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之二:对心理学模型的追寻
作者: 艾倫伯格 / 10205次阅读 时间: 2014年9月06日
来源: 《發現無意議——動力精神医学的歷史與演進》 标签: 动力精神医学 弗洛伊德 无意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m+I IE$K#a?.UHd7m

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之二:对心理学模型的追寻心理学空间:b7oep{ `:km

"M b2u7ap V.b0有两种方法来建立某种心理学理论。其一是搜集事实,从其间找出共通的因子,并进而归纳出定律,进行一般化。其二是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看看有多符合事实,以便在必要时重构此理论。佛洛伊德跟随当时的潮流,倾向后者。在那些企图把心理功能和脑部结构连结起来的学者中,梅涅特是其中佼佼者,但不幸往往沦为某种大脑功能的神话。而其它人从费赫纳的精神物理学(psychophysics) 获致灵感,仿照物理能量的模式假设了神经能量的存在。而且尝试利用此种假想的神经能量来表违心智现象的运作。有人做更大胆的尝试,同时用脑部解剖学和神经能量来解释心智现象。心理学空间;R4hH?C.} j

心理学空间 @8EZ:C*Lxx WW

弗洛伊德下了很大的功夫,意图建立一个这样的理论模型。他与弗立斯的通信中还保留着这些草稿,就是著名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大纲》。精神分析的研究者们都同意以下两点事实:第一,这模型是高度人为性的;第二,这可以帮我们了解某些精神分析观念之起源。心理学空间h,o.t8[dA

心理学空间+Q"k6S)w R zp_

《大纲》的主要理念就是, 各种心理学过程与在特定物质元素中能量(energy) 的分布和循环,此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特定的物质元素,指的就是假想的脑部结构。心理学空间.zeBcfKkO&w0Q`

心理学空间T9e0F Ak

佛洛伊德指出,能量具有所谓的“量”(quantity) ,等于诸激发量(excitation)的加成。其来源可以是通过感官而来的外在世界,也可以是从内在世界——身体——而生。这个量受到两个原则的宰制:一是惯性(inertia),即能量总是倾向于完全释放;二是守恒(constancy),是指激发的总量会守恒。

r+w#G\}+`g;LJ-r0心理学空间UWy|G3e

佛洛伊德所谓的物质元素指的是神经元。他假设有三种神经元存在,Phi神经元接收外界的刺激,但并不保留此能量,因为它们遵守的是惰性原则;Psi神经元,接收来自身体的或是Phi神经元的刺激,但它们遵守守恒原则,所以会留住任何所接收到的刺激,它们也因此构成了记忆的诸不同次级阶层结构;Omega神经元接收来自身体或Phi神经元的刺激,因为其具有运动周期,因而其特色是把量转成质。这些神经元,构成了知觉的底层结构。用这个来解释愉悦一不愉悦原则,就会得出:不愉悦就是量的水平增高,而愉悦就是量得到了释放。心理学空间0C:IGQkki I1x

[i[6G u#@,wl)K4F[0自我就是神经元的组合,具有固定的能量。此外,自我还可以抑制外来的激发。这就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判准,因而现实判断力就相当于自我的抑制功能。心理学空间0M,Y%S3UA.YS d

心理学空间j.ESH*RQO

佛洛伊德区分了初级过程(primary process) 与次级过程( secondaryprocess) 。在初级过程中,激发的能量会刺激Psi 神经元的记忆影像,然后传送到Omega神经元,导致幻觉出现。在此过程中,能量是定张性且被束缚于神经元之上的;而幻觉则通过自我的抑制功能对其进行检查。心理学空间)L-|L8NX(]*j#L*U

心理学空间-lB0@D LRi

这些是1895年的《大纲》中的部分基本原则,它们进一步被发展成极度复杂的系统。在这样的架构之下,几乎所有的心理功能以及许多精神病理学现象都能得到说明。要对《大纲》有更多的了解,就必须把它放到其脉络中来看,也就是从赫巴特以降的一整个理论演进路线。整个十九世纪里,脑部解剖学与生理学乃是建立在科学与实验的基础上,不过也同时有另一路平行的玄想性脑部解剖生理学路线。后者在十九世纪后半被称为脑神话( Hirnmythologie )。有趣的是,虽然在科学的脑部解剖生理学领域有着先驱者地位的人,无不自认为实证主义者,且藐视自然哲学,但他们往往也同时是最为耽溺于脑神话的人。佛洛伊德的《大纲》只不过是这个玄想系列较晚期所孕育出的结晶罢了。他的动力性玄想哲学,最早可以追溯到赫巴特,而最主要的能量动力学则来自费赫纳。惯性原则与守恒原则,非常类似于费赫纳所谓的绝对稳定性与相对稳定性。费赫纳总是把愉悦-不悦原则与接近或背离相对稳定性的观念相连结起来,同时也把知觉的质等同于某种稳定运动的周期性。这些费赫纳式的原则,稍后被萨克斯(Heinrich Sachs) 用他的所谓精神能量守恒定律所进一步补充:“在特定的时限内,所有存在的分子波的张力总和,在同一个个体内是守恒的。”《大纲》的另外三个思想来源是布鲁克、梅涅特以及艾克斯纳。亚马契尔(Peter Amacher) 的研究已经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

(P4[Fs!y@ak D0

YE"w a@1\:vU0布鲁克是那群把心理学化约成神经学的学者之一,他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都解释为各种反射的组合。对同一群器官的刺激,决定了激发的量。这个量会传遍整个神经系统,从细胞传到细胞,而且经常在某些中枢堆积,最后以运动的形式释放出来。布鲁克与梅涅特及艾克斯纳一样, 不做任何区分的混用武力与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心灵的运作过程。心理学空间+Nax ["g*a u?

心理学空间 UD\ [ykt.R'l

虽然梅涅特所说的要比布鲁克来得更细腻一些,但他同样也用激发量以及反射神经学等术语来形容种种心理过程。虽然他从赫巴特与英国经验论学者那里撷取了联结论( associationism )的教义,但却以他自己对脑的结构与功能的观念对之进行化约,建构出与布鲁克说法类似的反射神经学。他区分出两种反射反应,一种是一出生就已经决定的,所循的是皮质下路径:另一种是后天形成的,所循的是皮质路径。在各皮质中枢之间,彼此有联结的神经束。而当两个中枢同时有激发的量输入进来的时候,就会打开皮质路径,产生诱发现象( induction )。这是此联结与其理论性基本功能在物理性上的相应表现。这样的经验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存在,随后更发展成一个由相互联结的皮质路径构成的系统(也就是上面所称的联结)。此系统构成了初级的自我,也就是个体性( individuaIity )的核心。稍后,次级的自我随之形成,其功能是控制初级的自我,也是秩序化后的思考过程之次结构。身为临床医师,梅涅特描述了一种称为无智症( amentia) 的疾病,在其心灵状态中,会出现杂乱无序的幻觉与妄想,这相应于婴儿时期,不存在有自我去对之进行控制的混乱状态。作梦时的脑皮质活动和产生无智症的脑皮质活动,在梅涅特的眼中是一样的。心理学空间F"E#_f8{~{~m

/v$\1gU\0艾克斯纳是佛洛伊德的第三位神经学导师。他在1894 年出版了《规划》(Entwurf)一书,本书堪称是布鲁克和梅涅特体系的总成。话虽如此,不过在同时,某形式的神经元理论已然出现,而艾克斯纳也已然讨论到,神经元的刺激量如何可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他相信在这些缝隙中,会发生刺激的加成。艾克斯纳也假设,经由两个细胞的同时激发,这些缝隙在个体的一生中可以改变。艾克斯纳把这过程称为通导(Bahnung) ,意思是说当两个神经细胞同时激发时,会打开彼此阔的神经路径,把激发传导过去,随后其中之一就会被诱发进入激发状态。他描述了各种情绪中抠,特别是痛觉(或称不愉悦觉)的中枢。他用本能这名词来形容诸意念中枢与情绪中枢之间的连接。他进一步地发展其神经心理学,解释了知觉、判断、记忆、思考以及其它种种心智过程。

7C4d[)r^0

'M1V[:dq"OB&R J0佛洛伊德1895 年的《大纲》可以看成是他的前辈们的理论合乎逻辑的后续发展,特别是他的老师布鲁克、梅涅特以及艾克斯纳。那是一整个世纪的脑神话留给我们的结果和遗产。这也许就是佛洛伊德一完成《大纲》后就将之扬弃的理由所在。不过,有很多在《大纲》中成形的观念,在佛洛伊德接下来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会以各种不同的新面貌重新出现。心理学空间:C5f2i Fc5I6]Q,V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动力精神医学 弗洛伊德 无意识
«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之一:从显微解剖学到理论神经学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之六:后设心理学到自我心理学»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