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主体间取向 (史特罗楼等著 郑瑾译) 第一章_05
时间:2020年08月01日|1309次浏览

Robert D. Stolorow, Bernard Brandchaft and George E. Atwood  (1995).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 An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


基本原则

我们的观点是,在精神分析治疗的所有阶段与变迁中,有两个概莫能外的原则指引着治疗的实施。第一个原则坚持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患者主观世界的展开、明释与转化。第二个原则明确肯定由分析工作启动、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脱轨的转化过程,总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主体间系统内。在这一章中,我们简略地描述精神分析的基本技术规范是如何从这两个基本原则衍生而来的,并会在后续章节中加以详细阐述。

分析立场

在传统上,精神分析立场是以某种中立概念来定义的,这通常大致等同于“节制原则”(“rule of abstinence”),即分析师绝不能为他的患者提供任何本能上的满足(Freud, 1919)。这个技术性禁令源自于一个理论假设,即精神分析所涉及的主要精神病理组群是被压抑的本能驱力衍生物。根据Freud的这篇论文,满足干扰了将被压抑的本能愿望意识化、追溯它们的起源性发端并最终实现它们的摒弃与升华的目标。跟随Kohut(1971, 1977, 1984)所提出的理论,我们已经发现由分析过程所调动的核心动机配置(central motivational configurations)不是病理性的驱力衍生物,而是受挫且停滞了的发展性争斗努力(developmental strivings)。为了服务于“成熟”而否认这种争斗努力立场的要求,重复并进一步加持了最初的发展性脱轨(Stolorow and Lachmann, 1980)。

采用一种主体间性的观点就可以立即使之一目了然:节制(即对患者愿望与需求的有意挫败)永远不可能被患者体验为一种中立的立场。事实上,分析师这一方严苛的节制可能会决定性地歪曲治疗对话,引发激烈的冲突;这些冲突更多的是治疗师所持立场的一种人为产物,而不完全是患者主要精神病理的真实表现。因而,节制的态度不仅仅可能无法促成分析过程;而且它可能在本质上对分析过程是有害的(Wolf, 1976)。因此,对于节制原则,我们会代之以这样一个准则,即分析师的干预,应该尽量地以对于可能是什么促进或阻碍了患者主观世界的展开、明释与转化所进行的持续评估来作为指导原则。这样的评估要求对缘于分析师的作为或不作为而使患者逐渐获得的特定意义加以仔细的分析性调查研究

分析师一方怎样的立场最有可能创造出一种使患者主观世界之展开、明释与转化得以最大限度实现的主体间情境呢?我们认为,这个立场可以最好地被概念化为一种持续的共情性探询的态度;也就是说,一种始终力求从患者自己的主观参照系内部(而非外部)的视角来全面理解患者表达之意义的态度(Kohut, 1959)。

就像节制原则一样,共情性的立场同样决定性地影响了治疗对话,但是方向却是截然不同的。分析师持续的共情性探询有助于这样一种主体间情境的形成,患者在其中得以越来越相信他最深刻的情感状态与需求能够被深深地理解。继而反过来,这鼓励着患者发展与拓展他自己的自我-反思能力,并且同时执着地坚持将其主观生活中更为脆弱及隔绝的部分清晰地表达出来。同等重要的是,在这个主体间情境中,分析师逐步被确立为一个理解性的存在,于是早期未被满足的需求得以复苏,中止了的发展动力得以复原。持续共情性探询的态度,是建立、维持并不断加强与分析师的自体客体移情关系的核心(Kohut, 1971, 1977, 1984);是构成治疗性转变之心理转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当分析探询被拓展至这样一种体验范畴,即患者体验到自己对分析师构成了威胁的时候,自体客体移情关系的加强则尤其可能发生(Brandchaft, 1983)。

这种共情性立场的构想及其对分析过程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治疗或工作联盟概念(Greenson, 1967; Zetzel, 1970)成为一种不必要的附加移情(extratransference)现象2。在主体间性的有利视角下,以前所认为的工作联盟的表现,可以被理解为由于患者对被理解了的一致体验与期待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特定移情关系。类似地,工作联盟缺失的假设被代之以对移情关系中断的调查。

对患者主观现实所进行的持续共情性探询,促进了显示着结构性衰弱、心理收缩(constriction)、早期发展性脱轨及原始防御行为之体验模式得以顺畅无阻地展开。对这些模式的明释与一个正在发展的移情关系一起发生,在这样的关系中,先行的发展过程得以重新激活。通常而言,随着分析的进展,这种关系会经历从更原始的形式向更成熟形式的转变(Kohut, 1984),因而,患者与分析师之间朝向一个共同的理解目标而进行真正合作也就变得越来越可能了(Stolorow and Lachmann, 1980)。这个不断发展成熟的共情性关系的概念必须与这样一种伪联盟(pseudoalliance)(基于患者为了保障治疗关系而对分析师的观点作出顺从认同)截然区分开来。这种伪联盟是以损害共情性探询为代价而达成的,因为患者的认为与分析师之要求格格不入的核心体验结构,是被分析过程否认及隔离的感受。

注释:

2我们感谢Chris Jaenicke使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


** 译文在喜马拉雅可听——http://xima.tv/j8mrql

此译文仅为分享学习之用。​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