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误区
时间:2016年02月29日|3569次浏览|1次赞

京师博仁官方微信号美文推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内隐的有关行为的模型,这些模型影响着我们的互动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事实上,一些社会、人格和认知心理学家正在探究这些内隐的心理学理论的本质。我们很少会清晰并有逻辑地表达我们的理论。相反,我们通常只有在特意关注它们,或者发现它们正遭遇某种挑战时,才会意识到其存在。其实,我们个人的行为模型并不像真正的理论那样具有内部一致性。

当我们觉得需要对行为作出解释时,往往搬出一箩筐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真理、说教及谚语。这些关于行为的常识存在一个问题,它们之中有不少是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

本文选自《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

人们爱用一些民间谚语来解释行为事件,即使之前在解释同一类型的事件时曾用过与之完全矛盾的谚语。

例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听到或说过“三思而后行”——若不是我依稀记得之前有人告诫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我还会觉得这是个有用的、直接的行为建议呢!“小别胜新婚”明确预测了一种对于事件的情绪反应,但“眼不见,心不烦”不也同样如此吗?如果“欲速则不达”,那为什么有时我们又听到“时不我待”?既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为什么又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我认为“行走江湖,安全第一”,为什么也相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异性相吸”,为什么又“物以类聚”?我劝许多学生“今日事今日毕”,但我希望没跟我刚刚指导过的那个学生说过这番话,因为我刚还跟他说“要顺其自然”。

这类谚语和俗话构成了对行为的固有“解释”,人们爱用它们,就是因为它们难以驳倒。不管发生什么事,可以拿一条出来解释一番。难怪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判断他人行为和人格的高手。天底下发生的事我们都能解释。世俗智慧的可鄙之处就在于,它们压根不承担被驳倒的风险。

世俗智慧属于“后见之明”的智慧,并且它在真正预测性的意义上是无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邓肯·沃茨(Dunca nWatts)将他的一本书命名为《一切都显而易见:一旦你知道了答案》。沃茨论述了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的一篇经典文章(1949),60多年之前,拉扎斯菲尔德在应对“社会科学不能告诉我们不知道的任何事情”这一普遍的批评时,他列举了对00000名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进行调查后得到的一系列发现,例如,农村背景的士兵在服役期间比城市背景的士兵有更好的精神风貌。人们可能会倾向于认为所有的这些调查结果都显而易见。但是让我们以这个结果为例:人们倾向于认为,显而易见,农村出来的人更加适应严苛的物理环境,因此也肯定能更好地适应军旅生活。其他类似的结果同样显而易见。接着拉扎斯菲尔德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其实所有的发现都与最初呈现的陈述观点完全相反。

例如,事实上,来自城市的士兵比来自农村的士兵在服役期间有更好的精神面貌。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他们也能非常容易地对相反的结果作出解释。如果一开始就被告知了真实的结果,人们可能解释说他们认为城市的人已经习惯了拥挤的环境和等级化的权威。人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编造对相反的结果的解释是如此容易。

所以说,有时我们内隐的心理理论不容反驳。我们将在第章中看到为什么这种不可反驳性造成了理论的失效。然而,即使我们的世俗观念有一些特定用处,甚至是经验可证的,也会产生问题。问题在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接受实证检验后,许多关于行为的普遍文化信念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世俗观念(或称“常识”)出现谬误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说,有一种说法是,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都不擅长交际和体育。这个观点虽然错得离谱,但在当今社会上极为流行。有大量证据表明,与“常识”世俗观念正好相反,爱读书的人和追求学术成就者与不读书者相比,有着更强健的体魄,而且更常参与社交活动。再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儿童比学习成绩差的更容易被同伴接纳。读书多的人比不读书者更愿意运动、慢跑、露营、远足、维修汽车等。许多关于行为的世俗观念一经产生便生生不息。

例如,曾经风行于社会和学校的一种世俗观念是,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但实证研究显示,攻击行为和低自尊并无关联。相反,攻击行为似乎往往与高自尊相关同样。与之相似,过去几年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假说认为,低自尊会导致学业不良的问题。事实上,自尊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真实关系可能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假设恰恰相反:是在校成绩(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优秀导致了高自尊,而非后者引起了前者。

考虑另一个常见的世俗观念——“孩子会给父母带来幸福”。如果我们考虑退休后孩子会带来的好处,这个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对的。人们回首往昔时,的确会发现孩子带来的幸福。问题在于,人们常常混淆回忆的观点和对真实事件的体验。从有孩子的例子看,两个观点是十分不同的。在年老时,觉得有个孩子确实令人开心。但是,就连续性、继时性的快乐(与追溯性的回忆相反)来说,孩子实际上让人的快乐减少。

现在有一系列文献采用所谓“经验取样法”观察人们在不同时刻的幸福程度,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趋势,例如结婚会增加幸福感。同时还发现,父母的幸福感会随着第一个孩子的降生降低。当第一个孩子成年时,幸福程度回弹一些,但随后又降低得更多。只有当最小的孩子离家自立后,婚姻幸福感才回归到没有孩子时的水平。

简言之,当世俗观念“孩子给父母带来幸福”接受科学检验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只有从回溯性的角度看,当孩子终于离开家时,我们可以品味将孩子抚养成人的成就感时,“孩子带来幸福”才是正确的。但这与这个世俗观念通常所表述的意思大相径庭。它通常指抚养孩子会让你立刻或在近期感到幸福。这就是世俗观念的惊人谬误之处。

世俗智慧是错误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对学生来说常见的劝诫:做多选题时,即使对所选答案感到不确定,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不仅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不应该更改不确定题目的答案,而且《GRE巴朗指南也建议“当你决定更改答案时要极其谨慎,经验表明更改答案的学生都会改错”。这一建议完全是错的,错误的原因是,世俗迷思有关更改答案会降低一个人的分数的观点本身就大错特错。实际研究表明,当对一个多选题的答案有怀疑时,学生最好改变他们最初的选择。

世俗智慧大行其道的例子还有关于“我们只用了10%的大脑功能”的世俗观念。虽然这一说法完全缺乏认知神经的基础,但这一观念已流行了几十年,且俨然已成为所谓的“心理学公理”——即并不正确,但是已经重复了无数遍,以至于普通人认为就是事实的心理学观点。

同样,一些人相信有些人是“左脑型”,有些人是“右脑型”;或者说人格的某些特定方面受左脑控制,另一些方面受右脑控制。尽管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确实显示大脑中的一些功能专门化,但是对左右脑观点的这些通俗化说法却是胡说八道,尤其是在发现我们的大脑以联合的方式工作的情况下世俗观念并不总对证据免疫。有时,当与之矛盾的事实广为人知时,世俗心理学(“常识”)也会改变。

例如,几年前一个广为流传的有关儿童的俗语是“早熟者必早衰”(Fancher,1,p.11)。这条俗语反映了“童年早熟与成年异常存在关联”这一信念,这一信念得到了许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的支持。但在这件事上,心理学证据证明上述俗语并不准确,这一结论已被大众文化所吸收,所以你以后几乎不大会再听到这个世俗“智慧”了。

最后这个例子是一个警告,提醒我们注意当下的“常识”,因为不难看出,昨日的常识往往变成今天的谬论。毕竟,常识就是“尽人皆知的知识”,对吧?对。那么,人人都知道妇女不能投票,对吧?非裔美国人不应该接受教育,对吧?残障人士不该在社会里出现而应当被送到收容所去,对吧?事实上,10年前,这些观念都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当然,我们现在视这些过去的常识为谬论,都是些以完全未经证实的假设为基础的信念。但是,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在常识面前扮演的关键角色。常识总是基于一些假设,而心理学对这些假设的经验基础进行检验。

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许多例子,有时候假设得不到实证支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常常难免和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心理学往往是“传递坏消息的信使”,宣告原本为人们所接受的世俗观念再无立足之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不仅无视这些消息,还想消灭这些信使。

文章来源京师博仁微信号,京师博仁官方微信号定位于心理技术的学习和普及推广,服务于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想获取更多心理学资料、信息、美文,想了解京师博仁最新的课程信息、优惠活动,就请及时关注京师博仁的官方微信号吧(微信号:borenxinli)。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