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提示:单亲家庭教育的误区
时间:2011年02月19日|2266次浏览

  心理咨询师提示:单亲家庭教育的误区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夫妻离异或某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而离婚率的增加造成的单亲家庭又是近年来的主要原因,少量的是因为父亲或母亲故去。心理学认为父爱和母爱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孩子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有资料统计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双亲家庭的3-5倍,这与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心理咨询专家提示家长要摆正心态,避免陷入误区。
      1.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3.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4.谁也不管。
    就是父母双方相互推卸教育孩子的职责,谁也不管子女,或者委托孩子的祖辈代为管教,自己却没有尽到义务,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孩子在其父母离婚时就已形成了“爸妈不要我了!”的“原始”印象。如果对孩子不给予一定的关怀,那么,孩子又会产生“爸(妈)也不管我了!”的错误直觉。这种“放羊”式的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将是更多的痛苦与创伤。孩子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因此给孩子离家出走创造了机会,给犯罪创设了条件。这样,孩子有的就钻进网吧、娱乐场所、与社会上不法分子一起为非作歹,甚至误入歧途,坠入犯罪深渊。      
      5.孤注一掷:
      因为失去了配偶,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在学业上。于是,不少单亲家长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而孤注一掷——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在这样厚望之下的孩子,有着过度的压力,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一旦超出了心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适得其反,其结果反而更令人痛心疾首。      
      6.粗暴教育。
       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实施的是粗暴教育。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粗暴教育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归宿”“温暖”与“快乐”,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7.忙于生计。
          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各种原因,经济拮据,忙于生计:生产劳动、生意、工作等,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8.惩罚教育。
      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经常要承担着各种家务劳动。离婚后的父(母)亲,由于长时间生活孤独、苦闷、烦恼,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情绪不好,大发脾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为替罪羊。表现为让孩子从事更多的家务劳动,有时就是变相惩罚。另外,因为以前是父母共同承担的家庭经济支出,现在完全由一个人来担负,经济出现紧张,无法雇佣保姆或佣人,孩子自然充当了这种角色,本来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就缺少一种父(母)爱,精神上难以承受感情上的贫乏,身体上更加承担不了繁重的体力付出。很多学生因此放学后或放假后不愿回家,在社会上游荡。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学生,其身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摧残,有碍孩子健康的成长。  
       9.性别缺失。
     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导致孩子与异性交往障碍,所以,单亲家庭中性别缺失不容忽视,否则,由此产生的问题就会十分突出,也要引起高度关注。
              
     10.禁锢教育。
      指的是家长害怕孩子出现什么意外,采取过渡保护,把孩子活动的场所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或断绝与周围人的交往、接触。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更何况人呢。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现在一般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视其宝中之宝,非常担心其安全,常常把学生限制在家中或规定的圈子内。有的单亲家庭干脆把孩子长期关在家里,不允许孩子与社区的同伴和同学交往,更不允许与已离异的父(母)亲来往。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本来就缺少父(母)爱,心中积淀着许多痛苦,需要与同伴交流、沟通,但却不能如愿。
 
    心理咨询专家指出生活在完整家庭里孩子幸福的程度,要比生活在单亲家庭孩子幸福的程度高出两倍多。而且心理学、教育学也明确地告诫我们,孩子心理异常与恶劣的环境有关,单亲家庭本身就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在我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一千多万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通过法律等途径来对他们加以保护,但愿所有的少年儿童的明天更加美好,鲜花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枣庄市金地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中国员工心理健康工程枣庄工作站
              咨询热线:0632-3616000

标签: 单亲家庭  教育误区  枣庄金地心理咨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