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
作者: 车文博 / 7120次阅读 时间: 2015年11月10日
来源: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02 标签: 后现代主义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际沟通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Bw g {B YzAk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心理学空间 A"B9z}p1x0Z

-~)UKs6EU0文章来源: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02

4Z@+bok~0

7Gt"\X;J$`&gK+L0作者:车文博

1T@?j5F? j:M0心理学空间6Y)@ \7b(^#c)}

【内容提要】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某种相同性,且与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现象相关,加上又都受到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故后现代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冲击的同时,又在反对科学主义、重建人际沟通和实现人的个性等方面有某种一致性。心理学空间+yti Z3i B~(u L

心理学空间,Y5I_wp d ~

【关 键 词】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人际沟通

'ahL @s,L0

v6W B t;H(S]1w {c0【正 文】心理学空间'\g4i j*y8e)kw

?&Vm%sb(U+?#EKKi01 后现代思潮的实质及其特征心理学空间!tg1m9sm1\ L3}

心理学空间-R^4Cs3S0nyG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心理学空间.w7iX-TvNFSx+j

%^$gywat9}#f5\ M01.1 后现代主义经历的4个衍化阶段

:]&^w,AaG0心理学空间:V6?n cL'A0DTS)rt

(1)1934~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的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的阶段;

X8x6V7YE`;Mx0

1nN2M#PoEi0O G0(2)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后期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精英意识彻底决裂并呈现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阶段;

*@ ws i5fR bX0

?j.SU*x!t3l#Jq5K0(3)1972~1976年是正式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阶段;

RDHj;?W i0心理学空间m:{t%@F i

(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阶段[1]。心理学空间KT ]h v|

~)P;J0^g(A0后现代主义已远超出文学艺术领域,而深深渗入到哲学、科学哲学、心理学、宗教、法学、教育学等许多领域[2.3]。其中与心理学有关的思想家有: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哈贝马斯(Jurqen Habermas,1929~)、拉康(Jacques Lacan,1901~)、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福科(Michel Foucault,1926~)、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库恩(Thomas Samual Kuhn,1922~)、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3~)等。心理学空间ZV!H)D4u2_

w1ne!C*no'K u|01.2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k4P\:J~hZ"s0

a'B8Y CQ ?0(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z [F1o"{O0心理学空间x]} v$R$o'\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心理学空间*[sS/_K\w \`

心理学空间j#yM7t\t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g7e@r7[G+w0

'@ s DOpJ0(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心理学空间t EsU6P6G1I X

b(Gm k6`8N!^%u0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心理学空间zq.YO TH(Rl o

心理学空间VPe{ {xNHU7d

2 人本心理学与后现代思潮的一致性心理学空间b+q5I|:Z8sx@

心理学空间 m s WZ!V6D [ MA

后现代主义哲学兴盛时期晚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且具有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极端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甚至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如反主体性、否定自我同一性、反对以人为中心等,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但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影响,相反地,它还因猛烈打击“正常”行为的价值观与动机模式而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很大的冲击[5]。

YOZy{ffc0心理学空间i"r5L:ke#f\;h%q

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某种相同性[6],且均与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现象相关,他们中间一些人都是参加过反战运动,或是新左派、反主流文化派的成员[7],加上又都受到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一定影响[8],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9]。

i ?s%maO7]0

N6?C0r(vNw:Pbw02.1 抨击科学主义

+V@.A1Js^0

.R%]7T8Q4wQ*L]2p0西方社会一方面依靠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使整个国家得以富强,民众生活得以富裕。但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的高视阔步却导致了“合法性危机”,把人当做机械或动物来研究的科学主义思潮泛滥起来,从而造成现代西方社会许多人深感人生意义的失落,精神价值的丧失。面对这种现实,后现代主义针锋相对地批判科学逐渐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电脑霸权使人淡漠心灵和智能的内在修养而奉行商品世界那种冷冰冰的“外在化”的符号操作[10]。美国社会学家贝尔(Bell,1919~)指出,后现代社会中人具有两种体验世界的方式:外部世界的迅速变化导致人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而宗教信仰的泯灭,超生希望的失落,以及关于人生有限、死后万事空的新意识铸成自我意识的危机。这样,人们就走到一个生命意义匮乏的“空白荒地的边缘”。后现代主义一再强调精神价值的重要,重视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重建精神信仰,以便成为维持社会统一的精神支柱。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扬弃了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片面性,表现出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科学主义思潮融合的趋向。心理学空间&Obj_yj;N

心理学空间6Lv U8m!vC,s'U![

同样,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旗帜鲜明地批判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倾向。他们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还原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指出心理学中坚持自然主义和实验主义定向,使心理学模仿物理科学的模式,把实验法唯一化和绝对化,其结果必然导致心理学的非人化,陷入机械主义和还原论的境地[11]。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提出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本主义取向融合的问题,把实证主义方法和现象学方法统合起来,强调研究人的价值与意义、人的本性与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这些主张虽然和后现代主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在抨击科学主义的危害、重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兼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等方面却不谋而合[7]。心理学空间g+a1XX-t

8WqE.AW aCvTL02.2 重建人际沟通心理学空间lc:fhU'Sfv @*a

q k/~)^:p1U0在贝尔看来,后工业社会(美国)是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和工业社会(西欧、俄罗斯、日本)的新型社会。其中,前工业社会的“意图”是“与自然的竞争”,它的资源来自采掘工业,它受到报酬递减律的制约,生产率低下;工业社会的“意图”是“与经过加工的自然竞争”,它以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利用能源来把自然环境改变成为技术环境;后工业社会的“意图”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那种社会里,以信息为基础的“智能技术”同机械技术并驾齐驱。在主客对立模式瓦解,虚无主义信念解构的情况下,一方面不断写作批判各派思想,到处宣扬自己的一套,似乎肯定了人们共识和沟通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各学派的传述(narrative)无法建立共识和对话沟通。因此,批判信息社会的沟通扭曲,探讨人类沟通可能的根基,重建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就成了后现代文化的核心课题[12]。

Do4la-s/}0

t(\8gd,?/s0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沟通的根基在于人永远处于人际关系的情境(context)之中。如果人们不想陷入虚无主义的自我矛盾里,就必须由主客对立的思考模式转向“我―你关系”的模式,以人际关系为核心,实现全面沟通[13]。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从沟通达到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把握,而是一种视界交融(fusion of horizon)。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解释者有他自己的历史传统,理解对象也有其历史传统。理解不是解释者放弃自己的传统去接受理解对象的传统,也不是将自己的传统强加于理解对象,而是解释者通过两种视界传统(原有理解事物的观点和意义系统)的交融,超越自己的传统和对象的传统,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0SY"b},[B Z:j0心理学空间_Y+^I+KM

同样地,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坚持从解释学的意义理解的观点和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模式出发,建构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在布伯看来,只有在相互遭遇中,即每个人在整个地与他面对的东西(人或物)相逢时,人才实现了自己的存在。因此,人就是交往(intercourse),就是关系,就是与其相逢者的对话。布伯这一思想模式不仅被马斯洛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在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交朋友小组以及存在分析治疗实践中得到彻底的贯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协调人际交往、重建人际沟通、取得彼此共识视为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所在[7]。

b:l"R N U7S.`fY0心理学空间}/@S$D6a$pz+b

2.3 实现人的个性

5Y.u5g'b(n W[)Q5?4F0心理学空间'Ty}~0^ PpNm t,j%h1g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等人反对黑格尔关于同一性高于差异性、同一性是差异性的“真理”的思想,主张差异性高于同一性、普遍性,是同一性的根据。后现代主义反对把人变成无差别的抽象化的存在,极力推崇和展示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或人格,personality)。据他们看来,在沟通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和行动发出一些信息,表达出沟通者的感受、情怀倾向、人格状态、意志动机等,这一切统称之为人的个性。心理学空间R;]*N9Y:cdbuc

心理学空间TS}Is:@a9@

同样地,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非常重视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研究。他们早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的时候,就把“经验着的个人”规定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奥尔波特认为,认清每一个人个性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是研究人格心理学的两项基本指导原则。马斯洛也把“非常独立”、“卓而不群”作为心理健康者的指标之一[14]。他主张要努力揭示出每个人的性情、素质、藏而不露的个性,以便使他可以不受阻碍地,以他自己独立的风格成长起来。心理学空间a2Y|j-k1}*K$K e

心理学空间T)f.mO)a8U

由上述可见,后现代主义在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冲击的同时,又在反对科学主义、重建人际沟通和实现人的个性等方面有某种一致性。心理学空间 L9?E]*Je

心理学空间$^;y*lKs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Z |NH$Z

c:bDY3d01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8心理学空间~ oc}C{V ae

心理学空间 o+E?[V

2 王小章.后现代景观下的心理学.心理科学,1998,21(4):354~357

RC-h5s!aN0

BDA v9?.Uy03 李铮.后现代思潮与心理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27(1):39~41

*u?o H7p]*oR#C0心理学空间ilX r$f)m8p ?y

4 Kvale S,Postmodern psychology:a contradiction in abject?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1990,18(1):35~54心理学空间M-Z"J L!R$NtP

r(J*u4CE8FqK6l&J05 邵迎生.对当代心理学中文化冲突的后现代思考.南京大学学报,1999,36(4):164~167心理学空间 y*ak2FZ!qfW1h

心理学空间 pyGFF,b6VD

6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台湾东华书局,1996.537~541;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37~541

E3z4dbb%W0

G8nIYKl U X}07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2001.16~21,357,170心理学空间 a:Tp K5[(i6ZQP;{

心理学空间x$_hzX$I7_;U!QU

8 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1191心理学空间%W2u/ixy2M.m

Z J*R t1@)t`09 Aanstoos C M eds.Psychology and postmodernity [Special issue].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1990,18(1):3~6

B@%U~8e k|0

YB} e;un?(T010 高峰强.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198心理学空间"^w} e? K#A k7D

8V6U r-M7^-fO+n011 Kvale S.From the archaeology to the architecture of culture.Landcaps K S eds.Psychology and Postmodernism.Sage Publications.London:1992.10心理学空间kiz j/`*`

心理学空间a;Q$HN4yyfbT

12 Gergen K J.Exploring the postmodern:perils or potentials?American Psychologist,1994,49(5):412~414

Q,u E `+?(j;I0心理学空间 _CVt{mLU

13 DeCarvalbo R G.The 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New York: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1991.62心理学空间ZOkA(U,?

心理学空间MC+e0fb-P?+T

14 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2心理学空间0L%O&QA ^K)V*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后现代主义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际沟通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