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我-你」关系:并肩而立,心神交汇 | 读哲学之《我和你》#3「杭州心理咨询」
时间:2021年02月23日|1052次浏览

真æ-£的「我-你」å…3ç3»ï¼šå1¶è‚©è€Œç«‹ï¼Œå¿ƒç¥žäo¤æ±‡ | èˉ»å“2å-|ä1‹ã€Šæˆ‘和你》#3「æ-州心理咨èˉ¢」

今天,我继续和大家分享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和你》,这是一本论述关系哲学的著作,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上一篇我们说到要摆脱“我-它”关系,即我们需要建立更为亲密平等的关系——“我-你”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我-你”是更亲密平等的关系。


01 什么是“我-你”关系?

在人类的习惯思维中,看到“我” “你”这两个词时,总是把“我”当作主动者,对被动着的“你”实施心中所愿,不论是“我爱你、我想你、我懂你、我给你、我要你……”,还是“我恨你、我恼你、我骂你……”,诸如此类。

“我”是我的世界的中心,“我”的所作所为皆从“我”的立场出发,带来的是对“我”最有益的结果。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则是并列、共生、互存、神圣,需要耐心等待的。只要存在预判和期待,构建的都是“我-它”关系。

我们称之为“你”的那个对象,是无法在经验世界里寻求到的,“我-你”这组基本词,熠熠生辉,在这种纯然境界,离“经验”越近,就离“你”越远。

“我-你”关系的建立十分不易,其间包含了舍弃和冒险。所谓的舍弃,是需要剔除那些轻浮儿戏的部分,这是“你”一对一的特性所要求的。所谓冒险,是需要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我-你”之境,毫无保留。

真正的关系就是如此,“我”与“你”并肩而立,心神交汇,哪怕“你”不在我眼前。但这种被称为“当下的临在”却比一切实物更加真实,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因为临在是当下的永驻,本真纯性只有临在中才会现身,而物质对象——即“它”——只能在过去之中瑟瑟退缩。

马丁·布伯说:“你”从恩典里来,与“我”相遇,可遇不可求。

“我-你”关系是亲近无间的,没有概念体系,没有先验知识,也没有幻觉想象。


02“我-你”关系的特征

“我-你”关系,概括下来有四大特征:

(1)相互性

“关系是相互的,切不可因漠视此点,使关系之意义亏蚀消损。”

“相互性”是关系存在的本质性特征。“我”的“它“影响着我,正如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相互成就,就连“恶”也是用“善”来感化的。我们正是生活于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万物相互关联的世界。

“你“向我诉说“你”所发生的一切,而“我”全身领会,并且回应“你”的话语,对话由此产生,于是,“我”与“你”就产生了这种相互性的羁绊

细细想一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遇是多么奇妙。

走在人群中,一眼望去,有穿着夹克行色匆匆的男子、有笑脸盈盈的烤红薯摊贩、有背着书包一蹦一跳的七八岁女孩。这时,你是否会感叹与惋惜,这一生可能再也不会见到这个人,这个场景了。

这在马丁·布伯看来,与相遇之人、物的惺惺相惜,就是“我”与“你”的对话,其关键在于感情的真挚,“真正的诗人都是最真挚的人,其活动不是出于应该,而是出于自然的真挚。”

由此,审视我们的生活,如马丁·布伯所言,个人逐渐成为机器的工具,人们崇拜自己所制造的东西。

于是当手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就有人沦为了手机的奴隶。过分沉溺于网络世界,哪怕亲人、爱人就在同一屋檐下,也不再沟通,更难以有心灵上的交流。

这便违背了“我-你”关系中的相互性,因为真正的对话需要走出自我,转向他人,给予回应。

(2)现时性

我们知道了关系是相互的,而这种相互性是通过“我”与“你”的诉说与回应来实现。

在这对话的瞬间,“我”与“你”仅是一种当下,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到的,“临在的当下”是相遇的现时性关系。“我-你“关系中的“我”和“你”都是活在当下的,不为过去所困扰,也不为将来所苦恼。

“现时性”是马丁·布伯对时间与空间的有限和无限的思索。

自古以来,有太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人们忧心着时间匆匆而逝,叹息着流年似水,伤感着世事如过眼云烟。

一个人如果只把人、事、物当作对象去经验去利用,即把一切看作“它“,那么这个人就只能生活在过去,这个人的生活便是缺乏当下的现实内容的,也就是空虚的、无意义的。

因为“它”总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的。

现时是当下,是常驻。一棵树、一朵花、一个院子、一个旅行者,皆可与“我”相遇。此时,在“我”眼中,“你”不再是静止、迟滞的对象,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整体存在。

“我”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你”的遭遇、“你”的未来或者是“你”可能的生活。

哪怕“我”与相遇之物告别,这种真诚的诀别也是在当下。告别之物鲜活的存于“我”的心中,“我”感知、珍惜着告别之物,带着相遇的领悟继续向前。

现时不是转瞬即逝,现时是过去的延续,也是未来的基石。

(3)直接性

“我-你”关系的纯粹,直接被作者用诗意的言语描述——“我”和“你”的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拦其间。基本词“我-你“只能是完整的存在,是自然汇聚融合而成,不能凭借任何中介发生。

这一特性,其实放在婴幼儿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更容易理解。最初的孩子与世界本就是浑然一体,没有目的也没有利益,没有自然也没有人为。

正是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都赋予单纯直接的态度,所以童年生活总是比成人生活更加轻松有趣。

(4) 相遇性

在“我-你”关系中,最核心的本源性体现就是相遇。

作者认为,只有当“我”与“你”相遇时,“我-你”的关系才会产生。在这段关系中,“我”与“你”是平等的,并且相互沟通,不可分离。

“我“与“你”相遇是关系产生的前提,相遇为“你”、“我”之间发生关系提供契机,并且在相遇中,走出不和谐的“我-它”关系,走向无垠的“我-你”关系。

标签: 西方哲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