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的重建 (科胡特著 郑瑾译) 序_01
时间:2020年07月25日|1067次浏览

Heinz Kohut (1977).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前言

本书在多个方面超越了我先前关于自恋的著作。在较早的研究文稿中,我主要以经典驱力理论的语言来表达我的关于自体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这个框架中引入的关键性理论概念,是关于自体-客体(self-subject)的概念;以及与这个自体-客体概念相关的、在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实证发现,是我现在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的现象。最后,先前的著作引入了转变性内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概念以及在自体领域内的结构形成的相关理论,由此在理论与临床观察之间、发展重建与治疗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与我早期的研究文稿相比,本书更明确地表述了我对于共情-内省立场的倚赖;自从1959年以来,这个立场一直在定义着我的概念-理论观点。心理领域是由观察者以内省-共情的真诚态度来定义的——正是对这个事实之结果的完全接受的一步,导致了许多概念性的精细改善,表现在术语的改变上,例如我使用“自体-客体移情”这个术语代替了先前使用的术语“自恋移情”。我未将这些术语上的改变看作是本书所带来的首要贡献;不过,它们表达了朝向清晰定义的自体心理学的一个进展;或者,正如我即将更明确陈述的那样,它们表达了朝向两种互补的自体心理学的一个进展。

正如我先前的所有研究文稿那样,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共情性的材料收集与理论交织在一起。因此,本书从一组实证临床材料以及相关的体验-贴近(experience-near)的理论命题的陈述开始。这些材料涉及特殊的临床分析过程中的特定时刻——一个有效的结案阶段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的时刻;理论命题涉及的则是在防御性结构与代偿性结构之间进行区分的适恰性——这个概念上的精细改善使得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关于什么构成了心理治愈的定义,以及与这个定义相关的,我们可以重新评估在精神分析中结案阶段的功能和意义。

在深入处理了分析过程中一个关键时刻的章节最后,读者可以认为他的手里掌握着一部技术专著和一份临床理论论文,其中概述了决定着被分析者准备好结束分析的要素,并提出论据以支持新的关于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精神分析定义,以及实现精神分析治愈过程——尤其是关于自体的疾患。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确实就是本书的目标,这些目标会贯穿于本书,在各种不同的层次和一些框架下进行讨论。但是为了定义是什么导致了自体病理的治愈,必须在很大范围内重新检视许多既定的理论概念。为了描述自体的复原(restoration),必须先绘制出自体心理学的梗概。

如何重新塑造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以容纳我们正观察到的有关自体现象的多重性与多样性呢?令人吃惊的是,这个问题的题干本身正给出了答案(尽管回顾它时并不令人惊讶):对于两种理论框架,我们必须学会交替或者甚至同时思考;根据心理学的互补原则,我们必须认识到,洞见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以及之后)所遇到的现象需要两种取向:一种是将自体视为心理世界的中心的心理学,另一种是将自体视作心理装置(mental apparatus)的内容的心理学。

本书的重点是这两种取向中的第一种,即广义的自体心理学——换句话说,就是将自体放在中心位置、在健康与疾病中考察自体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组成部分的心理学。但是第二种取向(一种只是由对传统的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进行细微扩展而构成的取向),是将自体视作心理装置的一个内容的狭义自体心理学;但是当它的应用具有足够解释力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取向。如果本书更频繁地聚焦于广义自体心理学,而不是狭义自体心理学,那么这样做不仅是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即相对于先前的理论,本书所做的贡献是崭新且必需的,所以要更加详细地阐述;而且更精益求精地说,这样做是因为这是我在本书中的主要目标,我希望以此来证实存在着大量这样的心理学领域,在其中,当我们用广义自体心理学来进行阐释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临床实证现象的重要意义就会得到更全面的解释。

** 译文在喜马拉雅可听—— http://xima.tv/3AzFRh

此译文仅为分享学习之用。​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