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成了我的“情绪垃圾桶”—心理案例分析02
时间:2013年05月15日|2516次浏览

《海峡导报》心理案例分析:女儿成了我的“情绪垃圾桶”

倾诉人:

  我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刚满一岁,大女儿9岁了。女儿懂事乖巧,也真的很听我话,还经常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但女儿毕竟才9岁,难免会做错事。每次她做错一点事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火气,轻则大声吼叫,重则动手打骂,很少会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虽然每次事后我都非常内疚、自责,也会和女儿道歉,请求原谅,但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我也自我反省过,我要照顾两个孩子,每天处理各种琐事,心理积压了很多不快,每当女儿做错事我就特别烦躁,可能这样我才没法控制脾气。我知道这样很对不起女儿,最近一段时间,我感觉她都不像同龄孩子那么活泼了,我真担心女儿会被我这样的妈妈给毁了。我要怎么管理好自己的脾气呢?

专家分析:

  当我们有负面的情绪堆积时就需要寻找情绪的出口,并且是尽可能安全的出口,这个出口可以让人毫无保留地倾倒埃及的“情绪垃圾”。对您而言,女儿正是这个安全的“出口”,而女儿做错了事正成为您发脾气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您发泄完情绪后能认识到错误,向女儿承认错误。如若再遇见这样的情况,学会去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过程,对女儿做错事的场景及时回避,延迟自己发脾气的反应。多做几次这样的尝试,您会发现,在延迟的过程中,已经很大程度地削弱了自己的情绪反应,之后再对女儿进行教育就会更加理智、合理。(以上报道分析是海峡导报内容)

 

钢子老师工作室分析:

(1)    情绪管理是个系统而不太容易的事情,这是确定无疑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于情绪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经常错误的理解情绪甚至掉入管理情绪的误区。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认为情绪有好情绪和坏情绪之分,或者单纯的分为正面和负面情绪,并且因此希望我们多表现正面情绪,所谓好情绪,相应的就是少一些负面情绪,甚至消灭负面情绪,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甚至是有害的。

(2)    从内心来讲,我们面对情绪处于冲突状态。一方面我们身处不良的环境并且感到痛苦时会有负面情绪升起,生理性的自然本能的表达方式就是释放和自由倾泻;另外一方面,作为社会人,受到文化的牵引和影响,我们又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到害怕、恐惧,并因此想要抑制和排斥它,正是这样的内在冲突导致了情绪受到挤压而变形和膨胀,变形和膨胀后的情绪经常处于“要爆破的气球一样的”状态里,一触即发,甚至伤人伤己,不可收拾。

3)管理情绪的关键要素,就是要经常有意识的觉知自己的内心的感觉,并且了解自己的感觉流动的方式和起伏的状态,看看它是如何转化为情绪的。感觉和情绪有个很大的差异,感觉倾向于生理性的体验和反应,例如冷暖、酸疼,而情绪更多是文化层面的,与意识和逻辑相关联的,就是和某个具体的事情相联系,最常见的反应是,“我认为不应该这样”,或者“这样是不对的”,“我希望你不是这样的”这些逻辑上的坚持往往跟我们被教育被要求的过程有关——在我们的人格形成过程中我们自身遭遇到的痛苦和不安积累在内心深处,之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旦发现有人,特别是亲近的人做出“与我们的认识不符合的事情时”,我们把过去或者自身成长中积累、压抑的情绪转嫁到了身边的人那里。美其名曰“我为你好”,其实从根本上就是“对不起,你必须先帮助我承担一会儿我的负面情绪”,这就是发脾气者事后经常感到后悔和自责的原因。

4)我们可以记住:通常情况下我们发脾气的原因跟当前这件事根本没有关系,至少没有根本上的关系,而是跟我们曾经的经历和遭遇有关系,所以最好的助人助己的道歉方式是:“对不起,这是我的情绪,本应该由我自己管理的,但是我没有处理好;至于你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换个时间再讨论“。而不是说:“因为你做了……所以我……,我以后注意……”这样的道歉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也不会真的让对方感到舒服。

心理咨询师张晋岗(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暨钢子老师工作室)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咨询师本人观点,与导报和导报邀请的专家无关,并借此感谢导报案例提供者,希望藉此分析更够帮助到更多读者。)

标签: 钢子老师  张晋岗  厦门格铼海曼  厦门心理咨询师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