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岗:正确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讲座课件分享)
时间:2016年12月05日|1292次浏览

第一部分、小学2-3年段8——12周岁学生的心理特征

1小学2-3年段的重要性

    小学2-3年段的重要性,孩子的特殊心理,行为表现以及预防,如何正确引导?

告别童年阶段,向着青春期进发。

    人的成熟与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迂回曲折,往复循环最终走向人格完善。

人的成熟从根本上指的是情绪的成熟,人格完善指的是最终成为一个身心统合的人,内外一致的人。

特殊心理:发展出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勤奋是身心一体化的开始

勤奋:动力能够持续不间断的涌动,简单来说,就是专注于某件事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对于生命来说就是一种面对未来生机勃勃的信心。

获得勤奋感,首先就是感受到了来自于内部的自己的那种力量——洪荒之力。

    获得勤奋感,也意味着开始走出外部的控制,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阶段;

    获得勤奋感,仰赖于前面的三个阶段的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获得勤奋感,即开始达成身心整合的一体化。

自卑是压抑的悲伤自卑是对自身现实能力的贬低,是指向环境的压抑的悲伤,是对外部无法表达的失望和愤怒。自卑的人口头语:都是我不好!言外之意就是:你厉害,我躲开。但是自卑的人在骨子里又很骄傲,因为他明白,不是我不好,而是现实太霸道。所以自卑的人,通常都是压抑着一种要奋斗的欲望。心理学上说克服自卑感,其实就是指内心里一直在挣扎,不要掉进自卑的漩涡里。严格来说,我们面对的是努力抗争自卑的孩子。

2、心理变化之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家长主动适应孩子成长变化的结果。时间减少:与家长直接交往的时间,自小学开始明显减少。关注内容发生转移。幼儿阶段主要以游戏为主,需要家长协助培养生活自理、发展各种兴趣和形成良好的情绪能力;而小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主,同时发展同伴交往能力,情绪能力继续深化,各种兴趣持续延伸。此时的父母由直接参与变化为背后观察为主。

    父母对儿童的管理和儿童自我管理的消长变化:

    父母管理(6岁前)

    共同管理(6-12岁)

    自我管理(12岁之后)

    三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中端,应该是帮助孩子朝向更好地自我管理发展。在此阶段,要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三个点上:一是遇到问题的情绪表现;二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三是对时间的的合理安排和使用上。

3、人际关系的心理变化

    儿童友谊的发展:友谊是主动建构外部支持系统的过程,也是主动施加影响力并接受外部反馈的和自主学习的开始。

短期游戏的伙伴关系(3-5岁):玩伴

单向帮助的伙伴关系(6-9岁):自我中心

双向支持的伙伴关系(9-12岁):互惠互利,但不能“共患难”。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大约12岁后):同甘苦,共患难。

提醒:人际交往,是孩子社会适应的重要路径。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要;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增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有:相互接近,距离或者父母关系接近;

行为、品质、学习或者兴趣接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第二部分几个关键的人格特质与发展方向

4、关于自我意识唤醒

    自我:自己内在那个我;包含各种幻想与现实在内的一种整体感,这个幻想有对于本体的幻想,也有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幻想,还有对于关系的幻想;现实包括对于本体的现实,也有对于周围环境的现实,还有对于关系的现实。其中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造成内心的各种冲突,仍然能够被身心整合的去处理和转化。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8-12岁的阶段应该是开始感觉到自己正在强烈的对环境施加着影响,并且对此感到内疚和不安。

    叛逆预示着健康的压力

    所谓的叛逆其实是来自于内在对于自己内在的想法和渴望感到害怕和不安,但是又难以抑制,同时对于自己逐渐产生的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力感到压力和内疚。

    出于对自身内在猛烈发展所产生的失控——也就是一个人开始感到搞不定自己,而渴望把自己躲藏起来,拒绝你进一步的走近TA,如果你仍旧继续靠近并且用你的方式针对他的各种“症状”,就会导致回击。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强大和脆弱,自信和自卑的两极化冲突当中。

    赞美孩子的“那一套”

    严格来说,不存在什么“唤醒”,而是内部力量突飞猛进的生长,为着即将到来的与养育者和家庭的分离做至关重要的储备。青春期,这个阶段是朝着离开家庭,尝试着到外面去建立新的安身立命的居所,独立生存打基础的。这个阶段的心理是希望能够在外部发展出可以亲密的关系,对于关系的动荡不稳定也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冲击。

当然,他们不是真的要离开家庭,但是他们必须要感受到自己是可以离开家庭而独立生存的,这个时候他们会表现的很有自己的一套。

5、关于自信心

   自信心,我建议的心理学理解是“自己对自己的内心负责”。

自信:“忠于自心”。一个孩子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所想的内容如实面对时,这个孩子的心理状态是稳定的,面对各种局面是有力量的。

一个人越是自信,越是拥有丰富的心理资源,唯有资源丰富的人才能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境遇面前自如应对。

    自信是对于外部的信任

    当然,自信的关键是环境帮助孩子看到了他的各种内在资源,并且能够协助孩子把这些内在资源都整合进他的身心内部,他才能更好地管理并使用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自信就是对环境的整合性信任——能够感受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最终发展出一整套跟环境相处的协调之道,最终个体发展了,环境也被修正了,而不是个体服从于环境的压迫。

    自信的人才能有责任感真正的自信能使人有力量去爱并且有良好的道德和责任感。自信的人必然包含三个核心品质:自发性和创造性,稳定性。

    自发性的形成:把孩子当作有想法的人来对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由混乱走向整合,而不是你帮他变得整合。创造性的来源:环境对于攻击性的容受,以及稳定和连续的促进性环境。稳定性:对于好与坏的矛盾两价性的整合。

6、关于规则意识的建立

    真正有效的规则,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性需要和成熟发展的方向基础上的。人性本质的需要是什么?是自由!成熟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最大程度的自我实现,即向环境回馈最深刻的爱与良善。为什么?因为环境曾经那么深的懂得我,爱过我并且一直在积极的理解我,深爱我。

    规则应该以人性为本

规则的意义在于保留人性最光彩的部分,而不是以破坏人的活力和主动性为代价。规则的必要无非两个原因:人性中自私无情(贪婪、偷窃或者控制)和攻击性导致的破坏性后果(自毁或者伤及他人)。规则的形成不是从外部强迫性植入的,而是来自于攻击性之后的内疚感,以及充分的依恋和依赖之后的分离所形成的边界意识。当然,如果整个环境是侵入性的(无边界)和过度控制的(关系僵化),那么人的发展就是退缩的,或者冲动的,造成对于成熟的打断。

 

第三部分关于学习以及青春期等相关问题

7、关于学习

    整个小学阶段的主导任务是:学会学习。老师和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具体来说:就是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合理使用时间。

    重要提醒: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学习的过程是孩子展现自我整合能力的过程,不要单纯的从成绩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

    严格来说,学习是孩子进行社会劳动的雏形。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动机理论开始时,如没有任何内部需要进行某一活动,那么采用外部刺激使其产生活动的动机是无害的;当人缺乏必要的活动技能时,最初的外部奖赏往往是必需的,可以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活动上,从而使其内部兴趣得以发展;对外部奖赏和物质刺激的使用越少越好,只在绝对必要时才使用,并且一旦有可能不再使用,应立即停止;重要原则:活动越是复杂,外部奖赏的害处就越大。

8、关于青春期和敏感性

    身体方面朝着性成熟的方向发展。性的成熟阶段意味着一个人正在整合来自于身体层面的欲望以及由此带来的剧烈的冲击。这个阶段最大的冲突来自于完整的体验作为男人和女人的开始,并伴随着对于男人和女人的身份的焦虑和矛盾审视。这个阶段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震动感,同时夹杂着莫名地期待和恐惧,属于诗意和危机并存的阶段。

    准备好和孩子谈论他的困惑,不啻为一种奖赏。

9、各种问题以及应对

    整体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比较,想要维持良好的形象,包括社会形象和内在幻想;想要隐藏或者克服那些不良的差异性的存在。形成隐私,充满担心。

    拒绝沟通:有很多心里话,但是宁愿憋着。这种状态反映了孩子对于自己的内心活动第一次想要尝试着自己面对,这也意味着和父母的分离到了最后的时刻,谁都知道父母那里的营养已经所剩无几,“说出来也无济于事”。

    刻意坚持:有些行为,明明知道错了,宁肯冒着被惩罚的风险而拒绝妥协。

    情绪表现

1、冲动:冲动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是压抑的结果;二是内部的冲突过于剧烈,个体尚未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2、敌意:这个阶段的孩子内部相当脆弱,也会感到独孤无助,敌意是一种对于自我的保护和防御,不要理解为攻击性。

3、烦躁不安:既渴望被外部支持又会躲开向外部寻求支持。

4、敏感:非常在意自己的存在对于外部环境造成的冲击何影响,由此会在意外部的评价。

    时间管理问题

    时间问题,涉及到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所属的问题,即我的生命属于谁。这也是青春期阶段开始朦朦胧胧开始体验的东西。

从青春期开始,个体就要把自己的生命从环境那里拿出来,由自己管理;到了高中阶段,青春期尾部,就会达成全部的自我管理和角色整合,开准备享受自主的生命时刻,这就是我们说的“发展角色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的部分。所以,时间,就是生命能够主宰的核心资源。

    时间的原型是母亲的怀抱

    时间就是地盘,我的时间我做主,在青春期开始显得尤为迫切。一个健康的人总是需要“把自己放在大把的时间里而不必太过焦虑”。有的时候父母需要容忍巨大焦虑,就是你会看着孩子把他的时间用在不合逻辑的地方,但是那对于他来说是他和时间在寻求融合的过程。

大部分时候,有太多的任务需要处理,孩子要么机械的把自己压制在时间和任务里,有时候就是莫名地任由时间空置,而无所事事。

最好的支持是理解那些孤独、游离的生命时刻。

    自由的生命,完善的人生

一个人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自由自在的享受生命的时光,同时又参与着有价值感的社会劳动,最终达成社会实现。这也是我们倡导学校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达成的生命理想。

作者:张晋岗(钢子老师)

主任心理咨询师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钢子老师工作室

2016.12.2

标签: 厦门心理咨询  钢子老师  张晋岗  厦门心理咨询师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