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主体间取向 (史特罗楼等著 郑瑾译) 第一章_01
时间:2020年07月24日|741次浏览

Robert D. Stolorow, Bernard Brandchaft and George E. Atwood  (1995).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 An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


1

精神分析探索的原则

主体间取向的精神分析的基本要素,在我们1早先的著作《主观之结构》(Structure of Subjectivity)(Atwood and Stolorow, 1984)中被这样定义:

以最概括的方式来说,我们的论题是……精神分析力图阐明那些在特定心理场域之内出现的现象,这正是一个由两个主观(患者的主观与分析师的主观)的交互所构成的心理领域。……在这里,精神分析被构想为一门主体间性的科学,聚焦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组织性各异的主观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的立足点(stance)总是在被观察的……主体间场域的内部,而非其外;这样一个事实保证了作为观察方法的内省与共情的核心地位。……精神分析是一门独特的科学,因为其观察者同时也是被观察者……(pp. 41-42)。

临床现象……如果离开了它们形成于其中的主体间情境(intersubjective contexts),就无法被理解。患者与分析师共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心理系统,而正是这个系统构成了精神分析探询的经验范畴(p. 64)。

主体间性的原则(the intersubjectivity principle)也同样适用于发展系统:

不管是心理发展,还是致病机制,都可以在那些特定主体间情境中得以最好地概念化——即塑造儿童发展进程的主体间情境,以及促进或阻碍儿童对于关键发展性任务的协商力从而使其顺利度过发展阶段的主体间情境。观察的焦点在于,由孩子与养育者组织性各异的主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场域……(p. 65)。

我们在本书中的核心目标正是,详尽充实地阐述,采用一种始终如一的主体间观点来进行精神分析理解与治疗的意义。在这项研究的过程中,主体间性的观点将被用以阐明一系列广泛的临床现象,包括移情与阻抗、冲突的形成、治疗行为、情感与自体的发展以及边缘与精神病性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证明,主体间性的方法极大地促进了以共情的方式进入患者的主观世界,并且在同样的程度上,极大地增加了精神分析的范畴与疗效。


注释

1在本书中,我们将使用词语“我们”与“我们的”来指代我们中的一人、我们中的两人或者我们三个人一起攥写的内容。


** 译文在喜马拉雅可听——http://xima.tv/j8mrql

此译文仅为分享学习之用。​谢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