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心理科普文
时间:2016年01月12日|2324次浏览|2次赞

文/应飞


我今年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写的咨询技术文稿越来越多。按我的计划,后期已经排了大约有十五篇左右的文章要在这几个月完成,它们现在还只是一个标题,也没有什么大纲,只是大致的构思在脑海里翻滚着,叫嚣着想冲出来。

其实很艰难,因为我写文非常慢,一篇成——稿,快则一周左右,慢则两周,时间耗费最长的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医院心理科学到什么》,足足花了一个月,我最爱它,也许就是因为“难产”的缘故。

技术文写起来的过程也不好受,没有小说或影评那么好玩酣畅,常常需要憋好久,好多个晚上,我枯坐在咖啡馆,苦思冥想,最后也只写出几行字,怏怏地回家,边走边想,想到睡着。

有时会觉得奇怪,除了约稿以外,大部分的文稿是我自己要写的,那种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淡淡的焦虑,是自己给自己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钱成本(咖啡馆不能白坐啊)来换得一篇篇文字呢?

我现在对自己非常信任的一点,就是当我执意要去做某件事,或执意不去做某件事,哪怕一时不明原因,我仍旧会遵从我的直觉去做。我相信那背后必定有足够强大的理由,只是我暂时不知道而已。

所以,我莫名其妙写了大半年,一直摸不着头脑,这些天因为需要进行总结,将文章内容分了分类,终于知道了答案。

第一,我将写文当作了一种学习方法。年初,我将目标定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就我的学习经历而言,考证期,我埋头理论,进修期,我沉于临床,那么进入真正的独立执业期时,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提升咨询实际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整天琢磨来琢磨去,细细回想每次咨询中的对话过程,在什么地方用了什么理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了理论,来访者对此的反应是什么,咨询策略是怎么慢慢形成的,我碰到的困难是什么,是怎么解决的,老师和朋辈给了我什么启发,我擅长的是什么,等等等等。这些思考在脑海里是杂乱无章的,时不时地涌上,又时不时地替换,而写文,是将这些个人化的经验梳理清楚,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些梳理,我越来越清楚我在做什么,我的优势变得清晰,成功的经验被提炼出来,失败的体验也被反复咀嚼,比如非自愿咨询的孩子,一开始对我爱搭不理,敷衍了事,后来怎么一点点引出孩子的兴趣,逐渐对咨询重视起来,也许这些老师会教,书上也有,可是,真正把知识内化,自然而自如地用出来,不带刻意和匠气,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有通过去做、去反思而巩固下来。

每次咨询过后,是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有时根本来不及成文,就把想到的重点记在微信上,过后再细细分析归纳。我始终觉得,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又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仅仅遵循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共性的理论运用到个案上,又从不同的个案上提炼出共性,才真正是自己的经验财富。而写技术稿,正是积累经验财富的方法。

第二,我希望在现阶段多停留一会,留下一些足迹。大约在七八月份,我第二次进入瓶颈期,焦虑烦燥,一时有些迷茫。于是我和老师谈,和同行谈,和朋友谈,直到我躲起来写完了《心理咨询师简单养成计划》,心里才完全静下来。这篇文章,相当于回顾了我之前的全部学习历程,有很多翻滚酝酿的念头,并没能呈现在文章里,但使我隐约摸到了方向。

我个人认为,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期、积累期、飞跃期、稳定期。基础期是学习基本的理论和必要的咨询基本技术,考证、临床实践,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吸收”,即大量地吸收和消化专业知识。积累期是开始将实践结果与理论进行比对和验证,积淀已有的经验,并分析和强化它们,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反馈”,即开始往外“吐”东西,这是咨询师个体与整个专业大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这次瓶颈期的不适,就是我从基础期向积累期过渡的“症状反应”。

我觉得这个阶段很关键,原因在于,到了飞跃期,个案量将会达到一定规模,这时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个案概念化”,即咨询师对于个案已经具备了专业上的“嗅觉”,基本同类的个案一出现,丰富的经验就会告诉咨询师该怎么办。这当然是好事,极大提高了咨询效率,但是,这可能也意味着“灵气”的湮灭。只有在经验尚未完全形成,还不足以成为一种“自发约束”的时候,灵气才能弥漫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喜欢这份灵气,它使我朝气蓬勃,能够随机而动,紧随来访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应对。所以,一方面,我很期待我自己的“个案概念化”早日到来,那会是我咨询生涯中的一个高峰,另一方面,我又希望我在目前这个阶段停留得久一些,多记录一些包含着灵气的想法。毕竟,这是不可逆而又值得怀念的阶段啊。

第三,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关注到心理咨询,也希望抛砖引玉。在自媒体时代,谁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这对于心理咨询的普及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又恰好看到我文章的人,相信会给他们留下一些印象,这是我所能想到的,也可以做到的,为这个行业贡献的菲薄力量。

而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关于咨询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书籍非常多,也非常好,唯一的遗憾是,作者都是业界大牛,他们离我太远了,有时他们可以轻易做到的,我还不行。所以,我更想看到,在实践过程中,我的同辈们出于自己的角度,所体验和思考到的东西。我的每篇文章,都隐含着一个呼唤:大家都写写呀,让我多学学呀。

但所有的原因,都比不上一个核心原因重要,我所有的思考和文字,都是为了个案,为了下次咨询做得更好。无论怎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明白,今天我不为个案操碎了心,明天个案就不会让我操心

以此自勉。


更多心理咨询相关原创文章,欢迎移步个人公众号“喵心理”:flymiao77

标签: 最大的  style  文章  技术  计划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