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
作者: 桑标幼儿心理工作室 / 23878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0月09日
标签: 发展 家庭 亲子 心理 幼儿 育儿 父母 科学养育 乐睿儿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d,|0y H o+B\!x!^

亲子关系

,|p5c:\g(X0

OMs$FA&Pvy` ]$v0标签: 幼儿 心理 亲子 家庭 父母 发展 科学养育 乐睿儿 育儿心理学空间k+Vd.xPTa

心理学空间 T9W'^m}!h kGN

心理学空间5L4W A%@I a;t`
家庭是儿童出售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时间最长的环境。儿童最需要关爱与指导、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可塑性的时期,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I6OB4@ G,D8Pc0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是指直接和儿童发生互动的因素,主要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依恋与父母的教养方式。间接因素是指不直接与孩子发生互动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家庭环境质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
$sx2V:oL@D'~(bk6F0亲子关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时间最早, 也是持续时间最久的一种社会关系。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影响到儿童对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对儿童个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_KIo6c0接下来我将详细开篇阐述发展的关键期、依恋、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问题,探讨亲子关系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密切关系。新浪上的爸爸妈妈们可以一起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在在育儿过程中实际碰到的问题,大家进行“学术切磋”,
Evb(|&dbG0心理学空间,f&Tq:t+pqsO
(一):发展的关键期
V*j7Hw8rZ%B0一.概念由来及含义
VZ3C*^+_V,R0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点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人类个体早期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在这些时间段里,个体时刻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这时能给个体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心理学空间5ZGSnF%X&|
儿童基础力发展的关键期如下——心理学空间'b{ZDJ
双眼视觉约为0-5岁
3X](R7b7Dow#Mk U!Q1r0情绪控制约为1-5岁
o C} WLM*i0习惯反应方式约为0.5-5岁
c{-Im&dR+X0同伴社会技能约为3-7岁
GS:BE-?})gP0g0语言能力约为0.5-7岁心理学空间0C%C%u^:?jgVb6mS2oi
认知技能-符号约为1.5-6岁
6L Nr$F0L j0认知技能-相对数量约为4-7岁心理学空间 z7|Q0m;HK4`

b J{,A3?Oh!{02.科学认识关键期心理学空间p6K9{'@&L
目前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论,如何科学地看待关键期则是争论的焦点。
2G A8d*_IFia0一般来说,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 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很难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故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更为合适。
T fW`[V9[dd}0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的敏感期不同。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例如,运动技能的学习关键期在10岁左右结束, 若一个人在此之前学习钢琴,那么他经过较少的练习就能够演奏,并很容易保持该技能。若某人10岁后学习钢琴, 他仍然可能成为出色的钢琴家,只是他必须进行更多的练习,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已。
'r%e#qf%e5ueq|0近来也有一些神经生物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对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心理发展关键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人的一生每个时期都很重要。心理学空间9VD/w*xBTh
心理学空间f1F.rh9ZJZq
二)依恋-1
q@ ]Kf0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抚养者,并会与抚养者形成亲密的关系。心理学家将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亲密的躯体联系的这种倾向,称为依恋。心理学空间h q`C0~s

2IxP'n/{9Qx0依恋有三个特点: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如婴儿倾向于在母亲身上或附近活动。心理学空间;RF+W mw@)|-}S?
2.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
@d_8z6{![p03.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gJ8J_0~6NJ;r^0
|"@rC7|{T0依恋发展的阶段:
6C+YDh0on,w0第一阶段:前依恋期(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婴儿受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没有实现物、我的分化,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反应行为。婴儿会通过哭、笑等行为来唤起抚养者的感情,获得照料。哭是一种要求抚慰的信号,当父母给予反应时,婴儿会通过安静下来或笑的方式强化父母的这种行为,并给抚慰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g!nO8q#l&C0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到6-8个月)。由于分辨能力、再认能力的发展,以及反复出现的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儿童对父母等抚养者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如更多的微笑。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婴儿仍不会在父母要离开时表现出反抗行为,即依恋关系尚不十分明显。
;i \*Vj1BLo0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抚养者地接近,6-8个月到18个月-2岁)。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分离反抗和怯生的出现。即当婴儿的依恋对象要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抗、哭叫等行为。分离反抗的出现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通常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反抗分离的行为,强度持续增加,一直到15个月左右。分离反抗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消失是暂时的,即使看不见他们,他们也是存在的,但他不能容忍这样的分离。稍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出现有意识寻求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行为。当父母在身旁时,他们可以将父母作为安全基地进行游戏、对环境进行探索,出现了对抚养者持续稳定的情感。与此同时,大多数儿童对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害怕。心理学空间 e LgR.V GXXM
第四阶段:双向关系形成期(2岁)。到2岁左右,随着语言与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目标,理解到影响父母离开和出现的因素。因此,分离反抗逐渐下降。心理学空间M pn|cTT

"g~R-EKL&zI(i,^0依恋的类型:心理学空间9`'w(C*N@C~Ay
1.安全型依恋:在陌生情境中,母亲在场时,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索,即能够以母亲作为自由探索的安全基地;母亲离开时表现出一定的忧伤,可能会哭泣;与母亲团聚时很兴奋,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近,哭泣也会立即减弱或停止。大约有65%的美国儿童属于这种类型。心理学空间"y |x#p8w+B _
2.焦虑-回避型依恋:在与母亲分离时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什么焦虑;当与母亲团聚时,与倾向于回避;对陌生人也没有太多的焦虑、不安。大约有20%的儿童属于这种类型,这类儿童没有形成真正的依恋。心理学空间kL-m0|p
3.焦虑-矛盾型依恋:在整个陌生情境中,都表现得比较苦恼,尤其是在与母亲分离时。但是在与母亲重逢时,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反应:一方面是看到母亲时苦恼减少,另一方面是对母亲很生气,有时甚至会推开母亲或打母亲;此外,这类幼儿不容易被抚慰,母亲抱他们时也会继续哭泣。大约10-15%的儿童属于这种类型。
|7Op*yIf0当然, 陌生情境测验中的场景毕竟不同于真实的情境,幼儿的表现与真实情境中的表现还是会有差异的。
4[}a1t1V0
/Q#Lx1x9? BV"ak0二)依恋-2心理学空间:H'o!G,X^5]9p9A ms

$fG n#m&f0影响依恋的因素: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儿童的特点,文化因素,本篇重点谈一下第二点。
(F nrJ k2kxw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主持开展了一项长达30余年的追踪研究,主要考察儿童是否具有先天独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未来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通过研究他们指出:儿童早期的行为反应差异主要是通过“气质”来表现的,并认为婴儿的气质可以通过互不相关的九个维度加以评定——
C@P)D,b$R)S"k\w8S01.适应性:指在面临新情境或新的生活方式时,个体对其适应的快慢。高适应性的儿童能很快熟悉并适应新情境中的人和事。心理学空间%m:V!^dQ$c"i
2.规律性:指儿童的日常生活及有关生理反应是否有一定的规律。规律性强的儿童,每天的睡眠、进食、排泄等都较有节律。
N C&xq,|U'E bW03.活动水平:指儿童活动的数量及动作节奏的快慢。活动水平高的儿童, 往往好动而且速度较快。
moJjoOLE04.趋避性:指儿童对新的人、物、场所是倾向于勇敢探索还是迟疑退缩。高趋向性的儿童大胆求新,什么都想尝试,因而容易出现危险行为。
6Uw+OB'UnAp&]'yZ05.反应阈:指使儿童产生某种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如需要多大的刺激能使婴儿哭与笑。通常,儿童的反应阈越高,就需要越强的刺激才会产生反应。
"_9X#`.R5C?M06.反应强度:指儿童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程度。面对相同的刺激,儿童的反应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反应强度高的儿童常常会因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就大发脾气或哭闹不停。心理学空间1d;~8d$fa
7.心境:指日常生活中儿童基本的情绪状态是比较乐观、和善等正向的,还是积极、低沉等负向的。正向心境的儿童总是显得快乐与随和。
*W p'^|-AbX H J2L08.注意分散度:指儿童是否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而改变其正在进行的活动。注意集中的孩子更能专注于当前的活动。
u:pzmh cP!J b.`09.注意持久性:指儿童在从事某一种活动时,注意稳定时间的长短,以及当遇到障碍与挫折时,是否仍能维持原先进行的活动。高注意持久性的儿童,能较长时间沉浸于同一项活动中。心理学空间vu sB](g
出生最初的几周内,婴儿就已完全显示出了不同的气质特征。这些气质特征在儿童成长的后几年里趋向于保持相对的稳定。这说明,儿童确实是带着先天的特质来到世间的。
+EtX$]-b0心理学空间&Qm o6f'd-h
根据气质九个维度的不同表现,可以将婴儿归为三种类型:
}d K/Z8`5[o@01.容易护理的儿童。他们的饮食、睡眠和习惯等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索新事物,情绪较为平和乐观,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爱与人交往。
2X@ ~u O8S/Z"D02.困难的儿童。他们的活动缺少节律,对新生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心境比较消极,时不时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惊小怪等。心理学空间bi)QQM5h%f1q$|N:[
3.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节律多变,初遇到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往往有些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但适应后又表现良好。
n2JqE-X$M0
;sa bX(Ix;@+kt0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依恋的基础。正是这种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积极的幼儿气质因素包括有较高的适应性、积极乐观的心境、较高的注意持久性,容易引发母亲良好的教养方式。气质并不直接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物理环境之间的拟合性,才是真正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7q5Ri){i/|,O,v0心理学空间,Y${ Y4Fo%x{
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种:心理学空间3ZMK%Ui.bz
1.依恋是婴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婴儿在依恋的同时,会建立起一种与抚养者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使他们能在任何时间或地点都将依恋的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
6n+CNPK*r4[2?8I\5DI0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大多数纵向研究发现,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出现内化或外化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比率,都远远超过了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且非安全依恋模式会形成情感、社会认知等方面的不安全策略,进而形成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导致一些精神活动异常。心理学空间-B&Mb8?!~'r*W6?|
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年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研究发现,幼儿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型依恋,在幼儿长大成为父母时,也更容易与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亦然。
CNN:[ o1`7M0心理学空间\Z\0gsL`&Pm0L yb
三.教养方式-(1)四种教养方式
?+H s9j%g0心理学空间*_5^tT[O
在家庭系统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行为和个性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对孩子社会化的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空间n.k(tSP
鲍姆令德提出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类:
MVn2d2_hohL'm p01.权威型
8I W"Es!V:nl$Ic{7b0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对他们的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设立恰当的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和达到这些目标。同时,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关注和爱,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观点,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简言之,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就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
/] F/r+o[0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在掌握新事物和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且心境比较乐观、积极。这种发展上的优势在青春期时仍然可以观察到,即这类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信,社会成熟度更高,学习上也更勤奋,学业成绩也较好,有更高的个人抱负。
E)pJ.jA\ S4H0心理学空间0r(^ J2N bx/bH
2.专制型
U|]v%{5c5M0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孩子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孩子出现少许的抵触,父母就会采取提法或其他惩罚措施。本质上看,这种教养方式只考虑到了成人的需要,而忽视和抑制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心理学空间hc.~g#]hPifM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在青少年期,他们的适应状况也不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但是,这类儿童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与下面要提到的溺爱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中出现反社会行为的比率要低得多。心理学空间ka]k*?)~ bE
心理学空间 {X#M2? T-T,H
3.溺爱型心理学空间X?y!s0v s
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心理学空间Q SOE P tO8V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和愿望相悖时,他们几乎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会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缺乏恒心和毅力。这种情况在男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心理学空间'L iL"R%]$h3sJ

6LW2P C8W/l}.T(dh}04.忽视型
$v-Lm-P$J&S M0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既不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他们最多只是提供食品和衣物,而不去付出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父母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生存压力,或者自己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或不幸,家庭关系出现了重大问题。
Uy4r)hmh0由于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较差,并且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xt6`IIFU0心理学空间$N X\5h P,@
总体来说,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权威型教养方式都是最有利于少年儿童发展出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似乎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创造一种可以产生积极父母影响的情绪环境:心理学空间V;|5A5|-lC%z
1.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安全的,为儿童提供了关心、自信和自我控制行为的榜样。
K7Cr7\x`0n02.权威型父母会采用公平合理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控制,这会让儿童更加服从和进行内化。心理学空间&Ze:|U|4sO0|l
3.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要求符合儿童的能力,使得儿童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此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认知以及社会成熟性。
$D8c*E2fu/W^r04.权威型教养方式中的支持性是儿童心理弹性的强有力来源,它可以保护儿童免受由家庭压力和贫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空间|$fn&D&|TAx
心理学空间r-NK`L#G9r!\.b L
家庭是一个处于不断成长和变化之中的系统,系统某一环节的变化都会引发系统整体的调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庭系统同样需要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其中,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与孩子发生直接互动的教养方式,但是即使是权威型教养,也需要随着儿童的成长在具体的教养策略和方式上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心理学空间tj7e;ex8w W

$a!R;f8YY]+s8t0 

CM@ l3U _K0

6SgCx*E$I+@0关掉电视,打开孩子的想象心理学空间X/nS r3W

"e,N0c+WN3V0说个故事给大家听听:
Z8D4AXG6ZW0
f+kJffX%yw w,P*W!Zy0那一年,严冬,迎新年的夜晚下起大雪。我们刚吃完晚餐,却碰上暴风雪导致停电,孩子们立刻抱怨连连,因为他们凑钱租了一卷录影带正准备要看,停电了还看什么呢?正在抱怨时,我父亲开口了:“你们应该感到幸运,电是在我们饱餐之后才停的,如果饭都没做好就停电的话,我们现在不就饿着肚子了吗?”孩子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抱怨了。我非常佩服父亲的智慧,他总在最恰当的时间,以不流于说教的形式,教我们一些处世之道,让我们体悟道理的真正内涵。心理学空间:\/c%cbt

3Q$fdX8N4d lS0  之后,父亲让我去找些在黑暗中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给孩子们做。因为在黑暗中,眼睛就不管用了,只能利用耳朵,我想了一个游戏,要孩子围成一圈,比赛说故事接龙。暴风雪的晚上没有电、没有暖气,大家包裹着毯子作脑力激荡,任凭自己的想像力飞翔,把故事合理又不失趣味的说下去,每个孩子都笑翻了天。后来大人们洗好了碗,来到客厅一起参与,大人的来到使得孩子更加兴奋,一个个爬到自己父母的身边,依偎着,听父母们说故事。心理学空间8|-at7u4^#Eq
心理学空间^1?T~*g/G7Mk|
  没有电视晚会,没有录影带,这一晚却一直是全家和孩子们最难忘的夜晚

)not,e~3Z%`Tw0
心理学空间 n3og6Y1i wL

(三)教养过程中父亲的作用
|%PT3b/T"P(S'V(^)J bU:Y0
*vL!u_:Qn3XAd0“男主外,女主内”既是我国传统家庭观的生动描述,也往往是现实中家庭成员的社会分工。因此在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的有关研究中,在现实的关注中,母子间的交往更受人重视。而不容忽视的是,父亲在教养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空间 s1f F@3T/~4kHa
现实生活中,父亲拥有着区别于母亲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父亲通常扮演玩伴、榜样、保护者、道德规范者、教育者等角色。在与儿童的交往行为上,父母之间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子女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者发现在某些行为特质上,父亲的影响和作用要大于母亲。教养过程中父亲的作用通常表现在:
:wci6j R:y7~01. 提供打闹游戏氛围,促进儿童发展。
{C3} U {w$s1\0父亲和母亲都是孩子重要的玩伴,但是两者与孩子一起游戏的类型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例如,在抱孩子的动因上,父母往往是不一样的。母亲抱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竭力使他安静,限制他的活动以免产生意外。与之相反,除了一般的照例,父亲抱孩子则大多是为了玩以及与孩子的交流,为了让孩子多探究。母亲在引导孩子游戏时通常更多使用情感性内容,注重指导性游戏(instructional play),而父亲则更倾向于肢体的、打闹性的和非固定化的游戏,注重功能性游戏(functional play)。有研究表明尽管母亲在照顾孩子上花的时间平均是父亲的4倍以上,但母亲把时间更多地花在照料孩子生活上,父亲更多的是与孩子一起进行动作幅度大、身体碰撞激烈的“打闹游戏”,使孩子获得游戏的快乐。
:f+@9i&L*|*k3j:l-P0帕奎特用“父亲---儿童的激活关系”(father-child activation relationship)来描述父亲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作用,并认为游戏是父亲和儿童关系的核心内容。在打闹游戏中,儿童身体运动更剧烈,活动情绪更兴奋,所面对的社会情境更复杂,需要运用更多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因此这种“激活关系”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帕奎特认为打闹游戏能够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技能、熟悉自己的角色、建立并维持自己的地位等。经常与父亲进行打闹游戏的儿童,表现出更少的攻击行为,在非攻击情境中表现出更大的竞争力。心理学空间.L l~4p,KRo#^#Q PQ
2. 提供性别行为榜样。心理学空间 }/w'k4P&R%lB:W
父亲为孩子的性别角色形成提供了参照。一般认为,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模仿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和男性行为品质,女孩则通过对比父母的行为深化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识。
q[g,n@&J0对父亲缺失的研究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父亲缺失发生在4岁前,那么它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非常不利,特别是对男孩。男孩如果在4岁前失去父亲,并且生活在权威型母亲的教养环境中,会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喜欢看书、听故事、猜谜语等非身体性、非竞赛性的活动。父亲缺失使女孩在生活中缺少直接的男性榜样,因为通常容易缺乏安全感,或从小没有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虑、不确定、羞怯或无所适从。
['P!\6lkY?03.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J\YksIJ0由于父亲与孩子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使孩子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认知收获不同于母亲。借助于母亲的交往,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等;而通过与父亲的互动,儿童则可以学到更多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相对于母亲,父亲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人际交往,而随着孩子长大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他们与外界交往的需要也日益增多,孩子与父亲的交往,满足了他们的交往需求,扩大了他们的交际范围。男性比女性更乐意冒险和寻求刺激,因此父亲往往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探究与探险,让孩子在行动中获得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所有这一切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极为有益。
\"tIH%iU04.产生与母亲不一样的管教效果。
^9yK'h b~$k0父亲参与照顾孩子对形成其后代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独特作用,幼年期和父亲的亲近与个体长大后的教育状况、心理调节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父亲有良好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拥有更多的亲密同伴,具有更少的反社会行为。
n9V*Vu9W4Nu0有关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的研究表明,管教信息在儿童身上所起的效果,受信息发出者是父亲还是母亲的影响。父亲的管教引起的正向认知、积极情绪和服从行为的比率比母亲高,母亲的管教较易引起儿童的负向认知、消极情绪和违抗行为。
0k1\'IWpJ-e"j0心理学空间@!ldWDz d
(四 )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空间[+v3HW ]'h EM0T
心理学空间kl+ibwx8B*^
核心家庭即独生子女家庭,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相反,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心理调适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展得很好,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优势。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整体适应与社会能力上没有区别,包括融合动机、同伴威望、社会参与等方面;在个性、社交性、个人控制方面也无差别,唯一有差别的是独生子女的个人调整与成就动机比非独生子女更高。因此,他们在学校中的成绩通常更为优异,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与他们的父母有更亲密的关系,父母们对他们的要求更严格、期望更高。
VgZ YQ*D"M6G;cp0当然,独生子女家庭有其两面性。一项针对美国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优势和缺陷并存。心理学空间a!F ? o;D0HcI
优势——
e-egs4k#GMJ0父母:有时间追求个人的事业和爱好,减轻了经济负担,不必担心对孩子的待遇不公平
$Qk;BV+w6WTj0子女:没有竞争,有更多的隐私,物质生活更为丰富,亲子关系更为密切
5_uO)i*c2El7td9v+v0缺陷——
1L ^\Hg0父母:在过度纵容与适度关注之间难以把握,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心理学空间 qVc Jk"Q|%k
子女:不能体验兄弟姐妹间的亲情,父母对其成功的压力太大,赡养父母的负担过重
t,j6DUu6B0综合国内多年来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得出实际上中国的独生子女与其他孩子在社会交往能力和同龄认可方面没有多少差异,主要结论及共识有——
Z_l t9HmW01. 在认知方面独生子女具有优势心理学空间:p~9Yy,Jo
2. 在个性方面,独生子女内部差异很明显:合群性方面,入幼儿园的独生子女比未入幼儿园的合群性强得多,且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在农村中,独生子女,特别是男童,任性、依赖、怯懦等不良品质的表现更为严重;此外,独生子女个性特征与父母的生育意识有很大关系。目前中国少年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特征,可能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是独生子女,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心理学空间x3d!b!mVF E%LZ;h
近年来也有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在表现出较强社交能力的同时也伴随着高焦虑。曼塞拉斯分析内在归因的倾向导致独生子女对外因的忽视,不能认识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从而体验到更大的压力。一项对大学新生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一方面外向性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希望与外界交流,但另一方面精神病质倾向也较高,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这种矛盾可能对独生子女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曼塞拉斯认为独生子女的优势之一是受到重视和喜欢独处。研究发现他们并不因缺少同胞而感觉不安,低水平的合群是出于个人偏好,而不是由于缺乏社交技能。心理学空间 Tz-Ug6_0A T

9sTz0gVe^r*J PY0 心理学空间 C"X%~l#NH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发展 家庭 亲子 心理 幼儿 育儿 父母 科学养育 乐睿儿
«父母无心话语导致孩子自卑 育儿
《育儿》
让孩子知道书能给他带来快乐»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