经》中所写的都是上帝的名字。通过这个,你在讲在内心注整个上帝的名字,只有一个词是你的名字。
?*q!Cg ~NUoUD0心理学空间{$YmI3B,u z5K+W
  拉康并未说语言都是上帝的名字,只说语言是大它的名义。
5hGF|JiPc0心理学空间)R4]x.k"b0M|9m9d
  1965年,他提出“父亲的名义”——父亲象征、隐喻上帝。心理学空间YMvT6]f0Y ?

)tZ/Eo$HV0  精神分析实践中,病人在讲的时候认为自我在控制着这个讲话,但出现语误,表明有一个大它在讲。自我控制是不完全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虚幻的。
H'Y8^8@P+M b6J]0心理学空间BaG6j0}Uc;aA
  上面的所有例子说的都是有一个它者,在西方传统中与上帝有关系。
g%z"lG@8_F0
.A3`9S Og0  法国人习惯上总是说“我在丈夫”、“我的夫人”、“我的头痛”等等,这是一种倾向,把一切置于我的范围之中,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在分析中要打破这个习惯很难。语误揭示了它者,心的深处有一个它者,自我控制不到。
!M$D2xd#e"Gv(CK2_-D-r0心理学空间N[6~G2N+J C*ym[]e
  似于师傅对徒弟说话,使我们意识到上帝,精神分析学家只说它者,它者在言说。
z;v7b)A} e.u0
/HJy c Rc'T0  婴儿第一次见到镜子中的意象,只将它当成它者,逐渐地有了占有的倾向,说这是我的、是我,这实际上是压抑。说它者是真理的,说是我则压抑了它者。如男女二人从陌生到结婚,便说我的丈夫、我的妻子。其实即便是婚后,仍然有一个原来的它者的关系。心理学空间H H OiWn5q o
心理学空间vz`#Q4?`S8I
  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中,如果无语误则它者出不来,精神分析就是要揭示它者。心理学空间 h"V4OQ0lG-r,Z6tV

t Ct.E\+Zc6y%[D0  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人来做分析,说我有我的事业、我的孩子、我的夫人、我的房子等等,什么都有了。分析学家问什么使你不舒服而来找我,病人说因为我的妻子有一个情人,有一个她的情人,我没有我的(男的)情人——性别线索是法语中的un——从而有一个欠缺。也许他可以去寻找一个男的。他的意思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了,但妻子有一个东西而我没有。
/c.|VE7sK0心理学空间 h-I"v&n|RU ?
  弗洛伊德说了快乐的问题,在《超越快乐原则》中又谈了死亡冲动。男女相见,第一面都很高兴,当然同时也可能有一种忧虑(如弗洛伊德在火车上从玻璃中看见自己一样的忧虑)。处久之后不断重复,就不快乐了。因为如果是快乐的话就会同样的快乐,而二人显然不能象第一面时的那样快乐,所以重复的一定是新的东西——死亡冲动。
4Yl"F2ny1f,A y0心理学空间*uI"h'o$~6V
  例如:法国有婚姻生活建议者,当夫妻二人各有各的情人之后去咨询——其间咨询者认为忠实的婚姻关系最为重要——于是说当初的快乐消失了,是因为陌生感消失了,于是在夫妻间寻找新的陌生感。
zS&OqI$b1g0这没有错,但是过于简单,而且人们无法这样去做。
#W2U'sm\)uu0
FyJ1cJ:w.Zn0  精神分析让病人做自由联想,找到它者,梦和语误是它者的显现。之前他要么压制了(不愿接受),要么压抑了(完全不知道)。心理学空间xem!V/fQ'n

7uKh;B)S9d0  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不断有一种重复的死亡冲动——涅槃原则,拉康后来将二者与大它联在一起。重复的就是大它的语言,以语方来表达的。弗洛伊德谈到涅槃原则,拉康在罗马会议谈到语言时将涅槃命名为它者。涅槃是印度的、远东的,从文化上讲也许就是它者在东方、在中国。
9G4BfgF0
"vR W{z_"v/c0  Etre(是,存在)——autre(它)心理学空间gl5m^1j v/V T

d(iHn ct!z/xa0  拉康工作一生思考镜子。因为拉康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死后能够成为大它,我愿意死亡。”表明拉康未充分地作为大它,这成了未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空间*\R\k/w[%QY

6[y9H#{!b5KOg(L0  Manque a atre(要存在的缺失)。心理学空间 ?EL\a r nu
心理学空间Y6o:{a1_;a@8~ X2R
  欠缺与desir联在一起。存在是本体意义上的,有欠缺的存在,拉康写为desetre,很复杂。拉康加了一个a——要存在的缺失。为什么加a,法国人也未懂。心理学空间8j y Z6hF!h@{

0L7GJ/v)}0ZxH? b0  为了简单,最好只说manque etre——存在的缺失。心理学空间%a\6}Tf|&_

V&e] yc Fh6H0  拉康在整个研讨班上始终说“我是一个被分析者,我让大它说话”,此有矛盾:成了大它就死亡,但是又说“讲是大它在讲”。大它在讲的时候是一种存在的瓦解(desetre)在讲。心理学空间\nO4FBFuX
心理学空间QM6f6ODu-B
  ET/RE,让大它讲,存在被切分成两、三个部分,类似于讲真理时只能半讲midire。心理学空间 I/X[g:kK

%u;?j/O'Mx0  解构。心理学空间fr wC:HvS

'J}6[V*u+v(p0  中国通过字的分析与许多意思相联,西文则不一样,字分解之后就无意义了。心理学空间j5xUsmE
心理学空间 H z:v N^
  拉康说,如果你了大它,就不能讲话,讲话时讲话没有意义,讲话是对存在的解构。
nP1c%}Y E4B0
;W x;OxE e*K W0  拉康区别精神分析的话语与大它话语:后者说了许多而什么也没有讲;前者试图说什么,但是只是能说一点。
!i Oth)O o0心理学空间t$CNb+j0~,G
  拉康不是道、佛的智者而不管人世,拉康对人世的事很有兴趣,如1968年运动中拉康停止了研讨班到街上去听人们说,因为大家一直沉默,现在开始说了,精神分析当然应该在街上鼓励大家说。心理学空间B!n@'zB$ZL
心理学空间U$g#W6R(R.JrJ2pi
  拉康对社会有很强的兴趣。
K{ pS R VUU#K]u0心理学空间a2U!MG A av6r't-R n
  一个例子,一个人来问:“你是不是拉康派?”拉不回答。因为病人有一个缺失,回答之后则终止了分析关系。当同事问他这个问题时,拉康曾说:如果有一个人不是拉康派的话,那个人就是我;我也不是弗洛伊德派,我只是回到弗洛伊德。拉康认为讲拉康派和弗洛伊德派是无意义的,拉康说:我只是说母语。心理学空间[3G&zdH/^,O\h
心理学空间OW*_s+{_1TG8Q
  也许在另一种语言中拉康的信息更能传递。心理学空间8w,{Ne'^:jD&a
心理学空间T7@gu um0P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拉康学派
《拉康学派》
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拉康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