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主体间取向 (史特罗楼等著 郑瑾译) 第一章_02
时间:2020年07月24日|865次浏览

Robert D. Stolorow, Bernard Brandchaft and George E. Atwood  (1995).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 An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

主体间性的概念在我们的思想中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演变的阶段。对我们来说,主体间观点的意义第一次变得明晰起来,是在一项对于精神分析治疗中移情与反移情之间相互作用(Stolorow, Atwood, and Ross, 1978)所进行的研究之中。我们在那项研究中所考量的是,存在于分析师与患者各自体验世界之间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correspondences and disparities)所引发的现象对治疗过程的影响。特别是,我们尝试找到可能使得这样一些现象阻碍或者促进精神分析对话展开的条件的特征。在这个早期的研究阶段,我们已经聚焦在了患者与治疗师主观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上;但是关于精神分析治疗得以发生其中的主体间场域的更一般性概念,在那时尚未被清晰阐述。

接着,我们被引向另一个调查研究,即在治疗过程中,当分析师之相对结构化的世界与患者之原始组织化的个人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却未被认知的不一致性的时候所发生的状况(Stolorow, Brandchaft and Atwood, 1983)。我们发现,这样一种脱节经常导致长期的误解,在那种情况下,患者所表达的原始体验就无法被理解,因为分析师无意识地将那些原始体验同化进了他自己的、不同组织化的主观之中。然后,分析师所作出的回应,可能会被患者体验为非常不同调的;这加速了双方都无法理解的循环连锁反应与逆反应(reaction and counterreaction)。当分析师在患者的表达交流中同化了体验结构而又无法从中脱离出来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就是,将这个患者视为一个内在非常困难的、难以驯服的人,这样的人格品质可能使其不适合精神分析治疗。因此,我们开始在一个非常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分析师关于患者特质的构想是如何在两人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变得明晰起来的。

随后,这种分析方法被应用到所谓边缘人格的案例中,发表于一篇论文(Brandchaft and Stolorow, 1984),这构成了本书第八章的基本内容。我们早期的研究对这样一个观点提出了批判,即,与“边缘”这一术语相对应的,是一种不连续的、牢固不变的、病理性的性格结构,其根源在于内在的本能冲突与原始防御。常常被引用来标示这类防御与冲突的临床观察,被证明是对特定的原始自体客体关系(ties)的需求、以及自体客体关系紊乱的证据。因此,边缘状态的定义性特征被揭示为一种特定主体间情境的产物。当这种主体间情境发生转变、所需求的理解被感受到了的时候,边缘特征往往会减弱,甚至消失;只有当自体客体关系(bond)再次严重断裂的时候,边缘特征才会重新出现。在那时,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由术语“边缘”所定义的特定精神病理构造的形成与维持中,分析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情境(the context of relatedness)是怎样起到一种本质性作用的。

在一定程度上,主体间性的概念是对经典分析令人遗憾之趋势的一个回应,即仅仅依据位于患者内部的心理过程与机制来审视其病理。这样一种孤立的关注点,不能对每一个个体与其他人类之间无法减少的互动性作出合理解释,并且使得临床医生无法看到深刻的方面,即,他自己正在参与着他所观察且寻求治疗的临床现象。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相信,主体间情境在所有精神病理形态中都具有构成性(constitutive)的作用,包括从精神神经症到明显的精神病性。在最严重的疾患中,这种作用最易得到证明,其治疗关系的波动伴随着显著的可观察效应。在第九章中,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一个对于精神病性状态的概念化,强调原始自体客体关系在知觉确认这个特定功能方面的失败。然而,在不那么严重的精神病理形态中,主体间情境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例如,焦虑神经症、抑郁以及强迫症与恐惧症。在我们看来,对于关乎每一种不同形态的精神病理形成与维持的主体间交互的特定模式进行探索,是继续临床精神分析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 译文在喜马拉雅可听——http://xima.tv/j8mrql

此译文仅为分享学习之用。​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