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簡介
作者: 董建中 译 / 15484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10日
来源: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标签: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U#dC*m](vY0心理学空间fD ] Yinz Ib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心理学空间0O-r8g S[
中文來源:中国自体心理学 董建中译ttzoo@163.com
.T1iE2C d TB1c0
h'y3}8?-CW"g%x7Jg01. 什么是自体心理学?——简介
FbIdMB dwr0
心理学空间K9x?/A~` KI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发表其现已闻名于世的专题论文,《自体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自体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最先于 20 世纪早期向科学界引入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自出现后,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空间F'f}\ fSxk
心理学空间9[(SC-DR)rSv&n2ae
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赢得了坚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于 1964 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心理学空间![QsF&{]nF\
心理学空间%e-B,{;\ g,\ Sz BWT
但最终促使他质疑精神分析理论(他曾以此做为科学依据)并借以获得声誉的,并非他的治疗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僵局及过早终止治疗的深切关注。心理学空间+n8_(wd3H*^NS2m

9D~-WnbO)X4Q0当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他坦然承认,他“越来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释很勉强,而患者的、有关我不理解他们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
'C%B4L~ TCl#~0心理学空间;zr4b5Y8C(Nc
在揭示他的自体理论时,科胡特撇开自己的经典理论,转而从患者身上寻找线索。特别是 25 岁左右的 F 小姐的个案,她坚持要求科胡特完全听懂她的每个言词。
H7F&I7[-G,j#?0
T6A&a@i'AME0这使得科胡特 (1968, 1971) 把共情当成“贴近体验”式观察,这种临床姿态令他获得了重大发现。心理学空间I#Y1M+v:_u(o3Okh
心理学空间ShnCmFQR
例如,每当科胡特偏离 F 小姐的体验——即使他做出的治疗干预略微相异于 F 小姐独自获得的体验,她也会被激怒,因为科胡特是在破坏她的成就、“毁坏”她的分析。心理学空间 WW\n(Vd(M v2Qj2a

*A#V:\o,H-c?,v0借助于放弃自己的临床假定——即此假定:她的愤怒表达出她对分析的阻抗、他认为此愤怒妨碍他领悟 F 小姐的完整体验——科胡特学会了只从她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和理解事物。
VG _y#jm:a0
+gG3ML#O0此观察模式,被他称为“贴近体验(experience-near)”。
3B p^ FT%oe0心理学空间m1g!`[!}DH&G3~
因而在那些瞬间——当他捕捉到她的被误解之感受、并做出一个响应——此响应或多或少反映了她的思维及感受之时,他观察到她的早先幸福感迅速得到恢复。心理学空间t:sC(_.nE9I l#ab5H

x M-gp7T9C0科胡特终于做出假设: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共情性关联的这种“中断-修复”序列,必然存在于每个有效的治疗中;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这些共情中断被保持在某个“最佳”(而非“心理创伤性”)水平,则它们是无害的、而且实际上是心理建构的形成和分析治疗中的基本成分。(董建中译ttzoo@163.com)
`gh2Q v:g4y*QZq g!i0
8`%_&R+k1c*tL[0这些基于贴近体验式共情的最初观察,使得科胡特领悟到 F 小姐对“承认”的需要,他把这种需要看作是一种“发展性抑制”,它是源于童年期的共情失当,后来他推测它属于“镜映自体客体移情”。
.e0F_1BpW#HL0
lq6|4g Tor0从而,科胡特眼中的共情,就是这种贴近体验式观察模式。
o%Up+x}1[0
3z_a~L02. 共情:抽象与操作
*@2@-~.@js4w AW0
,} KAy i.] TqV3B0科胡特述及的术语及概念中,最被支持者和反对者误解的,或许就是“共情”。
3W LO6K:?/xNli0
[d5Mm3N"L3GZ's |C0有些人感到他是倡导把“共情”用作某种“心理治疗误用”——某种“亲切”、“体贴”的治疗方式,“借助爱来治疗患者”,这使他极为愤怒、频频反驳,他在临终前几天的演说,主旨就是全面澄清此术语。
/tc@%\^6w(Gmp7Q*{0心理学空间%Y C?`d\
在实质上,他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谈及共情:抽象及操作。心理学空间i5U*c!qU3[4Vt Z
心理学空间TI s A&^H B"nU4^+F
抽象共情——他借助共情的抽象定义,来表达共情对精神分析科学的界定作用。心理学空间O^4ky`&CA e
心理学空间1on(Rx GbB W6A
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被界定为:一个研究对象、以及一种方法——以此方法来收集该科学的材料。心理学空间(^RW{*Nc5@'y

VTYOGsglWh L0例如,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辨别世界——可经由感觉及感觉增强工具,来感知此世界。
F g V'~-FL:P0心理学空间*e^P-A*gu
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在生活(人类体验之材料),而分析师进行观察的方法是自我内观、以及针对别人的各种内观或共情。心理学空间 Ux}pS?,J]y

{S/PH)_&z0|~0这种方法使得弗洛伊德能够发现移情、反移情、防御、以及阻抗。
LZhEn:d0心理学空间]TR;Fr\
弗洛伊德在脱离共情性的材料收集模式后,引入属于其它科学的建构和假定。
1vn.o XCi0心理学空间:p Ws*Z1]\(lTJ
一个例子是“内驱力”建构,它被假定为是心理和躯体之间的边界地带。因而“内驱力”理论精神分析不应再被看作纯粹心理学,而应被看作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混合物,即一种“心理-生物学”,或“生物-心理学”。
.{ L J1xe)Q0心理学空间N/n*\ FOy
操作性共情 科胡特的共情的操作性定义,是相关于临床的共情定义,它是指这种能力:“使自己‘思维入’和‘感受入’别人的内在生活”。
b%u+L,S-D*LH2S0
0eC/cYvJ0“共情”源于德语词汇“同感(Einfuhlung)”,现在它意味着“感受入”或“摸索”进别人的体验。
fPDHAP:]0
_6y)cC*{C0t5l^0在科胡特看来,共情不过是此物:它使得一个人能够知晓别人的体验、但又不会失去自己的客观性。心理学空间7B/V^5q#E.]cI.@d!E4o[5Q

p$Bwjdi0也就是说,共情是贴近体验式观察,不过如此。
!U"vNkk*yB2O0心理学空间9A3cVDp"pZ
3. 对共情的曲解
:g&j4Bqs4^ m3e0
h4k;eP0H0前面已指出,科胡特失望于对共情的种种曲解,他想让当代及未来的人们不仅知道他使用此词时的所指、而且知道此词不指代什么。
-v5L)a.eh/P0
KM NX+}#m\/OR0例如“共情性沉浸”,科胡特不是用它描述一个人的猜测、直觉、或如魔法般地感知——即,它不是某种“外感觉”感知。心理学空间KO6@+oe!wc

)o8QY@G]G0它也不是人在类似情境中的那种感受。心理学空间8^#` sn,o
心理学空间[1[3Em0cOC_
例如,如果患者谈到父/母去世,而分析师自己刚刚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之痛,则他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丧亲体验类同于患者的相应体验。
+h/L:KCHF&YK0心理学空间 Pl)SKT2A
共情也不同于“认同”或“化身为”他人,这会导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强烈感受所“淹没”或压倒。心理学空间L?*u)l#[ tH

Wt8n\&Y!yU0反倒是,在临床场合中,共情性沉浸是缓慢“蹒跚”的“试误式”“漫长”过程,借助于它,自体心理学家“品尝”已被减弱的患者体验的“味道”,同时仍保持自身的客观性。
ya x[&S?#I0心理学空间/w*{@v6`
最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它在自体心理学文献中越来越经常地出现——是把“共情”等同于某种活动。心理学空间LZ| T4GA z Ub x
心理学空间#x3Y$^s6a5w6my
在这方面科胡特坚定不移:不能把“共情”等同于一个“做为”、“行为”、或个人互动特质——如得到广泛确认的爱、怜悯、或其它强烈情绪
RYr L|4K%G5o0
+PD%A.fBxc]0然而科胡特也懂得,只有当共情导致响应或活动(非响应性或非活动性)——它们是直接源于人的贴近体验式观察,此共情才会关联于人类互动。
%Dr e)nv'Q0
&gQ g7s7z&Kl+s0科胡特关联起共情和活动,并强调它们的差异,他声称“内观和共情都是相应活动的泄密者”。在此他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踏入另一个人的情境中、经由那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他才能够形成本真、精确、适宜的响应。
!X2U ~F9Eg]0
3_Z{!`*w(E0在临床场合中使用共情,主要是为了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观察结果。心理学空间%v7yP-~ j$V'R!e

e3r(l+r&l~r04. 自体心理学空间-~xdhiS

%m#D.`7l5~m._0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做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
e/i#W,{p5L0心理学空间5Zr*NIq%r vl*m
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心理学空间C!W(\;j$?

3qV[;r"Mj2h"ts0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
#_rZ!},te0h0
H.g)`K0wS05. 自体客体心理学空间Qj9^ h0VR

kvn(n3qj\4X0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 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t z^KtKn*g0T!N?
心理学空间o4cu:d$f
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心理学空间.yI)EF J'L^
心理学空间\W,Wn)SS
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心理学空间N j]/J_3s8s4gY'~n

K#eP8F6_ `1Ue-lYl06. 嬗变内化
P j,ymQT:a|^*p0
8v,T8JMbB _f m0“嬗变内化是这样一种“成长-生成”过程:经由它,患者能够内化自身所需的自体客体机能、以获得缺失的自体建构。心理学空间&[7i#Z*gG${1i0|

BDx&@W'KHaTWlL0科胡特认识到,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eg pB"^6~z iu!|0
X@%vK-J6l$w!F OU0首先,在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必须存在一个基本的共情性谐调。在治疗场合中,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的该谐调,或纽带,就是显露出来的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3R,gN:{j#U(@ }
心理学空间5uM i/s'U6Q
其次,该共情性纽带必须出现受控的、非心理创伤性的轻微失效。科胡特称这些失效为“最适宜挫折”、视它们为必然的,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源于分析师的治疗性技术操纵,而是因为分析师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患者的需要、而非满足这些需要。心理学空间o8@(Xg~
心理学空间t,A`I-i}S
当然,也有人把“最适宜挫折”解释为技术处方,科胡特对此的说法是,“永远不需要人为制造心理创伤。你只是尽力提供帮助——但这本身就很具心理创伤性,因为你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
4E eTa FV E0心理学空间 o5c [0W)k&f2h `"n
7. 治疗心理学空间L8qZ|3REhgF

H|c,FA%W0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
-PcL5`2K+Z1[0心理学空间j O,~7p].fp"]_
第一步,是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心理学空间(_Ut nRH
第二步,是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
F4]j$v K;bZm0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心理学空间Y%f/iOQ~^!F\

O7a:}mYu'\/OM0也就是说,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Zg|0oN-[F d']s0

a0x ]XGp~7za v;I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发展模式之短程疗法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心理治疗入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