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希滕贝格的动机系统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 郑伟威 郭本禹 / 7681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月28日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标签: 动机系统理论 郭本禹 利希滕贝格 情感 神入 生活经验 郑伟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利希滕贝格的动机系统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 x4}N?B8J+Mi x0郑伟威1,郭本禹2心理学空间U.qt4T5nk\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7月第4期
g#R0H dl)b0

&\0o^ K9Y0M t(m!U \6?0心理学空间4B ^%@ocQ

【摘要】约瑟夫·利希滕贝格是当代著名自体心理学家。他结合婴儿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动机系统理论,将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视为动机系统,并具体阐释了五个子系统的构成。他在临床观点上强调精神分析师对情感生活经验的关注,并在动机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保持并改进科赫特的神入技术,独创了模型场景技术。动机系统理论丰富了精神分析学的动机理论,发展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同时也面临着质疑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广和外部整合。心理学空间JN+s-]H

心理学空间&?%Ol dW T

【关键词】动机系统理论; 生活经验; 情感; 神入; 模型场景

$G u({]6\Lk{8N&U0

,V u O.Z h,[2J ]0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02(2012)04-0071-05

v!Orh(qY0

r JrO8?jEu9X,^0约瑟夫·利希滕贝格( Joseph Lichtenberg,1925—) 是当今美国自体心理学阵营中崭露头角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自体心理学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融合了当时还未被重视的婴儿研究结果,提出了动机系统理论。随之,他发展了一套完整的临床技术,并发表了众多相关著作和论文。利希滕贝格现任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for Psychoanalytic Self Psychology) 顾问,《精神分析探索》( Psychoanalytic Inquiry) 编委。到目前为止,利希滕贝格共出版了10 部专著或合著,撰写了20 多篇学术论文,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着他的动机系统理论和相应的临床技术。

e6e7DAMNp0

4}nz/ayW0一、动机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心理学空间qO?q6|"y'_a ad

$K6kpy$M5Nn0利希滕贝格认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应该是一种结构动机的理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构理论,不过在他看来,“结构( structure) ”一词显得静态、机械化和远离经验,因此他改用“系统( system) ”这个词,旨在突出其动态、即时调节性和接近经验的特点。动机系统共包括五个子系统:基于调节生理需求的动机系统、依恋—亲和动机系统、探索—坚持动机系统、厌恶动机系统、感觉—性欲动机系统。他认为这五个系统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一种动机系统的发展对其他的动机系统有影响。在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这五个动机系统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功能系统,当任何一种动机系统明显处于主导地位时,其他的动机系统就会附属于这个系统。心理学空间#q b'{*LR/q.r\$k

9G ]!J tZ0( 一) 基于调节生理需求的动机系统心理学空间4_0GN*iH(JV'X

心理学空间w/[XiAH

基于调节生理需求的动机系统是基于新生儿主动适应的观点产生的。精神分析的传统观点对于新生儿的饥饿、排泄和睡眠等生理需求被认为具有自身的周期性,并且仅被视作“依恋动机或性驱力的生理基础”[1]。但在利希滕贝格看来,新生儿与照顾者构成的整体所受到的扰乱( disruption) ,包括哺乳形式的改变、奶瓶的变化、感冒导致的呼吸困难、尿布不适导致的皮疹使皮肤的敏感性增加、白天睡眠时间的改变等等,这些状态会产生基于调节生理需求的动机系统。这些扰乱会不断加强生理方面的需求,因而产生了基于调节生理需求的动机,而不同的生理需求所形成的各种动机则构成了一个系统,发挥着调节控制作用。在利希滕贝格看来,“从生命的第一天起……新生儿就和照顾者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着作用”[2]。

YFt*K/a$hn5G8eq8GWp0

3`/x"a R3?0他认为此动机系统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情感的放大。以饥饿状态为例,新生儿饥饿的内部知觉被痛苦的情感放大,他们会大声地啼哭,甚至表现出愤怒; 哺乳的内部知觉则被愉悦的情感放大。从需求产生到需求满足过程中所有变化的状态和情感都被婴儿记录在自己的记忆中,而且这些记忆受到不断重复的生理需求和满足的强化,从而形成了固定的知觉—行为模式,并成为动机调节机制的基础。其次,新生儿—照顾者的共同调节在动机形成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成功的共同调节可以使新生儿将某种生理需求作为动机,是一种信息的接受和确认过程。心理学空间-F@]~K3~[

心理学空间!wmL#V9o

( 二) 依恋—亲和动机系统心理学空间 D M?K'P.l1TT

"LWV-K(qF9z2j Q&s0利希滕贝格根据新生儿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依恋—亲和动机系统。他将依恋动机理解为一种知觉—情感—行为模式,认为婴儿在与照顾者的互动中,围绕着依恋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动机功能系统。新生儿在依恋方面有一个分化自体的机制。此外,他还重新解读亲和动机,认为亲和动机和依恋动机都包含着快乐经验。因此,他也将这一系统合并称为依恋—亲和动机系统。

+o+F5U6Jmh8MWd0N0心理学空间6E {T i*va)x/uj

关于依恋动机的来源,利希滕贝格认为新生儿拥有一个“先天和快速学会的有组织的知觉—情感行动模式”[3],这种行为模式构成了先天预置动机系统,它是人类遗传的行为指令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新生儿会出现偏爱母亲声音和人脸、通过吮吸和抓握进行追踪等现象表现。心理学空间h%M v*U"|

8rF#qfr H@^8z C0在依恋形成的问题上,利希滕贝格主要关注了自体与客体经验的变化。他认为新生儿在获得自体与客体经验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自体经验的边界问题。他指出,如果新生儿没有自体经验的边界,那么他们就没有办法区分自体和他者,依恋作为一种动机也就无法成立。

)q"lXvX'@F q;u&r0

O0]H;T'y$p/ON0利希滕贝格还在依恋动机系统之外提出了亲和动机系统。从弗洛伊德开始,精神分析学家一般都从负面的病理学视角来关注“亲和”问题。弗洛伊德指出,“人类个体之间微小的差异……导致了陌生感和彼此的敌对”[4]。利希滕贝格则认为亲和是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与精神分析历史上对亲和动机的认识不同。他指出,“精神分析对于亲和的研究一般都是从其消极或病理性方面入手,但我将亲和的动机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发生与依恋一样有普遍性”[5]。他认为,与逃避型依恋一样,亲和也不是以厌恶动机为基础的,亲和动机和依恋动机都包含着亲近的快乐经验和保持这种亲近交流的需要。心理学空间@^.uGv0a

2U/{:l5jgs5JYCe0( 三) 探索—坚持动机系统心理学空间kG9oB d P V

| MwPi SQM0利希滕贝格认为探索—坚持动机是一个单独的动机系统,而不是其他精神分析学家所认为的自体感的基础。新生儿在4 个月大时就被驱策着去探索与照顾者没有直接关系的刺激,并且会不断地做出动作以获得环境的反馈,当他们经验到自身是一种可预测反馈的启动者时,就会产生快乐情感,这与依恋—亲和动机、厌恶反应、性愉悦有明显的区别。婴儿通过问题解决获得能力感是探索—坚持动机系统的主要来源,婴儿的快乐情感不仅来自问题解决,还来自于这样一个意识,即产生的结果来自于他自己的行为动作。

#P0E~5k*aM,O;E0心理学空间F7XvD"R$T

利希滕贝格认为能力感来源于两种活动:游戏和照顾者—婴儿的相互作用。在游戏活动中,婴儿作出了最初的和第二次的匹配。前者是婴儿天生的对某种刺激类型的偏好与该刺激发生的匹配,这个匹配是随机和没有目的性的,但它激发了婴儿的兴趣和好奇的快乐感受。第二次的匹配是婴儿自体启动的( self-initiated) 行动和外部效果的匹配,它显得更为主动、具有意向性,其结果是激起了婴儿能力感的快乐。利希滕贝格指出,婴儿在第二次匹配中为了寻求行动和效果之间的匹配,会集中注意追踪此匹配的连续性。同时,在追踪过程中,婴儿还会根据外部反馈信息不断调整错误匹配的动作和效果,直至产生最佳的反应。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唤起状态一直关注着行动和效果之间的匹配,所以当他们最终意识到自己是效果产生的原因时,能力感就会显得相对直接、可识别。利希滕贝格认为这种对效能的寻找是引导探索—坚持动机系统的动力。照顾者—婴儿的相互作用是五个动机系统形成与发展的背景性要素,因此这种相互作用对于能力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利希滕贝格指出,虽然婴儿在游戏活动中有机会形成能力感,但是他们的大部分清醒时间都是与照顾者一起度过的,因此两者的相互作用无疑也促进了婴儿能力感的产生。心理学空间\ Bu'rZ(R

:{u+F$Gcx0( 四) 厌恶动机系统

\T%|h%S9XX`7`0

#o+L^X0ta(C0在利希滕贝格之前,精神分析学家对厌恶动机( aversive motivation) 存在至少两个疑问:一是厌恶动机是否与生俱来? 二是厌恶动机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利希滕贝格根据心理学家帕朗( Parens)的研究结果,认为攻击是一种天生的驱力,并且“与生俱来地支持和驱动自我进行控制和适应的任务”[6]。其次,利希滕贝格指出,精神分析领域对于厌恶动机的关注远不如攻击动机( aggressive motivation)  ,他主张是厌恶动机而不是攻击动机构成了单独的系统,对抗( antagonism) 和撤退( withdrawal) 这两种先天反应模式构成了厌恶动机,攻击动机只是对抗的一种形式。

5h0\z6o:elj ^ |0

,iP_'Wt0S0希滕贝格认为,厌恶动机系统的形成有赖于其特有的生活经验。婴儿早期会遇到奶头放错、脸被盖住等不舒服的体验,这些体验侵犯了重复发生的知觉—情感—动作模式,导致他们产生挫败感,并作出哭泣、转头、拒绝等反应。这些厌恶性反应虽然不能实际改变他们的境遇,但却起到了向照顾者提供信号的作用。在利希滕贝格看来,当厌恶性感受不太强烈时,婴儿可以通过吮吸手指或转变注意等行为进行自我安抚,只有当厌恶性感受无法忍受时,他们才会持续发出信号,直到不舒适感消失。当这种信号被照顾者接收到,并作出适当反应时,厌恶动机系统的活动就会消失,正如利希滕贝格所指出的,“婴儿早期的厌恶动机系统内部模式的首要破坏性力量仅限于他们成功地发出信号,唤起照顾者的补救性反应”[7]。心理学空间*vX-Q k]bB

%L X,Iy3Kw5G%G6mx|0情感在厌恶动机系统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希滕贝格归纳出了两种厌恶反应形式各自所包含的情感。反抗形式一般出现在个体受激怒或受限制的情况下,其伴随的情感一般是痛苦、愤怒、厌恶; 撤退形式一般出现于个体遇到危险或有害物的情况下,其伴随的情感一般是痛苦、害怕、克制。在利希滕贝格看来,厌恶动机系统中情感的出现与其他动机系统不同。在其他动机系统中,积极的情感在系统发挥功能时得到激发,并且提供了一个重新创造此经验的情境的驱动力。厌恶动机系统则完全不同,个体并非意图寻求重新创造经验的情境,他们不想再次经历痛苦、害怕、厌恶、克制等情感,而是希望缓解或排除这些情感。心理学空间 N2QxI Y,d1]R ~&B ~

心理学空间R#]{ m$`&iyr(}

( 五) 感觉—性欲动机系统心理学空间6xkv.l8B

N A |(e"Mnp-r \0利希滕贝格认为婴儿出生时就具有生理唤醒式的性欲,指出科赫特描述的很多自体客体经验包含了感觉愉悦和性愉悦。利希滕贝格为感觉—性欲动机系统设置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即该系统基于两个分离但相关的情感状态:感觉愉悦( sensual enjoyment)和性兴奋( sexual excitement) 构建而成。他认为感觉愉悦是由照顾者安抚婴儿或者向婴儿表达情感的活动、婴儿自身安抚的活动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快乐感受。当感觉愉悦的情感状态主导经验时,它就具有了一种“开关”的作用,能够减少紧张、获得放松,同时感觉的增强还能引起性兴奋。性兴奋指的是一种增强了的刺激的特殊感受,它能够引发至性高潮的水平。这种性兴奋也是来自于照顾者对婴儿的安抚或婴儿自身的安抚行为。心理学空间-ohtk`!f)c],|n

心理学空间;c0K?,Bx_}_*FJ m ^;x

利希滕贝格不仅认为感觉愉悦和性兴奋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并且还指出了它们的不同来源。感觉愉悦源自新生儿的内部程序,是正常生活经验中经常出现的; 性兴奋则是一种内部的反应模式。他认为,感觉和性欲之间的区别“帮助调和了传统驱力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矛盾概念”[8]。心理学空间 S EuFi7a

心理学空间 H[*~d;S D#It

利希滕贝格在感觉—性欲动机系统的形成中非常关注性别的影响。他认为两种性别的婴儿都具有感觉愉悦和性兴奋活动的模式,这会使他们产生性别意识。其中,女婴更能组织自己的感觉反应,她们会对味觉、嘴部活动和哺乳过程中的舌部活动给予更多回应,对言语安抚有很好的反应,在与母亲分离时更倾向于发出痛苦和需要被解救的信号,而母亲唤醒女婴的最好方式是温柔的抚摸。男婴与母亲的身体接触比女婴要少,在与母亲分离时更倾向于积极地探索以回到她身边,母亲唤醒男婴的最好方式是更多地抚摸、接触和摇动。利希滕贝格认为男女婴儿的这些偏好会让照顾者产生这样的印象,即女孩是纤弱、甜美的,男孩是粗野、精力充沛的。随着父母对这些行为的强化以及儿童对这类强化行为规则的意识变得更加清晰,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同一性也就变得更加明确。心理学空间"is(c_*K;{{f0`E+i}

mG0mn$d&nH5f0二、动机系统理论的临床应用

j6Nd,~#ZOM$kRv0心理学空间T*zu~k

( 一) 治疗观点心理学空间&s.Nh`,L#i:ByX K

心理学空间&u#{_3j\pj7Y

利希滕贝格非常强调分析过程中对情感的关注,认为情感能够帮助分析师了解病人的动机,这也是其第三项技术原则重点讨论的内容。他指出,“理解病人的情感、情绪和情感状态对于了解病人描述和当前具有的经验非常重要”[9],对于分析师来说,感受病人的情感是帮助他们推测病人动机的首要途径。在利希滕贝格看来,病人的动机一般是比较容易推测的,但如果在对其动机进行推测相对困难时,理解情感就成为首要的方式。心理学空间oT.Z5i(o@0c6{R!_

6Lhg:hzS0另一方面,利希滕贝格也强调形成动机系统的生活经验。针对生活经验的探索,他在第五项技术原则中提出了“叙述外层”概念。叙述外层是指引导分析师提问的主题,包括谁( who) 、什么( what) 、哪里( where) 、何时( when) 以及如何( how) 。他认为,“叙述外层包含了从儿童时期开始生活经验的主题和变化”[10],并且,叙述外层的主题具有一种结构式的组织。由于利希滕贝格主张生活经验具有主体间性,因此认为叙述外层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利希滕贝格还特别阐述了厌恶动机系统在分析中的作用。他指出,“我们从五个动机系统的观点来理解‘阻抗’……防御解释并不是分析工作的一个特殊或核心方面。但是,当某一个动机系统成为主导动机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探索”[11],因此,可以说阻抗是厌恶动机占主导时的一种表现,病人的阻抗就是对厌恶动机的对抗或撤退。

/yTYa{P0

#snsKuz(CwA0( 二) 治疗过程

|"J4i|-eq0心理学空间"lt;q&c8}o W!Y

在利希滕贝格看来,治疗师对病人经验和问题的探索就好像踏入病人的“舞台”,在与病人一同“演绎”舞曲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他认为治疗师的共情性聆听能够帮助他探索病人的内心世界和动机,治疗师的内省则会让他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动机,医患双方的情感互动则打开了主体间探索的大门。

IHr TtY~'?0心理学空间s0zCZW:dfWm

这种方式是与非主体间过程不同的,在传统的非主体间过程中,治疗师必须作为一个客观的外部观察者辨别病人的心理内容,他们要避免自己受到病人矛盾的影响,以免丧失自己的中立立场。然而,在主体间的过程中,治疗师不必保护自己的客观性,相反,他们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地协调和病人的主体间关系。因此,他们不再是外部观察者,而是共情性地感受病人内心世界的人,他们的联想、情绪可作为重要的材料进行探索。心理学空间4^ |*C1rBU

#Jo#c ?+P*L GN0此外,利希滕贝格还指出,治疗师和病人在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一些知识,并从合作性的经验中产生了主体间的领域,治疗师和每一个病人在交流中创造的主体间关系和交流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

;?9V3|6U8D%}Qr0心理学空间jn?(O.tW0a

利希滕贝格极力主张分析师在治疗过程要具有探索精神。他认为精神分析与其他深入透彻的探索性心理治疗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精神分析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探索性的心理治疗。利希滕贝格指出,精神分析自创立之日起,探索活动就一直贯穿于其历史发展之中。最初,人们认为病人的自由联想和谈话治疗简单易行,但随着认识发展,人们发现这种交流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病人的防御性阻抗可能会让分析师了解其内心世界变得十分困难。驱力理论用防御机制来解释这种现象,但这一过程往往缺乏一种探索的精神。

!T'bD5z}z n{*]N0

,mCx pIa]0利希滕贝格认为,“探索精神是一种指导性的态度”[12],它可以产生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即使治疗师的直接探索努力受到阻碍,他也会坚持下去,因而探索精神“提供了一种寻找主体和主体间意识的活力”[12]。心理学空间6roS v'J.r

心理学空间)Ph'MM i,Y.u-l&_v/\

( 三) 治疗技术心理学空间zl5GB,s:s

心理学空间5a(z r1JJ`.}

利希滕贝格根据动机系统理论提出的治疗技术主要有两个:心理学空间EV+N*p(AWok&F.[

w)O6gs t,p!q01、知觉的神入模式心理学空间Q8MD'r4m/J9P"Xze

(`I.K w/X3\0知觉的神入模式( empathic mode of perception)直接来自于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它是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的一个“核心原则”[13]。分析师通过这种技术来引导他们的倾听,使用神入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直觉和认知推理,站在病人的心理立场收集信息。在这种神入模式中,分析师可以察觉并概括出病人感知自己、感知他人、感知自己情感—认知状态的来源,以及病人对自己状态的主动或被动态度。其结果是,分析师能够成功地进行简要的解释,病人则能够作出肯定的反应。利希滕贝格强调,分析师的这种知觉的神入模式并非只是与病人感受的简单接触或适应,而是对病人整个生活经验、情感状态的清晰感知。

$z,|4H]}2l0

)T0w Gt^0利希滕贝格进一步指出,分析师要灵活地感知病人在前台讲述的内容和联想的意义,由此构建对病人的理解。分析师必须明确了解病人自体感的症状性变化,它可能源于病人婴儿时期某一动机系统的发展,并有可能造成一种破碎的自体状态。因此,分析师每时每刻都要追随病人的动机模式,理解其感知自体的微妙波动。分析师神入模式的知觉与病人自己感知到的意图有很大的联系,这种联系保证了分析师能够认识病人的动机模式。最后,分析师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所作出的解释要具有一定的顺序,这可以使分析师和病人形成一种共享的“观察平台( observationplatform) ”,这是第二种技术的基础。

)e"_e:cO:h-N? zt gc0

wpV-cE(r"CW J02、模型场景技术心理学空间+Ye-K9Q8XN [)ce

心理学空间1uD&Eq@t;L

模型场景技术是利希滕贝格提出的另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他认为最早提出类似想法的学者就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弗洛伊德,他在解释四五岁儿童心理事件时曾使用了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可以说这个故事正是利希滕贝格所谓的模型场景的原型。

%^%]DR3rnL7H!K0心理学空间F.U/B|&`{ cS&R

利希滕贝格认为模型场景包含着三方面的内涵:分析师和病人形成的模型场景,它概括了分析过程中有关病人生活的重要交流; 精神分析临床理论学家和婴儿观察者形成的模型场景,它概括了自体经验以及自体和他人经验的重要发展; 病人构成的模型场景,是一种潜意识的幻想或信念,概括了其过去、现在的重要生活经验,并且这种生活经验越早,概括它的模型场景就越能够揭示出记录、表征、维持或转变的方式。模型场景具有与这三个内涵对应的来源,即分析师在分析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分析师对发展图式( schema) 的知识、病人对其潜意识幻想或信念的意识。

^WE n,}9gZ(| TG0

w` ]#X4R&Q's0利希滕贝格认为分析师可以根据特定的生活经验知识形成模型场景,这些生活经验是幻想和移情的重要组织者。五个动机系统提供的模型场景则代表个体每一人生阶段的发展,代表病人婴儿早期每一个动机系统的模型场景提供了正常和非正常发展的新模式,进而修正了先前不够准确的模型。分析师可以通过解释及病人对解释的反应来确认或者否定该场景模型,这样就能缩小分析师形成的场景模型与病人对生活经验的记忆之间的差异。“解释”在这里是分析师传达他们形成的场景模型的方式,病人和分析师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对模型场景进行交流互动,分析师则据此调整并形成更准确的模型场景。心理学空间*V'V'X4o2evy8_

心理学空间m(xI:Qa6Xd

三、结语心理学空间-d_ O P6w1u'g

心理学空间@j%yE[_w q

利希滕贝格在精神分析学运动中构建了独特的动机系统理论,改善了精神分析学的动机理论只片面强调某一种动机的局面,发展出具有五个子系统的动机理论,从而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动机来源、发生发展的整个图景。动机系统理论对动机的理解有别于传统,为分析师提供了比其他动机理论更加具体细致的动机考察内容。对于自体心理学来说,他的动机系统理论改善了自体客体定义的局限,更加强调主体与他人互动的背景,而不再将自体客体视为一种客体或指代一种功能,也很好地摆脱了与自我心理学概念的相关性。他扩大了自体客体经验的内容,将具有情感负荷的生活经验也作为关注的内容。还为自体客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最后,利希滕贝格还巧妙地融合了婴儿实证研究的结果,为精神分析学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外部整合开辟了一条道路。心理学空间K{KB`[c]$t1h

心理学空间 ZfC*|)be

虽然利希滕贝格为精神分析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的许多观点也遇到了各种质疑,从而也体现出其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局限。利希滕贝格本人曾提到,他的动机理论主要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但在精神分析圈内,很多人还是质疑这个以临床为出发点的理论,认为它过度简化了精神分析的实质,而且这种线性的理论无法把握具有混沌性质的心理。在精神分析学家们对动机理论提出质疑的同时,一些精神分析师则在临床上发现他所发展的技术过于复杂化。其次,对于其他领域研究的适应性也产生了一些疑虑,精神分析作为一门关于人类行为的人文学科,是所有人文学科中独一无二的,因为它需要治疗那些受到困扰的人们。因此,精神分析无法逃避信度和效度这个问题,而婴儿研究结果在这方面有很大不足之处。最后,神入的技术从科赫特开始就存在的普遍争议。因此,对于知觉的神入模式本身也难以避免一些局限。模型场景技术也同样遭到了质疑。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这种技术只是一种表面的分析,并未能挖掘病人深层的潜意识。这样做只是将基于病理起因的模型概念混入了病人的联想,由此得出的解释也植入了预先设想的模型。总体来说,动机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完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探讨那些关于动机的理论,深化动机系统理论本身。虽然利希滕贝格提出的临床技术过于复杂、难以运用等,但如果将其临床技术进行更多推广,则会逐渐消解这个状态。事实上,其临床技术的很多观点都和当代精神分析治疗的一些看法相一致,如果这些观点得到更多人的认同,那么其技术的接受度也会因此得以提高。第二,动机系统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还可以从其他研究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入手,进行一种横向发展。这种横向的发展不仅能扩大理论的使用范围,还能够间接地支持这一理论,为其发展提供启发。此外,新近出现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动机系统理论部分概念的佐证,而神经科学的融合也是值得参考的一种方式。

)W6M L6hD{0心理学空间!E^yh@kHB'T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 ? y)r ['c

心理学空间+v$R7?u~p

[1][3][5]Lichtenberg,J. A Theory of Motivational-functionalSystems as Psychic Structures[J]. Journal of American PsychoanalyticAssociation,1988,36:58-63.

[ fiWq;Z(R s0心理学空间9])m7He z&M

[2][7][8]Lichtenberg,J. Psychoanalysis and Motivation[M]. Hillsdale,NJ:The Analytic Press, 1989,32-233.

`%@5@)yL-Qk?b+Y0m0心理学空间q0uWz'm1L:X~ r5w:]

[4]Freud,S. The Taboo of Virginity[M]. London:HogarthPress,1955,199.

;@J E6b,A zU^ r6U0@0心理学空间#A"J0fekUR+F

[6]Parens,H.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in Early Childhood[M]. New York:Aronson. 1979,124.

m(Tc7Yr!Rx!YT0心理学空间 r7t Cc l8?

[9][10][11]Lichtenberg,J. The Clinical Exchange:TechniqueDerived from Self and Motivational Systems[M].Hillsdale,NJ:The Analytic Press,1996,96.心理学空间;k3A6w/UEEV

心理学空间#p }!@D(@k"_+J

[12]Lichtenberg,J. A Spirit of Inquiry:Communication inPsychoanalysis[M]. Hillsdale,NJ:The Analytic Press,2002,2.

B ]c?H:^;?(TL \O[0心理学空间e&f1U.P _I:y2@-Z%o

[13]Lichtenberg,J. ,Lachmann,F. ,Fosshage,J. Self andMotivational System:Toward a Theory of PsychoanalyticTechnique [M]. Hillsdale, NJ:The Analytic Press,1992,199.

}_][z}.FN0心理学空间H;?$_j5|Q

Lichtenberg's Motivational System Theo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n]bd1P Uy0

M%nKf/zdp#D%Z0ZHENG Wei-wei,GUO Ben-yu心理学空间"F7Wz!q i

'MleypX3pOl0Abstract:Joseph Lichtenberg is one of the cotemporary famous self psychologists. He combines the theory of selfpsychology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psychological field,and creates motivational system theory. He believes thatthe core of psychoanalysis theory is a motivational system,which is consisted of five sub-systems. In the clinicalviewpoint,Lichtenberg emphasizes the analyst's focus to the affect,lived experience. Meanwhile,he improves thetechnique of empathy,and creates the technique of model scene. The motivational system theory enriches the theoryon motivation in psychoanalysis,develops the theory and clinical technique in self 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itis also confronted by doubts and challenges,and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promotion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Key words:motivational system; lived experience; affect; empathy;

BynOZ/x:q^"_2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动机系统理论 郭本禹 利希滕贝格 情感 神入 生活经验 郑伟威
«没有了 利希滕贝格 Lichtenberg
《利希滕贝格 Lichtenberg》
利希滕贝格的生平与学术经历»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