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
作者: 潘绮虹 / 1473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4月19日
标签: 俄狄浦斯情结 客体关系 乔多罗 心理分析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qg L-Hv

评《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心理学空间8K&Z\Sq2|

V}*Rx`8ex0作者:潘绮虹

}C]D cYy1P#S0

p:kGFJ:S0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学者南西·乔多罗的著作《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本书从女性主义角度,运用心理学中的客体关系理论,探讨性别分工不平等,即女人专司母职的家庭结构如何使女性与男性发展出不同的性别人格、心理模式和意识形态,使女人的母职自我循环地代代复制,男人发展出具有男性中心意识的人格模式,从而维护了性别社会组织再生产。

+p4e EUp/y4lD*e0心理学空间5J iUB(VU8K w

关键词:南西·乔多罗 母职 心理分析性别社会学心理学空间J9zm)gn5O}L

心理学空间(s)e1E*m_#KoT.{

上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者就两性的性、生育方面的关系、权利和责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父权制社会以妇女具有生育和哺乳能力这一生物意义上的事实为借口,把社会性的母职和一系列伴随而来的压迫加诸妇女。如激进自由派和文化派的女性主义者就曾争论,是生物性的母职本身还是父权制下制度化的母职压抑了妇女。两派讨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母职。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者批判了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中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重新审视了他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论述。她们批判性地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揭示了女人在父权制家庭中成长时遭受的种种压抑。正如罗斯马丽·童所说,“倘若女性主义者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文本,通过拒绝它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前俄狄浦斯阶段而不是强调人类性发展的俄狄浦斯阶段,或者通过以非父权的声音来讲俄狄浦斯的故事;那么,弗洛伊德的文本也可以被用来达到女性主义的目标”。[1]心理学空间0fm'X6Ya1bv$A

心理学空间ZB/T-@"Cc+h Y.[

在这两方面的背景下,南西·乔多罗(Nancy Chodorow)的社会学博士论文《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1978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乔多罗是美国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师,该著作是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者研究母职问题的代表作,它被社会学系评论期刊选为过去25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作者的思路和其他女性主义流派的区别在于,她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批判地借鉴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前俄狄浦斯和俄狄浦斯阶段的阐述,运用心理学中客体关系理论,探讨了性别分工不平等的家庭中男孩和女孩的童年经验,试图从中找出母职在女性身上代代复制的原因。著作分为三大部分:导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和成年后性别人格的发展。台湾学者张君玫翻译了该书,于2003年由群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在译本中作者的名字译为“兰西·雀朵洛”,为方便内地读者阅读,本文依照大陆出版的《女性主义思潮导论》中的译名“南西·乔多罗”。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母职与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系、前俄狄浦斯与俄狄浦斯时期的性别差异、性别人格的分化和母职再生产心理学空间4L5ql2y|

心理学空间Mt8qB/e/Yq

一、 母职与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系心理学空间(dctJQ*[8O7m

n2` R.w$OVp%R0女人担任母职的事实对家庭结构、两性关系、关于女人的意识形态和不平等的性别分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这一事实很少被深入分析。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问题:女人如何会承担母职。因为即使时代发展和生产组织改变了,性别社会组织还是根深蒂固,女人还是继续担任母职,在男人主导的社会中遭受不平等。作者接着提出了中心论点:当代母职的再生产不是生理决定的,也不是刻意的社会角色训练,而主要是通过社会结构诱发的心理过程。正因为是女人做母亲,母女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女儿的母职能力和当母亲的欲望,母亲养育的儿子则被压抑了抚育孩子的能力和需要,他们长大后刻意保持和家庭之间的疏离,把自己定位在公共领域。这种亲职不平衡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复制这种心理能力的分工和既存的性别与家庭分工。这就是性别社会组织再生产和循环。心理学空间eU b3Ht,W*q+e~^

心理学空间;bT*[ hC

接下来作者对前人在母职问题上的研究进行综述,显示出极为强烈的论辩色彩。作者先指出了如恩格斯、帕森斯及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学理论家对家庭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们没有对母职的再生产进行更深入的解释。有鉴于相当多的社会理论家对母职的忽略和种种预设,作者驳斥了艾莉丝·罗西等人的“母爱天生说”。这种预设把女人的母职看作是生理本能。作者认为越是被社会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越要受到质疑,因为社会生理学助长了人们用生理性别或种族概念把不平等和压迫合理化的习惯,把母职看作自然事实会掩盖女人在男性主导的家庭中遭受的历史性的压迫。作者同时指出女性主义理论者提出的“角色训练说”的不当之处:它把女人担任母职的行为简化成服从意识形态的、表面化的劳作。而母职不是简单的一连串抚育行为的集合,它包括了女人在参与和儿女的关系时的心理能力与投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处理关系的能力和心理需求。心理学空间PO?$E}U!kD'g

心理学空间*{/pRP i#q/P

作者转向心理分析,她回顾了影响深远的两大派别及主要观点,一派是弗洛伊德、梅兰妮和克莱恩等人的“本能决定论”,另一派是弗洛姆、洪妮等人的文化学派心理分析所支持的“环境决定论”。她提出可以糅合两家所长的客体关系理论来解释男性与女性的发展,因为客体关系理论把性驱力和社会关系影响都考虑到了。客体关系理论强调性特质的基本重要性,但它不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婴儿出生后早年的社会关系经验,它重组了性,对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作者探讨的是,性别分工明显、女人专司母职的家庭结构如何影响了个人无意识的结构与过程。亲职组织所传送的社会结构的元素和家庭的特性,会通过幻想、冲突、爱恨两难等复杂过程内化到孩子的无意识当中,使他们发展出有性别差异的人格,养成不同的关系需要和心理机能,从而利于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学空间|wjG'Gy:B

心理学空间8jUAy!{ja8{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认为亲职的能力、对女人承担母职的期待,可以追溯到一个人早年和母亲的关系和被母亲抚育的经验。婴儿内在客体世界的情感关系基于母婴关系。婴儿以其自利的原初爱去爱母亲,无法分清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界限,而且会认为母亲将无条件地关爱和满足自己。这种他我不分、欠缺现实原则的爱是原初亲密感和一体感,经历过这种爱的人成年后,某个自我的面向会期待重新获得这种经验。然而亲密感和一体感的也会导致人对失去自我的恐惧。只有承认和母亲的分别,婴儿才能发展出自我。作者引用艾莉丝·白林特的观点说明,孩子对父亲的爱不同于对母亲的原初爱,因为化描述和对他的情感和物质上的无偿服务,赋予了父亲和他所代表的男性群体一种特权,男孩便会想获得这种特权,且坚信社会工作是男子气概的、优越的,男性比女性在公共领域有着更重大的贡献,优于女性代表的家庭领域。作者引用了帕森斯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部分理论家对心理分析的诠释,如当代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地位等级奠定了男人在资本主义支配中的心理顺从,女人独司母职,强化儿子对她的依赖并对儿子加以操弄,而这种家庭产生出来的具有高度可塑性的人格是适于现代资本主义操作的。最后作者得出结论,亲职结构、性别分工以及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塑造了女人和男人的人格结构和取向,创造了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和心理模式。这些特殊的人格结构和行为模式,决定了两性在社会生产领域与家庭领域的位置,使性别分工再度被强化,并服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和运转要求。他们发展出特定的关系模式和人际关系需要,这些关系既是既存家庭结构制造出来的,反过来又维系了既存的家庭结构。

3m'Kciz5||uH$c5f0

8a CpK6E8c5R%^0在最后一部分关于家庭心理动态的讨论中,作者认为,跟男孩在俄狄浦斯阶段对母亲那种排他性依恋相比,女孩对父亲不是绝对的排他性依恋,她没有抛弃对母亲的依恋和前俄狄浦斯纽带,只不过在母亲这个最初爱的客体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个父亲作为爱的客体,她处于一种三角关系的脉络中。男孩所经历的“爱”对他来说具有威胁性(如前俄狄浦斯原初爱吞没自我的恐惧,俄狄浦斯阶段对他恋母的惩罚),为避免这种威胁,他必须压抑情感关系需要,因此成年男性在公共社会中难以发展深刻的个人联系,在爱情关系上感到困难。对女人来说,她们没有压抑对感情的需要,有丰富的情绪资源,内在客体关系也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和回旋余地。男人不是她唯一所爱的,因为她还有着母亲这个最初爱的对象。父亲/男人在女人情绪上所扮演的角色,始终无法超越母亲。心理学空间9U1E"OW@8tz#X.v6u?

0D/u1W] B-i*s-p$` _0因此女人除了和男人建立关系之外,还要重建她们和母亲融为一体的关系。女人会在男人之外寻求情绪和爱的满足,如跟其他女人发展亲密的友谊,或者通过女同性恋关系复制母女联系。但在此之外更普遍的途径是生下小孩,补全三角关系,女人通过认同在她子宫内成长的孩子,重新体验她和母亲之间关系的心理情境。作者引用费里斯和杜丝的临床研究说明母婴爱和异性爱有冲突之处,母亲很可能只希望要一个孩子,满足对原初关系的渴求,而不想要性爱本身。母职的活动涉及了双重的认同,就是她分别作为一个孩子和作为一个母亲的认同,通过认同孩子重返早年与母亲密切联系的经验,通过认同母亲具备担任母职的心理与关系能力。作者由此得出最后的结论:由于女人专司母职这样的性别不平等的家庭分工安排,童年经验和俄狄浦斯关系在孩子身上出现了性别的差异,进而发展出男女性别人格的差异,产生男性支配的心理与意识形态和对女性履行母职的期待。正因为是母亲抚养,男孩成长中一直压抑情感关系,性别人格中铭刻着男性中心意识形态,长大后无法具备亲职的能力与取向。而女孩有能力创造和他人的情感联系,但难以发展出独立的自我,她长大后会再一次担任母职,并复制给下一代。女人母职的再生产,维系和推动了女人在家庭领域中的位置和责任不断再生产,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性别组织和生产的社会组织不断再生产。心理学空间? PG&C` m:Z

D)ByQ(L5q L[5?0结语

r8T&gDn @2z/u l E/^0心理学空间:o"g)vnh8YR~6_a

正如乔多罗本人在《母职的再生产》的第二版序言中承认,她的讨论的家庭仅限于西方白人中产阶级的只有父母双亲的异性恋家庭,而没有考虑到种族、阶级、性取向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时代的局限。再者,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者看来,书中有不少本质化和普遍化的语言,预设了整体性的、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个体差异的许多概念,如女性、男性特质、母女关系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的作者罗斯玛丽·帕特南·童所指出的,批评者认为乔多罗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指向心理而不是社会。根据乔多罗的逻辑,父权制下不平等的性别分工让女人专司母职,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培养出有差异的性别人格、对情感关系的不同能力和需要,长大后投入到异性恋婚姻制度中,使这样不平等的性别分工得到再生产,她描述的是这个再生产循环系统中核心环节的内在操作机制,而不是源头,推动两性养成这样的心理模式的还是具体的社会环境。心理学空间R:A|1H.ju

;So~*O!G-hW i;P0乔多罗的某些本质化描述,在当时有着联结女性同盟的政治上的意义。她描述的再生产环节是一个重要环节,但这个环节长期被那种宣称自己研究立场是中立的男性研究者的话语所遮蔽。如果考虑到以上两点,我们就必须承认,她的著作深刻剖析了男性支配的性别系统的社会与文化再生产如何在家庭场所运作。心理分析、社会学、文化等多重理论视野在著作中得到体现。就分析母职、性别角色和男性中心文化再生产等议题来说,这本论著为后来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值得借鉴的思路。而且,在女人仍承担相当多的母职的今天,这本论著依然剖析了某些症结所在,并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思考在种种解决办法之后还有多少争论的空间。这本著作已被视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一,也是后来者研究类似问题时不可绕开的里程碑之作。心理学空间I9e)_"hB5xwT

心理学空间_j&I;j9[p/};F

注释:心理学空间!u:Qk)C3HC/`

心理学空间Y{;Vg'f_$YE(n

[1]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 Putnam Tong)著,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01页

/R)i"Me7FyQ*b5S0心理学空间 K3qaE5?(GV

参考文献:

6H'L8yY Qo c p0v;`Z0心理学空间:pQ~2@[ d tx,m

1.《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美]兰西·雀朵洛 著 张君玫 译 台湾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第1版

6^3vn.k/e5k2B'YW!D!U0心理学空间/i.I6fP7s:~}`

2.《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 Putnam Tong)著;艾晓明等 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心理学空间5W`3Zs*i`{B*wk

心理学空间a+t}FV.yG/b

3. Women's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Mind and Society Nancy Chodorow心理学空间l+Q5|;p3Yg)z

Tdh4i k L5W6i04.Chodorow,Nancy http://www.factmonster.com/ce6/people/A0812016.html心理学空间/Vo#bc:q$slrD

Q9vAZ*F[)s(f9a05.Nancy Chodorow Professor http://sociology.berkeley.edu/faculty/chodorow/index.htm

q7q/B dFr'o0

glVu6Bo06.Nancy Chodorow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ncy_Chodorow心理学空间?h$x-Q GE"Wx

心理学空间 b `0^6p%I$_W v

南西·乔多罗的相关著作:

o!_9@1Mju0心理学空间q9OU"xd^}(^

“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 Theory(1989)心理学空间n!YM6v7w5C

心理学空间du$FPT6[ |g

Femininities,Masculinities,Sexualities:Freud and Beyond(1994)

h,cz2s1@;|m"|:?0心理学空间bM"gB9}

The Power of feelings: Personal Meaning in Psychoanalysis,Gender,and Culture(1999)心理学空间"\j!\ [%Ku.L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俄狄浦斯情结 客体关系 乔多罗 心理分析
«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OEDIPUS AT COLONUS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
断臂之爱有天意——斯芬克斯基因的故事»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